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明文先生著《商代金文研究》出版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謝明文先生著《商代金文研究》於2022年10月由中西書局出版,定價260元。以下是該書書影、内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録、序、後記。
書影
内容簡介
商代金文是指商人在銅器上鑄刻或書寫的文字,是研究商代語言文字和歷史的重要資料。謝明文著《商代金文研究》首先在作者已收集的7129件商代(含“殷末或周初”)金文的基礎上選取220件進行著録考釋,以器類爲綱,按銘文字數排列,包括“時代”“著録”“字數”“釋文”“來源”“注釋”等內容。體例完備,鑒選嚴謹,釋文精準,是目前學習商代金文的最佳圖録選。其次,作者分“金文構形”“商代金文與西周金文常用字詞關係對比”“部分族名的整理與研究”“商代金文單個字詞考釋”“部分銘文單篇考釋”五個方面對商代金文作專題研究,頗多創見發明,糾正了以往不少錯誤,解决了相當多的疑難問題,充分發掘了商代金文在文字學、歷史學等多方面的價值。
作者簡介
謝明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先後跟從甲骨學大家黃天樹先生、古文字學泰斗裘錫圭先生學習,主要從事商周甲骨文、金文的字詞考釋工作。在《文史》《文獻》《古漢語研究》《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出土文獻》《華夏考古》《甲骨文與殷商史》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90篇,出版著作3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1項(結項等級:優秀)、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1項(在研)、“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發展工程”實施計劃(2021—2025)項目1項(在研),校級項目數項,參與國家級項目數項。曾獲評復旦大學研究生“學術之星”及復旦大學優秀畢業生,獲得第五届山東大學董治安先秦兩漢文學與文獻研究獎一等獎、第三届中國語言學會羅常培語言學獎一等獎、第三届李學勤裘錫圭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青年獎二等獎、第六届中國文字發展論壇優秀論文獎、“鼎甲”杯甲骨文字有獎辨識大賽優秀論文獎等獎項。當選2020—2021年度“上海社科新人”,入選國家級青年人才、上海市“曙光學者”。
目録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商代金文解題/1
第二節 商代金文研究概况簡述/3
一、宋、清兩代的商代金文研究/3
二、20世紀以來的商代金文研究/7
第三節 以往總集性的金文著録資料存在的不足/22
一、金文著録方面/22
二、斷代方面/32
第四節 商代金文繼續整理與研究的必要性/35
第二章 商代金文圖録考釋選/44
一、鳶鐃/44
二、鐃/46
三、亞鐃/49
四、北單鐃/51
五、木齒見册鐃(見册鐃)/52
六、中鐃/53
七、鬲/55
八、亞鬲/56
九、作册祝鬲(作册兄鼎、作册兄鬲)/57
一〇、父辛鬲/58
一一、鬲(父丁鬲)/60
一二、甗/63
一三、戈甗/64
一四、繭甗/67
一五、父乙甗/69
一六、婦十未甗/71
一七、祖丁甗/72
一八、作册般甗(王宜人甗)/74
一九、鼎(鼎、丁鼎)/78
二〇、何鼎/80
二一、伐鼎/82
二二、鼎/83
二三、鼎/85
二四、鼎/87
二五、鼎/89
二六、鼎/91
二七、共鼎/94
二八、鏃鼎/96
二九、己鼎(周己鼎、商己鼎)/98
三〇、襾鼎/99
三一、車鼎/101
三二、羊鼎/103
三三、萈鼎/104
三四、齒鼎/105
三五、戊方鼎(后母戊方鼎、司母戊方鼎)/106
三六、己竝鼎(竝己鼎)/108
三七、亞鼎/110
三八、帚方鼎/112
三九、聑鼎/114
四〇、乎方鼎/115
四一、力鼎/117
四二、耳父乙鼎/118
四三、作父乙鼎/119
四四、犬祖辛祖癸鼎/121
四五、大万方鼎/123
四六、祖辛父辛鼎/125
四七、父庚方鼎/127
四八、登鼎(父丁鼎)/130
四九、鳥襾父丁鼎/132
五〇、咸子鼎/134
五一、發鼎/136
五二、亞鄉襾鼎/138
五三、婦方鼎/140
五四、亞宅鼎(册命鼎)/142
五五、姒丩鼎(乙未鼎、姒鼎、鼎)/144
五六、乃孫鼎/145
五七、馬方鼎/147
五八、豊鼎(豐鼎)/149
五九、小臣方鼎(小臣缶方鼎)/152
六〇、戍鼎(戍革鼎、俎子鼎、宜子鼎)/154
六一、方鼎/158
六二、戍鼎(戍嗣子鼎)/162
六三、尹光方鼎(乙亥父丁鼎、邐方鼎)/165
六四、作册般鼎/169
六五、寢方鼎/172
六六、方鼎(坂方鼎)/174
六七、簋/177
六八、婦簋/179
六九、甗出簋/180
七〇、隻亞簋(亞隻簋、亞獲簋)/181
七一、亞簋/183
七二、女鳶簋/184
七三、婦簋/185
七四、犬簋(豕作父丁彝、豕彝)/187
七五、作父己簋(古亞簋)/188
七六、巂簋(乙亥敦)/190
七七、就簋(聽簋、簋、邐簋)/191
七八、簋(糾彝、辛子敦)/194
七九、小子网簋(文父丁簋)/196
八〇、簋(戊辰彝)/199
八一、戠卣/201
八二、祼卣(丮卣)/203
八三、禦卣/206
八四、禦卣/207
八五、亞伐卣/209
八六、卣/210
八七、買車卣/211
八八、父丁卣/213
八九、父辛卣(婦丁卣、賓婦丁父辛卣)/215
九〇、亞寢卣(亞寢父乙卣)/216
九一、卣/218
九二、卣/219
九三、卣/220
九四、卣/222
九五、卣/224
九六、婦卣(子卣、子作婦卣)/226
九七、小臣卣/228
九八、馭卣(辛子卣)/232
九九、小子省卣(小子省壺)/234
一〇〇、宰卣(宰甫卣、宰甫簋、來獸簋)/236
一〇一、卣(毓祖丁卣)/239
一〇二、二祀其卣/243
一〇三、四祀其卣/246
一〇四、六祀其卣(卣)/249
一〇五、小子卣/251
一〇六、并尊/254
一〇七、轡尊(穗尊)/255
一〇八、侯尊/257
一〇九、亞覃尊/259
一一〇、彭尊/264
一一一、弜尊(典兔尊)/266
一一二、賓卣(卣)/268
一一三、小子夫尊/269
一一四、小臣俞犧尊(犧尊、小臣俞尊)/272
一一五、姒丁尊(乙卯尊、子尊、子黄尊)/274
一一六、辛觶/277
一一七、聑觶/279
一一八、亞觶/280
一一九、車豕觶/282
一二〇、中祖觶/284
一二一、册父丁觶/285
一二二、琡父乙觶(箙戉父乙爵)/286
一二三、亞若癸觶(亞形舉觶)/288
一二四、夒觶(祖辛觶)/289
一二五、亞若癸觶/290
一二六、戍觚/291
一二七、觚/293
一二八、觚/294
一二九、保亯觚/295
一三〇、戉木觚/296
一三一、萈己觚/297
一三二、子眉觚/298
一三三、未觚(襄未觚)/299
一三四、觚/300
一三五、鳥共觚/302
一三六、父乙觚/305
一三七、以父丁觚/307
一三八、亞高亢觚/308
一三九、西單觚/309
一四〇、父乙觚/310
一四一、又主乙觚(父乙觚)/311
一四二、子蝠不觚(子蝠觚)/312
一四三、獻祖丁觚(天黽祖丁觚、子孫祖丁觚)/313
一四四、大中祖己觚/315
一四五、力册父丁觚/317
一四六、萈建父丁觚/319
一四七、父乙車觚/320
一四八、爵/321
一四九、爵/323
一五〇、非爵/325
一五一、好爵/327
一五二、虎爵/328
一五三、爵/330
一五四、爵/331
一五五、何爵/332
一五六、爵/333
一五七、爵/334
一五八、用乙爵/335
一五九、保瞽爵/337
一六〇、又爵/339
一六一、丘刀爵(歮爵)/340
一六二、爵/341
一六三、寢卬爵/342
一六四、子由爵/344
一六五、爵/346
一六六、爵(冉爵)/347
一六七、子執爵/348
一六八、示亞爵/349
一六九、父己爵/350
一七〇、安父癸爵/351
一七一、子單爵/352
一七二、亞又爵/353
一七三、舌亞韋爵/354
一七四、襾未口爵/356
一七五、北單爵/357
一七六、圥麋爵/359
一七七、爵(黹旅爵)/360
一七八、保父癸爵/361
一七九、父己爵(父乙爵)/362
一八〇、子父丁爵/363
一八一、者祖戊爵/365
一八二、以父庚爵/366
一八三、子爵(子兕觥、父乙爵)/367
一八四、寢魚爵/369
一八五、聑髭婦角/371
一八六、女嬣日辛角/373
一八七、宰椃角/374
一八八、保亯斝/376
一八九、徏斝/378
一九〇、亞奠斝/379
一九一、斝/380
一九二、女亞斝/382
一九三、萈乙斝/383
一九四、司斝(后母斝、司母斝)/384
一九五、乇田舌斝/385
一九六、黽斝(作婦姑斝、斝)/387
一九七、盜丂觥(般觥、丂觥)/388
一九八、武父乙盉/389
一九九、亞鳥襾盉(亞鳥父丁盉)/390
二〇〇、壺/392
二〇一、亞羗壺(周亞瓶)/393
二〇二、日癸罍/394
二〇三、父丁罍/395
二〇四、者姒方罍(亞醜方罍)/397
二〇五、衁天金方罍(皿天方罍、皿方罍、皿而全方罍、皿天全方彝)/399
二〇六、乃孫罍/400
二〇七、王女方彝/402
二〇八、万方彝(周己酉方彝、戍鈴方彝、康方彝)/404
二〇九、單子屰勺/408
二一〇、寢盤/409
二一一、盤/410
二一二、寢小室盂/413
二一三、作册般黿/415
二一四、器/417
二一五、侯戈/418
二一六、盧戈/420
二一七、火戈/421
二一八、悤矛/422
二一九、〈鼎〉鉞/423
二二〇、胄/424
第三章 商代金文構形研究專題/427
一、倒書現象研究/427
二、析書現象研究/430
三、對稱書寫現象研究/433
四、共用現象研究/449
五、訛字現象研究/454
六、加注聲符現象研究/464
七、變形音化現象研究/467
八、糅合現象研究/472
第四章 商代金文與西周金文常用字詞關係對比研究/478
一、商代金文:且—{祖};西周金文:且、/—{祖}、{沮},—{祖}/478
二、商代金文:父—{父};西周金文:父—{父}、甫—{父}/481
三、商代金文:匕—{妣};西周金文:匕—{匕}、匕—{妣}、比—{妣}、—{妣}/483
四、商代金文:帚—{婦}、婦—{婦};西周金文:帚—{婦}此用法極少見、婦—{婦}/484
五、商代金文:/—{寢};西周金文:—{寢}、—{寢}、—{寢}、—{寢}/487
六、商代金文:正—{正}正月、正—{正}正長、正—{征};西周金文:正—{正}正月、正—{正}正長、正—{正}標準、正—{正}治、正—{正}匡正、輔助、正—{征}、征—{正}正月、征—{征}、政—{正}、政—{征}/489
七、商代金文:商1商代—{賞}、/—{賞};西周金文:商1商代—{賞}、商2商星—{賞}、///—{賞}、/—{賞}、敞—{賞}、尚—{賞}、賞—{賞}、賞—{償}/496
八、商代金文:反—{返};西周金文:反—{返}、反—{反}、反—{鈑}/500
九、商代金文:易—{賜}、錫—{錫}金錫;西周金文:易—{易}貿易、易—{賜}、—{賜}、錫—{賜}、錫—{錫}金錫、—{易}慢易、—{惕}/502
第五章 部分族名的整理與研究/509
一、“”族銅器銘文的整理與研究/509
二、“奠”族銅器銘文的整理與研究/516
三、“女”族銅器銘文的整理與研究/521
四、“亞若受”族銅器銘文的整理與研究/526
五、“”族銅器銘文的整理與研究/555
六、“”族銅器銘文的整理與研究/563
七、“亞大子器”銘文的整理與研究/580
八、“敢”族銅器銘文的整理與研究/587
九、試論商周“或”族的分衍與聯合/592
十、試論“”族及其族姓/601
第六章 商代金文單個字詞考釋/614
一、“”一形兩用試析/614
二、商代金文、甲骨文“”“”等字補釋/619
三、釋“”“”/631
四、商代金文、甲骨文“”“徏”補説/636
五、商代金文、甲骨文“口字用作曰字例”之補充/639
六、“或”字補説/644
七、商代金文、甲骨文“”“”等字補釋/667
八、試説商周族名金文中“”的簡省及相關問題/672
九、“”字補説/688
十、及相關諸字補釋/692
十一、試説商周古文字中的“”/713
十二、試論“揚”的一種異體———兼説“圭”字/728
十三、也説“盜”“鑄”/744
十四、釋“賊”/758
附:試説商代小臣玉器銘文中的“”/768
第七章 部分銘文單篇考釋/776
一、巂簋銘文補論/776
二、鳳母觶銘文補釋/782
三、談談所謂賓婦丁父辛卣銘文的釋讀/787
四、觥銘文補釋/793
附 録/804
一、引書簡稱/804
二、商代金文重出情况/813
三、甲骨金文國族名、人名或地名對照/818
四、《商代金文圖録考釋選》器名索引/854
主要參考文獻/859
後 記/912
序
黃天樹
我是謝明文博士的啓蒙老師。2005年,他從湖南到北京,從我攻讀古文字學碩士學位,開始癡迷金文。2008年獲得碩士學位後,就遠赴復旦大學跟隨裘錫圭先生繼續攻讀古文字學。2012年他的博士論文《商代金文的整理與研究》通過答辯,獲得博士學位後留在復旦大學工作,倏已十年。最近,他修訂後的博士論文《商代金文研究》列入復旦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博士叢書,即將由中西書局出版。承他要我寫序,深感欣幸。我認爲,謝明文博士的《商代金文研究》是研究商代金文的一部高品質的學術著作,我當然很高興能借此機會寫幾句話,談些想法。
字詞研究是甲骨金文研究工作的基礎。我們今天所見的商代文字裏最大宗的資料有兩種:一種是有字甲骨,大概有16萬片;另一種是有銘青銅器,大概近0.7萬件。商代有銘青銅器絶大多數是族名金文,長篇銘文甚少,因此,商代銘文字詞的釋讀,絶非易事。謝明文博士的字詞研究,分析字形結構精密準確,辭例推勘妥帖通暢,書中多有創見。例如,他首次指出甲骨文“或”字,除了實詞用法之外還有用作虛詞的。我在《甲骨文中的頻率副詞》一文中補充了《合》29387這組選貞卜辭(《黃天樹甲骨學論集》第89頁):
戊申卜:王其或省[田],叀(惠)今日。
于翌[庚]戌尋[省田]。
或,副詞,訓“再”。庚戌是戊申之後的第二天。卜辭卜問王“惠今日”戊申再次省田,還是到戊申之後的第二天庚戌再省田。李學勤先生《續釋“尋”字》(《故宮博物院院刊》2000年6期)已經論定卜辭“尋”字是有用作頻率副詞的,義爲“再”。上引這組選擇“省田”時間的選貞卜辭,上句用“或”,下句用“尋”,二者語法位置相同,明顯都是用作頻率副詞的,訓“再”。可見“或”之義相當於“尋”,證明謝説是十分正確的。楊樹達先生在《詞詮》序例中講:“凡讀書者有二事焉,一曰明訓詁,二曰通文法。訓詁治其實,文法求其虛。清儒善説經者,首推高郵王氏。……虛實交會,此王氏之所以卓絶一時,而獨開百年來治學之風氣者也。”謝明文博士釋讀甲骨金文,注意虛實交會,才能真正讀懂甲骨金文。又如:
《試論“揚”的一種異體——兼説“圭”字》指出,“揚”字應該有一種異體作雙手奉圭形,書稿版在腳注裏補充了“”以及西周早期卣蓋銘“揚”作“”的資料,進一步證明雙手奉圭形可釋作“揚”的異體。
《商代金文、甲骨文“”“”等字補釋》指出,“”應該分析爲“从‘’从‘册’,‘册’亦聲,‘舉册’是它的本義。”把“”訓作“舉册”的考釋成果放到相關辭例中進行考察(《綴彙》609“東東侯人方”和《合補》11242“[西]西田盂方”),可以證明謝説可從。
《商代金文、甲骨文“”“”等字補釋》指出,根據“”()可加注“高”聲作“”,贊成族名金文“”宜釋作“(敖)”而不能釋作“失”。
《試説商周族名金文中“”的簡省及相關問題》對於甲骨“萈”字等的考釋意見,可信。
《“敢”族銅器銘文的整理與研究》認爲“”“”等字也應釋作“敢”,可信。
《方鼎》將“”“”釋作“(聶)”,可信。
以上舉例,難免挂一漏萬。相信讀者閱讀此書,自己是可以領會的。
在我的記憶中,謝明文博士從讀碩士生開始就十分注意網羅資料,日積月纍,從未中斷。大家知道,創見的背後是要靠大量的資料來作支撑的。資料分兩種,一種是第一手資料,如《殷周金文集成》《甲骨文合集》等;另一種是第二手資料,如《金文編》《甲骨文編》《金文引得》《殷墟卜辭綜類》等。蒐集資料應以前者爲主,以後者爲輔,不能前後顛倒。因爲很多有研究價值的第一手資料是通過諦審拓本(或照片)獲得的,必須親力親爲,別人無法代勞。有些學者成名之後,往往“江郎才盡”,寫不出有創見的論文,就是缺少“厚積”這一環節。希望謝明文博士朝着一個更高的目標努力奮鬥,作出新的成績。
2022年8月9日於清華園寓所
後記
我所撰博士論文《商代金文的整理與研究》於2012年6月通過答辯。2016年,我申請了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商代金文的全面整理與研究及資料庫建設”。2021年1月結項(等級爲優秀),結項成果分爲《商代金文研究》《商代金文大系及考釋》兩種,它們是在博士論文的基础上進一步補充修改而來。本書是在結項成果版《商代金文研究》的基礎上删掉了《釋古文字中的“”及相關諸字——兼論丏、亥係一形分化》這一篇與商代金文關係不密切的長文,又從博士學位論文《商代金文的整理與研究》的上編《商代金文圖録考釋》500件器中挑選了220件器的圖録考釋作爲本書的第二章。本書部分章節已發表,如在觀點以及材料方面有所修正補充的,一般會在脚注中加“追記”予以説明。現在書稿即將出版,但距離博士畢業差不多九年,回想往事,感慨良多。
研二我迷途知返(參看拙著《商周文字論集》“後記”),瘋狂喜歡上古文字後,就決定要考博士,萌生了考裘錫圭先生博士的想法。2007年裘先生去首都師範大學做過一次講座,那是我第一次見到裘先生,心中頗爲激動,師兄師姐等同門還專門將擦黑板的光榮任務交給了我。2008年復旦考博複試的時候,我特意帶了當時自編的《裘先生集外集一》《裘先生集外集二》(當時裘先生散見的甲骨文、金文文章的結集,按内容分類編排且配有目録)請裘先生簽了名,這是我人生中最典型的一次追星行爲。心想如果考不上,這也算是給自己留一點念想,去激勵以後的學習。
2008年9月,我有幸被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録取,跟隨裘先生攻讀博士學位。10月,恰逢《首陽吉金——胡盈瑩、范季融藏中國古代青銅器》一書出版,中心學生們拿到書後非常興奮,大家躍躍欲試,都想大幹一番。拿到書的當天晚上一群兄弟姐妹就在自習室通宵起來,準備寫點東西。我感興趣的是應侯視工簋銘文,因爲覺得可以與應侯視工鼎、師簋銘文對讀。經過奮戰,第二天早上我先寫完了小文《攻研雜志(四)——讀“首陽吉金”札記之一》,然後就發在了中心網站上。結果剛一發表,遠在“米國”講學的陳劍老師就在“秋秋”群裏將我一頓猛拍,批評這有啥好寫的。鄔可晶、程少軒等哥們兒見狀不妙,立馬關掉電腦、叫停了正在進行中的小札記,回宿舍睡覺去了。没過幾天,裘先生也知道了這事,當面將我狠批了一頓,大意是説這種文章不要寫,不要過於追逐新材料,根據新材料寫一些大家都能看出來的東西没意思,要在已有材料中寫出大家看不出來的東西才算真本事。剛入學,我本來是激情似火,誰知接連挨批,心裏真是拔涼拔涼的,沮喪極了……
博士入學不久,裘先生認爲我在甲骨文與金文方面有一些基礎,以及商代金文與甲骨文聯繫較緊密,建議我博士論文以“商代金文的整理與研究”爲題。我當時覺得商代金文絶大部分都是族名金文,長篇記事金文很少,而且已有好些相關碩博士論文,自己可能寫不出東西,覺得没有啥意思,心中很是抗拒。我從小就是屬於那種比較聽話的學生,雖然不喜歡我的博士論文題目,但又不敢直接拒絶,一直不知如何是好……
那時候讀書,大家幹勁十足,通宵學習是常有的事情(參看拙著《商周文字論集》“後記”),吃飯也是一群人一塊去食堂,經常是一桌子坐不下,晚到的人得選擇臨近的桌子。當時我吃飯速度非常快,完全是狼吞虎嚥,呼啦一下吃完就先回自習室學習去了,然後把座位讓給晚到的夥伴。於是劉嬌師姐就把裘師母在家説的“老裘時間緊”移到我身上,説“老謝時間緊”。久而久之,中心很多老師也開始叫“老謝”,連師母有時候也稱“老謝”。在家中,我夫人也受感染,習慣了叫老謝,尷尬的是陪她逛街、逛商場時,一聲“老謝”,頓時周圍會投來異樣而疑惑的目光。總而言之,“老謝”這個名號後來就在江湖傳開了……最近,一歲多的女兒有時也會“老謝”叫個不停,從老家來幫忙帶娃的爺爺聽了表示很不服氣,於是我們只好尊他爲“老老謝”。
我學習雖然很用功,但由於資質駑鈍,感覺很長一段時間没有明顯的進步。當時我最最害怕的事情是去裘先生家聊論文,因爲江湖流傳當年黄天樹師與沈培老師在北大讀書去見裘先生時在門口是如何如何地緊張,我心想我碩導都那么緊張了,那我怎麽辦。因此每次去之前我都是緊張兮兮的。博一的時候,好在還有同門陳志向兄作伴一塊去,先生的批評兩人一塊分擔。後來志向兄因爲中華字庫的事情去了北京,我就免不了有時要一個人去裘先生家了。從學校去裘先生家走路差不多一刻鐘,我會緊張得在經過第五教學樓時去趟洗手間上個小厠洗把臉,冷静清醒一番,然後走幾分鐘,在國權路與政修路交叉口的公共厠所再重複同樣的過程。那時去裘先生家,我常有那種“豁出去了”的感覺,去之前是各種緊張,挨批回來之後就是極度沮喪鬱悶,需要好幾天才能緩過來。其實跟傳説中裘先生在北大批評學生相比,裘先生批評我們時火力已降了許多,明顯感覺有那種老人特有的慈祥了。印象中,裘先生批評很兇的時候,師母就會挺身而出來“救火”打圓場,結果往往是師母一併挨批評。
那時候,中心老師聚餐或一些老師與其門下學生聚餐會把剩餘的菜打包回來,我們幾個裘門弟子特别饞,每次吃得很歡(一直到現在我腦海裏還常常浮現我們幾個當年的吃相),自嘲是“丐幫”(“匄” “求”義近,“求”“裘”諧音),很羨慕其他學生能與導師聚餐,而我們幾個少挨批評就算幸運了。
如果拼命讀書,却長久没有收穫而且還挨批的話,人會很有挫敗感。讓我有足够信心堅持學習古文字的有兩件事情。
一是2009年6月底至7月初我寫了《釋蔡侯器中的“慎良”》一文,從字形、押韻、文義等方面論證蔡侯器銘文中舊所謂的“訢”當釋作“慎良”二字。我先是在一次通宵時就這一意見請教當時也經常通宵的施謝捷老師,得到了施老師的肯定。後來,我將小文送給一些師友審閲。2009年7月13日蒙郭永秉老師告知當時程鵬萬先生有一篇未刊稿也已釋出蔡侯器的“慎良”。没過多久,裘先生得知了我和程先生未刊稿“撞車”一事,特意對我説:“這没關係,不要沮喪,通過這篇文章,我已經知道你的水平了。只要堅持下去,就一定能寫出别人看不出來的東西……”裘先生的這一番話後來一直激勵着我,讓我有足够的勇氣面對古文字研究中碰到的各種艱辛。
二是2009年,我另寫了《固始侯古堆一號墓所出編鎛補釋》一文,後來將它作爲陳劍老師甲骨學課程的作業。裘先生、陳劍老師對全文作了批改,都肯定了小文。陳老師還跟我説:“這篇文章寫得不錯,本來是打A的,但因爲你甲骨學課程交的不是甲骨方面的文章,所以降級成B+。”
通過這兩件事,我的自信心有了極大的提高,覺得自己還是能看出點東西,解決點小問題的。漸漸地,我在古文字考釋方面的興趣越發濃厚。儘管在古文字字詞釋讀方面有了點小心得,但對博士論文却仍提不起任何興趣。
2009年10月30日至11月3日我去西南大學參加第一届博士生論壇,得知了參會的四川大學2007級苗麗娟女士、華東師範大學2008級畢秀潔女士的博士論文也在寫商代金文,返滬後我就把相關信息告訴裘先生,心想前有嚴志斌等先生的學位論文,現在還有正在寫的幾篇,老師總得幫我出招换題目了吧。結果裘先生説:“題目重了不要緊,反正每個人寫出來的不一樣。”當時我一聽傻眼了,但自己也想不出好題目,只好趕鴨子上架,硬着頭皮先試試看。
我先是在“秋秋”上請教陳劍老師博士論文該怎麽入手,陳老師大意是要立足於語言文字本身去整理、研究商代金文。寫博士論文的過程是真苦惱、真苦惱、真苦惱……因爲我主觀上對商代金文没興趣,覺得字詞没啥好寫,常常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每天早上往光華樓西主樓2704自習室一坐,我心想早上大好時光不宜直接面對寫論文這麽揪心的事情,應該先看看與論文無關的書,看着看着,抬頭一看,快接近飯點了,心想那就等吃了中飯有能量了再弄論文。結果吃了中飯,往往比較困,心想先寫寫感興趣的小札記解解困再説,結果一寫就收不住,於是自己安慰自己:今天都這麽晚了,也寫不了多少字,還不如明天一清早寫論文開個好頭。結果往往第二天到了,又重複昨天的故事。有時候好不容易鼓起勇氣,終於決定寫論文了,結果因爲太長時間没弄,居然不記得上一次進行到哪一個環節。於是自己就想當然地從某一個地方開始工作,整理了好幾天,弄着弄着,突然發現這些工作之前不是已做了嘛……當時博論圖録部分總共分了13個Word文檔,每個文檔有200MB左右,由於文檔太大,在撰寫相關研究意見時經常會碰到因没有及時保存或忘記保存導致Word崩潰的事情,弄得自己是兩眼一黑,捶胸頓足……總之,博論寫作的曲折過程真是一言難盡。本來裘先生還要我博士論文整理一個商代金文文字編的,我一直頭疼此事,覺得本來就時間緊張,而編文字編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並且對自己釋讀古文字没有太多的幫助,心想如果要弄文字編,恐怕讀五年我都完成不了。2011年,畢秀潔女士博士畢業,她所撰寫的博士論文《商代銅器銘文的整理與研究》的第五章是“商金文編”(此部分後來更名爲《商代金文全編》於2012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我馬上將這一信息向裘先生彙報,裘先生説,那就不要弄文字編了。這大概是我寫博士論文枯燥過程中最開心的事情了。
那時候,我們自己總結了一個能否順利畢業的規律——“黨員規律”(此“規律”符合我們當時的情况,後來則被打破了),即是黨員的學生能順利畢業,非黨員的學生則要延期。我是非黨員,而且每週末往返浙江平湖去我妻子那兒還要耽誤不少時間,因此我也早早將自己歸入延畢一類。論文進展雖不順利,但我也不急,那時我就想,反正有可晶兄在前頭呢!一下子輪不到我。是黨員的少軒兄本來比我低一級,但他碩博連讀,論文寫得很快,按其論文進展以及“黨員規律”應在我之前畢業。可晶兄答辯後,我心想還有少軒兄在前頭,仍不需要着急。等少軒兄一答辯,一看前頭没人了,我開始慌了,於是逼着自己進入寫論文的狀態,接下來的那幾個月我是日以繼夜、夜以繼日地全力以赴,每天除了博士論文還是論文,週末也不敢再去平湖了。記得有一次寫作至半夜還在宿舍客廳與傳官兄聊了好一會兒,彼此釋放壓力後再返回各自的房間繼續寫論文。好在集中火力拼了幾個月後,我終於完成了初稿,並順利通過了答辯。
答辯之後,我心態立馬放鬆,“哼哼!終於可以不用理你了”。對博士論文抱着一種“相忘於江湖”的態度。於是畢業後,我就將博論扔一邊,一扔就好幾年。雖然博論不再繼續,但寫博論給我留下一個後遺症——强迫症,那就是看到圖録就想買,看到圖録中著録了商代金文就忒開心,然後高清掃描。買圖録書時經常會碰到高價買回來的書一件金文也没有(比這更甚者,就是圖録中好不容易翻到一件金文,結果是僞銘,如上海某高校博物館所編館藏文物圖録中著録的一件鼎,從器形看,屬於春秋,但銘文是抄自西周早期大家熟悉的一件短銘),這時在旁邊辦公桌的可晶兄就會調侃打趣説:“退貨。”
這一歇一晃,好幾年就過去了。2016年,我以博士論文爲基礎,申請了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商代金文的全面整理與研究及資料庫建設”,開始對博士論文進行全面的增補修訂。2019年,我本打算再細改一遍,準備結項出版。結果天有不測風雲,4月初,我偶然查出身患大病,然後經過近4個月的治療,那一段時間我幾乎終止了古文字的學習與研究。屋漏偏逢連夜雨,在猪年快要結束的時候,由於大人的疏忽,犬子雨田險些丟了小命。我的心情一度絶望,幸好有家人、親戚、領導、同事、朋友們的多方幫助,才讓我渡劫成功,我心中非常非常感激(這一段的經歷太痛苦,我現在仍不願回首,待他日能够雲淡風輕面對時,再另行叙述)。後來又因爲新冠疫情,没法去上班以及去學校辦理相關手續,這樣一直拖到2020年9月小學正常開學,我每天負責接送雨田,開始了正常的上班,這時才提交了社科結項材料,並於2021年1月正式結項。
博士階段,那是真正看書學習、心無雜念的階段,那時候我精力充沛,每天像打了雞血似的。現在有了兩個小孩,爲人父母,凡事都以娃爲中心,在家看書已變成一件十分十分奢侈的事情了。加上我現在身體處於恢復階段,精力已遠不如前,以前一天能干的活兒,現在至少得折騰一周。所以越發懷念那想看書、能看書、多看書、看書多的博士生涯,謹以《商代金文研究》致敬我那值得懷念的博士四年。
感謝導師裘錫圭先生對我博士論文的細心指點,感謝裘師以及師母董岩女士在生活方面對我全家的關心,特别是我妻子生下大寶落下月子病後,師母經常從多方面指導我妻子應該如何調理,讓我們非常感動!
感謝黄天樹師帶我走進古文字研究的大門,並在百忙之中爲本書作序!
感謝中心主任劉釗老師以及其他老師慨允將小書列入中心出版計劃資助出版,感謝中心各位老師一直以來對我的幫助和關愛,感謝中心這個大家庭對我的關懷。
感謝論文答辯以及論文外審過程中,林澐教授、彭裕商教授、周亞研究員、劉釗教授、汪少華教授、陳劍教授以及盲審專家等對我博士論文的批評指正!
感謝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復旦大學文科科研處,感謝參加“商代金文的全面整理與研究及資料庫建設”立項以及結項的諸位匿名評審專家。
感謝田穎女士盛情邀稿,感謝田穎女士、龍騰遠女士對小書的細心編校。
感謝我的父母、妻子、兄弟一直以來對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感謝小兒雨田、小女雅南給我帶來許多的快樂。
最後還要感慨一下那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病,讓本來將科研視作生命的全部的我明白了科研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中還有更多的精彩值得我去發掘、去感悟……曾經的執念已隨風飄散!
謝明文
2021年4月寫於美岸
感謝中西書局惠賜書訊並授權發布!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19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