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趙家棟:敦煌本《文選注》字詞考辨
在 2010/8/13 13:11:45 发布

敦煌本《文选注》字词考辨

 

赵家栋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要:敦煌本《文选注》为今天的文选学、训诂学和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对敦煌本《文选注》的释读,特别是对其俗字、疑难疑义的字词的准确释读与考辨,将有助于学术界更好地利用这一宝贵资料进行专题研究。这里仅就敦煌本《文选注》中几则疑难疑义字词试作考辨,以补学者对敦煌本《文选注》释读的不足。

关键词 :敦煌本 《文选注》 字词 考辨

 

敦煌本《文选注》包括两部分,一为日本东京细川氏永青文库藏一轴敦煌本《文选注》写卷,该文库19654月影印出版,并附有神田喜一郎的《解说》。该卷存236行,仅有注文内容,没有《文选》原文,据内容可知乃为司马相如《喻巴蜀檄》、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檄吴将部曲文》、钟会《檄蜀文》和司马相如《难蜀父老》之注文。另为天津艺术博物馆藏一轴与永青文库所藏非常相似的敦煌本《文选注》写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敦煌文献》中收录。该卷存220行,也仅有注文内容,没有《文选》原文,据内容可知乃为赵景真《与嵇茂齐书》、丘希范《与陈伯之书》、刘孝标《重答刘秣陵沼书》刘子骏《移书让太常博士》及孔德璋《北山移文》之注文。据学者考订这两卷敦煌本《文选注》是同一写卷内容相连的两个片断,为唐钞本。此敦煌本《文选注》所据之《文选》是一个与今传世《文选》各种版本系统不同的一个本子,某些地方保存了萧选的本来原貌。此注与今存李善注、五臣注及日本平安朝写本集注皆有不同。注文所征引,有的是今已失传而又不见于他引的唐前典籍。其语词训释,都可以在唐以前的训诂学专著或古书旧注中找到依据,有的注释可补各注本的不足,为今天的文选学研究,训诂学的研究和汉语词汇史研究提供可贵的资料。今笔者据影印本,录文参照了罗国威《敦煌本<文选注>笺证》 (以下简称为《笺证》巴蜀书社,2000),对敦煌本《文选注》中几则疑难疑义字词试作考辨。

  

一 喻—踰—蹹—蹋

1)后司马文王见之,云“喻太山令东覆”之语,乃追还,与嵇康俱煞来市[1]。(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敦煌本《文选注》写卷,(以下简称为津艺),“6-767行。下同。)

2)“蹴崙” 、“踰山”,俱谓在朝,言我意恶,欲除去之,我安得佐助国家,平涤恢廓也。(津艺:27-28

按:例(1) “云‘喻太山令东覆’之语”,《笺证》认为“云”为“有”之讹,非是。上文说“在路作此书寄康”,此处用云当为摘录书信之文,故用“云”字。《笺证》认为“喻”和“来”分别为“蹋”和 “东”,甚是。“来”与“东”的繁体“”形近, 然“喻”与“蹋”字形相距较远,很难致误。《文选·赵景真<与嵇茂齐书>》及干宝《晋纪》皆有“蹴崑崙使西倒,蹋太山令东覆”语。而敦煌本《文选注》简引作“蹴崙”、“踰山”,见例(2)。“喻”为“踰”的音借字,佛典中也见二者相借。梁僧旻、宝唱等集《经律异相》卷十四:“诸梵志曰:‘佛之道化宁喻于师乎?’”(中华大藏经本),“喻”,高丽藏、资福藏、碛砂藏、普宁藏、永乐南藏、径山藏、清藏、大正藏作“踰”;又卷五:“琉璃城,坚固难喻,志明意定,永无忧患,何德到此神妙?”“喻”,资福藏、碛砂藏、普宁藏、永乐南藏、径山藏、清藏作“踰”;又卷十二:“女見光明踰于日月,心知非恒。”“踰”,资福藏、碛砂藏、普宁藏、径山藏作“喻”。“踰”又是“蹹”的讹体,而“蹹”即“蹋”、“踏”之异体。 《说文·足部》:“蹋,践也。”段玉裁注:“俗作踏。”《集韵》入声二十七“合”韵:“踏、蹹、蹋,践也。或作蹹、蹋。”又入声二十八“盍”韵:“蹋、蹹、躢,敌盍切,《说文》:‘践也’。或作蹹、躢。”《龙龛手镜·足部》:“蹋、蹹,徒合反,践也,履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纠蓼叫奡蹋以艐路兮,蔑蒙踊跃腾而狂趡。”司马贞《索隐》引《三仓》云:“踏,著地。”《搜神记》卷二十:“此是毒螫物,不可长,我当蹹杀之。”可见“踏”、“蹋”、“蹹”、“躢”,均为一字之異体。且不少从 “”之字,或体均从“翕”,如《集韵》“榻”之或体为“”;“搨” 之或体为“”;“褟” 之或体为“”;“”之或体为 “”等。日本青莲院藏《系观世音应验记》“释道冏道人”条:“道冏亦俱在冰上,进退必死。本既精进,因念观世音。於是觉脚下如踰柱物,得以不陷。”又“梁声”条:“向大半河遭败,去岸殊远,一沉一浮,饮水垂死。忽然觉脚得踰地,便已在岸上。”又“超达道人”条:“超达知行不免,因伏住草中,骑来踰草,并历边不见。”又“栾苟”条:“须臾,见一人倚在江中央,水裁至腰。苟知是神人,即投水就之。体自不没,脚如踰地。” [2]诸例中的“踰”,方一新先生认为是“逾”的异体,并推定四例中的“踰”都是踩、踏之义或即由“踰”的“越过、跨越”义引申而来[3]。董志翘先生在《试论<观世音应验记三种>在中古汉语研究方面的语料价值》一文中已经作了辨正,从故训材料、俗字构形及写本特点考察后,指出抄本中四例并非“踰”字,实乃“蹹”之讹写。而“蹹”即“蹋 ”之異体[4]。论证较为严密,可为确论。不过在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敦煌本《文选注》》中也有“蹹”的俗讹体“踰”字,更有甚者俗讹体“踰”还被误写成音借的“喻”,其致误的途径是“蹋——异体——蹹——俗写形讹——踰——在形讹的基础上又据讹字音借——喻”。敦煌写本的用例更进一步佐证董说至确。

(柔)伐

后天监二年,魏以为之悉梁之土地江山易攻讨处,遂令将兵伐梁。(津艺:38-39

按:《笺证》据《魏丘哲妻鲜于仲儿墓志》认为“”乃“柔” 之别体,甚是。浙敦027《大智度论》:十三者毛上向青色柔软右旋。“柔”写体作“”。“”与“”形近。然《笺证》录文改“”为“以” 字,则大谬。“柔伐”当为“蹂伐”,“柔”为“蹂”的本字。“蹂”有“侵伐”义,《新唐书· 李嗣业传》:“贼酋李归仁拥精骑薄战。王师注矢逐之,走未及营,贼大出,掩追骑,还蹂王师,于是乱不能阵。” 宋王偁《东都事略·马知节传》:“继恩恶知抗直不附己,遣守彭州,付以羸兵三百蹂贼。”“蹂伐”同义连用。蹂与践同义,“蹂践”引申也有“侵伐”义,宋苏轼《答李琮书》:“更番出兵,以蹂践乞弟族帐,使春不得耕,秋不得获。”《金史·术甲臣嘉传》:“有诏蹂践宋境上,毋深入。”“蹂伐”又可作“践伐”,《吕氏春秋·古乐》:“成王立,殷民反,王命周公践伐之。”高诱注:“践伐,前往讨伐也。”

三 懊惚

张绣降曹公,公纳其母,绣懊惚遂反,掩煞太祖长子昂及一姓。后曹公计刘表破,绣来降,太祖不罪之,封以为候。(津艺:4850

按:“懊惚”一词,《笺证》未注。“懊惚”当为“懊恼”,这里表示恼恨的意思。“惚”本是恍惚之正字,但它也为写本文献中“惱”字的俗讹体。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十五“苦恼”条:“奴倒反,《说文》:痛恨也。经文作‘惚’ ,非也。非经义,下愚之情妄书不成字。”颜元孙《干禄字书》上声:“惚、”,释为“ 上俗下正”。明孙沐《干禄字书·跋》云:“右《干禄字书》,再以鲁公石刻校之,多所更定。… …上声有‘惚’字,在十九皓韵中,同为‘’字。字书 ‘’字别无此体,即恍惚之‘惚’也,音忽。”认为是传刻致误。张涌泉先生在《敦煌俗字研究》中指出:俗书多有以“惚”为“”(为惱之异体。《集韵》以“”为“惱” 字或体,是也)俗字者。颜元孙据当时写本用字的实况辨别正俗,故以“惚”为“”(惱)之俗字;而孙氏不见敦煌遗书,不明写本用字的真相,因疑“惚”为后人传刻之误[5]。《艺文类聚》卷七十六《内典》上“内典”条引梁武帝《如炎诗》曰:“热缘热惚逼,渴爱渴心生。”“热惚”即为“热恼”。《慧琳音义》有类似的情形。该书卷二“匘膜”条:“上乃倒反。《说文》作,头中髓,从肉,声。有作 ,或作……并非也。”又卷四“髓匘”条:“下能老反。《文字集略》云:‘头中实也。’此字讹谬甚多,或从三止,或从月,或从忽,或从山,皆非也。”敦煌卷子S.388《正名要录》:“ ”,即 “”正“”俗。S.161《礼忏文》:“(前缺)曰髓支节手足。”“髓”即为“髓”。“”作“”(或云“从忽”)正犹“惱” (或作“”)作“惚 ”也。“懊惱”本义为“烦恼”,《百喻经·雇借瓦师喻》:“此弊惡驢,須臾之頃,盡破我器,是故懊惱。” 唐韩偓《六言》之二:“惆悵空教夢見,懊惱多成酒悲。”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一折:“似這般大雪呵,街上黎民也懊惱。”又倒文作“惱懊”,《敦煌曲子词·阿曹婆词之三》:“空閨恆獨寢,君王塞北亦應知,惱懊無知呈肝膽,留心會合待明時。”因烦恼而引起心理上的怨恨和恼怒,元无名氏《四换头》:“佳人薄命,懊恼东君忒世情。”又作“敖惱”。明无名氏 《桃符记》第四折:“成精作怪二桃符,今日箇敖惱的上仙發怒。”《汉语大词典》在“懊惱”条下没有列“恼恨 ”义项,当据补。《元语言词典》“懊惱”条下列有“恼恨”义项,是。其实唐代已有此义项了,《唐五代语言词典》未列,也当据补。

四 平怀

移书让太常,移,易也,以我此情移易彼情曰移。此情相彼,亦同此平怀。即州县移同,此县向彼曰移,县诣州曰谍上,解上等。(津艺: 110112

按:《笺证》据意改“平怀”为“本怀” ,甚误。在书仪中彼此年龄官爵相当者则称为“平怀”。“平怀”一词习见于敦煌书仪,P.3637《新定书仪镜·通例第二》:“凡惟(倾)仰、驰系、旷奉、辞奉、安、奉问等语,皆是平怀施小重,自叙亦可推免。凡倾仰、枉问、白书、勤仰、諮叙、翘企、所履、清、休宜、敬重、敬厚等语皆平怀 。……凡书末,尊行皆告,……平怀云咨。……凡尊长通称吾,小重平怀皆称名,平怀已上通用谨字。凡题书,父母云几前,尊长云座前,小重云前或云谨通,平怀云谨咨,小重云呈简,卑幼云省,子孙云发。”例中六个“平怀”皆指同辈。在宋代书仪中常用作“平交”。司马光《书仪》卷一“私书”《上尊官时候启状》下注云:“裴文有四海吉书,分五等,以父之执友、疏属、尊亲、受业师为极尊;年纪高于己或职掌稍高及姊夫妻兄之属为稍尊;齿爵相敌者为平怀;年小于己官卑于己及妻弟妹夫为稍卑;先曾服事及弟子之类为及卑。今… …以齿爵极远者为尊官,与极卑不甚相远者为稍卑,改平怀为平交。”[6]敦煌书仪也有用“平交”的,P.3449 《刺史书仪》:“奉门状回书平交:伏蒙恩私,特垂检访,少事出入,有阙祗印(迎)。” [7]又佛典中也常见“平怀”一词,表示平等、地位相当之人。汪绍峰《初唐佛典词汇研究》“平怀”条有论说。[8]今再补一二例。《宋高僧传》卷一七:四方后进巡礼相见,皆用平怀之礼。”(50/818a,所引佛典均用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本。 /”前后的数字分别表示册数和页数, a,b,c分别表示上中下栏。下同。)《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然于床上礼拜,诸国所无。或敷毡席,亦不见有。欲敬反慢,岂成道理?至如床上席上,平怀尚不致恭,况礼尊师大师,此事若为安可?”(54/223a

又爵位相当的平怀之间的书信称为“平状 ”,体现对等之礼。宋沈括《梦溪笔谈·故事一》:“衣冠故事,多无着令,但相承为例。如学士舍人蹑履见丞相,往还用平状,扣阶乘马之类,皆用故事也。”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事始· 勿破他故事》:“故事,知制诰见宰相,止用平状。”可知在宋代学士舍人与丞相、知制诰与宰相皆爵位相当。“此县向彼曰移”正说明移书是平怀之间的书信或文帖。(P.3718《曹盈达写真赞并序》:“虽乃宠厚荣深,不失谦恭之操。处于平怀贵侣,常抱伯桃之谋。”)

五 理 投

巫蛊,谓武帝在甘泉宫,江充诈遣理桐木人五投太子宫,而上武帝言太子宫有巫蛊气,遂掘之,得桐木,太子怨之,遂将兵围以充。(津艺:153156

按:《笺证》认为:“‘理’当为‘埋’ 之讹,‘投’二字今改作‘於’,俟考。”笔者核对影印卷“理”字不误,左边构件作,不可能是之讹。“理 ”当为“治”,避唐高宗李治的讳而改,敦煌唐代写卷中习见。“理桐木人五”即为“治桐木人五 ”,意为作五个桐木人。“投”即是“投停”,为停的音借字。投停就是投放,停有停放义。唐白居易《岁暮夜长病中灯下闻卢尹夜宴以诗戏之且为来日张本也》:“当君秉烛衔杯夜,是我停灯服药时。” 元 无名氏《神奴儿》第二折:“我与你种着火,停着残灯。”就具体语境来说投放到太子宫也就是说埋在太子宫。《汉书·江充传》:“充既知上意,因言宫中有蛊气,先治后宫希幸夫人,以次及皇后,遂掘蛊于太子宫,得桐木人”颜师古注曰:“《三辅旧事》云:‘充使胡巫作而埋之。’”对应颜注可知江充是指使胡巫作桐木人并埋在太子宫的。然而胡巫怎么能够进入太子宫呢?《汉书·江充传》有记载:“于是上以充为使者治巫蛊。充将胡巫掘地求偶人,捕蛊及夜祠,视鬼,染污令有处,辄收捕验治,烧铁钳灼,强服之。”颜师古注引张晏曰:“充捕巫蛊及夜祭祠祝诅者,令胡巫视鬼,诈以酒醊地,令有处也。”又师古自注曰:“捕夜祠及视鬼之人,而充遣巫污染地上为祠祭之处,以诬其人也。”通过《汉书》的记载和颜注我们知道江充“令胡巫视鬼,诈以酒醊地,令有处也”然后“遣巫污染地上为祠祭之处,以诬其人也”,这正与“诈遣理桐木人五投太子宫”相同。

六 鹄头 反波

言作鹄头之书以来,士即与之反波之书却之。(津艺:206207

按:“鹄头”即为“鹤头”,《庄子·庚桑楚》:“奔蜂不能化藿蠋,越鸡不能伏鹄卵。”陆德明释文:“鹄,本亦作鹤,同。”唐李商隐《圣女祠》诗:“寡鹄迷苍壑,覊凰怨翠梧。”冯浩笺注:“鹄,《英华》作鹤。鹤、鹄古通。” 《集韵·铎韵》:“鹤,或作鹄。”“鹄头之书”也就是“鹤头书”,是古代一种为颁发诏命所用的书体名,这里指招纳贤士的诏书。又作“鹤书”,《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鹤书赴陇” 李善注引南朝齐萧子良《古今篆隶文体》:“鹤头书与偃波书俱诏板所用,在汉则谓之尺一简。髣髴鹄头,故有其称。”唐杨炯《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南宫养老,坐闻鸠仗之荣;东岳游魂,俄见鹤书之召。”明张羽《徐黄门画》诗:“前年版下鹤头书,征起直上青云衢。”“反波之书 ”指回复偃波之书,偃波书也是古代一种为颁发诏命所用的书体名,这里指招纳贤士的诏书。拒绝征召的书为“反波之书”。《初学记》卷二一引汉挚虞《决疑要注》:“尚书台召人用虎爪书,告下用偃波书,皆不可卒学,以防矫诈。”唐高适《观李九少府翥树宓子贱神祠碑》诗:“龙盘色丝外,鹊顾偃波中。”清赵翼《题百体寿字》诗: “垂露偃波取殽列,鹄头虎爪仿走飞。”敦煌本《文选注》这里乃避重复而变文为之。

七 知 送从

当汉武帝建元五年,知通夜郎、滇池,遣中郎唐蒙,赍帛遣诏,征巴蜀千人,兵粮送從。蒙在郡发万人,后诛巴蜀之渠帅,蜀人大惊,故帝遣司马相如,相如往檄,以晓喻之。(日本东京细川氏永青文库藏敦煌本《文选注》写卷第57行。录文参考了日本冈村繁 著 罗威国 译《永青文库藏敦煌本<文选注>笺订》,收录于罗国威《敦煌本 <文选注>笺证》)

按:“知通”即为“欲通”,知有“想欲、期望“义,《礼记·乐记》: “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郑玄注:“知,犹欲也。”《广韵·支韵》:“知,欲也。”唐代诗歌中也有用例,杜甫《赠汝阳王》诗:“已忝归曹植,何知对李膺。”李白《早秋赠裴十七仲堪》诗:“明主倘见收,烟霄路非赊。知飞万里道,勿使岁寒嗟。”“送从”当为“送徙”。从的繁体作“從”与“徙”写本常形近相讹。東晋王献之《洛神帖》十二行“徙”字形作S.388《正名要录》:“,上正,下通用。”S.388《正名要录》:“二同。”S.530《大唐沙州释门索法律义辩和尚修功德记碑》:“以元鼎六年自巨鏕南和從居于流沙,子孙因家焉,遂为敦煌人氏。”这里“從居”当为“徙居”。敦研185《佛说辩意长者子经》:“导從前后,回车入国。”從字形作,与徙字相近[9]。《太平御览》(四部丛刊本)卷五十一《文士传》曰:“魏文帝之在东宫也,宴诸文学,酒酣,命甄后拜坐者,坐者咸伏,惟刘桢平仰观之,太祖以为不敬,送徙簿。”张家山汉简247号墓出土《奏谳书》:“助赵邯郸城,已即亡,从史赵地,以亡诸侯论。今阑来送徙者,即诱南。” 冈村繁先生认为:“底本作‘送從’,与底本文意龃龉。‘從’疑当作‘运’。抄写时,纷乱中误将‘运’写成‘從’,极有此可能。”其实就字形来说“运(運) ”与“從”相差很大,误写的可能性很小。冈村繁先生又指出:“无论‘送徙’这一熟语抑或‘徙送’这一词汇,均未见用例。”[10]其实不然,“送徙”用例有之,见上文所引。又有“徙送”,《嘉庆重修一统志》(四部丛刊)卷七十五《江宁府(三)》云:“刘义庆,宋宗室,元嘉中为丹阳尹,有百姓妻赵杀子妇,遇赦,应徙送避孙仇。义庆以为骨肉相残,宜求之法外,礼有过失之宥,律无雠祖之文。宜共天同域,无亏孝道。”

要之,冈村繁先生之说不可取。“征巴蜀千人,兵粮送从”当一句读,动词“征”的宾语应该是千人及兵粮,“送徙”承接行为,对人来说是“徙”,对粮来说是“送”,统言之则为“送徙”。由此文意允洽。

 

参考文献:

[1]罗国威.敦煌本《文选注》笺证[M].成都:巴蜀书社,2000.

[2]董志翘.《观世音应验记三种》译注[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71-72;78-79;114.

[3]方一新.南朝人撰《观世音应验记》词义琐记六则[J].中国语文.2001(2):156.

[4]董志翘.试论《观世音应验记三种》在中古汉语研究方面的语料价值[A].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五辑) [C]. 成都:巴蜀书社,2002.中古近代汉语探微 [M].北京:中华书局,2007:82- 84.

[5]张涌泉.敦煌俗字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103-104.

[6]张小艳.敦煌书仪语言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292.

[7]张小艳.敦煌书仪语言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312.

[8]汪绍峰.初唐佛典词汇研究[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145-146.

[9]黃 征.敦煌俗字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440;67.

[10]罗国威.敦煌本《文选注》笺证[M].成都:巴蜀书社,2000:83.

 



 基金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09B_080R;南京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养资助项目

 

 

 



本文发表于《宁夏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本文发布日期为2010年8月13日



点击下载word版:0717敦煌本《文选注》字词考辨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萧三余 在 2010/8/13 15:41:25 评价道:第1楼

    先提3条意见:

    1.干宝《晋纪》有“蹴崑崙使西倒,蹋太山令东覆”语.

    按:我未能检出.

    2.“柔伐”当为“蹂伐”,“柔”为“蹂”的本字。“蹂”有“侵伐”义.

    按:《說文》:“柔,木曲直也。”並非“蹂”的本字。,安撫。柔伐,懷柔而伐之,又拉又打也。即“又柔又伐”,言服則懷柔之, 叛則伐之。《文選·潘安仁·楊荊州誄》:“示威示德,以伐以柔。” 李善註:“《左氏傳》:‘蒼葛曰:德以柔中國,刑以威四夷。’又曰:‘伐叛,刑也。柔服,德也。二者立矣。’”亦言“誅叛柔服”,《文選·陸機·辨亡論》:“誅叛柔服,而江外底定。” 李善註:“《左氏傳》:‘隨武子曰:君討鄭,怒其貳而哀其卑,叛而伐之,服而赦之。伐叛,刑也。柔服,德也。二者立矣。’”也言“伐叛柔服”,《三國志·魏志·牽招》:“(曹公)伐叛柔服,寧靜四海。”又《毌丘儉》“毌丘儉,字仲恭,河東聞喜人也。父興,黄初中為武威太守,伐叛柔服,開通河右。”也作“懷柔伐叛”,《文苑英華》卷482《賢良方正策》:“是則懷柔伐叛,取亂侮亡。”《舊唐書·東夷》:“怀柔伐叛,前王之令典;興亡繼絶,往哲之通規。”也言“討叛柔服”,《通鑑》卷136:“澄至州,討叛柔服,氐羌皆平。”

    3.蹂伐”又可作“践伐”,《吕氏春秋·古乐》:“成王立,殷民反,王命周公践伐之。”高诱注:“践伐,前往讨伐也。”

    按:高注踐訓往,錯。字或作殘,當讀為翦。

     

  • ccjin 在 2010/8/14 14:34:25 评价道:第2楼

    《文選集注》卷八五《與嵇茂亝書》題下作者“趙景真”下《文選鈔》引干寶《晉紀》:“蹴崐崘使西倒,蹋太山令東覆。”

  • 你再不同意我就要打人了 在 2010/8/23 20:41:15 评价道:第3楼

    蹋、蹹、踰等字的关系,孙诒让也讨论过。

  • 墨涸居士 在 2010/9/9 21:45:22 评价道:第4楼

    又有“徙送”,《嘉庆重修一统志》(四部丛刊)卷七十五《江宁府(三)》云:“刘义庆,宋宗室,元嘉中为丹阳尹,有百姓妻赵杀子妇,遇赦,应徙送避孙仇。义庆以为骨肉相残,宜求之法外,礼有过失之宥,律无雠祖之文。宜共天同域,无亏孝道。”

    此段文字抄自《宋书·刘义庆传》:

    时有民黄初妻赵杀子妇,遇赦应徙送避孙仇。义庆曰:“案《周礼》,父母之仇,避之海外,虽遇市朝,斗不反兵。盖以莫大之冤,理不可夺,含戚枕戈,义许必报。至于亲戚为戮,骨肉相残,故道乖常宪,记无定准,求之法外,裁以人情。且礼有过失之宥,律无仇祖之文。况赵之纵暴,本由于酒,论心即实,事尽荒耄。岂得以荒耄之王母,等行路之深仇。臣谓此孙忍愧衔悲,不违子义,共天同域,无亏孝道。”

  • 墨涸居士 在 2010/9/9 21:52:31 评价道:第5楼

    “送从"自是一词,护送随从。《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有仆射,秩比千石期门掌执兵送,武帝建元三年初置……羽林掌送從,次期門。”

  • 墨涸居士 在 2010/9/9 22:07:00 评价道:第6楼

    汪绍峰.初唐佛典词汇研究[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145-146.

     

    汪绍峰当作王绍峰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455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