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蘇建洲:望山楚簡“述瘥”考釋
在 2010/4/20 22:18:16 发布

望山楚簡「述瘥」考釋

(首發)

 

蘇建洲 

彰化師大國文系

 

《望山》1號墓150簡,《望山楚簡》釋文作「述(瘥),賽之(瘥)。[1]」字依照目前的認識,可釋為「速」。張光裕先生編著的《望山楚簡校錄》釋文斷讀相同。[2]陳斯鵬先生釋文則作「述瘥,速賽之,速瘥。」[3]許道勝先生釋文相同。[4]「速賽之」、「速瘥」常見於楚國卜筮祭禱簡,文義不難理解。但是「述瘥」如何解釋,上引諸家均未作說明。中山大學古文字研究室楚簡整理小組釋為「遂」,引金文「遂」作(盂鼎)(小臣)(魚鼎匕)為證。[5] 袁國華先生亦讀為「遂」,以為「遂瘥」(望山簡150151)猶言「(疾病)終於痊癒」。[6]

謹案:「述瘥」辭例亦見 1.151,兩「述」字分別作:

 1.150         1.151

可見釋為「述」是沒問題的。 [7]「述」字若如字讀,無法通讀簡文。但是釋為「遂」,理解為「終於」恐也有問題。如同陳斯鵬先生所指出:「『述瘥,速賽之,速瘥』的含義和性質,均與例(1)『志事速得,皆速賽之』【引案:指《包山》簡199-200】相類,也應是預設的祝禱之辭。從同出其他簡文可知,望山一號墓墓主悼固因病多次問卜,幷得出『疾少遲瘥』的占斷(參 4561636465等號簡)。所以希望禱請于鬼神,使其速愈。」[8]可見悼固的病情顯然沒有「終於痊癒」的,否則同簡文祈求「速瘥」就沒辦法解釋。這也可由《葛陵》簡得到證明:

    *句(苟)思(使)坪夜君城(琮—憯)瘳速(瘥),敢不速*」(零87+零570+零300+零85+零593

    *(琮—憯)塞(賽)*(零484[9]

馮勝君先生指出,上引簡零:484「簡文雖然殘缺,但推想可能就是見於包山祭禱簡的『皆速賽之』(200號簡)一類話的殘文」。[10]同時比對《望山》116陵君,肥冢,酉(酒)(食)。(舉)禱北(別)子[11],肥豢,酉(酒)(食)。速瘥,賽之。」的文例,可見零593「敢不速」之後可以補上「賽」。簡文謂如果使坪夜君城身體趕快康復,那敢不立即賽禱還願。可知坪夜君城身體是不豫欠安的,文例相近的《望山》150簡中悼固的病況也應該如此理解。 [12]

  其次,除了「疾速瘥」外,楚簡還有「疾少遲瘥」(《望山》1.45)、「疾遲瘥」(《望山》1.61)、「病良瘥」(《包山》218)、「病遲瘥」(《包山》243)、「久不瘥」(《包山》236)、「背膺悶心之疾速瘳速瘥」(《葛陵》甲三2259)、「少遲恚(蠲)[13]瘥」(《葛陵》乙二34)、「至荊夷之月安良瘥」(《天星觀》)[14]、「君王之騷從今日以瘥」(《柬大王》20)等等的辭例,「速」、「遲」是時間副詞[15] ;「良」、「以」是表示甚也、程度高的程度副詞、[16]「少」則是稍微、程度輕微的程度副詞。[17] 「不」是否定副詞。可見「述」確實要從副詞的角度去思考。

筆者以為「述」應讀為「率」。宋華強先生主張《葛陵》簡「某人之述刏於某地」的「述」應讀為「率」,茲將其通讀證據引全如下:

「述」是船母物部字,「率」是生母物部字。韻部相同,聲母一屬齒音莊組,一屬舌音章組,可以相通。例如「終」與「崇」通。《老子》二十三章「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傅奕本、范應元本「終」作「崇」;《尚書· 君奭》「其終出於不祥」,陸德明《釋文》引馬融本「終」作「崇」,「終」屬章組章母,「崇」屬莊組崇母。「述」和「率」也有間接相通的例子。《廣雅·釋言》「律,率也」,王念孫《廣雅疏證》云:「……《周官·典同》注云:『律,述氣者也。』『述』與『率』通。《中庸》『上律天時』,注亦云:『律,述也。』」[18]

再補個間接通假例證:《集成》718邿季鬲「鬲」,陳英傑先生認為應讀為「律鬲」,「義即可以作為法度、標準的器物,大概女性受器以此為標準之義,不能僭越。」[19]而古籍【术與聿】常見通假,如《詩大雅文王》:「聿脩厥德」,「聿」,《漢書東平思王宇傳》引作「述」。[20]可見《望山》的「述」讀為「率」是沒問題的。「率」是範圍副詞,義同皆、悉。金祥恒先生謂:「其率之義猶《大盂鼎》之『雩殷正百辟,率肄於酒』之率。率,皆也,悉也」。姚孝遂先生說:「卜辭『率』用作副詞者,金祥恒以為『悉皆之意』,其說可從。」[21]沈培先生也是將「率」與「皆、亦、咸、卒」一起視為範圍副詞的。[22]詹鄞鑫先生更詳細地指出:

「率」字既是修飾動詞的副詞,其所修飾的動詞的受事者又都是群體或複 數詞,據此推斷,「率」字只能是範圍副詞。「率」的意義應當與文言範圍副詞「悉」、「咸」、「皆」、「俱」等相似。……「率」之訓悉,並非出於偶然。從古音看,「率」「悉」雙聲鄰紐,雙聲連綿詞有「蟋蟀」,意味著「悉」與「率」是互相連帶發出的語音。音近故義通。《古今韻會舉要質韻》:「率,皆也。」這種用法自商周以來歷代文獻中都有例可循。西周用例如金文《盂鼎》:「雩殷正百辟率肄於酒」此「率」字陳初生釋為「希、盡、大都」。戰國用例如《禮記祭義》:「古之獻繭者,其率用此與?」漢代文獻如《史記老子韓非列傳》:「故其著書十餘萬言,大抵率寓言也。」……歷代文獻中的「率」字作副詞時還往往表示大抵、通常、大概、大多等義,顯然是由皆悉義引申而來的。[23]

則簡文「【疾】述(率)瘥」就是「疾皆瘥」或「疾悉瘥」的意思,這種用法古籍並不少見。同時《方言卷三》:「差、間、知,愈也。南楚病愈者謂之差,或謂之間,或謂之知。知,通語也。或謂之慧,或謂之憭,或謂之瘳,或謂之蠲,或謂之除。」《說文》:「瘥,瘉也。」所以古籍也有「皆瘥」、「皆愈(癒)」、「皆瘳」、「悉瘥」、「悉愈(癒)」的說法:

《論衡福虛》:「楚惠王食寒葅而得蛭,因遂吞之,腹有疾而不能食。……是夕也,惠王之後而蛭出,及久患心腹之積皆愈  。故天之視聽[24] 也,可謂不察乎?」(此事亦見於《新書春秋篇》、《新序雜事篇》。)

《後漢書光武帝紀》:「是夏,京師醴泉涌出,飲之者固疾皆愈,惟眇、蹇者不瘳。」

《東觀漢紀世祖光武皇帝》:「是時醴泉出於京師,郡國飲醴泉者,痼疾皆愈,獨眇蹇者不差。」

《後漢書方術列傳第七十二下華陀》:「阿善針術。凡醫咸言背及匈藏之閒不可妄針,針之不可過四分,而阿針背入一二寸,巨闕匈藏乃五六寸,而病皆瘳。」

《黃帝內經素問異法方宜論》:「故聖人雜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異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體也。」

《普濟方卷六十一 咽喉門二》:「如冬月無濕花。可浸乾者。濃絞取汁。如前服之。極驗。但咽喉閉塞。服之皆瘥。」

《普濟方卷一百四十七 傷寒門二十七》:「藥主解毒氣。服後。胸中熱。及咽喉痛。皆瘥。」

《普濟方卷二百三十八 尸庄門二》:「此藥所為。如湯沃雪。手下皆癒。方宜秘之。非賢不傳也。」

《本草綱目穀部二十五卷》:「患脚人,常將漬酒飲之,以滓傅脚,皆瘥。」

《齊民要術卷六》:「研芥子塗之,差。六畜疥,悉愈。」

《周書列傳第三十九 姚僧垣》:「僧垣知其可差,即為處方,勸使急服。便即氣通,更服一劑,諸患悉愈。」

《醫心方卷八》:「盡劑者,萬毒萬病廿八種風邪悉癒。」

《普濟方卷二百九十五 痔漏門二》:「八日後膿血盡。鼠乳悉瘥。」

加上《望山》1號墓簡提到悼固所患的疾病有:

既痤,以悶心,不內食,尚毋為大(簡9

既痤,以心□然,不可以復 [25],思遷身。(簡13

既心悶以塞,善(簡17

以不能(食),以心悶,以 (胸)臘(脅)疾,尚(簡37

以心悶,不能(食),以聚 ,足骨疾(簡38

,足骨疾,尚毋死。(簡39

首疾,尚毋(簡41

可見罹病種類繁多,病況確實嚴重,所以簡13才說「不可以復」,是說悼固的身體無法恢復到之前健康的狀況。這種說法亦見於秦駰玉版背1「已吾腹心以至于足骭之病,能自复如故。」背4「苟令小子駰之病日复。」[26]正因為悼固所患疾病不只一種,所以簡文才會祝禱「疾率瘥」,也符合上引詹先生所說「(率)其所修飾的動詞的受事者又都是群體或複數詞。」可見簡文讀為「【疾】率瘥」不為無據。「【疾】述(率)瘥,速賽之,速瘥」,也就是「【疾】述(率)瘥速瘥,速賽之」,句式如同《葛陵》「(琮—憯)瘳速 (瘥),敢不速【賽】 *」(零87+零570+零300+零85+零593)。只是前者更希望病體能既快速又能全部康復如初,不要只是「病少痊」(《莊子徐無鬼》)、「病少愈」(《史記孝武本紀》)。 

 

 

 

 

 

 



[1]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中文系編:《望山楚簡》(北京:中華書局, 19956月)81頁。

[2] 張光裕編著、袁國華合著:《望山楚簡校錄》(台北:藝文印書館,200412月)204頁。

[3] 陳斯鵬:《簡帛文獻與文學考論》(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712月)111頁。

[4] 陳偉等著:《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十四種】》(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9月)276頁。

[5] 中山大學古文字研究室楚簡整理小組:《戰國楚簡研究》(三)【油印本】22頁。

[6] 袁國華:〈楚簡疾病及相關問題初探─以包山楚簡、望山楚簡為例〉《「中國南方文明」學術研討會論文》(南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31219-20日)17頁。

[7] 李守奎:《楚文字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12月)96頁。

[8] 陳斯鵬:《簡帛文獻與文學考論》(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712月)111頁。

[9] 參看宋華強:《新蔡楚簡的初步研究釋文》,(北京: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學位論文,20075月)、陳劍:〈釋「琮」及相關諸字〉《甲骨金文考釋論集》(北京:線裝書局,20074月)276-277頁。

[10] 馮勝君:《郭店簡與上博簡對比研究》(北京:線裝書局,20074月一版)130頁。

[11] 宋華強:〈由楚簡「北子」「北宗」說到甲骨金文「丁宗」「啻宗」〉《簡帛》第四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10月)123-134頁。

[12] 袁先生此意見並未反映在所合著後出的《望山楚簡校錄》中,不知是否表示已放棄「(疾病)終於痊癒」的說法。

[13] 張新俊:〈新蔡葛陵楚墓竹簡文字補正〉,簡帛研究網, 2004222。後刊登於《中原文物》20054期,84頁。

[14] 晏昌貴:〈天星觀「卜筮祭禱」簡釋文輯校(修訂稿)〉,簡帛網,2005112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1

[15] 何樂士編:《古代漢語虛詞詞典》(北京:語文出版社, 20062月)381頁。

[16]楊伯峻、何樂士:《古漢語語法及其發展》(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1月第2版三刷)273275頁、姚萱:《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卜辭的初步研究》(北京:線裝書局,200611月)209頁。

[17] 楊伯峻、何樂士:《古漢語語法及其發展》(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1月第2版三刷)284頁。

[18] 宋華強:《新蔡楚簡的初步研究第六章》,(北京: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學位論文,20075月)213頁。

[19] 陳英傑:《西周金文作器用途銘辭研究》上(北京:線裝書局,20091月)134頁注4

[20] 張儒、劉毓慶:《漢字通用聲素研究》(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4月)913頁。

[21] 于省吾主編:《甲骨文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 19965月)第四冊 3183-3184頁。

[22] 沈培:《殷墟甲骨卜辭語序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211月)161 頁。

[23] 詹鄞鑫:〈釋卜辭中的範圍副詞「率」-兼論詩書中「率」的用法〉《華東師範大學學報》1995 6 174180頁。又載於《華夏考-詹鄞鑫文字訓詁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12月)頁248-249

[24] 「視聽」原作「親德」,依黃暉校改。黃暉:《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611月三刷)262頁。

[25] 整理者釋為「(動)」。許道勝先生指出:「看紅外影像,字當釋為「」,即『復』字」,釋文作「不可以復思遷身」,見陳偉等著:《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十四種】》(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9月)279頁注20。今據文義在「復」後點斷。

[26] 李家浩:〈秦駰玉版銘文研究〉《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中心集刊(二)》(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4月)100-101頁。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0年4月20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0年4月20日



点击下载附件:0654《望山楚簡》“述瘥”考釋


分享到:
学者评论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11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