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蕭旭:銀雀山漢簡《十陳》“鉤行之陳”正詁
在 2010/6/24 15:25:54 发布

銀雀山漢簡《十陳》“鉤行之陳”正詁

 

 

蕭旭

靖江市廣播電視台

 

19724月,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了一大批竹簡和竹簡殘片,其中有一篇題為《十陳》的軍事文獻,整理者據內容、文例及書體認為是《孫臏兵法》。文物出版社於1975年出版了《孫臏兵法》線裝大字影本和簡注普及本,《十陳》收在下篇。

《十陳》:“凡陳有十:有枋陳,有員陳,有疎陳,有數陳,有錐行之陳,有鴈行之陳,有鈎行之陳,有玄襄之陳,有火陳,有水陳,此皆有所利。”本文於其他陣法姑且不論,單單考察一下“鈎行之陳”。

簡本注釋:鈎行之陳,左右翼彎曲如鈎的陣形[1]

影本注釋:《左傳·哀公十七年》:“越子為左右句卒”,杜注:“句卒,鉤伍相著,別為左右屯。”其陣形當與此相類。

張震澤曰:今按,《左傳》全文云:“越子伐吳,吳子禦之笠澤,夾水而陳。越子為左右句卒,使夜或左或右,鼓噪而進,吳師分以禦之。越子以三軍潛涉,當吳中軍而鼓之,吳師大亂,遂敗之。”……古行軍通常分為中軍、左軍、右軍三部,稱為三軍。今越王於三軍之外復為句卒。不成軍,故曰卒。又與三軍相連,故曰句也。句、鈎古今字,卒、行皆謂隊伍。越之句卒,蓋即此之鈎行。鈎謂與三軍相鈎連,非謂隊形如鈎,本篇下文云:“左右之和必鈎,三聲既全,五菜必具”,正是左右行與三軍相連而不是互相獨立的意思[2]

按:影本注釋認為《左傳》“ 句卒”陣形當與此“鈎行之陳”相類是正確的,但其具體陣形並非如簡本注釋所云“左右翼彎曲如鈎”;張震澤先生認為“句、鈎古今字”也是正確的,但謂“卒、行皆謂隊伍”、“鈎謂與三軍相鉤連”卻又錯了。

我們認為,鈎當讀為句,本字為巨,或作榘、矩。《說文》:“巨,規巨也。從工,象手持之。榘,巨或從木、矢。矢者,其中正也。”本指畫方形的曲尺,因稱所畫之方形、直角為矩。又為了和正方形相區別,特指長方形為矩形。字或作拒,《左傳·桓公五年》:“鄭子元請為左拒以當蔡人、衛人,為右拒以當陳人。” 杜注:“拒,方陳。”又《宣公十二年》:“工尹齊將右拒卒以逐下軍……使潘党率遊闕四十乘,從唐侯以為左拒,以從上軍。”杜注:“右拒,陳名。”《釋文》:“拒音矩,本亦作矩。”“左右句”即“左右拒(矩)”。《莊子·田子方》:“履句屨者知地形。”《釋文》:“句,音矩。李云:‘方也。’”成玄英疏:“句,方也。”亦借“句”為“矩”。古代數學著作稱不等腰直角三角形短直邊為句,長直邊為股。“句”字亦取誼于“方”。下文“左右之和必鈎”,指左右兩翼必成直角。行讀為形,《老子》第24章:“餘食贅行。”魏源《老子本義》引司馬光曰:“行、形古字通用。”朱謙之《老子校釋》引王道、易順鼎、蔣錫昌諸家說並同,上文“ 錐行”、“鴈行”之“行”亦讀為形。陳、陣古今字。

鈎行之陳,即“矩形之陣”,指長方形的陣形。上文“枋陳”即“方陣”,指正方形的陣形。員陳,指圓形之陣。錐行之陳,指三角形的陣形。鴈行之陳,指“Y”或倒“Y”形的陣形。玄襄之陳,指布袋陣,襄讀為囊[3]。皆各以形狀命名。

《左傳》記“越子為左右句卒 ”,是說越王派出左右兩支部隊,呈直角三角形的二條直邊進發,為“矩形之陣”的變體。越王這次伐吳的軍事行動,《國語·吳語》記載為:“明日將舟戰于江,及昏,乃令左軍銜枚泝江五里以須,亦令右軍銜枚踰江五里以須。”《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記載為:“明日,將戰于江。乃以黃昏令于左軍,銜枚溯江而上五里,以須吳兵。復令於右軍,銜枚踰江十里,復須吳兵。”二書雖有“踰江五里”、“踰江十里”的差異,但行動方向是一致的。《國語》韋昭注:“踰,度也。 ”《御覽》卷357引賈逵注:“徑渡曰踰。”韋注與賈說相合,“踰”就是直接渡江,與“溯江而上”恰成直角。越王伐吳的這次“為左右句卒”的行動,就是運用“鈎行之陳”的成功戰例。

于鬯泥于“泝江”、“踰江” 對文,謂“踰江”必是“順流而下”,因云:“踰之言歈也”[4]。于說失之,“踰”訓順流,既無訓詁依據,又與《左傳》所記不合。

 

 



[1] 鄧澤宗《<孫臏兵法>注譯》采此說,解放軍出版社1986年版。

[2] 張震澤《<孫臏兵法>校理》,中華書局1984年版。

[3] 張震澤謂襄讀為驤,訓反、駕,恐未確。

[4] 于鬯《香草校書》,中華書局1984年版。戎輝兵從于說,見《〈國語集解〉訂補》,南京師範大學2007年博士學位論文。俞志慧說略同,而失引于說,見《〈國語·吳語〉韋注辨正》,載《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6年第6期。

 



此文收在《古籍研究》2009年上、下卷合刊。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0年6月25日



点击下载附件:0696銀雀山漢簡《十陳》“鈎行之陳”正詁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一葦 在 2010/6/24 16:40:24 评价道:第1楼

    于鬯泥于“泝江”、“踰江” 對文,謂“踰江”必是“順流而下”,因云:“踰之言歈也”[4]。于說失之,“踰”訓順流,既無訓詁依據,又與《左傳》所記不合。

    從出土文獻可以證明于鬯的說法是可從的。參看陳偉《簡帛解讀的知識背景》(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265)注(9)

  • 萧三余 在 2010/6/24 17:30:49 评价道:第2楼

    陳偉教授《郭店竹書別釋》,李家浩教授《包山筮簡218219號研究》二文皆未能見到拜讀,請哪位先生提供PDF,多謝啦。xiaoxu10005@163.com

  • 十三月 在 2010/6/24 20:55:43 评价道:第3楼

    先生為文, 引證既及吳越,何以單論左傳?

    國語以[私卒君子], [私卒]是以對左傳[句卒]明矣

    明乎此, 二字當ㄙ之為鈎形可知也

    又文序以鈎行列於雁囊之間, 如為矩形, 如兄言是, 則何不列於方圓之後?

    故知先生誤也

    先生宜多思一二

     

     

  • 十三月 在 2010/6/24 21:12:22 评价道:第4楼

    又, 吳越此役, 左傳國語敘述差異, 越之分兵為二,  固有左右,

    然越之敗吳, 實賴中軍, 而左傳無一言之,

    [越子為左右句卒,使夜或左或右,鼓噪而進]

    此云[左右]者, 殆國語[私卒君子六千人為中軍]之誤衍

    望先生體察

     

  • 你再不同意我就要打人了 在 2010/6/25 8:56:51 评价道:第5楼

    有一些疑问:

    如果是矩形阵,何不写在方、圆阵一块,却杂在“锥行”“雁行”一起(如上面十三月先生所质疑)。即使特指长方形,怎么不像方陈、圆陈那样说“矩陈”。

    古代數學著作稱不等腰直角三角形短直邊為句,長直邊為股。‘句’字亦取誼于‘方’。”这话也不容易理解。古人讲“曲生者为句”,兵器中有句兵,据古人注疏,似是强调其“磬折”,顶多说是取义于直角,恐怕难以说是取义于“方”吧?如果“句”取义于方,那“股”也是直角边呢,股也有方的意思否?

    还有,文中所举例证,怎么能看出矩字“特指长方形”?

  • 萧三余 在 2010/6/25 10:43:53 评价道:第6楼

    不必打人,數學問題初級,我能回復。直角三角形夾直角的兩邊,短邊為“勾”,長邊為“股”,斜邊為“弦”。短邊最穩定,故作起名的基礎。名之為“勾”(當讀句ju。《周髀算經》卷上:“故折矩,以爲句廣三,股修四,徑隅五。”今天讀gou,都錯了),就是取義直(方)。“股”、“弦”都是比喻,大腿啦,弓弦啦,就這意思。“股”不能也是直角邊,不能也有方的意思。你不同意沒關係,可再討論啊,我不會打人。

  • 晖甫 在 2010/6/25 11:39:53 评价道:第7楼

    關於鈎行之陣,《十陣》還有如下兩句,不知道按蕭先生的意思應該如何解釋?

    鈎行之陳(陣)者,所以變質易慮也。……鈎行之陳(陣),前列必枋(方),左右之和必鈎。 參(三)聲氣(既)全,五菜(彩)必具, 辯(辨)吾號聲, 知五旗。无前无後,无……

    另外“行”讀為“形”恐怕是錯的。且不說讀音問題,單說意思,“錐形”尚可說通,但“雁行”解釋為“雁形”就太離譜了。

  • 一葦 在 2010/6/25 13:44:26 评价道:第8楼

    萧先生说“數學問題初級”,算术那劳什子,俺不懂,不好说。可“名之為“勾”(當讀句ju。《周髀算經》卷上:“故折矩,以爲句廣三,股修四,徑隅五。”今天讀gou,都錯了)”,哈,我无语啦。。。

  • 萧三余 在 2010/6/25 16:53:36 评价道:第9楼

    “鴈行”之“行”读如字,我错了,谢谢指正.“錐行”该当怎么解,请晖甫 先生指教.

  • 晖甫 在 2010/6/26 21:25:59 评价道:第10楼

    指教不敢当!这里提一下自己的看法,未必正确。也请萧先生批评。

    窃以为“行”当训“行阵”,行就是阵,阵就是行。锥行就是锥阵,鈎行就是鈎阵。《九章算术·均输》有“置钱锥行衰。”李籍注“行,户刚切。锥行衰者,下多上少,如立锥之形。”所谓“置钱锥行衰”就是将钱摆成等差的锥阵。与兵法密切相关的星座勾陈,其形状恐与鈎行阵法相关。

  • 你再不同意我就要打人了 在 2010/6/28 0:06:14 评价道:第11楼

    拜服

     

  • 蒿耳 在 2010/6/28 9:50:22 评价道:第12楼

    晖甫: “与兵法密切相关的星座勾陈,其形状恐与鈎行阵法相关。”

    为此说补充一点资料:

    《资治通鉴·隋紀四》(括号内为音注内容)

    帝不怿,曰:「卿意如何?」法尚曰:「结为方陈,〔陈,读曰阵。〕四面外拒,六宫及百官家属并在其内;若有变起,所当之面,即令抗拒,内引奇兵,出外奋击,车为壁垒,重设钩陈,〔钩陈曲陈如钩,象天之钩陈星。重,直龙翻。陈,如字。〕此与据城,理亦何异!若战而捷,抽骑追奔〔骑,奇计翻。〕万一不捷,屯营自守,臣谓此万全之策也。」帝曰:「善!」因拜法尚左武卫将军。

  • 萧三余 在 2010/6/28 19:36:04 评价道:第13楼

    晖甫蒿耳二位先生指教,今将初步认识写在下面,博雅君子,是正为幸:

     

     

    “鉤陳”一作“鈎陳”、“勾陳”、“句陳”。

    1.神獸之名。《六韜·龍韜·五音》:“角聲應管,當以白虎。徵聲應管,當以玄武。商聲應管,當以朱雀。羽聲應管,當以勾陳。五管聲盡,不應者宫也,當以青龍。此五行之符,佐勝之徵,成敗之機。”《淮南子·天文篇》:“凡徙諸神,朱鳥在太隂前一,鉤陳在後三,玄武在前五,白虎在後六,虚星乘鉤陳,而天地襲矣。”《御覽》736蔡邕《祖餞祝》:“倉龍來轂,白虎扶行,朱雀道引,玄武作侣,勾陳居中,厭伏四方。”明·楊慎《丹鉛續錄》卷8:“勾陳:虞,虚吕切。飛虞,天上神獸,鹿頭龍身,即勾陳也。《説文》:‘鐘鼓之柎飾為猛獸。’《釋名》:‘横曰枸,縱曰虞。’”明·周祈《名義考》卷2:“勾陳,鹿頭龍身,天上神獸也。”

    2.星名。《説苑·辨物》:“《書》曰:‘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璿璣謂北辰勾陳樞星也,以其魁杓之所指二十八宿為吉凶禍福,天文列舍盈縮之占,各以類為驗。”《漢書·揚雄傳》《甘泉賦》:“詔招揺與泰陰兮,伏鉤陳使當兵。”顔師古注引服曰:“鉤陳,紫宫外營[]陳星。”《文選》作“鈎陳”。《漢書·外戚傳》:“至其九月,流星如瓜,出於文昌,貫紫宫,尾委曲如龍,臨於鉤陳。”

    1星說。《史記·天官書》:“後句四星,末大星,正妃。餘三星,後宫之屬也。”

    2六星說。《晉書·天文志上》:“北極五星,鉤陳六星,皆在紫宫中。”

    按:《索隠》指出:“句,音鈎。句,曲也。又按《星經》以後句四星名為四輔,其句陳六星為六宫,亦主六軍,與此不同也。”

    3.“勾陳”星主鬭訟兵陣,主護衛。

    《御覽》卷6引《天象列星圖》:“勾陳六星,在紫宫中,華蓋之下,天帝所居之宫,亦軍将軍之象,占以明則吉。華蓋七星,其柱九星,合十六星,如蓋状,在紫宫,臨勾陳以帝座。占若正,則吉;若傾,則凶也。

    4“勾陳”星亦指後宮,取護衛義也。《文選·西都賦》:“周以鈎陳之位,衛以嚴更之署。”李善注:“《樂汁圖》曰:‘鈎陳,後宮也。’服虔《甘泉賦》注曰:‘紫宮外營鈎陳星也。’”《魏都賦》李善注同。李周翰註:“鉤陳,星名,衛紫,今離宫别衛以取象焉。”《晉書·天文志上》:“鉤陳,後宫也,大帝之正妃也,大帝之帝居也。……鉤陳口中一星曰天皇大帝,其神曰耀魄寳,主御羣靈,執萬神圖抱,北極四星曰四輔,所以輔佐北極而出度授政也。大帝上九星曰華蓋,所以覆蔽大帝之坐也。”

    5.指軍陣名,其用蓋為護衛防禦。《水注》19:“河南有鉤陳壘,世傳武王伐紂,八百諸侯所,《尚書》所謂不期同時也。紫微有鉤陳之宿,主鬭訟兵陣,故遁甲攻取之法,以所攻神與鉤陳并氣,下制所臨之人,則決禽敵,是以壘資其名矣。”《唐開元占經》卷67引《春秋緯》:“上精為鈎,鈎陳者,陳也,害土,立萬物,度數以囗陳。”《通鑒》卷180:“帝不懌,曰:‘卿意如何?’法尚曰:結為方陳,四面外拒,六宮及百官家屬並在其內;若有變起,所當之面,即令抗拒,內引奇兵,出外奮擊,車為壁壘,重設鉤陳,此與據城,理亦何異!若戰而捷,抽騎追奔,萬一不捷,屯營自守,臣謂此萬全之策也。’”胡三省註:“鉤陳,曲陳如鉤,象天之鉤陳星。重,直龍翻。陳,如字。”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11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