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熊長云副研究館員來中心作講座
6月26—27日,故宮博物院副研究館員熊長云先生來中心作了兩場講座,題目分別爲“戰國量器及其進制原理”和“楚國衡制中的四分之一”。兩場講座均由中心主任劉釗教授主持,中心數十位師生參加。
6月26日19:00—21:00,故宮博物院副研究館員熊長云先生來中心作了題爲“戰國量器及其進制原理”的講座。
熊長云先生爲中心師生作講座
熊先生首先介紹了“量制”的概念,並且對戰國時代主要國家的量器及量制分別作概述。在對戰國時代各國量器及量制的介紹的基礎上,他將目前所見的戰國量制分爲“十進制”“非十進制”兩個系統進行探討,並指出“非十進制”在戰國各國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這類進制的設定對空間分割具有重要意義,不能輕易忽視。此外,他還介紹了容量單位體系“中間密,兩頭疏”與正態分布的關係、計量器具對進制設定的影響、基準對十進制體系的影響等內容。講座的最後,熊先生總結了度量衡發展中進制變化的基本脈絡,以及進制變化所導致的雙軌制現象等。
熊先生作報告
講座結束後,主持人劉釗教授對講座內容加以總結,指出量制研究對戰國文字和中國歷史研究具有相當的指導意義。此外,熊先生也回答了聽衆提出的若干問題。
6月27日19:00—21:00,故宮博物院副研究館員熊長云先生來中心作了題爲“楚國衡制中的四分之一”的講座。
熊長云先生爲中心師生作講座
熊先生首先通過繫聯楚國銅器與貨幣銘文中表示重量單位的“”字,認爲蟻鼻錢上舊釋爲“巽”的字,應理解爲“”的簡省形變,其含義指四分之一兩,與“錙”對應。其次,熊先生根據楚國衡制的四進制體系,指出楚國貨幣銘文中常見的“”字基本含義爲數詞,表示四分之一,又可用作量詞,指某一重量單位四等分後的數值,並分析了其字形來源。最後,熊先生對戰國文字中表四分之一字詞的分類及其引申義做了討論。
熊先生作報告
講座結束後,中心劉釗教授與熊先生就“”字考釋及一些相關問題進行了討論。最後,主持人劉釗教授對講座內容加以總結,指出從衡制入手考慮楚文字中一系列字的含義,再對文字本身進行考釋的思路很有啟發性,將這一系列的含義確定爲“四分之一”也具有重要意義。此外,熊先生也回答了聽衆提出的若干問題。
合影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46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