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青年团队荣获“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为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展现青年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扎实推进“三力一度两保证”工作格局,推动共青团各项工作和事业实现新发展,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由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展的2022年度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评选工作公布了获奖名单,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青年团队荣获“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值得注意的是,中心团队是全校6个获奖团队中唯一的文科团队。
中心青年研究团队合影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成立于2005年1月20日,是复旦大学直属的实体性研究机构,被学校认定等同于重点研究基地,列入“985”工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系列,2014年入选“2011协同创新计划”,2021年入选第一批由中宣部、教育部、国家语委等八部委共同启动实施的“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创新平台建设单位。中心下设“先秦秦汉出土文献”、“敦煌文献”两个研究室,中心主任为刘钊教授。
“先秦秦汉出土文献”研究室
“敦煌文献”研究室
中心主任刘钊教授
中心团队自成立以来,积极配合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取得了显著成绩,共获得国家及省部级重要奖项20余项、各级各类科研资助5700余万,是复旦文科目前人均获得奖项、各级科研资助最多的研究机构。中心高度重视青年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青年人才作用。中心主任刘钊教授曾撰写《光华楼的风景线》一文,介绍中心70后、80后科研人员的研究风格和特点,该文被《人民日报》“文化遗产”专栏刊登,引起了广泛关注。
《人民日报》刊《光华楼的风景线》
中心青年团队现有“青年长江学者”一名,“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二名,上海市“领军人才(海外)”创新人才一名,上海市“东方学者”一名,“上海社科新人”一名,另有三人入选上海市“曙光计划”、一人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青年科研人员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三项、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一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一项、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二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一项,参与国家新闻出版重大科技工程“中华字库”工程的设计与开发,并承担其中两包的研发任务,主持或参与由中宣部、教育部、国家语委等八部委共同启动实施的“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第一批资助项目十六项及各级各类项目几十项。此外,由中心在读博士生为主力开发的“缀玉联珠”甲骨缀合信息库已成为学界最完备的甲骨缀合信息检索和交流平台,目前浏览次数已超过26万余次。
团队青年科研人员积极响应习总书记传承“中华基因”的号召,以裘锡圭先生为“学术核心”和“精神领袖”,在古文字考释、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等方面均取得卓越成绩,获得全国哲社科工作领导小组评选的首批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语言学会罗常培语言学奖一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吕叔湘语言学奖二等奖、中国文字博物馆汉字文化传播贡献奖、宋云彬古籍整理青年奖等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奖项十余项。近年来,团队青年科研人员还积极投身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事业,应邀主讲各类古文字知识普及讲座,其中《识古知新——谈谈甲骨文字的考释》讲座视频为“学习强国”平台收录,使得更多人开始关注和学习古文字,极大地促进了汉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此外,团队青年研究员还曾受邀出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在教育部召开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的贺信精神座谈会”上发言。
中心青年团队坚持立德树人,顺应国家战略,积极培养传承“冷门绝学”并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参与首批“强基计划”的实施。青年教师担任强基班书院导师3人次,开课3人次,预备开课4人次。为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深化教育改革,青年教师积极参与中心组织的教材编写工作,即将推出全国第一部面向出土文献与古文字专业研究生的正式教材。
今后,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青年团队将继续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积极发掘出土文献与古文字中蕴含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利用其中的具体实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塑造好中国形象。同时注重人才培养,爇冷继绝,续火传薪,为构建中国独立自主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储备优秀人才,为增强中华文化的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贡献力量。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53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