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何義軍:釋慈利楚簡中的“ 【聿食】(再)”(初稿)
在 2023/9/21 21:58:12 发布

釋慈利楚簡中的“(再)”(初稿)

(首發)

  何義軍  

吉林大學考古學院

1987年,湖南慈利石板村36號戰國墓出土了一批戰國楚簡,據當時的考古發掘者介紹,這批楚簡多“爲記事性的古書,内容以記載吴越二國史事爲主,如黄池之盟、吴越爭霸等等,可能與《國語》《戰國策》《越絕書》等某些記載相同”。[1]隨後,《湖南慈利縣石板村戰國墓》《慈利楚簡概述》等文,[2]對慈利竹簡的内容和性質進行了更爲深入地介紹。1999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的《湖南考古漫步》一書出版,其中附有6枚慈利楚簡的照片。[3]後來,張春龍先生對這6枚簡作了釋文和考釋。這6枚簡中,有一枚簡(下圖)張春龍先生所作釋文作:

既履弗宜一鼓而□□鼓而□三而

並考釋謂:

上古“”、“當”均從尚得聲,此處容或相通;“宜”字原文與《說文》“宜”古文下部合,戰國文字繁簡無定,此處極可能爲宜字。因爲有些字無法隸釋,整簡文意未詳,然非常接近《左傳·莊公十年》之“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4]

何有祖先生在《慈利楚簡試讀》中,將此簡釋爲:

既履勿(當)逃以坐,一鼓而勃,良(兩)鼓而□,三而[5]

單育辰先生將張春龍、何有祖二位先生釋讀的“履”字改釋爲“前”,將何有祖先生釋爲“逃”的字改爲“是”。至於張春龍先生闕釋、何有祖先生改釋爲“良”的字,單先生認爲“字形尚比較清楚,何有祖釋爲‘良’,從字形上看,還有一定的困難,這裏我們存疑”。[6]

按,張春龍、單育辰先生闕釋、何有祖先生釋作“良”的字,原作“”形,確實與楚簡中的“良”字不類。楚簡中有“”字,分別見於清華簡《攝命》簡3”和安大簡《詩經》簡47”。《攝命》的“”字,整理者隸定爲“”,謂其不識。[7]網友“斯行之”認爲其係“”字之訛。[8]程浩先生也懷疑“”爲“”字訛省,簡文中讀爲“載”。[9]安大簡的“”字,所在文例爲“我念君子,寢載興”,對應今本《秦風·小戎》的“我念君子,載寢載興”,由此可知“”即“載”字。安大簡整理者謂其從“”、“食”聲,讀爲“載”。又疑其爲“”字異體。《說文·丮部》:“,設飪也。从丮,从食,才聲。讀若載。”[10]馮聰先生引王磊先生說,認爲“”“”字當是在甲骨文“”字作(《合集》27042反)、(《合集》27152)的形體上省去聲符而來的。因此馮先生認爲“”字應該分析爲從(丮),從?,省去了聲符“才”,在簡文中可以讀爲“載”。[11]

按慈利簡的“”字,上部從“”,下從“食”(或“?”),亦當釋爲“”。那麼,簡文中的“”字該如何破讀呢?前引張春龍先生文已指出,慈利簡本此句與《左傳·莊公十年》之“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非常接近,其說甚是。“”字前後已經出現了“一”和“三”,那麼毫無疑問“”表示的是“再”。前文已經談到,“”字安大簡《詩經·秦風·小戎》對應今本《毛詩》的“載”字,而“載”字《韓詩》就寫作“再”。又《說文·丮部》:“,設飪也。从丮,从食,才聲。讀若載。”《呂氏春秋?順民》:“文王載拜稽首而辭。”楊樹達云:“‘載’讀爲‘再’,音同通用。”總之,從語音和辭例上講,“”無疑應讀爲“再”。

值得注意的是,楚簡中的“再”,目前所見,多用“”和“”表示。關於“”字,較早出現在上博四《簡大王泊旱》中,過去多釋爲“哉”,分析其中的“二”形爲“口”形之省。[12]清華九《治政之道》簡21曰:“(一)而不已,其乃已,厽(三)而不已……。”整理報告將“”隸定爲“”,讀爲“二”。[13]王寧先生指出“”:“疑讀爲再,字從二會意,聲。”蘇建洲先生讚同此說,並作了進一步補證。[14]按此說可從。慈利簡的“”字,與“”“”相比,其右下明顯還多了兩橫,其中的“二”形與“”字中的“二”形構意應當相同,也就是說,“二”爲意符。由此反過來也可證明,慈利簡的“”字就是用爲“再”的。

附帶談談“而”後的“”字和“鼓而”及“三”前的字。楚簡中“”字或“”旁一般作“”(清華六《問於太伯》簡1)、“”(清華六《鄭文公問太伯》簡3)、“”(上博六《用曰》簡3)、“”(《包山》簡166)等形。將其與上舉“”字相比,不難看出二者是完全相同的,因而“”就應釋爲“”。再看“鼓而”和“三”前的字。此字漫漶嚴重,暫時難以準確釋讀,楚簡中“??”字作“”“”等形,慈利楚簡此字似有可能是“”字。至於其中的“”和“(?)”字,究竟應該如何讀,尚待進一步研究。

最後,我們可以將此枚慈利簡的釋文釋寫如下:

一鼓而(再)鼓而(?),三而

此句釋與《左傳·莊公十年》之“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確有相近之處。不過,“”和“(?)”的釋讀尚難落實,簡本此句亦可能講的是軍陣進退,而與《左傳·莊公十年》所講不必完全牽合。


附記:本文蒙李琦師兄補充重要資料,謹致謝忱!



[1]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慈利縣文物保護管理研究所《湖南慈利石板村36號戰國墓發掘簡報》,《文物》1990年第10期,第45頁。

[2]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慈利縣文物保護管理研究所《湖南慈利縣石板村戰國墓》,《考古學報》1995年第2期,第173-207頁;張春龍《慈利楚簡概述》,《新出簡帛研究》,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4-11頁。

[3]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考古漫步》,湖南美術出版社,1999年,第52頁。

[4] 張春龍:《湖南省近年出土簡牘文獻資料略論》,載單周堯、陸鏡光主編:《語言文字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第25頁。

[5] 何有祖:《慈利楚簡試讀》,簡帛網,http://www.bsm.org.cn/?chujian/4344.html20051127日。

[6] 單育辰:《〈曹沫之陳〉文本集釋及相關問題研究》,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第131頁。

[7]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捌)》,中西書局,2018年,第 113頁。

[8]《清華簡八<攝命>初讀》,簡帛網,48樓發言者斯行之發言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4352&page=320181121日。

[9] 程浩:《〈攝命〉首節芻議》,清華簡《攝命》研究高端論壇論文集,2019531-62日。

[10] 安徽大學漢字發展與應用研究中心編,黃德寬、徐在國主編:《安徽大學藏戰國竹簡(一)》,中西書局,2019年,第105頁。

[11] 馮聰:《清華八〈攝命〉“猷卜乃身”句解》,安徽大學漢字發展與應用研究中心網站,2019920日。

[12] 詳見蘇建洲:《楚文字論集》,萬卷樓圖書,2011,第342頁、徐在國:《上博楚簡文字聲系(一~八)》,安徽大學出版社,2013年,第432頁。

[13]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黃德寬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玖)》,中西書局,2019年,第138頁。

[14] 王寧說並見蘇建洲:《說戰國文字“再”、“兩”的字形結構》,簡帛網http://www.bsm.org.cn/?chujian/8198.html20191225日。

G
M
T
Y
文本转语音功能仅限200个字符

本文收稿日期为2023年9月17日

本文发布日期为2023年9月21日

点击下载附件: 2349何義軍:釋慈利楚簡中的“ 【聿食】(再)”(初稿).docx

下载次数:57

分享到:
学者评论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451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