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安大簡(二)《仲尼曰》札記
(首發)
侯乃峰
山東大學文學院
(一)簡3:中(仲)尼曰:“死(伊)諿=(言咠),而(禹)=(言絲),(以)(治)天下,未(聞)多言而(仁)者。”
原整理者如上釋讀,以爲前半句“言如咠”“言如絲”,都是形容說話的聲音細小,出言緩慢謹慎。又引袁金平先生之説,以爲“咠”讀作“緝”,與下文“絲”互文見義,謂古聖王出言之微,謹慎之至。李家浩先生認爲“”字讀爲“信”。後又引《禮記·緇衣》“王言如絲,其出如綸;王言如綸,其出如綍”章,認爲可爲此條簡文之參考。(第43、46~47頁)
今按:這句話後半部分沒有疑問,關鍵是前半部分的理解。既然此章涉及“多言”,原整理者將“諿”“”分部看作“言咠”“言絲”的合文,還是有一定道理的。然原整理者將這句簡文前半部分與《禮記·緇衣》“王言如絲”聯繫起來,可能並不確切。《禮記·緇衣》“王言如絲,其出如綸”云云,是强調聖王出言應謹慎,即“慎言”之義,和本條簡文“多言”與否的旨意還是有差別的。
結合先秦儒學文獻中論述“多言”的文句,很容易想到“言”和“行”可以聯繫起來。此條簡文中,孔子之意或許是强調聖王“不言”或“少言”而要去“行”。若如此理解,則簡文有可能應當釋讀作:死(伊)諿=(諿諿),而(禹)=(孳孳/孜孜),(以)(治)天下,未(聞)多言而(仁)者。
諿諿,即“咠咠”“緝緝”。據《説文》“咠,聶語也”“聶,附耳私小語也”,“咠咠”“緝緝”即説話聲音細小之義。“緝緝”又見於《詩·小雅·巷伯》,傳統訓解或曰有條理貌。[1]“孳孳”“孜孜”即勤勉、不懈怠之貌。如此,簡文之義大概是説:堯説話聲音細小,禹孳孳不倦,勤勉不懈,努力作事(根本不多説話),他們以此方式來治理天下,沒聽説前代的聖王是通過多說話而成爲仁者的。換句話説,孔子言外之意當是:前代的聖王仁者,沒聽説過有哪一位是整天光靠着嘴巴花言巧語不做什麽事就達到仁人的境界的。這和孔子儒家重視實幹,反對花言巧語的思想主張恰好吻合。如《論語·學而》:“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二)簡9:中(仲)尼曰:“(以)同異戁(難),(以)異易▂(易易)。”
原整理者如上釋讀,在注釋中給出了兩種理解思路。(第44、50頁)
今按:此句似乎還有第三種理解思路。即,採用注釋中提到的第二種句讀方式,簡文讀作:以同異,難;以異易,易。同時,採用第一種理解中對字義的訓釋,將第一個“易”解釋爲“異”。“同”看作動詞的使動用法。這樣的話,簡文之意是説:將原本有差異的統一成爲相同的,很困難;將原本有差異的分開區別對待,很容易。如此,孔子所説就是具有普適性的話語了。比如,一夥人開會,討論如何處理某件事情在實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意見。這時候,如果想要將每個人的意見都統一起來,成爲一條意見,就很困難;如果區別對待,讓每個人都按照各自的意見去實行,就很容易。
(三)簡10~11:中(仲)尼曰:“見善女(如)弗及,見不善女(如)(襲)。……”
原整理者如上釋讀,將“”讀爲“襲”,訓爲“及”;又引李家浩先生之説,認爲此字可徑讀爲“及”。(第44、50頁)
今按:對比傳世文獻“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此字釋讀爲“襲”,似可直接就字爲訓解釋成“掩襲、襲擊”。“見善如弗及,見不善如襲”意即:遇見善良之事,努力學習,好像追不上;遇見邪惡之事,如同遇到敵人突然襲擊一般,唯恐逃避不開。如此理解,似乎亦可講通簡文。
(四)簡12:中(仲)尼曰:“遉(顛)於鉤産,(吾)所不果爰(援)者,唯心弗智(知)而色爲智(知)之者(乎)?”
原整理者如上釋讀。其中的“鉤産”一詞,注釋中理解爲指戎事用於攻城之器械和戰馬。對全句意思的理解,採用黃德寬先生之説,與“心性”“表象”聯繫起來。(第44、51頁)
今按:原整理者此種釋讀似可商榷。首先,所謂的“産”字,細審原簡字形(第10、158頁),下部明顯是從“土”作,故此字恐不能直接釋成“産”字,而當分析成從土、彥省聲,可隸定作“”,當是一個從“彥”得聲之字。當然,釋爲“産”也是從“彥”省聲。此字既然從“土”作,或可提示我們“鉤”當從地理面貌的角度來釋讀。我們認爲,“鉤”當讀爲“溝”,指水溝。“”從“彥”得聲,“彥”從“厂”得聲,《説文》“厂,山石之厓巖,人可居。象形。厈,籒文从干。”“”或當讀爲“厈(岸)”,指厓巖,即懸崖。或者“”也可讀爲“泉”,指泉水邊。然因前面的“溝”已是指水溝,故此種釋讀意見相比之下似乎不如讀爲“厈(岸)”更爲妥當。若取前説,“遉(顛)於鉤”當讀爲“顛於溝厈”,意即:在水溝或者懸崖邊跌倒。在這種情況下,跌倒之人會有生命危險,所以下文提及“爰(援)”的問題。孔子説的這句話應該是打個比方,和《孟子·離婁上》“嫂溺叔援”的情景正可類比。整句簡文,孔子的意思當是説:如果有人在水溝或者懸崖邊跌倒,而我最終不能成功地救助他,那原因就在於此人原本內心不明白,而表面上卻裝作自己已經明白的緣故吧?此章旨意,當是强調對待自己所學的知識是否已經真正掌握要實事求是的重要性。《論語·爲政》:“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可以參考。又如《荀子·子道》:“色知而有能者,小人也。”亦可參考。
(五)簡13:中(仲)尼之耑(語)也。
原整理者如上釋讀,在注釋中又給出了三種可能的理解思路:第一種,“耑”讀如字,古“端”字,訓爲“正”,“耑(端)語”即“正語”。第二種,讀爲“論語”。第三種,讀爲“短語”。(第44、52頁)
今按:據原簡字形,我們懷疑所謂的“”字當釋爲“訐”,讀爲“諫”,指具有規諫性質的言語。《廣雅·釋詁》:“諫,正也。”王念孫疏證:“《周官·司諫》注云:‘諫,猶正也,以道正人行。’”[2]“耑訐”讀爲“短諫”,意即簡短的規諫之語。《仲尼曰》篇中包含的這些材料,大概就是後來《論語》的成書基礎。今傳本《論語》幾乎沒有很長的章節,多是孔子的隻言片語,但所選章節大都屬於孔子的嘉言雋語,正符合“短”“諫”二字之義。
(六)簡13:僕(樸)快(慧)周恆(極)。
原整理者如上釋讀,注釋中將此文句看作是對上一句“中(仲)尼之耑也”的評價或讚美;又引李家浩先生之説,讀爲“樸慧周恆”,並據此訓解。又引黃德寬先生之説,認爲此四字爲書手抄寫時對本篇所加的評語。(第44、52頁)
今按:據首字字形從“臣”,爲臣僕之專字,且四字與簡文正文的文字明顯有別,我們懷疑,此四字並非本篇簡文的正文內容,也不是對本篇所加的評語,而當是抄寫者之具名。“僕”當是此人之身份,或“僕快”是此人之身份,“周恆”爲其人之名氏。
2022年8月18日初稿
[1] 宗福邦、陳世鐃、蕭海波主編:《故訓匯纂》,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7月第1版,第1757頁。
[2] [清]王念孫著,張其昀點校:《廣雅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6月第1版,第19頁。
本文收稿日期为2022年8月18日
本文发布日期为2022年8月20日
点击下载附件: 2293侯乃峰:讀安大簡(二)《仲尼曰》札記.docx
下载次数:123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43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