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可晶先生著《甲骨金文語文論稿》出版
鄔可晶先生著《甲骨金文語文論稿》于2024年9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該書定價168元。以下是該書的封面、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前言、書影。
封面
內容簡介
本書稿收録鄔可晶先生十餘年來發表的有關甲骨金文等領域研究的學術論文25篇,涉及古文字、出土文獻研究、字詞疏證等,作者長期活躍於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學術前沿,其論著嚴謹縝密,多有創見,在相關領域有較大影響,此次特以“甲骨金文”爲範圍將相關文章結集出版,便於相關研究人員和愛好者查檢。本集所收諸文,基本上都於2023年底之前在各種學術書刊上正式發表過;本次新補入文集的編按共計188條,反映了作者對一些問題的最新的看法,展現其學術探索歷程。
作者簡介
鄔可晶,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副研究員,1983年3月生於浙江省寧波市。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博士畢業,導師裘錫圭教授。2011年7月進入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工作。主要從事古文字學、出土文獻與傳世先秦秦漢古籍的整理與研究。已出版專著《〈孔子家語〉成書考》(中西書局,2015年)、《戰國秦漢文字與文獻論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發表論文數十篇。
目録
前言
説古文字裏舊釋“陶”之字
“夒”及有關諸字綜理
古文字中舊釋“散”之字辨析
説“朕”、“灷”(與施瑞峰合著)
説“脊”、“骴”
釋“穗”
試釋殷墟甲骨文的“達”字
釋“”
甲骨文“弔”字補釋
釋“鑠”
“芻”、“若”補釋
“丸”字續釋——從清華簡所見的一種“邍”字談起
説金文“”及相關之字
釋“奥”
金文“儔器”考
談談所謂“射女”器銘(附:釋“”)
西周金文所見有關“九旗”的資料
鄭太子之孫與兵壺“項首”别解
釋青銅器銘文中處於自名位置的“衁”、“盟”等字
文公之母弟鐘銘補釋
東周題銘零釋(兩篇)
説“”
説“回”
“弱”、“約”有關字詞的考察
“三壽”辨義
我的出土文獻與古文字學習研究之路(代後記)
前言
十餘年來,我陸續寫了若干篇關於甲骨文、金文的文章,現從中挑選出自覺並非全無參考價值的25篇,匯於一編,向學界同仁和廣大讀者請教。我對商周甲骨、青銅器本體素無研究,主要關注甲骨文、金文中的語言文字問題,所使用的也不過是語文學的方法,名之曰“甲骨金文語文論稿”,庶幾近實。
下面對本集文章的編排略作介紹。《説古文字裏舊釋“陶”之字》以下5篇,所涉材料較廣,可算是從文字音韻訓詁角度對有關古文字問題所作的綜合討論,因而編爲一組;《釋“穗”》以下7篇,主要考釋甲骨文中的疑難字,或以考釋甲骨文字爲出發點,兼及金文和戰國文字,因而編爲一組;《説金文“”及相關之字》以下9篇,釋讀金文中的疑難字詞和語句,因而編爲一組;《説“”》以下4篇,主要研究出土文獻所見字詞關係、上古漢語詞彙辨析和詞義訓釋的具體問題,但也論及一些甲骨金文材料的解讀,因而編爲一組。《我的出土文獻與古文字學習研究之路》原是一篇訪談形式的學術自述,其中談到的有些話題似可與本集所表現出來的學術旨趣、研究方法相參證,因而把它附在集末,權充後記。
本集所收諸文,基本上都於2023年底之前在各種學術書刊上正式發表過,只在學術會議上宣讀者暫不收入;唯《釋“”》一篇是未刊稿。此文草於2012年12月,定稿於2015年4月,雖因故一直未曾刊出,但在古文字研究者間應已有流傳,劉釗先生2015年發表的《釋甲骨文中的“役”字》、陳劍先生2017年發表的《據〈清華簡(伍)〉的“古文虞”字説毛公鼎和殷墟甲骨文的有關諸字》等文中還有所引述。現不揣謭陋,收入本集。我與施瑞峰先生合寫的《説“朕”、“灷”》一文,原稿太長,在發表前應《文史》編輯部的要求作過不止一次壓縮、删減,編輯也幫我們修改過。好在論文集没有字數的限制,此次就據原稿收入,與刊於《文史》者稍有不同。
編入本集的25篇文章和1篇“代後記”,每篇我都或多或少加了“編按”:少則1條,多則20條,新加“編按”共計188條;一條“編按”的字數,少則4、5字,多則1240餘字。除少數技術性的“編按”(包括説明所引拙文已收入本集;文中引用的學者的未刊稿或一般不容易讀到的文章,如後已正式發表或又收入通行易得之書,則加按語説明)外,“編按”的主要内容有以下這些:徵引撰寫文章時失引的重要材料或已有研究成果,補充有必要增補的新出材料,根據學者最新的研究和我們現在的認識更正原文錯誤或不準確的觀點和表述(有些不準確的表述或錯誤的内容已徑删改,但於其後加“編按”説明情況),對學界後出的與原文有關的不同觀點予以適當的回應;原文未及展開的問題,如有新的材料和研究可資進一步討論者,有時也會在“編按”中加以討論。總之,本集所加的“編按”體現了我對一些問題的最新的看法,改變甚或否定自己舊説者不在少數,這在學術探索中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本集所以題曰“論稿”,正表明集中所收文章遠非定論,它們只是學習、思考過程中形成的階段性認識而已。我願這些“論稿”永遠“未定”,隨時做好繼續修正的準備。
最後,要對資助本書出版的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發展工程”協同攻關創新平臺,惠允資助的中心劉釗教授等老師謹表謝忱。中心的2023届碩士畢業生、現在上海古籍出版社任職的許佳瑩承擔本書的責編工作,指出了書中的一些疏失,不辭辛苦,特此致謝。
鄔可晶
2023年12月25日
書影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46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