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中心简介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中心陳劍教授、謝明文副研究員成果獲第二批甲骨文釋讀優秀成果獎
在 2024/1/15 11:23:39 发布

中心陈剑教授、谢明文副研究员成果获第二批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奖

2024111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中国文字博物馆公布了“第二批征集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获奖名单,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陈剑教授的论文《释甲骨金文的“徹”字异体——据卜辞类组差异释字之又一例》荣获一等奖,谢明文副研究员的论文《试论“揚”的一种异体——兼说“圭”字》荣获二等奖。

为充分调动海内外甲骨文研究者的积极性、创造性,解决甲骨文释读目前面临的瓶颈问题,推动甲骨文释读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同意,中国文字博物馆组织“甲骨文优秀释读成果”征集评选活动。该项活动在2018年已对外公布第一批评审结果,中心蒋玉斌研究员以论文《释甲骨金文的“蠢”——兼论相关问题》荣获一等奖,是国內首位研究成果获得此项荣誉的学者。此次公示的获奖名单为第二批评审结果,按照《关于征集评选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的奖励公告》,经甲骨文释读专家委员会评审和社会公示,此次“第二批征集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共评选出一等奖两名,二等奖三名。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殷墟甲骨文的重大发现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甲骨文从19世纪末发现以来至今已120余年,它们的破译与释读,始终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中心科研团队以裘锡圭先生为“学术核心”和“精神领袖”,以严谨务实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态度扎根“冷门”,钻研“绝学”,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在海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团队科研成员在学术上团结激励,求实奋进,勇攀高峰,相互间营造了开放而包容的科研氛围,进而催生出大批优秀的学术成果。

中心科研团队

陈剑教授是中心团队的代表。他数十年如一日地致力于古文字疑难字词考释、先秦秦汉出土文献的整理与研究,研究范围从甲骨文到秦汉文字,贯穿了整个古文字时段,已发表论文140余篇,出版著作2部。他所撰写的博士论文《殷墟卜辞的分期分类对甲骨文字考释的重要性》曾入选2003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所撰写的单篇论文在20062012年间,连续四届荣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他本人则曾被授予“王懿荣甲骨学研究奖”一等奖,并曾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立项支持、上海市教委“曙光计划”人才项目立项支持等。他还曾受邀到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讲授古文字的研究成果,向世界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促进了世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是享誉海内外的优秀学者。他所撰写的《甲骨金文的“徹”字异体——据卜辞类组差异释字之又一例》(发表于《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七辑)从黄类卜辞多见的“亡左自上下于徹示”句出发,论证了该句的结构与句义,并指出它与宾出组卜辞的相关战争卜辞存在辞例相似和类组互补的关系,最终证明了黄类战争卜辞中所谓的“图片/图片”就是宾组卜辞多见、早已认识的“图片(徹)”字异体。该篇文章的结论引起了学界的重视,受到了广泛认可,最终获评“第二批征集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一等奖。

陈剑教授

谢明文副研究员专研商周甲骨文、金文,醉心于字词考释,已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著作3部。他在中心勤勉刻苦的研究环境下仍能以惜时用功著称,可见他对古文字科研工作的认真和热忱。他的科研成果大都得到了学界的重视与认可,获得很多学术奖励。其成果曾获得“鼎甲”杯甲骨文字有奖辨识大赛优秀论文奖(2015)、第三届中国语言学会罗常培语言学奖一等奖(2016)、第六届中国文字发展论坛优秀论文奖(2017)、第五届山东大学董治安先秦两汉文学与文献研究奖一等奖(2022)、2022年度全国古籍出版社百佳图书奖(2023),并在20172018年连续两届荣获李学勤裘锡圭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青年奖。他本人还荣获了上海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新锐奖(2023),并入选了20202021年度“上海社科新人”(2022)、上海市“曙光学者”(2022)、国家级青年人才(2022)。他所撰写的《试论“揚”的一种异体——兼说“圭”字》(发表于《甲骨文与殷商史》新九辑)从考释“图片”“图片”类字形左上部的形体“图片”“图片”出发,梳理了大量相关字形,论证了该形实为“圭”形,并据此证明了“图片”即为“揚”字的异体。这是一篇得到了学界认可与好评的优秀考释文章。最终获评“第二批征集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二等奖。

谢明文副研究员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成立于2005120日,是复旦大学直属的实体性研究机构,被学校认定等同于重点研究基地,列入“985”工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系列,2014年入选“2011协同创新计划”,2021年入选第一批由中宣部、教育部、国家语委等八部委共同启动实施的“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创新平台建设单位。中心下设“先秦秦汉出土文献”“敦煌文献”两个研究室,中心主任为刘钊教授。多年来,中心坚持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传承“中华基因”的号召,努力发掘古文字与出土文献中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并积极培养传承“冷门绝学”并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0235月,中心青年团队荣获“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是全校6个获奖团队中唯一的文科团队。20238月,中心教师团队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团队成员接续奋进,以实际行动践行黄大年同志的理想和精神。20239月,中心被评为2023年度复旦大学十佳教师团队,并被授予“钟扬式”科研团队称号。现今中心团队中18位研究人员,70后、80后有13位,是团队的研究主体和中坚力量,陈剑教授、谢明文副研究员正是其中优秀的代表。

中心主任刘钊教授

2021年,由中宣部、教育部、国家语委等八部委共同启动实施了“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中心作为首批协同攻关创新平台单位入选,承担古文字工程(20212025)规划项目二十四项。在“工程”的支持下,中心科研团队传承学脉,守正创新,呈现出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和良好的发展势头。团队重大成果频出,学术奖励捷报频传,正在为学界和社会源源不断产出有影响力的精品成果。

中心作为“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

协同攻关创新平台

从中心的“学术核心”和“精神领袖”裘锡圭先生,到中心科研团队以陈剑、谢明文为代表的中青年优秀学者,再到立志投身相关研究工作的青年学子,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始终以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致力于探索中华文明优秀的传统文化,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与创造性转化,培养新时代优秀的文化文艺人才,爇冷继绝,续火传薪,努力践行新时代坚持文化传承与树立文化自信责任与担当。未来,中心的优秀学人们将继往开来,赓续优良传统,在探索中华基因,传承中华文明的研究工作中奋进接力,再创佳绩;为促进文明的交流互鉴、增强中华文化的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贡献薪火相传的优秀科研力量。

获奖论文摘要

陈剑:《释甲骨金文的“徹”字异体——据卜辞类组差异释字之又一例》,《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七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

摘要:《释甲骨金文的字异体——据卜辞类组差异释字之又一例》一文从黄类卜辞中图片/图片字的辞例入手,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首先指出过去对卜辞亡左自上下于徹示句理解的错误和模糊之处,重新全面整理分析了有关辞例的结构与变化,认为此句的结构系动词(+宾语(+介宾结构补语上下于徹示的介词宾语,字系连词,上下徹示为并列关系。文章在排比相关辞例后,认为此结构可与宾、出组战争卜辞中数见、或同样跟下上连言的图片(徹)示相联系认同。二者在辞例上极为相似,类组分布正好互补,图片/图片图片在字形上又有明显联系,因此,图片/图片就是宾组卜辞多见、早已认识的图片(徹)字异体。

图片/图片之形从前有,从表对施加某动作,应该解释为徹去、徹除祭品的表意字。历一类胛骨中,有一个亦与下上连用的图片图片字,严格隶定作图片,可以看作联系起黄类图片/图片与宾出组图片字的关键中间环节。西周早期的我方鼎铭文中隶定作图片图片字,则系图片之简体。

卜辞字取其常训徹示徹通所有在之集合(大示、小示、若干示之类)、序列(上示、下示)中之,强调从上到下贯通之集合神主、成系列的所有神主。对于商王所尊的所有祖先神来说,徹示所包应该中间有略过者(如旁系不重要的先王),但连续无断裂,没有被未计入的先人神主隔为两个或几个集合,此即所谓徹通之示”“徹示徹示下上/上下合起来,大略相当于周人系统中的鬼神示,即人鬼、天神、地祇,也可以说就是所有有能力作祟、作佑者之集合。

谢明文:《试论“揚”的一种异体——兼说“圭”字》,《甲骨文与殷商史》新九辑(纪念殷墟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专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

摘要:《试论的一种异体——兼说字》一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详细论证了上端作图片图片类形的与上端作斧钺形的图片类形的实即一系,后者是由前者讹变而来。后者进一步讹变为图片类形,即后世从所本。图片觥铭文中与璧、璋连用的图片,系甲骨文中作图片类形的演变而来,这与字上部的变化平行。作所谓重土形的图片类写法的字可能如研究者所言是因为图片演变作图片以后,容易与”“相混,上下相叠以相区别。但它也可能是在作图片类形的形上下竖笔上同时添加横笔演变而来。字在商末周初可能同时有图片图片两种变体,由于前者易与等字相混,最终被淘汰而后者得以保留下来。

甲骨文的图片所从与”“皆近,如从,则表示双手奉形。根据形或演变为类似”“形的现象,图片”“图片”“图片亦表示双手奉形,象一女子奉之形的图片与它们是一字异体。其间关系犹如图片之于图片。寓鼎图片图片卣盖铭图片皆从,它们在铭文中皆用作。根据早期常作图片”“图片等形,是一个表意字,后来加注声作图片”“图片等形,可知上举奉诸形应该是字异体,寓鼎与图片卣盖铭的字是在它们的基础上分别加注声、(音,即所从之声符)声而来。是一种玉器,从与从可看作是意符换作。图片”“图片之于图片,犹如图片”“图片之于图片”“图片

附:完整获奖名单

一等奖

《释甲骨金文的“徹”字异体——据卜辞类组差异释字之又一例》

陈剑复旦大学

《出土文献所见“仆臣臺”之“臺”考》

周忠兵吉林大学

二等奖

《甲骨金文旧释“競”之字皆当改释为“麗”》

王子杨首都师范大学

《试论“揚”的一种异体——兼说“圭”字》

谢明文复旦大学

《释甲骨文中的“觴”字》

李春桃吉林大学


分享到:
学者评论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58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