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术动态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何以長青?復旦人文社科加快建構中國自主知識體系丨見證十年
在 2022/10/16 10:02:42 发布

何以长青?复旦人文社科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丨见证十年

 

喜迎二十大之际,传来喜讯: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两项成果入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党的十八大以来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发展成就”并加以展示。这两项成果分别是:裘锡圭教授的《文字学概要》日文版和刘钊教授任主编、陈剑教授任副主编的《传承中华基因——甲骨文发现一百二十年来甲骨学论文精选及提要》。

 

就在六年前,裘锡圭教授任主编率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全体教师耗时六年编撰的《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一书荣获上海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6年)特等奖,成为该奖项空缺14年来的又一部获奖作品。

 

党的十八大以来,复旦大学高度重视发挥高校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重要力量作用,以提升学术原创能力为主线,以加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为支撑,以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要平台为牵引,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建设学科布局优、学术根基牢、科研水平高、服务能力强、国际影响大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名师大家文脉积淀,厚实“家底”助力高质量发展

在复旦人文社科的星河中,一位位名师大家以其治学底蕴、文脉积淀,引领着后学的前进步履。继往开来,守正创新,各学科形成良好的发展基础与学科声誉。

 

裘锡圭教授是引领复旦古文字学科发展的大师,1956年毕业于复旦历史系,2005年返回母校,创建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还带回了陈剑、沈培等青年学者,为学科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数十年如一日,裘锡圭教授与甲骨、青铜器、竹简木牍、帛书为友,以考释几千年前的疑难文字见功夫,被誉为中国古文字与出土文献整理研究的“集大成者”。他埋首故纸堆,用眼过度,视力日渐模糊,但耄耋之年仍坚持潜心研究。

 

裘锡圭教授主编的《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

 

《文字学概要》是裘锡圭1963年以来教学和研究的结晶,是文字学理论方面的经典之作。自1988年问世以来,在中国及汉字文化圈中产生广泛影响,相继被翻译成英文和韩文出版。今年6月,该书的日文版《中国汉字学讲义》出版,为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策略的实施,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做出了贡献。

 

   

 

刘钊教授2007年来到复旦,出任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15年间见证中心研究人员由3名增长至17名,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各种奖项和项目不断获取,在国内占据领先地位,学术声望蜚声国际。

 

由刘钊教授任主编、陈剑教授任副主编的《传承中华基因——甲骨文发现一百二十年来甲骨学论文精选及提要》一书,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要确保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有人做、有传承的号召,传承冷门绝学的一部力作。该书编纂始于2018年,历时3年多,精选甲骨文发现一百二十年来的甲骨学论文120篇,涵盖不同时代和地域的作者一百余人。该书配有作者精心撰写的120篇论文提要,立足学术史背景,归纳提炼论文创新点,跟进最新研究状况,并对甲骨学研究前景加以展望,金针度人,集资料性、学术性、前瞻性于一书。在论文编选过程中,裘锡圭先生多次建议少收自己的论文,多收其他学者的文章,其谦虚礼让的态度让年轻学者为之感动。

 

周振鹤先生主编《中国行政区划通史》

 

十年间,人文社科基础研究、科研奖项取得突出成绩。在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中,裘锡圭主编的《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周振鹤主编的《中国行政区划通史》、王水照主编的《王安石全集》、刘放桐主编的《杜威全集》(中文版)、吴松弟主编的《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等获一等奖。

 

在上海市第十三、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复旦获奖总数及一等奖数均居第一,《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先后连续两届获唯一特等奖。2012年陈其人、王水照、洪远朋,2014年伍柏麟、陆谷孙,2016年许宝华、邹逸麟,2018年王邦佐,2022年曹沛霖先后获学术贡献奖。大先生们灿然星陈,引领一代代人积累厚实家底,助力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

 

厚植基础推进创新,项目培育体系服务重大科研攻关需求

党的二十大开幕在即,复旦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工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工程(简称两大工程的专家学者们正为学思践悟二十大精神进行紧锣密鼓的准备。

 

2017年起,由焦扬书记主持推动,朱立元、吴晓明、张维为、陈学明、姜义华、彭希哲等40多名复旦专家学者领衔,近200人研究团队投身两大工程研究,集众智、合众力,4年推出20本扛鼎之作。

 

20211219日,复旦大学两大工程一期成果发布

 

两大工程一期中,我们从学术上、学理上、专业上深入阐释中国问题、中国经验和中国道路,深入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复旦文科资深教授吴晓明和一批专家将继续参加两大工程二期项目,从研究工程和出版工程向育人工程转化,依托研究成果,开设精品课程,编写精品教材,实现工程育人效应最大化。

 

探源中华文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复旦义不容辞。为此,中华早期文明跨学科研究计划筹划实施,整合学校优势学科,从文字学、语言学、遗传学和考古学以及世界史等角度,依托大数据平台,追溯从旧石器时代到西汉末年的中华早期文明发展历史,重构中国早期文明起源、传承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以跨学科视角回答中华民族形成的源流,突出中华早期文明发展软实力多元一体的重要特质,回应国家重大文化发展需求。

 

一批项目的设立,让科研成果、人才层出不穷。传世之作与学术精品项目,作为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重大基础研究项目,以形成传世学术精品为标杆;青年融合创新团队项目,以形成优秀人才集群效应为宗旨。

 

设立人文社科先导计划,以鼓励向国家重大课题转化为目标,面向所有文科单位和学科开放;重点布局包括中外交往史、国别史、边疆史、边海防史等在内的冷门绝学及相关领域,鼓励向课题转化。

 

设立人文社科先锋计划,推动学校人文社科重要学术和咨政成果持续做好成果转化和培育工作,进一步扩大其学术影响力,积极参与重要科研奖项申报,争取获得广泛认同。

 

此外,实施双一流学术期刊支持计划,加强名刊名栏建设,引导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更多在国内期刊发表,提升人文社会科学话语国际影响力和社会贡献力。《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获得期刊界最高荣誉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

 

搭建跨学科研究平台,对接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

日前,复旦文科资深教授彭希哲在《领航中国》中提出:我们必须基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寻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中国方案,并为全世界应对老龄化问题提供中国智慧。

 

20211225日,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揭牌

 

20211225日,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揭牌成立,彭希哲担任院长。这是复旦设立的第20家文科实体运行科研机构,与六次产业研究院、科技考古研究院、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现代语言学研究院、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全球传播全媒体研究院、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望道研究院等10家,均在十三五期间设立。这些实体运行科研机构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跨学科交叉融合的特征,有望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重大需求、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为了不断推进方法创新,尤其是把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应用到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中,文科实验室应运而生,师生开展跨学科研究,屡出硕果。目前,学校文科实验室建设已初步形成呼应国家战略的部委实验室、对接地方发展的上海市实验室和形成各自特色的校内其他重点实验室的三层格局。

 

基地建设方面,学校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全部顺利通过教育部社科司新一轮基地评估,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世界经济研究所、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等3个基地获评优秀,优秀基地个数和比例在主要高校中位居前列。

 

聚智聚力,推动智库建设与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我们中国研究院从成立伊始就提出聚焦原创性研究,解构西方话语,建构中国话语。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说。

 

20151122日,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成立

 

作为依托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专业化智库,复旦中国研究院201511月入选首批25家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7年来,中国研究院集研究、咨政、传播和培训为一体,强化内部改革和流程再造,积极探索智库·互联网+”,打好中国研究院、观察者网、观视频三位一体组合拳,搭建国内外传播战略平台。

 

复旦智库体系(融咨政)、(数据驱动)、(稳健推进国际合作)为特点,围绕基于有组织科研的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探索,充分发挥文理医工多学科交叉优势和智库集群优势,在咨政、启民、育人等领域持续发力。

 

推进夯实融咨政复旦智库体系充分发挥跨学科优势,主动对接科学研究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化学系、上海医学院、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等各单位,形成复旦智库高质量发展新机制和重要决策咨询成果。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的重大理论创新和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等,复旦智库体系组织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国家发展动力等课题组,开展前瞻性理论探究,并取得初步成果。

 

国家发展动力系列报告及国家发展动力数据库

 

着力强化数据驱动。依托相关部门搭建国家发展动力数据库,构建自有指数和算法体系,服务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搭建复旦大学决策咨询信息数据库,切实推动智库管理服务工作数字化转型。目前,复旦智库研究的数据来源逐渐丰富、研究方法逐渐拓展、跨学科合作研究不断呈现新的亮点,决策咨询呈现以,以的新态势。

 

2014524日,上海论坛2014开幕式

 

20171216日,中国大学智库论坛2017开幕式

 

稳健推进国际合作。首创海外中国研究中心,在美国、欧洲、拉美、大洋洲推进中外学术合作与交流;首创国际智库中心,与19个国家、35个智库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首创金砖国家大学联盟和复旦-拉美大学联盟,持续夯实一带一路教育国际交流分会等联盟合作。在有关部门支持下,持续办好中国大学智库论坛、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国际论坛、上海论坛、思想者论坛等,建构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思想。

 

十年来,复旦大学创新体制机制,持续提升科研管理服务能力,着力赋能政产学研协同融合,充分释放文科科研生产力。以管理办法为指引,规范和加强科研机构建设与运行管理;以跨界融合为抓手,强化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业界的协同创新;以评价体系为导向,构建人心聚学、褒奖实绩的科研评价机制;以平台建设为载体,推动一网通办,让数据多跑路、老师少走路,提升科研人员获得感。

 

承前启后,复旦大学将全面落实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总体思路,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深入推进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为更好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交出复旦答卷,为更好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提供复旦方案

 

来源:文科科研处

组稿:校融媒体中心

文字:胡慧中、陈俊超

制图:曹丛钰

照片: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发展研究院、中国研究院

责编:汪祯仪

编辑:王芊一

 

 

信息来源:“复旦大学”微信公众号

          “复旦大学新闻文化网”官方网站,https://news.fudan.edu.cn/2022/1015/c1247a132679/page.htm


分享到:
学者评论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53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