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裘錫圭:一則說明
在 2010/7/18 12:08:53 发布

一则说明

(首

 

裘锡圭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近来读到李天虹教授《简本〈晏子春秋〉与今本对读札记》一文(载《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三辑),文章开头部分说:

银雀山汉简《晏子春秋》,最早刊发于文物出版社1985年《银雀山汉墓竹简(壹)》中,包括图版、摹本、释文、注释(以下简称“整理本”),整理者是骈宇骞先生。

李天虹教授关于《银雀山汉墓竹简》(壹)中《晏子春秋》的整理者是骈宇骞先生的说法,显然是根据骈宇骞先生的《晏子春秋校释》(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一书的序言。骈宇骞先生在该书序言中说:

银雀山竹简的出土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件盛事,它引起了中外学术界人士的极大兴趣和关注。笔者有幸参加了银雀山汉墓竹简的整理工作,得以先读。并在朱德熙、裘锡圭二位先生的指导下进行了简本《晏子》的校注工作,撰为《晏子校注》(见文物出版社出版的《银雀山汉墓竹简》精装八开本第一函),受益非浅。

我参加了当时的银雀山汉墓竹简的整理工作,骈宇骞先生作为见习的北大学生也参加了银雀山汉墓竹简的部分整理工作。但我亲眼看到,文物出版社出版的《银雀山汉墓竹简》(壹)中发表的《晏子春秋》的释文和注释主要是由朱德熙先生亲笔撰写的,所以银雀山汉墓竹简《晏子春秋》的主要整理者应该是朱德熙先生。

为尊重历史,特此说明如上。

                                             2010716

 

 



本文收稿日期为2010年7月18日

本文发布日期为2010年7月18日



点击下载word版:0708一则说明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proudong 在 2010/7/20 14:57:50 评价道:第1楼

    《一则说明》的说明

    骈宇骞

    718看到老师在贵中心网站发表了《一则说明》的文章,思想两天,觉得还是说一点比较好。于是写下了《〈一则说明〉的说明》:

        我作为见习的北大学生当时也参加了银雀山汉墓竹简的部分整理工作,并在朱德熙、裘锡圭二位先生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了简本《晏子》的校注工作,撰写成《晏子校注》(草稿),共收整、残简218枚,校注文字凡69页。在我工作之前,故宫罗福颐先生曾做过一些工作,我们也参考了他的成果。可以说《晏子校注》(草稿)里凝聚着多位先生的辛劳和汗水,是大家努力的结果。大约在197567月间我完成草稿后,交由朱德熙、裘锡圭二位先生进行审阅。而我则回校参加毕业分配,朱德熙、裘锡圭二位先生继续在整理组工作。1985年,文物出版社出版了《银雀山汉墓竹简》(壹),其中发表了《晏子》十六章的释文和注释。我曾拿《晏子校注》(草稿)和“《银雀山汉墓竹简》(壹)中发表的《晏子春秋》的释文和注释进行了比勘,发现其中有很多很多相同之处,也有一些改动和增补之处。我当时比勘的目的主要是想从中了解有哪些改动,又增加了哪些残简,以便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为后来做《晏子春秋校释》打下基础。至于“文物出版社出版的《银雀山汉墓竹简》(壹)中发表的《晏子春秋》的释文和注释”和我写的《晏子校注》(草稿)有哪些相同、改动、补充,或者改动有多大?两书一对比就可一目了然。我在此先提供《晏子校注》(草稿)“第十六章”一篇(63-69页),如果贵中心网站允许,我愿在此全部晒出。

    封面

     63页

    64页

    65页

    66页

    67页

    68页

    69页

    其中红字是我当时拿《晏子校注》(草稿)和《银雀山汉墓竹简》(壹)中发表的《晏子》的释文和注释进行了比勘时的记录。

    2010.7.19

  • 张铉济南 在 2010/7/20 22:43:18 评价道:第2楼

    朱德熙、裘锡圭二先生是与鄙人有师承关系的前辈学者,但鄙人此处也是就事论事。

    搞文史的学者几乎无利可图,那就非常重视“名”了,“知识产权”就是最起码“名”的表现。高邮二王尚且用“家大人曰”标明父子之不同,这说明同一部著作标出诸家之观点是可行的,也是一个典范。虽然师生之间在学术、生活诸多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鄙人以为“家大人曰”“引之谨案”之类还是有必要注明一下的。这样王学奇《宋金元明清曲辞通释》的后记所描述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了。

    鄙人就事论事,请勿牵强附会,或许是鄙人多虑。

  • xinqiji 在 2010/7/21 8:57:11 评价道:第3楼

    中国确实应该重视学生的成果权益问题。在导师指导下做工作,假如学生的工作确有创造性,不是老师手把手地教,应该承认其工作的成果所有权,这也考验一个导师的能力和心量。

    如果导师都是靠攫取学生的成果而生存,那是可怜的。

  • 绿肥红瘦 在 2010/7/21 10:56:55 评价道:第4楼

    说句公道话,如果没有创造性怎么办?

    就“*凷”是“坎”字古字这一条,恐怕就不是《校证》所能认识到的。能否把全部稿子贴出来,让大家看看也好

  • proudong 在 2010/7/21 11:48:55 评价道:第5楼

    绿肥红瘦:《校注》第八章有上无凷(谄)德⑨;上勿私众一句,已公布的第十六章校⑦也有凷(谄)的校注。《校注》第八章上无凷(谄)德⑨的原稿见下:

  • 傻帽跟班儿 在 2010/7/22 15:04:50 评价道:第6楼

           我个人认为楼上贴的这些东西根本不能说明什么。竹简的拼缀、编连、释文、与古书对比、写校勘记等,是最基础而且最为重要的工作,这些工作是否骈先生所做,是完全无法从上面这些贴图上看出来的。

            顺便贴一下裘锡圭先生《谈谈地下材料在先秦秦汉古籍整理工作中的作用》(《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1981年6期)的几句话吧:

            《重要性》和现在这篇文章根据新出资料指出了王念孙在校勘上的个别失误。其实证明王氏正确的新出资料要比证明王氏错误的新出资料多得多。朱德熙先生整理银雀山简本《晏子》时,就发现《读书杂志》校《晏子》的意见往往与简本冥合。

    这段回忆距离银雀山简整理结束不久(文章的写成也许要更早些),这些话与《一则说明》的看法完全一致,想来不会是裘先生误记。这些回忆和proudong 先生所贴骈宇骞先生的陈述,何者更近于真实情况,想必也是一目了然的吧。

  • proudong 在 2010/7/22 15:40:35 评价道:第7楼

    傻帽跟班儿:从时间上看,《晏子校注》(草稿)撰成在1975年7月间

  • 傻帽跟班儿 在 2010/7/22 17:40:11 评价道:第8楼

    proudong:
    傻帽跟班儿:从时间上看,《晏子校注》(草稿)撰成在1975年7月间

    19745月,朱先生和我都被借调到文物出版社,参加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的整理工作。听说我是由王振铎先生推荐的。这项工作一直延续到1977年初。(裘锡圭《我和古文字研究》,原载《学林春秋三编》,又见http://www.gwz.fudan.edu.cn/ShowPost.asp?ThreadID=237)

    按照proudong先生(我不知道此id是否代表骈宇骞先生)的说法,敢情朱、裘两位先生被借调文物出版社之后的一年零两个月的时间,关于银雀山简啥事儿都没有做,光在那里吃白食,然后就等着骈宇骞先生《晏子校注(草稿)》横空出世,恬不知耻地掠人之美啊??古人说“使死者反生,生者不愧其言”,现在事件相关的人还没有都死绝,便有人如此贪天之功,真是天大的悲哀!不过这也说明,参加红楼整理的健在老先生们出来把相关历史尽最大可能回忆出来的重要性。

  • proudong 在 2010/7/22 18:28:23 评价道:第9楼

    傻帽跟班儿:《晏子校注》(草稿)撰成在1975年7月间骈宇骞先生是19748月,后随朱先生和裘先生到文物出版社的。你要搞清楚当时的情况再说。

  • 傻帽跟班儿 在 2010/7/23 10:35:58 评价道:第10楼

    proudong:
    傻帽跟班儿:《晏子校注》(草稿)撰成在1975年7月间骈宇骞先生是19748月,后随朱先生和裘先生到文物出版社的。你要搞清楚当时的情况再说。

    我希望proudong先生不要混淆视听、避重就轻,骈先生是何时进入文物出版社跟随整理的,不是我关心的重点。我昨天之贴是要说明,朱裘两位先生1974年5月就被调进入文物参与银雀山简的整理工作。我要请问proudong先生的是,在1974年5月至1975年7月间,《晏子》简的拼合编连、初步释文、与古书比勘及注释等工作,朱德熙先生是否并非首要的参与者,而是骈宇骞先生?请拿出证据来(所谓1975年的《晏子校注(草稿)》不说明任何问题,已如前贴述)!

  • tristan 在 2010/8/2 0:10:42 评价道:第11楼

    按照雲間先生的說法,打個比方,如果某人抄襲了他人的東西,您以為這不過爾爾,若干年後誰也不曾記得,反正是“有功於學術”。首先,抄襲者名利皆得,您說這對被抄著公平嗎?其次,如果按照您這樣的邏輯為抄襲者正名,怎麼可能會“有功於學術”?愚意以為,在這個問題上千萬不能搗糨糊,如果將他人的辛勞掩爲己有,本來是一種極不誠實的做法,切不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這裡是打個比方,歡迎對號入座。

  • 薛桂烨 在 2010/12/3 3:30:26 评价道:第12楼

     

    裘先生之严谨值得学习。

  • 水墨翰林 在 2010/12/22 12:22:14 评价道:第13楼

    裘先生严谨!学术尚明辨!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11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