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范麗梅:楚簡文字零釋
在 2010/7/21 19:51:47 发布

楚簡文字零釋

 

范麗梅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提要】本文針對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君子為禮〉、郭店楚墓竹簡〈尊德義〉以及楚簡「」字進行考釋。〈君子為禮〉五至簡八論及容貌視聽與言行舉止的準則,是全文重要的一個段落,本文考釋該段落「挑」、「作」、「撓」、「發」、「脅」、「偃」、「傾」、「蹶」、「搖」、「卑」共十個疑難字。〈尊德義〉首簡是全篇的總綱,本文引用《楚辭.九章.懷沙》「懲連改忿」考釋其中「懲忿連」三字,並對全句進行比較完整的解說。「」字普遍見於仰天湖、望山、包山、郭店以及上博楚簡中,是出土文獻釋讀關鍵的字詞,本文綜理眾家成果,並且提出新的考釋意見。

【關鍵詞】楚簡  君子為禮  尊德義  

 

 

一、上博楚簡五〈君子為禮〉

  上博五〈君子為禮〉的論述形式與傳世文獻《論語》、《禮記》等孔門弟子與孔子的對答模式相同,皆為一問一答的短文,數則短文再合成一篇的形式。根據整理者與陳劍、陳偉等學者的編聯,大致可以分為四大段落。[1]每一段落皆有各不相同的論述主題。簡一至簡三記顏淵與孔子論不義勿言、勿視、勿聽、毋動。簡三、簡九與簡四拼接,記顏淵與孔子論人所惡之 獨知、獨貴、獨富。簡五至簡八論及容貌視聽與言行舉止的準則。簡十一至簡十六重新編聯,記子羽與子貢論孔子之賢。其中五至簡八尚有多處字詞未有合理的解釋,本文不揣簡陋,試作若干考釋。

 

(一)釋簡五「凡色,毋憂、毋挑、毋作、毋撓」

 

整理者讀作「凡色毋憂、毋佻、毋怍、毋謠」,引《爾雅.釋言》解「佻」作「偷」,引《禮記.曲禮上》「將即席,容毋怍」釋「怍」,並且引郭店〈成之聞之〉簡二十四「形於中,發於色」說明「凡色毋憂、毋佻、毋怍」其理至明。至於「謠」,則解作歌謠之義。[2]按,整理者所作考釋不確,意思不明。簡文在此乃指形諸於顏面的四種表情。

「憂」,指憂愁,文獻有「憂色」一詞,如《左傳.宣公十二年》:「城濮之役,晉師三日穀,文公猶有憂色。」又《荀子.堯問》:「楚莊王謀事而當群臣莫逮,退朝而有憂色。」皆指因憂慮而發愁的表情。「挑」,簡文作「佻」,二字多有通假之例,如《國語.周語》:「郤至佻天之功以為己力。」《說文.手部》引「佻」作「挑」。又如銀雀山《尉繚子.攻權》:「佻戰毋全氣。」傳世本「佻」作「挑」。並且在文獻使用中皆有輕薄放恣之意,如《楚辭.離騷》:「余猶惡其佻巧。」王《注》:「佻,輕也。」又《詩經.小雅.大東》:「佻佻公子。」朱熹《集傳》:「佻,輕薄不奈勞苦之貌。」又《詩經.鄭風.子衿》:「挑兮達兮,在城闕兮。」朱熹《集傳》:「挑,輕儇跳躍之貌。達,放恣也。」人多半因心裡有歡喜之情,而輕儇跳躍,容易顯露出輕薄放恣的表情。「作」,指忿怒,文獻有「作色」一詞 ,如《禮記.哀公問》:「孔子愀然作色而對曰」鄭玄《注》:「作,猶變也。」《莊子.天地》:「謂己道人,則勃然作色;謂己諛人,則怫然作色。」《晏子春秋》:「公忿然作色,不說。」皆指因事而神情嚴肅或發怒的表情。「撓」,簡文作「」,整理者已指出此字又見於郭店楚簡〈性自命出〉簡二十四「歌謠」之「謠」。「」或「謠」,古音在餘紐宵部,「撓」,泥紐宵部,音近可通。「撓」,指膽怯,文獻有「色撓」或「膚撓」一詞,如《韓非子.顯學》:「漆雕之議,不色撓,不目逃。」又《戰國策.魏策四》:「挺劍而起,秦王色撓。」又《孟子.公孫丑上》:「北宮黝之養勇也,不膚撓,不目逃。」《經義述聞.卷三十一.膚》:「人之顏色見於皮膚,故古人以膚色並言。《管子.內業篇》:『和於形容,見於膚色。』《列子.湯問篇》:『膚色脂澤。』枚乘〈七發〉:『今大子膚色靡曼。』是也。膚色相連,故色亦可謂之膚。……撓,弱也。面有懼色,則示人以弱,故謂之色撓。不膚撓者,無懼色也。」[3]即指因恐懼而膽怯的表情。簡文此言凡色之 四毋者,正謂憂、喜、怒、懼四種易於表露於顏面的情緒反應。

 

 

(二)釋簡七「肩毋發、毋脅」

  簡文「」整理者讀「」為「綮」,讀「」為「廢」,讀「」為「痌」或「痛」。[4]季旭昇讀「」為「肩」,讀「」為「廢」,解為「肩膀不要向下垮」之意。又以為「」字所從有「同」、「冋」、「」、「」四種說法,於簡文或釋讀作「動」、「竦」、「袒」、「蜷」四者皆可通。[5]秦樺林則舉《新書.容經》「廢首低肘」、「平肩正背」、「肩不上下」說明簡文「肩毋廢」指肩須平而勿垂下之義。[6]牛新房則認為當釋作「」,讀為「聳」,「肩毋廢」指肩不要下垂,「毋聳」指不要上抬。[7]蘇建洲先釋「」作「」,讀為「擎」。[8]後又認為「」字應釋作「」,讀為「竦」。[9]陳劍則釋作「」,讀為「傾」。[10]

經由諸位先生的釋讀,簡文此句基本的意思逐漸明確。然而關鍵的「」字考釋仍有問題,首先是此字所從聲符不明,多達「同」、「冋」、「」、「」、「尚」五種說法。其次是所釋「痛肩」、「動肩」、「竦肩」、「袒肩」、「蜷肩」、「聳肩」、「擎肩」、「傾肩」等,或聲韻有隔,或文獻上不見或晚出,皆不足以證明其說。按,簡文「」字,學者已指出又見於上博《周易》簡四十九「厲心」[11],二者字形如下:

  

此字形應是「合」字,而略有訛變,相關訛變的形體又見於信陽楚簡, [12]例如:

 

1.9「汝可答曰」) 1.15「答曰」)

其上部所從「合」字寫法與簡文類似。簡文「」字應從厂,合聲,讀作「脅」。而上博《周易》簡四十九「厲心」之「」,對照今本作「薰」。「薰」,曉紐文部,「合」,匣紐緝部,「脅」,曉紐葉部,三者聲紐相同或相近,韻部文緝對轉,緝葉旁轉,因此聲韻俱近,可以通假。《說文通訓定聲》:「脅,字亦作脥,作,作胛。」[13]李富孫《易經異文釋》卷五:「《孟子》脅肩,漢揚雄傳作『翕』。」另外《詩經.大雅.抑》鄭《箋》作「」,《後漢書.張衡傳》李《注》作「歙」[14],則知此詞聲符有作「夾」、「合」、「甲」者。然則簡文與《周易》皆可讀作「脅」,唯確切意義略有不同。「脅」,《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曹共公聞其駢脅,欲觀其裸。」孔《疏》:「脅是腋下之名,其骨謂之肋。」《儀禮.特牲饋食禮》:「長脅二骨短脅。」胡培翬《正義》:「脊兩旁之肋,謂之脅。」《釋名.釋形體》:「脅,挾也,在兩旁,臂所挾也。」《說文》:「脅,兩膀也。」然則「脅」指身軀腋下兩旁之意。簡文「肩毋脅」,文獻有「脅肩」一詞,見於《孟子.滕文公下》:「曾子曰:『脅肩諂笑,病于夏畦。』」趙岐《注》:「脅肩,竦體也。」又《漢書.吳王劉濞傳》:「脅肩絫足。」《漢書.鄒陽傳》:「脅肩低首。」顏師古《注》:「脅,翕也。謂斂也。」因此簡文「肩毋脅」即指肩不要合斂高竦之意。

至於「肩毋發」,「發」有開啟之意,如《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莊子.胠篋》:「將為胠篋探囊發匱之盜而為守備。」與「脅」合斂之意正好相反,文獻又有「辟」「脅」相對者,如《漢書.王莽傳中》:「動靜辟脅,萬物生焉。」顏師古《注》:「辟音闢,闢,開也。脅,收斂也。」「辟」即開,與「發」意思相同,亦與「脅」成為一組反義詞。因此簡文「肩毋發、毋脅」即指肩毋開合,亦即肩膀必須平正,不要過於鬆懈而放開,也不要過於畏縮而高聳。

  此外,《周易.艮卦.九三》「厲薰心」,上博《周易》簡四十九作「厲合心」,二者皆應讀作「脅」。「脅」有拉折壓迫之義,如《淮南子.本經》:「性命之情,淫而相脅。」高誘《注》:「脅,迫也。」《管子.大匡》:「使公子彭生乘魯侯,脅之,公薨于車。」文獻或作「搚」,《公羊傳.莊公元年》:「齊侯怒,與之飲酒,於其出焉,使公子彭生送之,於其乘焉,搚幹而殺之。」何休《注》:「折聲也。」《左傳.桓公十八年》:「使公子彭生乘公,公薨于車。」杜預《注》:「拉公幹而殺之。」孔《疏》:「莊元年《公羊傳》曰:『搚幹而殺之。』《齊世家》云:『因摺殺魯桓公。』搚、摺、拉音義同也。」然則《周易》「厲薰心」、「厲合心」、「厲脅心」皆謂危亡之憂壓迫其心之意。

 

 

(三)釋簡七「身毋偃、毋傾」

  簡文「身毋毋倩」,整理者以為「」,從身,從安,讀作「偃」。「倩」則讀作「靜」。指出「身宜正直」而未做詳細的說明。[15] 按,「」,從身,安聲,與「偃」皆影紐元部,可通。因此整理者此說可從。至於「倩」,應讀作「傾」。「倩」,清紐耕部,「傾」,溪紐耕部,聲近韻同可通。

簡文言「身毋偃毋傾」,「偃」,在文獻中前伏與後仰二義兼具,前伏之義如《說文》:「偃,僵也。」《呂氏春秋.貴卒》:「管仲扞弓射公子小白,中鉤,鮑叔御,公子小白僵。」高誘《注》:「僵,猶偃也。」後仰之義如《吳越春秋》:「迎風則偃,背風則仆。」《墨子.備穴》:「偃一覆一。」孫詒讓《閒詁》引畢云:「偃,仰也。」《說文通訓定聲》:「伏而覆曰仆,仰而倒曰偃。」[16] 然則伏、仰二義實相對而言的關係,是一物前後搖擺的動作,如《尚書.金縢》:「秋,大熟,未穫。天大雷電以風,禾盡偃。」《論語.顏淵》:「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何晏《集解》引孔曰:「偃,仆也。」皇侃《疏》:「偃,卧也。」《孟子.滕文公上》:「草上之風,必偃。」趙岐《注》:「偃,伏也。」乃指風吹禾草前後的擺動,簡文「偃」從身,實泛指身體前後俯仰的動作。

  至於「傾」,則指左右偏側之意,如《說文》:「傾,仄也。」又「仄,側傾也。」《列女傳.節義》:「宮人皆傾觀。」王照圓《補注》:「傾,側也。」《禮記.曲禮下》:「凡視,上於面則敖,下於帶則憂,傾則姦。」鄭玄《注》:「闢頭旁視,心不正也。」孔穎達《疏》:「傾,欹側也。」因此簡文「傾」應泛指身體左右傾側的動作。

前後之偃仰,左右之傾側是人或物慣常的動作,二者往往相對成詞,如《管子.勢》:「一偃一側,不然不得。」尹知章《注》:「偃側,猶倚伏也。」因此簡文「身毋偃毋傾」,正謂身體應當平直,不要前俯後仰,也不要左傾右側。

 

 

(四)釋簡七「行毋蹶、毋搖」

簡文「行毋」,整理者讀「」為「眡」,讀「」為「搖」,解為「行容應端莊,不宜顧盼搖晃」。[17]然而所謂「顧盼」,簡文前面已言及「凡目毋遊」,所謂「搖晃」,簡文前面也已言及「身毋偃毋傾」,在此皆不應該重複。

簡文「」字字形如下:

 

 

下部從止,上部字形略訛,應是「氒」字,與「氏」字相混,尤其表現在三晉文字中,三晉「氏」字有如下字形:

 

(三晉115「氏」)羌鐘「氏之鐘」)(中山王鼎「氏以賜之」)

 

而「氒」字又有如下字形:

 

(中山王圓壺「以憂厥民」)(中山侯鉞「以敬厥眾」)羌鐘「厥辟韓宗」)

 

與以上諸字形比較,可知簡文「」字應從止,氒聲。讀作「蹶」,從止表行走之義,「蹶」,文獻又作「躩」,「氒」,古音見紐月部,「蹶」,見紐月部,「躩」,見紐鐸部,聲紐相同,韻部相近,可通。「蹶」在文獻的使用中,由同一意涵引伸出二種相反的意義,一是以「蹶」或「躩」為行走快速之義,如《國語.越語下》:「臣聞從時者,猶救火、追亡人也,蹶而趨之,唯恐弗及。」韋昭《注》:「蹶,走也。」《論語.鄉黨》:「行不履閾,過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又:「君召使擯,色勃如也,足躩如也。」皇侃《義疏》引江熙:「不暇閒步,躩,速貌也。」《禮記.曲禮上》:「將即席,容毋怍,兩手摳衣,去齊尺,衣毋撥,足毋蹶。」鄭《注》:「行遽貌。」二是行走快速則容易跌倒,而有顛躓傾倒之義,如《孟子.公孫丑上》:「今夫蹶者、趨者,是氣也,而反動其心。」朱熹《集注》:「如人顛躓趨走,則氣專在是而反動其心焉。」《荀子.富國》:「夫是之謂國蹶。」楊倞《注》:「蹶,傾倒也。」《淮南子.精神》:「形勞而不休則蹶。」高誘《注》:「蹶,顛。」因此簡文「行毋蹶」乃指行走時應注意速度,不要過快而跌倒。

  至於「」字,整理者讀「搖」正確,然而釋作搖晃則不確。文獻中「搖」有行走疾速之意,如《方言》:「搖,疾也。」《廣雅.釋詁一》:「搖,疾也。」《楚辭.九章.抽思》:「願搖起而橫奔兮,覽民尤以自鎮。」《讀書雜志.餘編下.楚辭》:「搖起,疾起也。疾起與橫奔,文正相對。」[18] 因此簡文「行毋搖」乃指行走時應注意速度,不要突然快速奔走。

 

 

(五)釋簡七「足毋卑、毋高」

  簡文「足毋毋高」,整理者讀「」為「墜」,解為低義,與「高」對言。[19]其實禤健聰已指出整理者釋簡文作「」,于形不合,並引郭店〈尊德義〉簡十八與上博〈容成氏〉簡二十九說明疑為「鞭」字古文,並讀此字作「偏」。[20]按,禤說字形可從,而釋讀不確。簡文「」字如下:

 

 

上從卞,下從又,此字形楚文字多見,除了禤說所舉二例,還有若干字形如下:

 

(郭店〈五行〉簡34「中心辨然」)(郭店〈尊德義〉14「教以辯說」)

(上博〈容成氏〉16「辨為五音」)(上博〈容成氏〉20「辨其左右」)

 

與上面諸字形比較,尤其是〈容成氏〉二例,可以確定簡文此字確從「卞」聲,在此可讀作「」,「卞」,並紐元部,「卑」,幫紐支部,聲紐相近,韻部似隔,然而文獻有通假的例子,如《書序》:「王俾榮伯。」《釋文》:「俾,馬本作辨。」[21] 「俾」,幫紐支部,「辨」,並紐元部,即聲紐幫與並,韻部支與元通假之例,並且由上舉諸例「卞」字在楚簡中多用做「辨」字聲符可證。又《說文通訓定聲》:「卑,字亦作『匾』。……匾、卑雙聲。」[22] 「匾」,幫紐真部,真元旁轉,亦可通。「卑」在文獻使用中有低下之義,如《禮記.中庸》:「辟如登高必自卑。」孔《疏》:「卑,下也。」《周易.繫辭上》:「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孔《疏》:「卑謂地體卑下。」卑下之義與「高」正相反。

  簡文「足毋卑毋高」,整理者以為指行進間步履宜穩重,並引《國語.周語下》說明「視遠足高」是行容不正,其解說不明確。所謂「足高」,指舉步高遠,引伸有高傲之義,如《左傳.襄公三十年》:「不慼而願大,視躁而足高,心在他矣。」《國語.周語下》:「今晉侯視遠而足高,目不在體,而足不步目,其心必異矣……視遠,日絕其義;足高,日棄其德。」《呂氏春秋.精諭》:「妾望君之入也,足高氣彊,有伐國之志也。」而「卑」則有輕賤之義,如《說文》:「卑,賤也。」《荀子.大略》:「志卑者輕物,輕物者不求助。」又〈修身〉:「狹隘褊小,則廓之以廣大;卑溼重遲貪利,則抗之以高志。」楊倞《注》:「卑謂謙下,溼亦謂自卑下如地之下溼然也。《方言》:『溼,憂也。自關而西,凡志而不得,欲而獲,高而有墜,行而中止,皆謂之溼。』」因此簡文「足毋卑毋高」實指舉止不要自卑,也不要自傲的意思。

 

 

二、郭店楚簡〈尊德義〉

郭店楚簡〈尊德義〉首簡所言「尊德義,明乎民倫,可以為君。忿,改忌勝,為人上者之務也」[23],是全篇開宗明義的總綱,談論為君、為人上者之所務在於尊德義、明民倫、忿改忌勝四者。其中「忿」一句尚未有比較完備的解釋,試作考釋如下。

」、「」二字字形如下:

 

  

 

」,從水脽聲,古音在端母脂部。「懲」,古音在定母蒸部。端、定二聲皆為舌頭音,脂、蒸二韻相近可通,因此「」可讀作「懲」。「」,從絲,從車,《說文》:「,馬也。從絲車。與連同意。」則「」與「連」同。《楚辭.九章.懷沙》:「懲連改忿兮抑心而自強」,王逸《注》:「懲,止也。」懲與改為前後文動詞,與簡文「懲」、「改」前後句兩個動詞相同。「連」,王逸《注》:「言止己留連之心。」乃以「留連」解之。《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引此句作:「懲違改忿兮抑心而自彊」,其中「連」作「違」,歷來學者多以「連」為形近而誤的錯字,如《讀書雜志.餘編下.楚辭》:「連,當從《史記.屈原傳》作違,字之誤也。違,恨也。言止其恨,改其忿也。恨與忿義相近,若云留連之心則非其類矣。」[24] 正是以「連」為誤字,同時解「違」為恨。然而簡文作「」,與「連」同,可知「連」並非誤字。

李零曾指出簡文「忿連」應讀作「忿戾」[25],陳偉也列舉《論語.陽貨》:「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為證,並舉何晏《注》引孔安國「惡理多怒」來解釋。[26] 「戾」古音為來母月部,與「連」古音為來母元部,聲韻皆通,可知「忿連」與「忿戾」意相同。另外,古書又有「忿纇」,見於《左傳.昭公二十八年》:「貪惏無餍,忿纇無期。」「纇」古音為來母物部,與「連」、「戾」音韻亦近,且杜預《注》:「纇,戾也。」是又可知「忿連」、「忿戾」與「忿纇」意義相當。至於「連」、「違」二字,在古書中還有其他異文,如《文選.潘岳河陽縣作》:「連陪厠王寮」之「連」,五臣《注》本作「違」。而「違」古音匣母微部,與「纇」之物部為對轉,且《禮記.大學》:「人之彥聖而違之」,鄭玄《注》:「違,猶戾也。」凡此可知,簡文與文獻中的「忿連」、「忿戾」、「忿纇」與「忿違」皆為音義相當的詞組,其意為無理的忿恨多怒,亦即暴虐之意。

而簡文「懲忿連」之意,《大戴禮記.保傅》:「天子…… 不能懲忿窒慾,不從太師之言,凡是之屬太傅之任也。」又《周易.損卦.象傳》:「君子以懲忿窒欲。」又《左傳.成公三年》:「各懲其忿,以相宥也。」皆謂懲止忿怒。文獻又有「止忿」一詞,如《管子.宙合》:「此言止忿速,濟沒法也。」與之相反的是文獻中的「行忿」、「遂忿」,如《管子.宙合》:「夫行忿速,遂沒法,賊發。」又《韓非子.解老》:「譬之若劍戟,愚人以行忿則禍生,聖人以誅暴則福成。」又《管子.法禁》:「以朋黨為友,以蔽惡為仁,以數變為智,以重斂為忠,以遂忿為勇者,聖王之禁也。」明代汪瑗《楚辭集解》說:「懲違改忿,如《易》『懲忿窒欲』,《左傳》『昭德塞違』之意。君子修身之功,莫切于此;克己之功,莫難于此。」[27] 可知「懲忿連」在簡文中指的是為人上者的君主修身之務在懲止(戒慎抑止)無理的忿恨多怒(暴虐)。

至於「改」,《周易.益卦.象傳》:「有過則改」,《孔疏》:「改,謂改更懲止。」所言改更懲止,正簡文懲與改之意。「忌勝」,顏世鉉曾舉〈語叢二〉:「惡生於性,怒生於惡,勝生於怒,忌生於勝,賊生於忌。」以及《荀子.成相》:「主忌苟勝,群臣莫諫必逢災。」楊倞《注》:「主既猜忌,又苟欲勝人也。」進行說明。[28] 另《逸周書.周祝》:「維彼忌心是生勝」,孔晁《注》:「勝謂勝所忌。」潘振《解義》:「心有所嫉,是謂忌心,故好勝。」[29] 則「忌勝」指由「性」、「惡」、「怒」、「勝」、「忌」、「賊」一連串惡忌之事中產生的猜忌與好勝之心,為人上之主所應改更導正。睡虎地秦簡〈為吏之道〉有:「毋復期勝,毋以忿怒決。」[30] 「期勝」即「忌勝」,秦簡以「期勝」與「忿怒」連說,也與此「忌勝」與「忿連」連言相當。《晏子春秋.問下》有所謂「喜樂無羨賞,忿怒無羨刑」,簡文以「懲忿連,改忌勝」為為君之務,旨在因忿連暴虐之君,不能合理的執法行罰,而忌才好勝之君,也不能合理的論功行賞,實扣緊了賞、罰二者來立論,強調前說仁德與合義的重要,此所謂尊「德」、「義」。

綜上所述,則首簡可以語譯為「尊崇德與義,明瞭於人倫關係,此足以作為君主。戒慎抑止無理的忿恨暴虐,改更導正猜忌與好勝之心,是作為人上之君主的要事。」

 

 

三、釋楚簡文字「

 

  楚系簡牘包括仰天湖、望山、包山、郭店以及上博等簡中有「」字,其寫法多變,以郭店楚簡為例,約有以下不同的寫法:

 

(郭尊17(郭語四6(郭性20(郭語一4(郭語一97

(郭語二5(郭語三41(郭語三44(郭語三71

 

歷來學者的隸定與釋讀多有不同。其中裘錫圭認為「」從且得聲,與「度」、「序」古音皆相近。[31]而陳偉則以《禮記.坊記》「禮者,因人之情而為之節文,以為民坊者也」、《管子.心術上》「禮者,因人之情,緣義之理,而為之節文者也」以及《淮南子.齊俗》「故禮因人情而為之節文」等文獻之證,連接郭店〈語叢一〉簡三十一與九十七為「禮因人之情而為之節度者也」,然仍從裘說,將「」讀作「度」,唯指出「節度」與文獻之「節文」相當。[32]然李天虹則以為對照相關文獻與郭店簡其他文例,「」應讀作「文」。[33]

至於「」何以能讀作「文」,在字形上,李家浩指出「」見於《汗簡》與《古文四聲韻》引石經,是古文「閔」字。[34]而李學勤進一步指出「」可分解為所謂的「鹿頭」、「」形和右側的「」,同時根據《汗簡》閔字的另一字形作「」與「」,而推論所謂的「鹿頭」實際上是從「民」或說是從「民」省聲。至於下半部是「」字的古文寫法,而右側的「」表文飾之義,因此李說以為「」應理解為從「」「」「民」聲的字,同「」乃是一個字的異寫,而由於音同,其讀為「閔」或「文」是合乎情理的。[35]

綜合以上諸說以及文獻上的佐證,可知「」字在部份楚簡中讀作「文」是肯定的。然而在郭店楚簡中,此字並非只讀作「文」,實還有讀作「度」的用法,如〈語叢一〉簡四「有命有度有名」、〈語叢三〉簡七十一「命與度與」皆是,周鳳五師曾舉出《楚辭.離騷》「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證簡四「有命有度有名」一句。[36] 此外,《韓詩外傳》也有「其所受天命之度,適至是而亡,弗能改也,雖枯槁弗捨也」以及「其節度淺深,適至於是矣」皆可證〈語叢〉二簡應讀作「度」。同時,上引李學勤的說法,以為「」從「」、「」、「民」聲,然而李說實無說明何以「」字從「」。

首先說明「」字下部所從,查考《汗簡》閔字的寫法有以下四種:

      

而《古文四聲韻》閔字相關的寫法有三種:

    

二書的第一類字形「」與「」與楚簡「」形正同,其下部的「」字,實即由「民」字訛變過來。甲骨文「民」字作: [37]

      

其字形從「目」從「」,或從「卜」,或從「又」,與楚簡「」部正相當。因此「」字下部所從應是從「目」從「又」(偶或從「」),亦即「民」字的部件拆寫而來,在「」的整個字形中處於下方,而與獨立「民」字的寫法不同而已。《汗簡》中「」字正是從門,民聲的字,與從門,文聲的「閔」字,只是替換了不同的聲符。至於「」「」、「」、「」諸字所從的「」形,則應由「」上部之形與從「民」的部份進一步合筆而成,亦即鹿頭(無角)與目形合而書之而成。此外「」字又有從「且」的字形,應是後來由「目」形改為「且」字聲符以助標音之用。

其次說明「」字上部,「民」字自金文以下作:[38]

      

而楚簡中「民」字作:[39]

        

 

又李家浩指出九店楚簡「民」字作:[40]

  

 

因此可知獨立的「民」字字形發展到戰國,與鹿頭又有形同而混用的情況。因二者相混,是以出現「」「」、「」、「」等「閔」字所從的「」旁,上從鹿「頭」,下又從「又」的字形,且皆能以「民」為聲。「鹿」與「民」二字聲韻遠隔,然而字形在發展過程中漸同而相混用,就「閔」字的諸古文字形,可見一般。

  綜上所論,即可知何以楚簡「 」字,能夠從明紐真部的「民」聲,與明紐文部的「文」通讀;也能夠從來紐屋部的「鹿」聲,或清紐魚部的「且」聲,與定紐鐸部的「度」字通讀了。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十三經注疏》,《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19978月)

《十三經注疏》,《尚書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19978月)

《十三經注疏》,《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8月)

《十三經注疏》,《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8月)

《十三經注疏》,《儀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8月)

《十三經注疏》,《禮記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8月)

《十三經注疏》,《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19978月)

《十三經注疏》,《春秋公羊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19978月)

《十三經注疏》,《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8月)

《十三經注疏》,《爾雅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8月)

《十三經注疏》,《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8月)

李富孫:《易經異文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黃懷信、張懋鎔、田旭東撰;李學勤審定:周書彙校集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屈守元:《韓詩外傳箋疏》(成都:巴蜀書社,1996

朱熹:《詩集傳》(臺北:學生書局,1970年)

胡培翬:《儀禮正義》(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

朱熹:《四書集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99年)

錢繹:方言箋疏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王先謙:《釋名疏證補》(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

黃錫全:《汗簡注釋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0年)

夏竦:《古文四聲韻》(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10月)

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臺北:藝文印書館,19941月)

王引之:《經義述聞》(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9月)

王念孫:《讀書雜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9月)

韋昭注:《國語》(臺北:藝文印書館,1958年)

繆文遠:《戰國策新校注》(成都:巴蜀書社,1987

司馬遷著,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72年)

班固著,顏師古集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趙曄:《吳越春秋》(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1

吳則虞:《晏子春秋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62

王利器:《呂氏春秋注疏》(成都:巴蜀書社,20021月)

孫詒讓:《墨子閒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王先謙:《莊子集解》(臺北:廣文書局,1972

尹知章注,戴望校正:《管子校正》(臺北:世界書局1973年)

王先謙:《荀子集解》(台北:成文出版社,1977

陳奇猷:《韓非子集釋》(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王聘珍:《大戴禮記解詁》(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

劉文典:《淮南鴻烈集解》(臺北:明倫出版社,1971

王照圓:《烈女傳補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

洪興祖:《楚辭補註》(臺北:藝文印書館,19779月)

汪瑗撰,董洪利點校:《楚辭集解》(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610月二刷)

蕭統等編,李善等注:《增補六臣註文選》(臺北:華正書局, 1977年)

 

 

二、近人論著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輯:《甲骨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李天虹:《郭店竹簡〈性自命出〉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3月)

李學勤:〈試解郭店簡讀「文」之字〉,《孔子.儒學研究文叢.一》(濟南:齊魯書社,20014月)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信陽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3月)

容庚編著:《金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9811月六刷)

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5月)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2月)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月)

高亨纂著,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會典》(北京:齊魯書社,19977月)

陳偉:〈《語叢》一、三中有關「禮」的幾條簡文〉,《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陳偉:《郭店竹書別釋》(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1月)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中文系編:《九店楚簡》(北京:中華書局,20005月)

湯餘惠主編:《戰國文字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12月)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編:《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12月)

顏世鉉:〈郭店楚簡淺釋〉,《張以仁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臺北:學生書局,19991月)

 

 

三、網路論文

牛新房:〈讀上博(五)劄記〉,武漢大學簡帛網站,2006917

季旭昇:〈上博五芻議(下)〉,武漢大學簡帛網站,2006218

秦樺林:〈楚簡《君子為禮》劄記一則,武漢大學簡帛網站,2006222

陳偉:〈《君子為禮》9號簡的綴合問題〉,武漢大學簡帛網站,200636

陳劍:〈談談《上博()》的竹簡分篇、拼合與編聯問題〉,武漢大學簡帛網站, 2006219

禤健聰:〈上博楚簡(五)零劄(二)〉,武漢大學簡帛網站,2006226

蘇建洲 :〈〈上博(五)〉柬釋(二)武漢大學簡帛網站2006228

蘇建洲:〈《上博楚簡(五)》考釋二則〉武漢大學簡帛網站,2006121

 

 



[1]陳劍:〈談談《上博()》的竹簡分篇、拼合與編聯問題〉,武漢大學簡帛網站,2006219。陳偉:〈《君子為禮》9號簡的綴合問題〉,武漢大學簡帛網站,200636

[2]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月),頁257

[3]王引之:《經義述聞》(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20009月),頁743-744

[4]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月),頁259

[5]季旭昇:〈上博五芻議(下)〉,武漢大學簡帛網站, 2006218

[6]秦樺林:〈楚簡《君子為禮》劄記一則,武漢大學簡帛網站,2006222

[7]牛新房:〈讀上博(五)劄記〉,武漢大學簡帛網站, 2006917

[8]蘇建洲:〈〈上博(五)〉柬釋(二)武漢大學簡帛網站2006228

[9]蘇建洲:〈《上博楚簡(五)》考釋二則〉武漢大學簡帛網站,2006121

[10]轉引自蘇建洲:〈《上博楚簡(五)》考釋二則〉 武漢大學簡帛網站,2006121

[11]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2月),頁61

[12]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信陽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 19863月),圖版114

[13]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臺北:藝文印書館, 19941月),頁195

[14]高亨纂著,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會典》(北京:齊魯書社,19977月),頁693694

[15]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月),頁259

[16]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臺北:藝文印書館, 19941月),頁721

[17]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月),頁259

[18]王念孫:《讀書雜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20009月),頁1040

[19]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月),頁259

[20]禤健聰:〈上博楚簡(五)零劄(二),武漢大學簡帛網站2006226

[21]高亨纂著,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會典》(北京:齊魯書社,19977月),頁479

[22]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臺北:藝文印書館, 19941月),頁558

[23]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 19985月),頁55

[24]王念孫:《讀書雜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20009月),頁1040

[25]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23月),頁141

[26]陳偉:《郭店竹書別釋》(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31月),頁136

[27]汪瑗撰 董洪利點校:《楚辭集解》(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610月二刷),頁201

[28]顏世鉉:〈郭店楚簡淺釋〉,收入《張以仁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臺北:學生書局,19991月),頁394

[29]黃懷信、張懋鎔、田旭東撰,李學勤審定:《逸周書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12月),頁1143

[30]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編:《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12月),頁81

[31]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5月),頁182101314

[32]陳偉:〈《語叢》一、三中有關「禮」的幾條簡文〉,《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頁143-144

[33]李天虹:《郭店竹簡〈性自命出〉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頁14-22

[34]李天虹:《郭店竹簡〈性自命出〉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頁21所引。

[35]李學勤:〈試解郭店簡讀「文」之字〉,《孔子.儒學研究文叢.一》(濟南:齊魯書社,20014月),頁117-119

[36]周鳳五師的說法,係筆者在1999-2000年在台大中文研究所選修周師「郭店竹書研究」的課堂筆記。

[37]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輯:《甲骨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頁157

[38]容庚編著:《金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9811月六刷),頁813

[39]湯餘惠主編:《戰國文字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112月),頁811

[40]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中文系編:《九店楚簡》(北京:中華書局, 20005月),頁7150

 

 

本文發佈於《臺大中文學報》第二十六期,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076月:頁67- 88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0年7月21日



点击下载附件:0710楚簡文字零釋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admin 在 2010/7/21 19:55:12 评价道:第1楼

    同时上傳原雜誌pdf文本,敬請下載:

    0710楚簡文字零釋

  • 海天 在 2010/7/23 8:40:49 评价道:第2楼

    筆者曾在20091126在中心網站發表〈《君子為禮》簡七字詞考釋二則一文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998,這兩則的結論與范麗梅小姐本篇大作的第三、第四則結論相同,我們當初寫作時沒有注意到小姐的文章是不應有的失誤,謹向作者表示歉意!不過拙文的論證過程與范小姐的文章還是有著不同點,就權作范文的補充吧。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465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