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术动态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中國社會科學院王巍教授來中心作講座
在 2024/12/7 23:21:48 发布

中国社会科学院王巍教授来中心作讲座

2024115日下午,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有幸邀请到著名考古学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老师,于美国研究中心104开展讲座“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主要成果”,为我们分享探源中华的历程,讲述考古文物背后的故事。

讲座伊始,王老师首先介绍了探源工程的“概况”,它是中国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的一部分,汇聚了约400位学者,旨在通过学科交叉和科技手段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接下来,王老师对探源工程的时空范围主要研究内容以及核心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

空间上研究的主要范围聚焦在黄河和长江中下游、辽河流域以及河套地区,主要原因是这些地方史前文化序列较为清晰,时间上主要是公元前5500-3500年;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了环境变化、农业手工业发展、精神生活、社会组织结构等;此外,中华文明探源研究要搞清楚几大关键问题:一是中华文明何时形成,有多久的历史?二是中华文明如何起源、形成和发展,中华文明从多元起源到中原王朝为引领的一体化趋势是如何形成的?三是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道路和机制有何特点?

王老师还向大家解释了文明的概念——文明是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物质文化精神生活丰富,社会出现分工分化。同时,他也着重强调了文明的形成起源之间的区别:文明形成最重要的标志是国家的产生,文明的起源到文明的形成,是文明因素从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质变点就是国家的出现。

然后,王巍老师按照时间顺序对一些重要的考古遗址”“出土文物以及背后所反映出的中华文明起源的故事为同学们进行了具体分享。

公元前1万年左右,中国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栽培农业的早期发展,包括浙江上山文化遗址的发现,标志着农业出现但尚未出现定居生活。之后人们慢慢从洞穴生活向村落定居过渡,出现栽培水稻的种子和工具,农业技术取得发展,同时在商城文化晚期的浙江义乌桥头遗址中,可以看到陶器制作技术的进步,陶器上反复刻画出现的符号可能与人们对自然,特别是太阳的信仰有关,反映出人们精神生活的丰富。

贾湖遗址位于河南漯河舞阳的淮河上游地区,距今约9000年。考古学家在遗址中发现了用于农耕、渔猎和制作工具的实物,包括倒置不匀称的生产工具、骨铲和骨针等,反映了当时的生产活动。此外,一些墓葬中随葬的乌龟壳和骨笛等物品,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发展水平,如乌龟壳上可能的占卜符号和骨笛的音乐文化价值。贾湖遗址的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古代社会的认识,还可能为甲骨文的起源研究提供线索,大墓的规模和丰富的随葬品也表明了社会的分工和分化已初步显现,同时展示了早期音乐文化的发展水平,对世界音乐史有重要影响。

在此时期,还有一项令人非常震惊的考古发现:浙江杭州萧山区的跨湖桥遗址出土了一艘残长5.8米、估计原长接近8米的独木舟,展现了8000年前先民的高超技艺。此外,遗址还发现了用于煮食的陶器,陶器制作工艺和样式相比9000年前有所进步,体现了当时的文化交流和物品交换,这些发现揭示了8000年前中国各地之间的交流远比想象的要早且频繁。

接下来是非常著名的河姆渡文化,该文化展示了发达的稻作农业、陶器制作和干栏式建筑,特别是榫卯技术的运用,体现了农业发展对定居生活的推动和精神文化的繁荣。此外王老师还补充说明河姆渡遗址的发现,揭示了当时对太阳的崇拜,显示了人们高度的精神追求和宇宙观的形成。同时,高庙遗址的白陶制作和陶器表面的精细刻画,反映了7000年前人们对神的崇拜和丰富的想象力,表明了该地区在文化、技术和精神生活方面都有显著的成就。这些发现揭示了中国早期社会的多元文化面貌和高度发达的文明程度。同时,他还探讨了在地区交汇点的文化融合,以及如何从早期小规模聚落到形成较大遗址的变迁。

在辽宁喀左发现的红山文化遗址展示了该地区在约5500年前的文明发展水平。遗址包括超大型的石块堆积和可能的祭祀场所,以及具有宗教意义的泥塑残块、壁画和女性雕像,这些雕像通常被称作女神像。此外,该区域还发现了技术高超的玉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分化和玉器作为权贵象征的地位。这一系列发现不仅提供了对红山文化宗教信仰和艺术表现形式的深刻理解,还揭示了古代社会权力和信仰的密切联系。

双槐树遗址中也有非常有趣的发现:展现了5300年前的中国中原地区先进的城市规划,遗址面积达117万平方米,中心区域被高等级建筑占据,有三重环壕防御,体现出高度的组织化与防御性。建筑布局与明清故宫相似,显示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与高度发展的社会组织能力。此外,遗址中发现的与北斗星相关的建筑布局,可能反映了古代中国对天象的深刻信仰和宇宙观,为理解早期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线索。

社会分化与社会结构的稳定在良渚遗址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在对浙江良渚附近的茅山遗址进行考察时,发现遗址呈现了一种分层次的社会结构。高等级的居住址和墓葬地位于较高位置,而低洼地区则可能为稻田。遗址中发现了大量被使用的稻田,总面积约8万平方米。莫角山的高等级建筑旁,发现了20万公斤炭化的稻谷,且其碳化稻谷的同位素研究揭示了这些稻谷的来源广泛,暗示了对王权的供给。此外,对墓葬的研究揭示了社会等级的明显分化,高等级墓葬中随葬的玉器等装饰品显示了王权对珍贵资源的控制。而遗址中普遍存在的神秘图案,则表明可能存在统一的信仰体系。

在丰富的考古历程讲述后,王巍老师最后提出面对传统文明判断标准在非文字社会中的适用性问题,提出以中国考古发现为基础,重新定义进入文明社会的特征,他强调国家的出现、都城规模、高技术含量的专业化、社会资源的控制分配等五大特征作为文明社会的关键标志,而非局限于冶金术、文字、城市等要素。同时他也希望通过这些探源工程的考古发现,让公众能够对中华文明及其起源有更深入的认识。

整场讲座干货满满,王巍老师对于考古出土文物其背后所反映的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故事娓娓道来,让同学们深刻感悟到中华文明不仅仅是历史书上的文字,更是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血脉中的精神和文化财富。只有寻根中华,找到属于中华民族的魂,才能传承和发扬这份宝贵的遗产,让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中心主任刘钊教授为王巍先生颁发讲座证书

新闻来源:“复旦大学学生会”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
学者评论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32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