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謝明文:固始侯古堆一號墓所出編鎛補釋
在 2010/12/8 12:57:18 发布

固始侯古堆一號墓所出編鎛補釋

(首發)

 

謝明文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固始侯古堆一號墓所出銅鎛鐘共8件,各鎛鐘形制相同,大小依次遞減。鎛鐘的鉦部及左右鼓部均鑄有銘文,其中 M1P4鎛鐘的銘文全被刮去,其它各鎛鐘鑄鐘人名也被鏟掉,各鎛銘文相同。[1]該墓還出土銅編鐘共9件,其中M1P15——17號的3件銅編鐘的銘文可以連讀,與銅鎛鐘銘文的後半段相同。M1P1(《新收殷周青銅器銘文暨器影彙編》[2]276,下文簡稱《新收》)鎛鐘的銘文拓片相對清晰一些,我們的釋文主要根據 M1P1鎛鐘的銘文,在必要時也參考其它各鎛鐘。趙世綱先生執筆的《固始侯古堆出土樂器研究》(以下簡稱趙文)一文對M1P1鎛鐘銘的釋文如下:

唯正月初吉丁亥,□□擇其吉金,自作龢鐘,肄肄倉倉,嘉平元賁,孔樂父兄,萬年無期,□□參壽,其永鼓之,百歲外,遂以止 [3]音。

《新收》276282除了“樂”前一字釋作“子”,最後四字釋作 “述以之音”外,其餘諸字之釋大體與趙文相同。吳鎮烽先生《商周金文資料通鑑》(1.2版) 15805-15812(下文簡稱《通鑑》)[4]的釋文爲:

隹(唯)正月初吉丁亥,□□𢍰(擇)其吉金,自乍(作)龢鐘,龢龢倉倉,子樂父(兄),萬年無諆(期),□ □(嘉)平,方𠦪𦓃(壽),諆(其)永鼓之,百歲外通,(以)之韶。

《近出殷周金文集錄二編》38-45的釋文大體與《通鑑》相同。而《通鑑》的釋文有多處和趙文不同,並且釋讀的順序也不一樣。其實對照相關各器上的銘文,有很多證據能說明《通鑑》的釋讀順序明顯有誤。比如M1P5(《新收》279)或M1P6(《新收》280)的銘文都是“參”處在闕文“□□”的後面,而“壽”和《通鑑》所釋的“嘉平方𠦪”分別處在左右鼓;M1P15(《新收》289)“參”處在闕文“□□”的後面,而“嘉” 處在“倉”的後面,所以是不可能出現“□□嘉平,方𠦪𦓃(壽)”這樣的句子的。銘文的釋讀順序應當從趙文。趙文指出“擇”前邊兩缺文當是作鐘人名,被鏟去,可信(銘文後半的兩缺文趙文也指出是作鐘人名,詳見下文)。關於所謂的 “肄肄倉倉”,趙文認爲:

肄字寫作“”與《曾侯乙墓》的“”同,當爲肄字。裘錫圭、李家浩先生在《曾侯乙墓鐘銘文與考釋》一文中云:“肄(引者按:非肄,原作 “”)字从先聲,可以與洗相通。‘聿’(引者按:聿應作“”)當即津字,(引者按:此逗號爲趙文誤加)所以得聲的‘’省體。‘先’屬文部, ‘’屬真部,二部古音相近。” “”,淅川下寺楚墓出土的 鐘銘文中的倉字即寫作 “”,“肄肄倉倉”在這裏當是形容鐘聲的美妙。淅川下寺楚墓出土的王孫誥中(引者按:當是“鐘 ”之誤)銘文有“煌煌熙熙”之句,肄和熙音近可以通假。

“ 倉倉”在樂器銘文中多見。它在金文及典籍中異文甚多,作“鎗鎗” 、“鶬鶬”、“瑲瑲”、“將將”、“鏘鏘”等。趙文所釋“肄”字,《通鑑》釋作龢,王秀麗先生則從釋“肄”之說,且認爲:

“肄”、“肆”古通用。“肄肄”、“肆肆”,用爲鐘聲之辭雖不見于典籍,但“肆”與鐘磬有關典籍多見。《周禮·春官·小胥》:“凡懸鐘磬,半爲堵,全爲肆。”[5]

董珊先生認爲:

先生釋爲“肄”。今按該字應分析爲从“尹”、“尗”聲,其下部與莒平鐘 “=雍=”(《集成》 1·00179)之“”字形近,當據裘錫圭先生分析,形容鐘聲的 “△△(引者按:△字,下文我們將會談到)雍雍”可讀爲“肅肅雍雍”,即見於《詩·周頌·有瞽》的“喤喤厥聲,肅肅和鳴”。肅肅,敬也。雍雍,和也。[6]

暫且不論字形,趙文說“肄和熙音近可以通假”、王秀麗先生因爲“肄肄”用爲鐘聲不見於典籍,而與量詞之“肆”相聯繫,這些說法就已經不妥了。更何況趙文所援引的《曾侯乙墓》中的那個字,是 “”而並非“肄”字。其實,所謂“肄”字原作 “”,與“肄”字明顯不類。《通鑑》釋作龢, [7]但此字與同銘中“龢鐘”之“龢”作 “”字形迥異。而上引董說則很具有啟發性,不過在字形上還略可補充。該字下部形體很清楚,比較邾公華鐘(《集成》245,我們認爲形左下是“人”旁,只是其中的一豎筆向上和上部橫劃稍有交接而已。甲骨文中有等形,林澐先生從字形演變和辭例兩方面指出了這些形體即象形寫法的“戚”字,認爲戚是兩側有齒牙形扉棱的一種特殊形式的鉞。這類象形一路寫法的“戚”字,尚保留在戰國時代的詛楚文中,以之爲偏旁的字秦漢文字多見。[8] 在戰國竹書中,象形的戚及以之爲聲的字亦多見,如(《郭店簡·尊德義》簡7)、(《郭店簡·語叢一》簡34)、(《上博(一)·孔子詩論》簡4)、(《郭店簡·性自命出》簡34)等。[9] 除去“人”形後的部分與上舉象形寫法的“戚 ”相近,我們認爲應當分析爲从人从象形寫法的“戚”, 應即親戚之“戚”。[10]相當的字,M1P5(《新收》279),雖然後者下部有殘泐,但它的上部與《包山楚簡》簡174(肅)”字的上部比較接近,故似可隸作“”。又戚爲清母覺部,肅爲心母覺部,兩者音近。與“戚”同从“尗”聲的“寂”與从“肅”聲的“繡”、“蕭”都有相通之例。 [11] ”很可能是把“肅”由會意結構改換成了形聲結構。退一步講,即使“”不是形聲結構的“肅”,但認爲它从“戚” 得聲,和“肅”相通應該是沒有問題的。“肅肅”在鎛銘中形容聲音,它在典籍中亦多見。如《詩經·周頌·有瞽》:“喤喤厥聲,肅雍和鳴,先祖是聽。”《禮記·樂記》:“《詩》云:‘肅雍和鳴,先祖是聽。’夫肅肅,敬也;雍雍,和也。”此外,《爾雅·釋言》: “肅、噰,聲也。”《禮記·少儀》:“鸞和之美,肅肅雍雍。”孔疏:“肅肅雍雍者,鸞和聲之形狀,肅肅然,雍雍然。肅肅是敬貌,雍雍是和貌。”孫希旦《禮記集解》:“鸞和肅肅雍雍,言其聲之美。”

在兩周金文中,還有一個經常用來形容鐘鎛之聲的詞“△△”,而“△ ”以(此形隸定從下引裘先生文)爲聲,或从鳥,或从隹,或从金,或从戈。鄭剛先生認爲“△”的聲符“與漢代的叔字一致”,[12] 裘錫圭先生通過秦漢文字論證了音與“尗”相同或極爲相近。[13]兩位先生都認爲“△”應該讀爲“肅”,而裘先生在字形分析上更詳盡、準確,我們認爲讀“肅”之說可信。[14] 在已有的金文資料中,跟“△△”相搭配的,除了叔弓鐘、鎛爲“△△(肅肅)”,秦公大墓石磬銘(《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72分、《一粟集》355- 375頁。下文引到該石磬銘文時不再注明出處)爲“△△(肅肅)鎗鎗”,其餘均爲“△△(肅肅)雍雍”(但是此類格式的前面不少也有倉倉/鎗鎗)。而我們討論的“(肅肅)倉倉”,它的搭配正和秦公大墓石磬 “△△(肅肅)鎗鎗”一致,兩者正可互證。而上引的莒平鐘“△” 字或作“”,其所从之“”似可看作是一般的“△”字所从之“”與本銘“”所从之“”的中間形態。所以所从之“”,也可能就是由莒平鐘“”變形音化而來,即把後者所从的“”改作與之形近的象形寫法的“戚”作爲音符。

元字不太清晰,此從趙文釋。字,趙文和《新收》皆釋作“賁”,趙文認爲 “賁”爲古代的一種祭禮,且認爲“百歲外”即百年之後,遂、隧同音可通假,古代君王埋葬制度,設有隧道以通向墓室。全銘的意思趙文理解爲“在某一年正月丁亥的這一天,□□先擇最好的黃銅,鑄造了一套非常協和美妙的編鐘,用它來作賁祀和娛樂父母兄弟。祝愿自己像參星一樣長壽,並且在死後,隨葬在他的墓內,在另一世界享用 ”。趙文所釋“賁”字,《通鑑》釋作“𠦪”,陳英傑先生認爲“方𠦪參壽”之“𠦪”與祈、匄義近。[15]

前面我們已經論述過根本不會出現“方𠦪𦓃(壽)”這樣的句子,陳英傑先生的釋讀順序和《通鑑》同誤。很明顯,“肅肅倉倉,嘉平元”都是跟鎛鐘之聲有關的,“嘉平”與“元”屬於聯合關係,而“嘉”、“元”又分別是“平”和 “”的修飾語。故把“”釋爲“賁”,並且訓爲和鎛聲本身不相關的“賁祀”,這是不對的。“嘉”用於樂器銘文且和聲音相關,見於沇兒鐘(《集成》 203)“孔嘉元成 ”。與本銘的“嘉”雖然意思差不多,但是兩者的語法性質不一樣,前者作中心語,後者作狀語。平,指樂聲細大不逾(參看《國語·周語下》及韋昭注)。它形容樂聲,典籍中多見,金文亦有。如者 鐘(《集成》193-202)“卑(俾)龢卑(俾)平”、[16]𪒠鐘(《新收》482)“龢平均韹”。“元”在樂器銘文中作修飾語見於許子𨡰鐘(《集成》154)、徐王子旃鐘(《集成》182)、沇兒鐘(《集成》203)、王孫遺者鐘(《集成》261)、王孫誥編鐘(《近出殷周金文集錄》60-85)等器之 “元鳴孔皇”。“”,从𠦪,乃是“奏”字,此字甲骨文中多見(參看《甲骨文編》1965年版694頁、《殷墟甲骨刻辭類纂》570-572頁)。它也見於鼓爵(《通鑑》8476[17])、作冊般銅黿(《中國歷史文物》 20051期、《新收》1553)、秦公大墓石磬等。[18] 後者有“百樂咸奏”一語,其中“咸”表示範圍。而本銘“元奏”之“元”猶如“元鳴”之“元”,強調“奏”的程度或狀態,和嘉對舉,意義也與“嘉善”義近,但這類形容詞在樂器銘文中意義往往較虛。以金文中習見的“元鳴孔皇”例之,“嘉平元奏”也很可能本作“元奏嘉平”,只不過因爲要和“壽”押韻(銘文韻例分析見下文),所以把“元奏嘉平”倒作“嘉平元奏”。 [19]

樂前面一字,原作子,趙文根據文義認爲子當是孔字,並舉淅川下寺出土的王孫誥鐘“元鳴孔煌”之“孔”寫作“子”爲例。[20] 認爲子當是孔字,可從。此外,秦公大墓石磬、王孫遺者鐘(《集成》261)也是孔寫作子,伯公父簠(《集成》 4628)“其金孔吉”之“孔”,蓋銘作“孔”,而器銘作“子”。“參壽”[21]前的“□□”,雖然按照文例,此處闕文中也可能含有祈求性動詞。但如果真是這樣,不太可能銅鎛鐘共 8件及 M1P15——17銅編鐘上都把此處的祈求性動詞鏟去。所以趙文認爲“參壽”前的“□□”也是作鐘人名,這應該是可信的。“人名+參壽”的結構雖不含祈求動詞,其義仍可通。相同之例如叔簠(《集成》4620-4622)“叔眉壽”。 [22]這一組器上的人名都被鏟去,很可能是銅鎛鐘易主所致。

“ 述”字原作“”(《新收》276)、“”(《新收》281),與常見的“述”字比,在竪筆的左右兩小筆中間添加了一橫筆,以致第二個字形和“(歸)”近似。《通鑑》釋作“通”,誤。趙文釋作“遂”固然可以,[23]但讀爲隧卻不妥。“述”讀爲“遂”,應訓爲 “乃”。銅鎛銘最後一字,趙文釋爲“音”,《通鑑》釋作“韶”。董珊先生認爲:“從字形看,銘文最後一個字應釋爲‘遣’。‘遂以之遣’的意思就是以這套編鐘‘發送’死者,即以之隨葬,‘遣’即 ‘遣冊’之‘遣’。”[24]

東周樂器銘文中,音字多見,如莒平鐘(《集成》174)作 “”、徐王子旃鐘(《集成》182.2)作“”、秦公鐘(《集成》266)作“”,曾侯乙鐘(《集成》286)作“”。而銅鎛銘被釋作“音”的那個字,M1P1作“”(《新收》276)、M1P5作“”(《新收》279)、M1P7作“”(《新收》281),與“音”之字形明顯不合,並且釋爲“音 ”,“遂以之音”從文義上也不好講。M1P1M1P5中的字形明顯不从刀,可見《通鑑》釋作“韶”也是不對的。

比較曾侯乙鐘(《集成》286、上博簡《性情論》簡27”等从“”或从“”的字,我們認爲銅鎛銘最後一字應該釋作“”或“”。而“”形及其省體“”、“”在曾侯乙墓鐘磬銘文、包山簡和郭店簡中作爲偏旁多次出現。裘錫圭先生、李家浩先生認爲“”形應當分析爲上从“”下从“(即“𠳋”字)”,即“𠳋”的異體。《說文》“”字“讀若愆”,“愆”、“遣”讀音相近,所以“𠳋”字加注“”聲[25]就音理而言,則本銘之“”似乎可讀作“遣”。“百歲外,遂以之 (遣)”的“遣”可參照否叔尊(《新收》 1950)、否叔卣(《新收》1951)等器“爲母宗彝,則備用遣母靈”之“遣” 。又《儀禮·既夕禮》:“書遣於策,乃代哭如初。”鄭玄注:“策,簡也。遣猶送也,謂所當藏物茵以下。”《儀禮·檀弓下》:“始死,脯醢之奠;將行,遣而行之;既葬而食之。”鄭玄注:“將行,將葬也。葬有遣奠。”《儀禮·既夕禮》:“公史自西方東面,命毋哭,主人、主婦皆不哭。讀遣,卒,命哭。滅燭,出。”鄭玄注:“ 遣者,入壙之物。”可見“遣”作動詞有“遣送”之意,作名詞有“ 入壙之物”的意思,則“遂以之(遣)”可如董珊先生那樣理解爲“以這套編鐘‘發送’死者,即以之隨葬”。但“遣送”之“遣”一般是對他人而言,器主自身言“用鎛鐘來(遣)自己”,從情理上看,則似乎有點不妥,所以“”讀作“遣”似有可商。

我們可再從銘文押韻及用字習慣來考慮“”的讀法。“奏”字,古韻學家一般歸在侯部,與幽部雖有一定的距離。但在古文字資料中,“奏”字與幽部字多有交涉。奏中𠦪當是聲符,而不是“”,金文中奏、𠦪通用,它們的音應該相近。[26]而“𠦪”在甲骨金文中大多表示“禱”這個詞, [27] 在金文中表示“仇/逑”這個詞的字與“𠦪”也有可能是一字分化。[28]“仇”、“逑”、“禱”都是幽部字,故在此銘中,“奏”字可與“參壽”之“壽”押韻。此外倉、兄,押陽部韻;其、之,押之部韻。所以鎛鐘銘中的“”應該是和月部字“外”押韻。[29]又在簡帛中,“”及其省體“”、“”爲聲旁的字,其讀音當在月部或與之相近,與“噬”、“逝 ”、“滯”均有相通之例。[30]陳劍先生還對以“”形之省體“”形和“”形爲聲旁的字用爲“噬”或“逝”,從字形和讀音上作出了合理的解釋。[31]

所以我們根據“”及其省體“”、“”爲聲旁的字在簡帛中常用作“噬”、“逝”等月部字的用字習慣以及“”在鎛銘中又與月部字“外”押韻來看,我們認爲鎛鐘銘的“”當讀爲“逝”。[32]“逝”常訓爲“去”或“往”,大多數情況下可作爲不及物動詞,後面不需要接賓語。《老子》二十五章“大曰逝”,王弼注:“ 逝,行也。”《廣雅》:“逝,行也。”“去”、“往”、“行”意義皆相因。則“百歲外,遂以之(逝)”與敬事天王鐘(《集成》 73-81)“百歲之外,以之大行”正可合觀。《後漢書·安帝紀》:“孝和皇帝懿德巍巍,光于四海;大行皇帝不永天年。”李賢注引韋昭曰:“大行者,不反之辭也。天子崩,未有諡,故稱大行也。”從敬事天王鐘來看,當時死亡諱稱作“大行”,未必專用於天子。同樣,死亡也可諱稱作“逝”,如司馬遷《報任安書》: “是僕終已不得舒憤懣以曉左右,則長逝者魂魄私恨無窮。”後世“ 逝”指稱死亡亦習見。“逝”常訓爲“去”、“往”、“行”,故可引申作爲“死亡”的諱稱,和“大行”引申作爲“死亡”的諱稱,亦正可類比。總之,從用字習慣、銘文押韻以及文義來看,我們認爲 “”讀爲“逝”之說勝於讀“遣”之說。 [33]“百歲外,遂以之(逝)”表達了“在其死後,用此套編鎛陪葬”的意思。

根據上文的討論,我們把鎛銘重新釋寫於下:

隹(唯)正月初吉丁亥,□□𢍰(擇)其吉金,自乍(作)龢鐘。(肅肅)倉倉,嘉平元奏,子〈孔〉樂父 (兄),萬年無諆(期),□□參 𦓃(壽),諆(其)永鼓之,百歲外,述(遂) (以)之(逝)。

 

附記:本文第二稿在寄送給董珊先生審閱時,蒙董先生於2010224在回復筆者的郵件中告知,董先生有一篇未刊舊稿《讀〈固始侯古堆一號墓〉銘文劄記》,又蒙先生惠賜大作,我們十分感激。本文第三稿在參看董先生大作後有所修改。董先生之說未對鎛銘最末一字作字形分析,對所謂“肄”字的字形分析也與拙文的字形分析不同。此外我們對“”的讀法也與董說不盡相同。拙文相關部分權且作爲董先生大作的一個小小補充。

拙文曾承蒙裘錫圭師、劉釗先生、沈培先生、董珊先生、陳劍先生、郭永秉先生、周波先生、鄔可晶先生審閱指正,讓我避免了許多錯誤,謹致謝忱。

 

補記:射壺所謂“追”字的釋讀

新近發表的射壺,共有甲、乙兩件,兩件壺的銘文分布位置相同,均分別銘於器頸部內壁與器蓋子口外壁上,器蓋銘文也基本相同,略有差異。[34] 其中銘文“乃使述△念于蔡君子興,用天尹 [35]之寵,式蔑射歷,賜之[36]金”的“△”,原形作“”(射壺甲頸內壁)、“”(射壺甲蓋子口外壁)、“”(射壺乙蓋子口外壁)。[37]

“ △”字,朱鳳瀚先生釋作“追”。雖然文意很通順,但“△”與“追 ”一般寫法差別很大(參看四版《金文編》102-103頁),朱先生的說法顯然值得商榷。

金文中“/遣”,昔須甗(《通鑑》3345,《考古與文物》20104期)作“”;柞伯鼎(文物20065期)作 “”;尊(《集成》5992)作“”;叔吉父盨作“”、“”、“”(《集成》44164418);多友鼎(《集成》2835)作 “”;晉姜鼎(《集成》2826)作“”。射壺“”與上述字形比較,無疑也是“遣”字。[38]

而 “”(射壺甲頸內壁),朱先生認爲其所从 “𠂤”形的上端作“旡”之上部形。我們認爲兩者雖然形體比較接近,但仔細比較還是有差別的。“旡”上端表示“口 ”的那部分一般是由一曲筆寫成的(參看四版《金文編》 353-354頁“既 ”字所从“旡”旁),而“”所从“𠂤”形的上端“”是由兩筆構成的,特別是它左邊一豎筆向下與橫筆相交,且該豎筆的下端部分還低於這一橫筆,與“旡”在這個地方一般是圓轉的一曲筆“”有別。“”所从“𠂤”形下面的那個圓圈不封閉,有缺筆。同理,我們據此可推斷“𠂤”形上端的所謂“旡”形右邊部分也是有缺筆的。如果把“[39]右上與右下的缺筆都補充完整則作 “”形,然後再與“”比較,主要差別有兩點:一是兩者的“手”形方向相反,具體說前者可看作从“𠬞”,後者可看作从“”;二是前者的“手”形省作“兩指形”,而後者的“手”形似乎作“三指形”(後者右邊的“手”形與 “𠂤”有共筆現象,這與上舉的“”同例)。而在古文字中,這兩種差別並不構成字形之間的區別性特征。如从𠬞、从或可義近通用。[40]又同銘的“”,上部的“手”形也作“兩指形”。[41]否叔觚乙(《新收》1952)“(遣)”字右邊的“手”形也作“兩指形”。[42]

綜上所述,“”與“”的結構其實是一致的,所以前者毫無疑問也是“遣”字,只不過是它有缺筆又手形方向相反而已。而關於射壺甲蓋子口外壁的 “”形,其中所从“𠂤”形上的部分,有可能是“”所从“”形上端部分的左邊豎筆斷開後進一步訛變而來的。又古文字中,“”或類似从“”的形體,上部的“”形部分常常演變作橫劃“一”,[43]所以“”也有可能是由侯古堆鎛銘中的 “”一類形體演變而來的。如果後說屬實,則“ ”形部分可隸作“”,那么“”是在“”、“”的基礎上省去了“手”形而加注“”聲演變而來。比較起來,似乎以前一種的可能性較大。

“ 述”作人名見於西周早期或中期偏早的述卣(《集成》5336)及同人所作的述尊(《集成》5934),我們認爲射壺的“述”也是人名。“念”在金文中一般作谓语,也偶有作宾语的,如萬諆觶(《集成》6515)“用乍(作)念于多友”。“遣念”语法結構犹如“作念”,“乃使述遣念于蔡君子兴”是一個兼語式結構,意思是“於是让述這個人致送对蔡君子兴(射的先人)的思念”。[44]

 



[1]參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固始侯古堆一號墓》第125133頁附錄四《固始侯古堆出土樂器研究》(趙世綱執筆),大象出版社,200411月。

[2]鍾柏生、陳昭容、黃銘崇、袁國華編:《新收殷周青銅器銘文暨器影彙編》,藝文印書館,20064月。

[3]趙文在銘文釋讀部分又直接釋作“之”。

[4]《通鑑》檢索系統的編號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各器類中間預留的空號有的不是足夠多,隨著新器的不斷發現,有的器類間的空號就會填滿。而檢索系統一旦稍微更新,同一個器的編號往往就會有所變化。這給研究者引用《通鑑》資料,帶來了十分的不便,如本文前兩稿用的是《通鑑》1.0版,所收侯古堆編鎛的編號則是15803號至 15810號。本文第三稿引用《通鑑》時,全改用 1.2版。此外,《通鑑》檢索系統還有一個很不便於讀者使用的地方,就是當檢索某個單字時,顯示出來的無關信息太多,希望《通鑑》課題組的先生們能對此加以改進。

[5]王秀麗:《金文曡音詞語探析》,復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2009318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 Src_ID=726

[6]董珊先生未刊稿《讀〈固始侯古堆一號墓〉銘文劄記》。

[7]銅編鐘M1P15與“”相當的字,《通鑑》15253卻缺釋,《近出殷周金文集錄二編》 28釋作“先”。

[8]參看林澐:《說戚、我》,《古文字研究》第十七輯,第198205頁,中華書局,1989年。收入氏著《林澐學術文集》第 1218頁,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12月。

[9]參看滕壬生:《楚系簡帛文字編》增訂本,第 923頁“慽”,第1060“戚”,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10月。

[10]親戚之“戚”在漢代文字中亦多見,參看上引林先生文。

[11]參看高亨纂著、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會典》第747[寂與蕭][寂與繡 ]條,齊魯書社,19897月。

 

[12]鄭剛:《古文字資料所見曡詞研究》,《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 3期。

[13]參看裘錫圭:《戎生編鐘銘文考釋》,《保利藏金—保利藝術博物館精品選》,嶺南美術出版社,1999年。

[14]有很多學者對“△△”展開了研究,胡長春先生《釋“鷔鷔雝雝”》(《古文字研究》第25輯,中華書局,200410月)一文中讀作“鷔鷔”,又臚列各家之說,可以參看。後來胡先生在《鐘離氏始祖“宋襄公母弟敖”新證暨“鷔鷔雝雝”釋義的再探討》(《考古與文物》2009年第 3期;又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0968日,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 Src_ID=810)一文中對讀“鷔鷔”之說作了補充論證。但 “△”所从之“”和“敖”字形迥異,“△△”讀作“鷔鷔” ,是我們不能同意的。陳英傑先生《西周金文作器用途銘辭研究》第 556-557頁也臚列各家之說,可參看。但陳先生似乎仍認同“△”的聲旁是“者”的舊說,這也是我們不能贊成的。因爲“△”的聲旁與同時期的“者” (參四版《金文編》247-248頁)字形迥然有別。在上引胡先生兩篇文章所舉“△”字之外,新出秦子鎛(《中國歷史文物》20084期、《文物》200811期)亦有此字,用法相同。曾伯鉞(《新收》 1203、《曾國青銅器》115-116頁)銘文中“戉(鉞)”前一字作 “”(照片作),黃錫全先生也把它與“△”相聯繫,釋作 “戚”。(黃錫全:《棗陽郭家廟曾國墓地出土銅器銘文考釋》,《〈棗陽郭家崗曾國墓地〉發掘報告》,科學出版社,2005年;又載氏著《古文字與古貨幣文集》第119131頁,文物出版社,20095月)前引林先生文已經指出戚原本是一種特殊形式的鉞。所以在屬於東周的曾伯鉞銘文中“戚鉞”連稱,這是不難理解的。

又《花東》 296“癸卯卜:其入,侃。用”之“”的左邊即“玉戚”字,其讀音也可能與“戚 ”相近。(參看陳劍先生:《說殷墟甲骨文中的“玉戚”》,《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八本第二分,20076月;又載復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2009911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 src_id=902)按照古文字字形結構的一般規律, “”應該分析爲从“鳥”、“”聲。頗疑从从鳥或隹的字很可能與“”有關,“”也或即《說文》“𪀖”(或體作“鶖”),在上引卜辭中作爲貢品。由於相關辭例太少,它是本用,還是它用(陳劍先生在上引文中認爲“可能是某種玉器”),則不易判斷。

[15]陳英傑:《西周金文作器用途銘辭研究》第 458459頁,綫裝書局,20091月。

[16]此“平”字現一般釋作“孚”,此從容庚(《善齋彝器圖錄考釋》)、施謝捷(《吳越文字彙編》第525—526頁,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吳鎮烽(《商周金文資料通鑑》15541-15546)等釋。該字原作“”,與“孚”字不類,而與平字的一般字形相近。其次,從押韻來看,者鐘舊所謂的“不濼不彫”,董珊先生(董說見《吳越文字彙編》第525頁所引)、《集成》修訂本以及何家興先生(《金文札记二則》,復旦大學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 Src_ID=619,2009年1月5日)已經正確地改讀爲“不濁不清”, “平”正好可與“清”字押韻,這也可以佐證釋“平”之說是正確的。

[17]通鑑原定名爲唐鼓爵,釋爲“唐”的那個字原作“”,顯然是“商”字。只不過它上部分有筆劃殘去而已,在銘中應讀爲“賞”。

[18]甲骨、金文中確定的“奏”字,所从之 “”一般都是加在 “𠦪”的中部或上部兩側,本銘中我們所說之“奏 ”的“”旁位置有點偏下,這可能是與其中 “𠦪”的下部兩重筆劃未寫完整有關。但結合文義看,顯然釋作“奏”爲優。又《集成》741”字,《殷周金文集成引得》、《殷周金文集成釋文》、《殷周金文集成》(修訂增補本)、《通鑑》 2901等都釋作“ 𠦪”,其實也應該釋作“奏”。

[19]𪒠鐘(《新收》482-498)銘文有“會奏倉倉”,奏字爲李家浩先生所釋。(《𪒠鐘銘文考釋》,《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 李家浩卷》第6481頁,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12月)不過𪒠鐘“奏”字寫法比較特別,是否“奏”字,有待继续研究。但如果李先生釋“奏”可信的話,則“會奏倉倉”可與此銘“肅肅倉倉,嘉平元奏”合而觀之。

[20]趙文所舉此例,恐誤。經核查淅川下寺出土的王孫誥鐘(《新收》428443)“元鳴孔煌”之“孔”,凡是比較清晰的字形,在子的頭部都有一筆,仍是“孔”字。

[21]金文中,參壽除本器外,還見於鐘(《集成》260)、者鐘(《集成》 193198)、晉姜鼎《集成》2826)、仲觶(《集成》6511)。陳英傑先生曾臚列各家對“參壽”的解釋,可以參看。(《西周金文作器用途銘辭研究》第391392頁,綫裝書局,20091月)

[22]金文中的祈禱語句不含祈求性動詞,這種情況多見。在此,我們順便談談莒平壺中的幾個字。莒平壺整個銘文不甚清晰,著錄於《莒縣文物志》(260 頁)、《新收》1088號、《山東金文集成》(632頁,634頁重收)、《通鑑》12243號、《近出殷周金文集錄二編》876號等。莒平壺 “𨟭(筥)大弔(叔)之孝(?)子平”,可與莒平鐘(《集成》172-180)“(筥)弔(叔)之中(仲)子平”比較,兩器時代相近,國別相同,器主名也相同,並且器主對其父的稱謂也近似。從出土地看,前者出土於山東莒縣中樓鄉,後者出土於山東莒南縣大店鎮二號墓。或認爲兩器的器主是同一個人,可能是對的。

壺銘第四豎行之字,或整行缺釋,或只釋出末字“歲”,或只釋出首字“行”。把第四行末字“”釋作“歲”,無疑是正確的。東周金文中此種寫法的“歲”大多出現在齊系文字中,與莒平壺的國別也甚合。第四行首字上承第三行“用征以”,據文例,“以”下一字一般是“ 行”,極個別的例子作“迮”(如《集成》2732)。但根據第四行首字輪廓,應釋作“行”字。“行”下一字作“”,左上“手”形還很清楚,底下“頁” 形也較清楚,“手”形和“頁”形中的器皿形亦可辨,應是“”字。下一字作“”,根據輪廓以及文例,無疑是“壽”字。“歲 ”上一字作“”,明顯是“萬”字。“萬歲”一詞,以前的金文資料中甫人盨(《集成》4406)“用征用行,萬歲用尚(常)”一見。莒平壺第三行“用征以”和第四行連讀後當作“用征以行,(眉)壽萬歲”。“(眉)壽萬歲”一語,金文中似乎首見,其義即相當金文中習見的“眉壽萬年”。莒平壺“眉壽萬歲”一語也沒有祈求性動詞,直接用名詞作謂語。這也可佐證“□ □+參壽”的結構雖不含祈求動詞,也是可以的。

[23]李家浩先生認爲“述”與“遂”在古代可能是同一個字的異體。參看李家浩:《齊國文字中的“遂”》,《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第38頁,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12月。

[24]董珊先生未刊稿《讀〈固始侯古堆一號墓〉銘文劄記》。

[25]參看裘錫圭、李家浩:《曾侯乙墓鐘、磬銘文釋文與考釋》,《曾侯乙墓》附錄二,第553554頁,文物出版社,19897月。又見《曾侯乙墓鐘磬銘文釋文說明》,《音樂研究》 1981年第1期。

[26]參看陳英傑:《西周金文作器用途銘辭研究》第457476頁,綫裝書局,20091月。

[27]參看冀小軍:《說甲骨金文中表祈求義的 𠦪字——兼談𠦪字在金文車飾名稱中的用法》,《湖北大學學報》1991年第1期。

[28]參看陳劍:《據郭店簡釋讀西周金文一例》,《甲骨金文考釋論集》第2038頁,綫裝書局,20074月。

[29]從韻腳的位置來看,本銘的押韻又顯得不是特別嚴格。

[30]參看孟蓬生:《郭店楚簡字詞考釋》,《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輯,中華書局,20027月。王寧:《釋郭店楚簡中的“噬”與“澨” 》,簡帛研究網站,2002827http://www.ji anbo.org/Wssf/2002/wangning02.htm。陳劍:《郭店簡補釋三篇》,《古墓新知— —紀念郭店楚簡出土十周年論文專集》121125頁,國際炎黃文化出版社,200311月。

[31]陳劍:《郭店簡補釋三篇》,《古墓新知—— 紀念郭店楚簡出土十周年論文專集》121125頁,國際炎黃文化出版社,200311月。

[32]本文前兩稿都提到了讀“遣”與讀“逝”兩說,但在第一稿中主要傾向於讀“逝”一說,而第二稿中卻傾向於讀“ 遣”一說。

 

[33]古人押韻也往往很注重聲調,銘文中倉與兄、其與之押的是平聲韻,而奏與壽、外與(逝)押的是仄聲韻。這恐怕不是偶然的,這也可以佐證我們對“”的釋讀。

[34]朱鳳瀚:《射壺銘文考釋》,《古文字研究》第28輯第224- 235頁,中華書局,201010月。下面引朱先生說,皆出自此文,不再出注。

[35]我們認爲射壺“天尹”與“皇君尹叔”應該是一人。

[36]口外壁相應之字作“余”。

[37]射壺乙頸內壁相應字形不清楚,故不錄。

[38]陳劍先生在QQ群中聊天時也認爲是“遣”字,並認爲“述遣 ”作人名。又《射壺所謂“追”字的釋讀》等讀書筆記在寄送給董珊先生審閱時,蒙董先生郵件(2010117日)告知,關於射壺“遣”字釋讀,董先生和陳劍先生在古文字會結束後的通話中,都有此意見。謹誌於此,向董先生深表謝意。

[39] “𠂤”形中圓圈不封閉的情形亦可參看《集成》308.3-8、 320.3-5等“”字“”旁所从之“𠂤”。

[40]參看《甲骨文編》649-650頁。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第 232302頁,中華書局,19796月。裘錫圭:《古文字論集》第6 -8頁,中華書局,19928月。劉釗:《古文字構形學》第43-44頁,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1月。

[41]“手”形省作“兩指”的情形,古文字中多見。還可參看裘錫圭先生《釋“𠬪”》(《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第 149頁,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4月),黃天樹先生《𩰫比盨銘文補釋》(《黃天樹古文字論集》第 466頁,學院出版社,20068月)等文章。

[42]固始侯古堆一號墓所出編鎛銘中的“”字除去“䇂”形後剩下的部分可與“”除去“辵”形、 “𠂤”形後剩下的部分相比較。所以,如果嚴格從形體分析的角度來看,侯古堆編鎛銘中的“”、“”、“”三個字形可看作是由“䇂”形、 “𠂤”形、“手”形、“口”形幾個變量的不同組合而成的。當然,如果單純從訛變的角度看,後兩個形體直接看作前一個形體的訛體也未嘗不可。

[43]參看劉釗先生:《古文字考釋叢稿》第 5-6頁,嶽麓書社,20057月;又載氏著《古文字構形學》第248頁,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1月。

[44]射壺所謂“追”字,從字形上看,是“遣”字無疑,但如何準確解釋則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0年11月18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0年12月8日



点击下载附件:0758固始侯古堆一號墓所出編鎛補釋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海天 在 2010/12/9 10:46:01 评价道:第1楼

    1.本銘中我們所說之“奏 ”的“廾”旁位置有點偏下

    補充一下,傳鈔古文“奏 ”的“廾”旁多見位置偏下,見《傳鈔古文字編》1033-1034或陳劍先生《論集》36-37頁。

    2.董珊先生未刊舊稿《讀〈固始侯古堆一號墓〉銘文劄記》若能一塊發表就更完美了。

  • 日月 在 2010/12/9 12:36:28 评价道:第2楼

    謝謝海天先生。傳抄古文中的“奏”,周波老師以前在審閱小文時也提到了,我們在注28參考陳老師文章時候也注意到了傳抄古文中奏所從“廾”旁位置偏下的情形。在注18我主要是就現有的甲骨、金文資料而言。不過不提傳抄古文確實很不妥。

  • huaxianzi 在 2010/12/9 20:51:52 评价道:第3楼

    考释十分精彩。佩服。复旦的有一个高手。

    但是有点小疑问:那个隶作从“律(省双立人)”从“戚”,的那个字,

    跟楚简中的那些“戚”字形体不是很能对应。尤其是铭文中的那个人是穿头的。

    遣念?追念?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11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