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术动态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敦煌研究院馬德研究員來中心作講座
在 2025/3/25 20:12:17 发布

敦煌研究院馬德研究員來中心作講座

鍾馨

315日晚7:00,敦煌研究院馬德研究員應我中心邀請,做了題爲“立足學術前沿,堅守求真務實——從事敦煌研究的幾點體會”的精彩講座。本次講座由中心張小豔教授主持,現場座無虚席,本次講座開放綫上參與渠道,反響熱烈。

馬德先生作報告

首先,馬德老師向在場的聽衆簡要闡述了敦煌學研究的概念,並介紹了他的幾部著作。隨後,馬老師結合自己多年的研究實踐與心得,從三個方面做了生動詳實的講述:一、立足學術前沿。馬德老師提出,要立足學術前沿,全面搜集證據,提出切實的論點。他在王國維“二重證據法”、饒宗頤“三重證據法”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五重證據法”,內容涵蓋傳世文獻、文物古跡、出土文獻、出土文物及田野調查等五個層面,藉此指導研究實踐。馬老師立足敦煌石窟文獻,通過實地考察敦煌地形、與敦煌壁畫臨摹專家交流等,解決了石窟藝術的實際問題,具體地給我們展示了如何將實地考察納入“五重證據”的實踐成果。二、堅守求真務實。針對“石窟”與“石窟寺”兩個概念的辨析,馬老師向大家詳細介紹了如何將石窟內容與文獻記載相互印證的研究方法。他提出,敦煌石窟不僅是佛教藝術的寶庫,更是社會化的佛教場所。最後,馬老師向與會者介紹了最近研究中的一個趣味話題——敦煌草書寫本《雜緣起抄》,引起了老師和同學們的濃厚興趣,將講座的研討氣氛推向高潮。

馬德先生爲中心師生作講座

講座結束後,主持人張小豔教授對講座內容進行了總結。現場氣氛熱烈,中心師生就敦煌草書文獻的研究方法、敦煌儀式文獻的研究路徑等進行了提問,馬德老師一一作了回答,並進一步加以討論。

合影


分享到:
学者评论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29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