卜辭生字再探
蔡哲茂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殷卜辭有生字,作「」,和金文及《說文》所云「象艸木生出土上」之形完全相合,它的用法大體有五種,如下:
(一)當作「生長」的意義。在耤田播種或種藝之後卜問農作物是否能順利生長。
(二)當作「活」的意思。在田獵時卜問是否獲生鹿,及祭祀時卜問用生豕。
(三)當作「姓」。卜辭「多生」與「多子」為對文,猶金文「百生」與「宗子」並列,亦猶古書「百姓」與「多子」對舉,所以「多生」就是後代所謂的「百姓」。
(四)當作「生育」、「子嗣」的意思,如「生」或「王生」。
(五)當作「來」的意思,如「生月」即「來月」。
以上五種用法,前三種古文字學界已獲公認,而後兩種卻先後有異見提出,因此本文對此進一步論證。
首先關於「生」,生字的意義應於「子」,這是由於古漢語名動相因,所生之「子」也可以稱為「生」,從卜辭屢見卜帚某「ㄓ子」和卜問「有生」的意義相同,再加上金文「字」和字和文獻的「字」可解作「生」,金文「字」又與「子」可通用,字有生育的意義,顯然是由「子」字名動相因,因此「生」或「王生」顯然是希望商王后妃能「受生」或「有子」而不是替王祈求長壽。
卜辭常見「生月」或「生幾月」,陳夢家很早就根據文例指出「生月」的意義即下一個月。但由於文獻上未見「生」可訓「來」,因此引起懷疑,甚至有人以為「生月」指「本月」。從古書提到月亮之圓缺,常用死生來比況,在古人觀念中,下一個月,月亮就漸漸生出來,因此「生月」即指來月,那就不言而可知。
卜辭有「呼弜生于東」的記載,僅一見,由於殷王室時常向諸侯徵牲,所以「牛」「羊」或「登牛」「登羊」常見,從古書上的「大牲」指牛,而睡虎地秦簡《日書》作「大生」,又古書之「五牲」指牛、羊、豕、犬,雞,而《日書》作「五生」,又《日書》「同生」《秦律》十八種作「同牲」等例來看,「生」「牲」通用,因此所謂「生」,是指向服屬之地徵牲,猶《左傳》哀公七年的「吳來徵百牢」事,此卜辭「生」可讀「牲」之列僅一見,因此附錄本文,以嗣將來證據充足再作詳論。
殷卜辭有生字作「」,和《說文》生下所云:「象艸木生出土上」之形完全相合,它在卜辭中的用法大體上有以下幾種。
(一)當作「生長」的意義,如:
(1) 甲申卜,貞:呼耤,生。
貞:不其生。 合904正(丙233、330)(圖一)
(2) 王□曰:丙其雨,生。 合 904反(丙234、331)(圖二)
(3) 貞:王其ㄓ埶(藝),□。
不其生。 合5908(乙3359+乙3251+乙6761+乙7353)(圖三)
(4) 埶生
埶,不其生。 合9555(乙3534)遙綴合9554(乙3541)+乙3362【蔡哲茂綴】+乙補2870【謝柏霖綴】(圖四)[1]
(1)(2)是說甲申那一天,貞人貞問,叫人耕耤後農作物能生嗎。王視兆璺之後,說在甲申叫人耤田播種之後,如果第三天丙戌這一天下雨,種的作物就能夠生長出來。[2](3)(4)的「埶」猶《詩‧楚茨》「我埶黍稷」及《書‧酒誥》「純其藝黍稷」的藝字,雖然所種的農作物不詳,但可能也是黍稷之類,占卜的目的是卜問能否順利生長。[3]
(二)當作「活」的意思。
(5) 其隻(獲)生鹿。 合10270(粹951)(圖五)
(6) 癸酉卜:ㄓ生豕。 合15068(掇1.311)(圖六)
(7) 其。
叀生用。 懷 1392(圖七)
(5)是指田獵獲得活的鹿,(6)是用ㄓ祭時用活的豕,(7)是先卜問將祭牲殺掉祭好,還是活著祭好。[4]
(三)讀作「姓」,如:
(8) 辛卯卜:即。
貞:叀多生射。 合24140(圖八)
(9) 多生射。 合24142(南明194)(圖九)
(10)叀多生饗。
叀多子饗。 合27650(甲380)(圖十)
卜辭多子與多生為對文,猶金文善鼎宗子與百生並列。 [5]亦猶《逸周書‧商誓》多子與百姓對舉,卜辭「多工」又可稱「百工」(屯南2525)多生就是後代所謂的百姓。
(四)當作「生育」、「子嗣」的意思,如「生」或「王生」。
(五)當作「來」的意思,如「生月」即「來月」。
以上卜辭「生」字的五種用法,前三種古文字學界已得到公認,對後兩種用法,先後有學者提出不同的意見,因此對後兩種意義,便有再加以討論的必要。
卜辭有「生」一辭,如下:
(11) 辛酉卜:有生。 合22100(乙5405)(圖十一)
(12) 于。 合34077(京4764)(圖十二)
(13) 貞:其生于高。
癸未貞:其生于高妣丙。 合34078(前1.33.1)(圖十三)
(14) 乙巳貞:丙午生于妣丙牡三一白。
合34080(人2300)(圖十四)
(15) 辛巳貞:其生于妣庚妣丙牡白犬。 合34081(粹396)(圖十五)
(16) 戊辰貞:其生于妣庚妣丙,在祖乙宗卜。
合34082(拾1.10)(圖十六)
(17) □辰貞:其生于祖丁母妣己。 合34083(後下26.6)(圖十七)
(18) 于來庚子生。 合34086(佚76)(圖十八)
(19) 丁丑貞:其生于高妣丙大乙。
丁丑貞:其生于高妣庚其。 屯南1089(圖十九)
(20) 卜,爭貞:王生于妣庚于妣丙。二月。 懷71(圖二十)
(21) 貞:王生于妣庚于妣丙。 珠30(圖廿一)
又有「受生」一辭,如:
(22) 丁酉卜,貞:帚好有受生。
王曰:吉,其有受生。 合13925正反(外141)(圖廿二)
自郭沬若在粹396片考釋指出「生者,當是求生育之事」,爾後之考釋者率無異辭,如祥恒師說:「求生者,求子也。」又珠524「己卯,貞:父乙帚好生保」,祥恒師以為「此乃企望父乙保佑帚好生子也。」[6]陳煒湛氏也說:「『生』與『受生』相對。生為求生,即求子,受生即為有子。」[7]但日本島邦男氏則為「可見『』乃祈求王之長生之事,而非指生育之事。」[8]最近趙誠氏又提出和島氏相同的意見,其云:
以為生之生指生育之事,基本上被學者們所接受,徐中舒主編的《甲骨文字典》把「生」直接解釋為「祈求生育之事」(六八八頁)就是很好的說明。其實,這種解釋純粹出於現代人的推測。這種推測的思路很簡單:生育是女人的事,先妣都是女性,向先妣生,自然是祈求生育。從後代來看,生與育緊相聯繫,說生是生育當然是順理成章的事。……從甲骨文的詞義系統來看,生與活是聯繫在一起的。由此來看卜辭的「王生」是祈求王活之義,也就是祈求王不死或祈求王長生之義。再由此看其它「生」之辭,實際上就是祈求不死或祈求長生之義。生由生長義引申為活義再引申為長生之義,從漢語詞義發展的歷史來看,是非常自然的現象,後代經常「求生」連用,其中的生或指生存,或指活,和甲骨文「生」之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當有一定的聯繫。[9]
「王生」的「生」是否如趙氏所言,是由活再引申為「長生」之義,不無可疑,最近冀小軍氏則提出:
……「生」,不少人認為是生育的意思,我們認為其義應近於「子」。古漢語名動相因,所生之子也可以稱為「生」(古書中多寫作「姓」)。《爾雅‧釋親》「姓,子也」。王念孫《廣雅疏證》「姓者,生也,子孫之通稱也。」「姓與生,古同聲而通用」。《左傳》昭公四年「問其姓,對曰:『余子長矣。』」杜注:「問其姓,問其有子否。」皆可證。[10]
按冀說可從,古書上作為子孫之通稱的「子姓」(見《楚語》、《禮記》、《儀禮》),又可作「子」(鎛),姓、即生,子姓為同義複詞,又卜辭常見卜帚某「ㄓ子」和前舉見(11)「有生」應為同義。如:
(23) 庚子卜,貞:帚好有子。
辛丑卜,貞:祝于母庚。 合13926(鐵127.1)(圖廿三)
(24) 帚好毋其有子。
帚好有子。 合 13927(圖廿四)
(25) 癸未卜,貞:帚有子。
貞:帚有子。 合13931(丙190)(圖廿五)
(26) 貞:帚婐有子。 合13933正(前3.33.8)(圖廿六)
(27) 貞:帚有子。
R044779[合13934正(乙5255+乙5286)+乙補4222](圖廿七)[11]
(28) □卯:帚黹有子。 合13935(粹1243)(圖廿八)
(29) 壬辰卜,貞:帚良有子。 合13936正(乙2510)(圖廿九)
(23)卜問帚好有子,次日又祝于母庚和生于高妣丙妣妣庚意義是相同的,它辭又有「帚其亡得子」(合8925正)子和生意義相通,尚可以吳王光鑑「唯王五月,既字白期,吉日初庚」的「既字白期」為例,郭沬若氏以為「既子白期,當即既生霸,子同孳或滋,生也。白乃古伯字,與霸通。」[12]
于省吾氏贊成郭說云:
「既字白期」之「子」本應作「字」,吳王光鑑兩器,其中一器「字」較為清楚。《山海經 ‧中山經》:「服之不字」郭注:「字,生也」《廣雅‧釋詁》:「字,生也」,按「字」訓生育之生,與生長之義本相因……「既字白期」解作「既生霸期」就文字訓詁和通假來說,就上下文義來說,都是通順無阻的。[13]
按字從子聲,字有生的意義,顯然與子有關係,如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字下云:「乳也,从子在宀下,會意,子亦聲,按人生子曰字,鳥曰孚,獸曰。」睡虎地秦簡《日書》「人字」字即「生子」,古書中字義可通生育之例如下,《墨子 ‧節用》:「十年若純,三年而字,子生可以二三年矣」。「二三年」之「年」《墨子閒詁》曰:「年字疑當作人」。《易‧屯卦》:「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虞注:「字,妊娠也。」清‧朱亦棟《十三經札記》云:「此『字』當作生育解。」
金文中字可通子用,如梁其簋「百字千孫」,梁其鼎、壺則作「百子千孫」,人生子曰字,「字」有生育的意義,顯然由「子」名動相因,而另作「字」為生子之義。
因此,由文獻「字」可解作「生育」,可知「王生」也是祈求商王子嗣,和金文中的「壽」(衛鼎、鐘)求「彌生」(鎛)意義不同,指的當然是后妃帚好等「受生」或「有子」,而不是替王祈求長壽。
殷卜辭中有「生月」或「生幾月」,屢見不鮮,其例如下:
(30) 貞:生十三月帚好不其來。
癸酉卜,亘貞:生十三月帚好來。
合2653[簠典111+龜1.20.11(不全)](圖三十)[14]
(31) 辛酉卜,亘貞:生十月不其至。 合4678(圖卅一)
(32) 辛未卜,爭貞:王于生七月入于商。 合7776(前2.1.2)(圖卅二)
(33) 癸酉卜,亘貞:生月多雨。 合 8648(圖卅三)
(34) 王曰:今一月其ㄓ至隻(獲)女,其于生二月。
合10964反(續3.44.1)(圖卅四)
(35) 貞:生八月帝不其令多雨。
辛未卜,爭貞:生八月帝令多雨。 合10976正(乙5329)(圖卅五)
(36) 丙午卜,韋貞:生十月雨其隹雹。
丙午卜,韋貞:生十月不其隹雹雨。 合12628(京1)(圖卅六)
(37) 癸未卜,爭貞:生月帝其弘令雷。
貞:生月帝不其弘令雷。 合14128正(丙515)(圖卅七)
(38) 辛巳卜:叀生月伐夷方。八月。 合 33038(圖卅八)
(39) 庚寅卜貞:于十月。
貞:于生十一月令。 英834(金569)(圖卅九)
(40) 丙申貞:方其又事于生月。 英 2450(圖四十)
甲骨文中的「生月」一辭,其意義為下月,陳夢家氏在《殷虛卜辭綜述》117頁、118頁發其覆,學者信然從之,陳氏云:
卜辭「生月」之生作,向來誤釋為之,讀作之月,以為是本月,是月,下列各辭可以證明「生月」是下月:
1. 茲月至生月又大雨 庫998
2. 茲月又大雨──于生月又大雨 後下18.13
3. 丁丑卜賓貞往,六月
丙辰卜賓貞于生八月 粹508
4. 辛亥卜生月乙亥系,立中 粹398
5. 乙亥卜生四月妹ㄓ史──今三月ㄓ史 甲209
6. 帝其及今十三月令──帝其于生一月令 乙3283(參乙6809)
7. 庚寅卜貞于噩,十月
貞于生十一月令 金569
8. 丁亥卜王出,今五月──[丁]亥卜王于生月出 庫983
9. 辛亥卜內貞今一月化其ㄓ至──其于生二月至 乙7288
王曰今一月其ㄓ至,隹母其于生二月□ 乙7289(乙7288反)
由1. 2. 知生月與茲月相對而生月在茲月之後。由3. 可知六月丁丑至丙辰為40日,丙辰為七月,則生八月指丙辰卜時之下一個月,由4. 知辛亥至生月乙亥為25日,則生月應指下一個月而非下兩個月。由5.「今三月」「生四月」之對貞,知所卜是今月或下月。由6. 因十三月之後為明年之一月,故「今十三月」後之「生一月」是明年之一月。7. 之十月在銘未,義為今十月,「生十一月」指下月。 8. 於丁亥日卜王今五月出或下月出。由9. 今一月與生二月對貞,可以確定生二月乃是正月後的一個月,即二月。 [15]
對於陳氏的此一說法,懷疑者也不乏其人,如李陸琦先生《甲骨文字集釋》生下云:
陳氏訓「生」為「來」,後世文獻中無用此義者,其說亦未足以厭人意也。[16]
而肖楠氏也說:
陳說是否有理,卜辭中很難找到證據,《屯南》345為之提供了新的料料,今列舉如下:
(1) 出,受年?吉。
(2) 及茲夕出,受年?大吉。
(3) 于生夕出,受年?吉。
(4) 丁卯出,受年?(圖四一)
在此片卜辭中有四個時間概念:(即莫、暮)茲夕、生夕、丁卯,它們的先後次序應該是→茲夕→生夕→丁卯,夕也可釋月,但從本片卜辭上下文義看,出是收割某種莊稼,也可能是收割黍,因卜辭中習見黍(詳見《屯南》下冊345片卜辭釋文),收獲莊稼的時間不宜拖得太長,故以月計太不合適。(莫)《說文》「日且冥也」,蓋時近黃昏,夕即夜,這四個時間概念應該是:是當日傍晚,茲夕是當日夜間,生夕是次日夜間,丁卯是第三日。在這裏,茲夕與生夕是相對的,茲是指今,生則是指來,這種解釋如果是正確的話,當為陳說提供一個佐證。[17]
趙誠氏云:
卜辭生字有時加在表示月份的月或某月之上,以表示時間,如「 」(生月)、「」(生八月)、「」(生十一月)。這個生肯定是表未來時,但確切意思不清楚。有人認為生月即指下一月,生八月即指下一個八月(佚九八三),但證據不足,尚不能作為定論。[18]
又云:
我們發現,卜辭中除「生幾月」之語,還有「今生幾月」之語,如「庚寅卜,今生一月方亦有告」。(《合集》六六三七)、「丁酉卜,今生十月王敦,受祐」(《合集》三三0六九,《屯南》四五一六同)。從大意可以清楚地看出,「今生一月」即今一月,「今生十月」即今十月,生根本沒有來義,更有意思的是卜辭中還有「來生二月」(《合集》一一五六二正)之語。「來生二月」即來二月,這就從另外一個方面進一步證明了生絕無來義。其實,卜辭生幾月之生為本生、本性義最初的用法,生月即本月;生三月即三月,但多了有一點強調的意味,與單講三月略有不同。也就是說,生月即本月,並非來月,還可以從下列一條卜辭得到證明:「丙午卜,丘生月雨。癸丑允雨」(《合集》二O四七O),丙午距離癸丑共八天,在同一旬之內,商代曆法以干支紀日,一個月的日數大月為三十日,小月為二十九日。從《小屯甲編》二一二二版所記九個月的卜旬辭以及董作賓《殷曆譜》下編卷九《日譜》的推算來看,丙午至癸丑這八日在一般情況下都屬於同一個月,則卜辭所說的生月實即本月。
對於上述意見可能產生懷疑的卜辭,曾經發現一條,即《合集》二九九五之「茲月至生月有大雨」,按照周秦以來古代漢語的一般用法,茲用作代詞或指示詞,近似於此,大體上可譯為「這」、「這裡」、「這個」等等,應該是近指。由此來看這條辭,茲月就是這個月,生月當然就是下個月,也就是來月。可是,商代漢語的茲,和周秦以來的茲,在用法上並不相同。從卜辭的實際用法來看,茲實際是一個不定的指示詞或指示代詞,可以近指這也可以遠指那,而遠指的成份要大一些,詳見《茲字補釋》,這裡的茲正是遠指,「茲月」即上個月,「生月」與其它的生月用法同,均指本月。「茲月至生月有大雨」實是上個月到這個月有大雨之意。[19]
又劉桓氏則以為:
今月是本月,生月是來月(陳夢家說),合指則省稱為「今生月」,惟卜辭言「今月」或「生月」時多記月名,若合指時連稱則嫌累贅,故有「今生一月」之省稱。「今生一月」者謂今月(十二月或十三月)與一月也,陳夢家謂「今生一月」即二月實誤。他辭有「今生四月」(甲209)即指三月與四月。「今生十一月」(甲954)即指十月與十一月。[20]
我曾在〈讀殷契萃編小識〉補充陳說生字訓來之理由, [21]今見肖、趙、劉三家新說亦不足以破陳說,對三家新說便有檢討的必要。
在古書中提到月亮之圓缺,時常用死生來比況,如《楚辭 ‧天問》云:「夜光何德,死則又育,厥利維何,而顧菟在腹。」王逸注:「夜光,月也。育,生也。言月何德於天,死而後生也。」《孫子虛實篇》:「日有短長,月有死生。」《鶡冠子‧泰鴻》:「月信死信生,進退有常,數之稽也。」《鶡冠子‧王缺》:「月信生信死,終則有始。」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月生一日,十一日,廿一日,女果以死。」「月生五日曰杵。」《淮南子‧天文》:「月死而贏尨膲。」《黃帝四經‧經法》:「(月信生信)死,進退有常,數之稽也。」《漢書‧律曆志》:「所謂陽曆者,先朔月生,陰曆者,朔而後月乃生。」《禮記‧禮運》:「和而後月生也,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闕。」《開元占經》引《荊州占》云:「月升七日而弦,主人勝,客不勝。」西方宗教神話學者艾烈德(Mircea Eliade)在〈永恆復現的神話〉(The of the Eternal Return)上說:
月亮是最先死去,但也是最先重生的,在談到死亡與復活、生育、再生、發端等等的相關理論時,我們隨處可見月的神話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事實上人的出生、成長、衰老、及消逝,也近似於月的一週期。[22]
卜辭「生月」之生字,為何可以訓來,後世文獻固然沒有這個意義,但月亮的盈虧,正如生物的生死,這在上舉《楚辭》、《孫子》、《鶡冠子》、《經法》等書都有記載,而《說文》霸字下云:「月始生魄然也,承大月二日,小月三日,从月聲,《周書》曰『哉生霸』。」《尚書‧康誥》:「惟三月哉生魄。」《釋文》引馬融注:「魄,朏也,謂月三日,始生兆朏,名曰魄。」金文中只有「既生霸」,沒有「哉生霸」。王國維在〈生霸死霸考〉上說:
余覽古器物銘,而得古之所以名日者凡四:曰初吉,曰既生霸,曰既望,曰既死霸。因悟古者蓋分一月之日為四分……八、九日以降,月雖未滿,而未盛之明則生已久。二十三日以降,月雖未晦,然始生之明固已死矣。[23]
月光的盈虧,在古人的觀念中,下一個月,月亮就生出來。所以「生月」即指下一個月,那就不言而可知了。
至於肖楠提出屯南345把「茲月」「生月」的月字讀成「夕」,固然甲骨文中「月」「夕」不分,但此處仍應讀作「月」。「茲月」「生月」相對,前舉陳氏文外例甚多,肖楠提出讀成「夕」是從「」字釋成「暮」而來,卜辭中「暮」與「夕」都是表示時間概念的字,和「旦」、「大采」、「昏」、「中日」、「郭兮」、「昃」、「小采」等構成區分一日的時辰,卜辭中也有「暮」與「夕」相對或暮出省田,如:
暮往夕入,不冓雨。
王其省盂田暮往埶入不雨。 屯南2383
□暮省田埶入亡。 合28630
也有在「暮」去收穫農作物,如:
乍見暮。 屯南3835
但屯南345的「暮出」即使是表示傍晚去收割農作物,但也無法就把同版的「及茲月」和「于生月」的「月」字讀成夕,至於屯南 345的「及茲月」和「于生月」占卜時間可能是在月底,那麼收割時間當然不致太長,從卜辭上看也無法看出丁卯必為第三日,所以肖說是可商榷的。屯南釋文則又釋為「茲月」「生月」不釋作「夕」,很顯然的已放棄讀月為夕的說法。
至於趙氏引「今生幾月」,陳氏在《綜述》118、119頁上也有所說明。
卜辭的現在式與未來式常結合起來,其例如下:
辛亥卜爭貞今來乙卯ㄓ于成十牛 乙4761
丁丑卜今來乙酉ㄓ于成五,七月 續1.48.3
辛未卜殼貞今來甲戌王亥 乙5355
丁酉卜何貞今來辛丑王尞其 甲2476
庚寅卜爭貞今來乙未 善4435,4438
(丙戌卜爭貞于來□巳[) 善4435)
□丑卜爭貞今來歲帝[令雨] 廣州市博物館(容)
今來歲我受年 乙979,1732,4429
庚寅卜:今生一月方其亦ㄓ告 甲3066
今羽受[黍年]──今秋黍年 粹878
辛未貞今羽王 甲909
……「今來」附於日名之前,其義仍為未來式,從卜之日計數,則今來某日在
下旬 乙4761,5355;續1.48.3;善4435,4438
本旬 甲2476
皆不出二旬,今來云云近乎「最近的將來」。以此例之,則「今生一月」即即來之下月,……。[24]
至於趙氏所引合11562正之「來生二月」(圖四二)為殘辭,讀法恐怕也有問題,或許應讀成「今生二月來」,又趙氏所引合20470也應讀作「丙午卜:其生月雨,癸丑允雨」(圖四三)其字作非丘字,丙午與癸丑,也未必非在一個月內,《殷墟甲骨刻辭類纂》501頁也作了同樣的釋讀,事實上其字刻作「」例子非常多,屢見於合集第七冊,如合20411「癸酉卜貞:方其圍,今二月,印不執,余曰:方不其圍,允不」(圖四四)其一其字作「」,後其字作「」,劉桓氏所引甲209(圖四五)及甲954(圖四六)俱無「今」字,合 33069有「丁酉卜:今生十月王敦。受祐」王敦伐即在下個月十月,不可能如劉說指九月和十月。如同甲3066「今生一月,方其亦ㄓ告」,只能是說在下個月一月時來告,不指十二月(或十三月)和一月來告。「茲月」指的是這一個月,「生月指的是下一個月」,「今生月」指的是「即來的下一個月」,猶卜辭之翌日可稱「今翌」,如合33299「辛未貞:今翌王」,陳說正塙是無可壞疑的。
結語
生字造字本義是象草木生出土上之形,後來由生長義引申有「活」義。而人所生之子也可以稱為「生」,所以卜辭「生」「王生」指的正是祈求商王子嗣,也就是希望后妃們能「受生」或「有生」「有子」,而不是祈求王的長生。至於卜辭的「生月」,即緣於古人不知月亮盈虧的道理,由於下個月月亮就漸漸生出來,所以用生月來表示下個月。前賢對「生」與「生月」的解釋正塙,是可以信從的。
附錄
卜辭「生」字還有一種用法,疑讀作「牲」,其例如下:
已巳卜,王貞:乎弜生于東。 合20637(人3155)
貝塚茂樹、伊藤道治在人3155的考釋上曾指出字的用法和征伐卜辭中的人,表示動員軍隊,以及羊,向神奉獻牛犠牲等用法相同。
按卜辭中常見牛、羊,其例如下:
貞:乎牛。 合97正
貞:牛于。 合8934正
貞:牛于奠。 合8936(乙6583)
貞:乎牛。 合8937(佚669)
癸酉卜:王乎弜牛。 合8939
貞:令又左牛。 合8943
貞:雀牛。 合8945(京2134)
□亥卜,貞:王其乎尋伯出牛。又正。
貞:勿乎尋伯出牛不其正。 合8947正(乙3328)
勿乎羊。 合8949
貞:勿乎羊。 合8950(續1.35.3)
貞:乎牛于北土。 合8783
甲戌卜,牛于東,若。 存補5 -32-2
又有登牛、登羊,如:
貞:登牛。 合8957
貞:其登牛隹又于唐。 合13390正
登大甲牛三百。 懷904
登羊三百。 合8959
登羊。 合8960
又有出羊、出牛,如:
貞:乎邑人出羊牛。 丙333
貞:勿乎弓出羊。 鐵162.2
《說文》牲字下云:「牛完全,从牛生聲」,段注云:「引伸為凡畜之偁。」《周禮‧疱人》注:「始養之曰畜,將用之曰牲。」《穆天子傳》:「官人陳牲全五口見。」注:「牛羊之品曰牲。」《尚書‧微子》:「今殷民乃攘竊神祗之犧牷牲用。」傳:「牛羊豕曰牲。」《大戴禮‧曾子天圓》:「序五牲之先後貴賤。」注:「五牲,牛、羊、豕、雞、犬。」《周禮‧膳夫》:「膳用六牲。」注:「馬、牛、羊、豕、犬、雞也。」古代牛被稱為大牲。如《左傳》僖十九年:「小事不用大牲。」《易萃》「用大牲」鄭注:「大牲,牛也。」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入臣徒、牛馬,它生」、「出入貨及生」、「其生白」、「其生清」、「不可祠祀,殺生」、「以殺生必五生死」,日書乙種「大祠,以大生兇」生皆讀作牲。日書甲種「戊午去父母同生」,而秦律十八種「百姓有母及同牲為隸妾」,「牲」讀作「生」。《論語‧鄉黨》:「君賜生,必畜之。」《釋文》:「魯讀生為牲。」是生牲可通假。卜辭「呼弜生于東」,又有「乎弜牛」,從牛、羊等例來看,可見「牛」應是「生」之一種,那麼「生」字很可能讀作「牲」,指牛羊而言,殷卜辭未見牲字,周原甲骨(H11.42)始見「牲」字。金文夨方彝、夨尊、盂鼎首見「牲」字,從形聲字的形成,意符後加,可見卜辭的「呼弜生于東」應是命令弜到東方去徵牛羊類之犧牲,猶《左傳》哀公七年「吳王徵百牢」之事。「生」字讀作「牲」或為不繆。
[1] 蔡哲茂,〈《殷虛文字乙編》新綴第四十五則〉,發表於「先秦史研究室」網站(http://www.
xianqin.org/blog/archives/1522.html),2009年6月9日。
[2] 詳裘錫圭,〈甲骨文中所見的商代農業〉,《農史研究》第8輯(1989),頁35。
[3] 詳裘錫圭,〈釋殷虛甲骨文裏的「遠」、「」(邇)及有關諸字〉,《古文字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第12輯,頁93。
[4] 詳劉釗,〈釋甲骨文耤、羲、蟺、敖、諸字〉,《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0. 2:13。
[5] 詳屈萬里,《殷虛文字甲編考釋》(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961),頁59。
[6] 金祥恒,〈釋生〉,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系編,《中國文字》第 5冊(1961),頁1-13。
[7] 陳煒湛,〈卜辭文法三題〉,《古文字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1980)第4輯,頁196。
[8] 島邦男著,溫天河、李壽林譯,《殷墟卜辭研究》(台北:鼎文書局, 1975),頁317。
[9] 趙誠,〈甲骨文字補釋〉,《古代文字音韻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 1991),頁329-330。
[10] 冀小軍,〈說甲骨金文中表祈求義的字〉,《湖北大學學報》1991.1:35-36。
[11] 史語所綴合紀錄,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資料數位典藏資料庫」(http://ndweb.
iis.sinica.edu.tw/archaeo2_public/System/Artifact/Frame_Search.htm)。
[12] 郭沬若,〈由壽縣蔡器論到蔡墓的年代〉,《考古學報》1956.1:3。
[13] 于省吾,〈由壽縣蔡侯墓銅器銘文考釋〉,《古文字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79)第1輯,頁48。
[14] 龜1.20.11缺下半部,該版即東文研B. 0353,東文研拓片完整,本文所用圖版以東文研拓片代之。
[15] 陳夢家,《殷虛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1992),頁117-118。
[16]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1),頁2102。
[17] 肖楠,〈小屯南地甲骨綴合編〉,《考古學報》1986. 3:270。
[18] 趙誠,《甲骨文簡明詞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頁268。
[19] 趙誠,〈甲骨文字補釋〉,《古代文字音韻論文集》,頁330-331。
[20] 劉桓,《殷契新釋》(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89),頁118-119。
[21] 蔡哲茂,〈讀殷契萃編小識〉。《書目季刊》10.4(1977):53-66。
[22] Mircea Eliade為羅馬尼亞宗教史家,1907年生,此處引文取自李達三,〈新正話月〉,《從比較神話到文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77),頁330。
[23] 王國維,〈生霸死霸考〉,《觀堂集林(外二種)》(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頁7。
本文收稿日期為2009年12月28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09年12月28日
点击下载附件:0589卜辭生字再探
文中“多生就是
“生”也没有必要破读,和文中“(四)當作「生育」、「子嗣」”的“生”在意义上是有联系的。关于“百生/
姓”的古义有不少学者讨论过。我们比较赞同裘锡圭先生(1983)关于早期“百姓”和甲骨文“多生”的看法。
“多生”之“生”的用法还见于《诗经》“友生”之“生”(参徐刚(2002))。文中《合》8945未释之字似可
参看施谢捷先生(1990)。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1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