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 12日晚,美国郡礼大学顾史考教授在我中心为复旦师生作了题为“从出土文献看传世的讹脱情况”的讲座。
讲座中,顾史考先生重点讲解了出土文献中的“”及与“”相关之字的一些例子。顾先生认为,古文字中的“”有两系,一类是从口虎声的形声字,可用为“呼”、“號”等义,另一类是从虎从口的会意字,是“虐”字的一种写法。上博简《景公瘧》“景公疥且”的“”当读为“痼”,《左传》与《晏子春秋》相关篇章的“”之异文“痁”是 “”之讹。上博简《容成氏》简36的“疾始生”当读为“痼疾始生”。顾先生还推测,郭店简《缁衣》“五之刑”、上博简《缁衣》“五虖之刑”及传世本《礼记·缁衣》、《尚书·吕刑》的“五虐之刑”本皆作“五號之刑 ”,义即“五等之刑”。
随后,听众与顾史考先生就一些具体的释读问题进行了讨论。听取讲座的有复旦师生数十人。来中心访问的台湾师范大学林素英教授作为嘉宾出席了讲座。
顾史考教授今年八月至十一月在我中心访学研修。前日,顾教授还在文史研究院作了题为“中国经典与先秦酒文化”的讲座。这次讲座以《尚书·酒诰》和《诗经·小雅 ·宾之初筵》为中心,探讨了中国酒文化的滥觞及其流变。
顾史考先生
学者合影留念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19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