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王曉華:《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肆)讀記(三)
在 2024/12/23 13:35:59 发布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肆)讀記(三)

(首發)

王曉華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肆)《兩中》篇最後一段說:

圭中或言【八四】曰:后,余方告女(汝),(建)邦旣成,九(枉)旣坪(平),尚或(恐)不中於民,曰乃邦不型。后則或立鼓,門于乃宮,以(暨)庶民,之(止)(黜)【八五】不章。(恐)亓(其)又(有)義(宜)(辭)而弗(得),門則去人,是(寘)亓(其)鼓,亓(其)音大昜(揚)。后,女(汝)(聞)之,必求亓(其)靜(情),以交(徼)天之羕(祥),是胃(謂)夭(妖)(乏),亓(其)【八六】又(有)民而或(國)亓(其)昌。女(汝)九(枉)是聖(聽),事亦又(有)或(惑),亡(無)又(有)不型,而猷(猶)鼓門,思(使)后(聞)亓(其)聖(聲),是胃(謂)自(傾),則參之於九(枉),則可加【八七】型。【八八】

按“圭中或言【八四】曰”的“或”應括注為“又”,“或言曰”就是“又言曰”。其餘的“或言曰”也都應該如此處理。“尚或(恐)不中於民”“后則或立鼓”兩句中的“或”似也應讀為“又”。

這一段文中三見“型”字,整理者沒有加注,我們認為這三個“型”字都應該讀為“刑”。這一段的論述與“獄訟”有關,多次提到“刑”很合適。

“以(暨)庶民,之(止)(黜)【八五】不章。”一段斷句似有誤,斷開的兩段應連讀為“以(暨)庶民之(黜)【八五】不章。”“”整理者讀為“暨”,訓為“到”,似不妥。我們認為“”應讀為“訖”訓為“絕止”“斷絕”。《書·呂刑》:典獄,非訖於威,惟訖于富。孔傳:非絶於威,惟絶於富,世治,貨賂不行。”字整理者讀“黜”,似與文意亦不諧,我們懷疑“”應讀“屈”,“屈”從“出”聲,睡虎地秦簡《秦律雜抄》有“戰死事不出(屈),論其後。”的話,“出”即用為“屈”。“”亦從“出”聲,字且從“心”,表明為心理狀態,讀為“屈”正合適。“章”讀為“彰”。“以(訖)庶民之(屈)【八五】不章(彰)。”就是“以斷絕庶民之冤屈不得彰顯”的意思。

(恐)亓(其)又(有)義(宜)(辭)而弗(得)”中“義辭”的“義”整理者讀為“宜”,似不必。這裡的“義”即“正義”的“義”。

“是胃(謂)夭(妖)(乏)”的“夭”整理者讀為“妖”,似不妥。“”是否一定從“乏”也一時難以判斷。這裡的“夭”承上“交(徼)天之羕(祥)”而來,應該是個正面的表述,讀為“妖乏”文意不相連貫,頗為可疑。我們一時也想不起更好的讀法,但“夭”讀為“沃”或“飫”的可能似也可考慮。

“亓(其)【八六】又(有)民而或(國)亓(其)昌。”一句中的“又”整理者讀為“有”,我們懷疑應讀為“佑”。《尚書·泰誓》有“天佑下民”的話,可以對照。“亓(其)【八六】又(佑)民而或(國)亓(其)昌。”也是承上“以交(徼)天之羕(祥)”而来,“其”疑代指“天”。

下面試著對這一段加以語譯:

圭中又说到:君王,我现在告诉你,邦国既已建成,九种过失或冤屈既已铲平,倘若仍担心不切合于民,那就是你的邦国不讲刑法。君王应马上再设立堂鼓,放在宫门,以结束庶民的冤屈不得彰显的现状。若怕民有正义的话听不到,就撤去守门人,在门前置鼓,鼓的声音很响亮。君王,你听到鼓声,一定要得到民的实情,以招致天的佑助,这就叫“夭”。天佑助下民,国家就繁昌。你倾听九枉,事情仍有疑问,那就一切皆用刑法办理。如果仍然敲鼓,使君王听其声音,这就叫自置于危险,就该参考九枉,可以增加刑法。


本文收稿日期为2024年12月23日

本文发布日期为2024年12月23日

点击下载附件: 2434王曉華:《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肆)讀記(三).docx

下载次数:25

分享到:
学者评论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58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