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釋隸定古文中的“捧”
(首發)
孫超傑
武漢大學文學院古籍研究所
《古文四聲韻》收“捧”字古文寫法作“(《馬日磾集》)”與“(《崔希裕纂古》)”。前者即“奉”字,以“奉”表“捧”無需贅言。然後者字形奇特,《集古文韻》中作“”形,與《崔希裕纂古》所收基本相同;於此形諸家多謹慎闕疑。[1]劉建民先生所作《傳抄古文新編字編》將此形置於“奉”下,想必以為“”與“”本一系,為“奉”之隸訛。不過視“”及“”之形體,似難看出其與“奉”之繫聯關係。
我們曾對隸定古文諸多疑難形體有過初步的梳理,不過當時對“”類形體也是百思不得其解。近來備課《說文解字》,看到“丮”部末收有“”字(按照《說文》一般體例,“反文居末”,如王筠《說文釋例》卷九《列文次第》:“與部首反對者,必在末部。”)懷疑二者有關。不過查閱相關資料,證據似乎不多;茲簡單寫下來,請諸位方家有以教我。
“”與“”在形體上相關,還是頗為明顯的。“”隸鍇寫法一般作“??”,不過由於與“丮”相對,書寫不便,又有“??(《海篇》)”、“(《字彙補》)”、“(宋版《玉篇》宮內廳本)”[2]、“(《正字通》)”、“(《康熙字典》)”等諸多異體。小文統一以“??”表示。古文在隸寫時常有“成字化”的傾向,即將不便書寫、不易書寫的偏旁部件寫作成字的、書寫簡易的部件,“”所从的雙手形寫作類於“中”形應該是可以接受的。不過這些仍是簡單的形體聯繫,更多還是要看“??”與“”兩者的音義關係。
《說文》:“??,拖持也。从反丮。闕。”段注:“亦謂音讀不傳也。後人讀居玉切,此因毛傳云‘拮据,戟挶也。’丮讀如戟,故反戟讀如挶。手部云:‘挶,戟持也。’不云??挶同字,然則寧從蓋闕。”從古文字材料看,“丮”形正反似無別,“丮”之几劇切的讀音與“??”之居玉切的讀音,來源似皆不甚明。王筠《說文釋例》以為“蓋丮、??,即戟、挶,音義並同。”
後世字書注“??”字,常言其與“匊”聲字音近。如《海篇·厂部》:“音菊。持也。”《字彙補·鬥部》:“鬥左,音匊。”《正字通·厂部》:“居六切,音菊。”《重訂直音篇》:“音菊。持也。”再看小文要討論的“捧”字。《集韻·腫韻》:“捧,掬也。”《類篇》《集韻》收“捧”字異體“捀”“??”等字,亦有“鞠也”“掬也”之訓。此類義項亦保留在《康熙字典》中。我們知道在郭店楚簡《緇衣》中,有一個可與“梏”、“覺”對應的“”形(相同字形亦見於上博簡《緇衣》),張富海先生以為“‘匊’是兩手盛物之義,而此字正象兩手盛物之形。”[3]此說已得到學界普遍接受。由“匊”此中間環節,我們或可對“捧”字古文作“??”作一點推測。中古字書“重編纂而輕考據,重貯存而輕整理”,[4]字形解說繁雜,個中訛誤亦甚多。其中常見的一種訛誤,即訓釋與注音的混淆,[5]具體到“捧”而言,我們推測古文整理者誤將“捧”的“匊”之義與“??”的“匊”之音混雜,從而把“??”誤植於“捧”字頭之下。
當然,除此外若再作一些大膽的推測,“??”字从反“丮”,象人伸出双手之形,本有“奉/捧”之義或後人附會此義的可能性似也不能排除。[6]古文中一些形體很可能有較早來源,如“實”、“拔”字等;[7]我們要討論的“??”字,其相關材料仍值得今後繼續留心。
[1] 李春桃:《古文異體關係整理與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10月,第265頁;段凱:《〈古文四聲韻〉卷一至四校注》,華東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8年6月,第558頁。
[2] 【梁】顧野王原撰、【唐】孫強增字、【宋】陳彭年重修:《宋版玉篇二種》,蔣鵬翔、沈楠主編:《師顧堂叢書》,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22年3月,第136頁。
[3] 張富海:《郭店楚簡〈緇衣〉篇研究》,北京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2年6月;後以《郭店簡〈緇衣〉篇注釋》為題正式收入氏著《古文字與上古音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11月,第16—17頁。
[4] 或可參張小艷:《楊寶忠〈疑難字考釋與研究〉建言》,《漢語史學報》第七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1月。
[5] 或可參楊寶忠:《疑難字考釋與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3月,第726—728頁。
[6] 《正字通》載:“一說敬事而拘迫不安也。”似又與古文字材料中“丮”字的某些義項相合。當然這就屬更無證據的猜測了。
[7] 附帶一提的是,“挹”字古文作“(四5.22華)”、“(四5.22雲)”等形,李春桃先生認為“古文可能以雙手持器會挹取意,似有可靠的來源。”若此說可信,則“”類寫法亦有較早來源。說見《古文異體關係整理與研究》,第248頁。除此外,我們懷疑“”類寫法或與戰國文字中數見的“咠”形有關。“挹”與“揖”關係密切,如《荀子·議兵》“拱挹指麾”,“挹”同書《富國》作“揖”;《宥坐》“此所謂挹而損之之道也。”其中“挹”字《淮南子·道應》作“揖”;《晏子春秋·內諫》“晏子下車挹之”吳則虞《集釋》引蘇輿曰:“挹,與揖通。”說詳另文。
本文收稿日期为2023年11月25日
本文发布日期为2023年11月26日
点击下载附件: 2359孫超傑:試釋隸定古文中的“捧”.docx
下载次数:58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66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