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董珊:清華簡《繫年》所見的“衛叔封”與“悼折王”
在 2011/4/1 13:54:55 发布

清華簡《繫年》所見的“衛叔封”與“悼折王”

(首發)

 

董珊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李學勤先生最近撰文介紹了清華簡《繫年》的一些內容。[1]這裏僅就兩個人名的問題來做些討論和發揮。

 

1、衛叔封

 

李學勤先生指出,衛康叔的名號,據清華簡《繫年》:“周成王、周公既遷殷民于洛邑,……乃先建衛叔封于庚(康)丘,以侯殷之餘民。衛人自庚(康)丘遷于淇衛。”可以確定“康侯”、“康叔”之“康”是據封邑名“庚(康)丘”而來,舊鄭玄說康爲謚法,是不正確的。衛康叔應是先受封于康,又遷于衛。

結合传世文獻與金文、简文,衛康叔既可以稱康叔、康侯,今又见稱“衛叔”,或連前、後二邑之名稱“衛康叔”。這可以引出三個小問題。

首先是關于史家的筆法。《管蔡世家》說:“武王已克殷紂,平天下,封功臣昆弟……康叔封、冉季載皆少,未得封。” 《索隱》曰:“孔安國曰:康,畿內國名,地闕。叔,字也。封,叔名耳。” 《周本紀》記載克殷之明日武王祭社時“衛康叔封布茲”,《齊太公世家》作“衛康叔布采席”。《周本紀》與《齊太公世家》稱尚且年少的叔封爲“衛康叔”,《管蔡世家》稱尚未得封的昆弟封爲“康叔”,《繫年》稱尚未遷衛的康叔封爲“衛叔”,此皆據後來的稱謂叙述前事,乃史家筆法,幷非當時稱號之實錄。然而,不如此不足以明確叔封之所指。由此可知,“衛人自庚丘遷于淇衛”之“衛人”,也是據後叙之。上引清華簡《繫年》這段話的意思應該是:先封建(後來所稱的)衛叔封在康丘,來統治殷餘民,(後來的)衛人是從康丘遷到淇水衛邑的。

其次,康丘與衛的關係。李學勤先生據“以侯殷之餘民”認爲,“原來‘康丘’就在殷,是‘邶鄘衛’的‘衛’的一部分,所以康叔封也可以稱‘衛叔封’,不久衛人遷都‘淇衛’,即在淇水流域的朝歌,那裏便專稱‘衛’了。”若照李先生的說法,叔封最初受封在康丘時就已有康叔、衛叔兩個名號了。“衛”有兩重意義,在衛人遷徙之前是地區名,遷徙之後是都邑名。

按照歷史地名演變的規律,“衛”應先是都邑名,然後才擴大爲邦國名。[2]從浚縣辛村考古發現的與傳世的西周早期金文看,當時的名號有“康侯封”與“康侯”、“康伯(即康伯髦)”,現在據清華簡《繫年》,“康”是以都邑爲邦國名稱。辛村發掘有西周早期的“衛鍚”,嚴格來說,“衛”之“衛”是都邑名,而非邦國名。簋(《集成》4445)銘:“王來伐商邑,誕命康侯啚(鄙)于衛”,“鄙于衛”應理解做以衛爲縣鄙,“康”仍是國都名兼邦國名及諸侯名號,此乃增大封地的事例。[3]

《史記·衛康叔世家》:“周公旦以成王命興師伐殷,殺武庚祿父、管叔,放蔡叔,以武庚殷余民封康叔爲衛君,居河、淇間故商墟。”《衛康叔世家》又稱西周中晚期時“頃侯厚賂周夷王,夷王命衛爲侯。”所謂“命衛爲侯”令人不解,注疏家或以爲有所訛誤,或曲爲之說,此不必錄。我想,西周早期的康侯之邦,因增封而地域擴展至衛邑(朝歌),在西周早期、中期皆以朝歌為政治中心,但朝歌(衛)還是邦國的縣鄙,仍不是周天子册命時所認可的國都。周夷王時的“命衛爲侯”應該是正式確認以淇水之衛邑作爲康侯之都,即承認既成事實的徙封。[4]自此開始,“康侯”始稱“衛侯”。目前所見的西周金文中,邦國名稱“衛”的銅器,如衛姒諸器(《集成》00594等),都屬于西周晚期;而西周早期絕不見用作邦國名的“衛”,也許就是周夷王命衛爲侯之事的默證。[5]

第三,“衛康叔”名號是因徙封而聯稱二邑之名,與此類同的例子,還有“延州來季子”。《吳世家》:“季札封于延陵,故號曰延陵季子”,《索隱》:

襄三十一年《左傳》趙文子問于屈狐庸曰:“延州來季子其果立乎”,杜預曰:“延、州來,季札邑”。昭二十七年《左傳》曰:“吳子使延州來季子聘于上國”,杜預曰:“季子本封延陵,後復封州來,故曰延州來”。成七年《左傳》曰:“吳入州來”,杜曰:“州來,楚邑,淮南下蔡縣是”。昭十三年《傳》:“吳伐州來”,二十三年《傳》:“吳滅州來”。則州來本爲楚邑,吳伐滅,以封季子也。《地理志》云:“會稽毗陵縣,季札所居。《太康地理志》曰:“故延陵邑,季札所居,粟頭有季札祠”。《地理志》云沛郡下蔡縣,古州來國,爲楚所滅,後吳取之,至夫差,遷昭侯于州來。《公羊傳》曰“季子去之延陵,終身不入吳國”,何休曰“不入吳朝廷也”。此云“封于延陵”,謂國而賜之以菜邑。杜預《春秋釋例·土地名》則云“延州來,闕”,不知何故而爲此言也。

據上述,吳季札先封延陵,後封州來,因此重叠二封邑之名,稱“延州來季子” [6]。《漢書地理志》會稽郡“毗陵,季札所居。江在北,東入海,揚州川。莽曰毗壇。師古曰:“舊延陵,漢改之。””上海博物館藏戰國竹書《弟子問》篇作“前陵季子”。[7]州來即下蔡,今安徽鳳台縣。襄三十一年《左傳》稱“延州來季子”時,吳尚未滅州來,而季札已稱“延州來”,此亦史家據後叙之的筆法,與“衛康叔封”同例。

《左傳》哀公十年:“冬,楚子期伐陳。吳延州來季子救陳”云云,杜預注:“季子,吳王壽夢少子也。壽夢以襄十二年卒,至今七十七歲。壽夢卒,季子已能讓國,年當十五六,至今蓋九十餘。”《正義》:“襄、昭之《傳》稱延州來季子者,皆是季札也。此說務德安民是大賢之事,亦當是札,故計迹其年,言雖老猶能將兵也。孫毓以爲,季子食邑于州來,世稱‘延州來’。季子,猶趙〈荀〉氏世稱‘知伯’。延州來季子,或是札之子與孫也。”

概言之,徙都、增封之事本屬少見,衛康叔、延州來季子之先後受封都是兼領二邑,鄭玄因此誤解“衛康叔”,杜預偶然闕釋“延州來”,皆屬未解這种少見的古人稱名通例。

 

2、悼折王

 

李學勤指出楚悼王之名號“折王”,網友jiaguwen兄在簡帛網提出質疑,猜測可能是楚肅王。今按李學勤先生的判斷是正確的。楚悼王稱(悼)折王,已見于夕陽坡簡和望山簡,請參看拙文《出土文獻所見“以謚爲族”的楚王族》的有關材料與討論,此不贅述[8]

就李學勤先生文中對相當于“”的那個字的隸定爲从夕、从刀來看,清華簡《繫年》的“”字原不从心、口二旁,應是从卪、刀聲的字,卪與夕字形本有些相近之處,遂至混淆。也許隸定爲“”、“”更好一些。

2011-4-1於臺大修齊會館

 



[1] 李學勤:《清華簡〈繫年〉及有關古史問題》,《文物》2011年第3期。

[2] 此例甚多,詳見另文。

[3] 雍伯鼎(《集成》02531)“王令雍伯啚(鄙)于,爲宮,雍伯作寶尊彝。” 與此事例相同,唯雍國之地的地理位置有待考證。

[4]之所以頃侯厚賂周夷王乃得衛邑爲都,恐怕是因爲此地位置重要,周王朝有較多的戰略考慮與地域政治設計意圖。因爲周制邦國是以國都爲圓心向四周放射展開,若國都設在邊鄙之縣,則該國的領域必然又將擴展。

[5]西周中期偏早的賢簋銘“公叔初見于衛”,“衛”是都邑名而非邦國名。

[6]按理季札或可稱“州來季子”,但迄今未見。揣測其原因,蓋當時延陵是季札封邑之都,地位較州來更爲重要。

[7]見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2月),頁99100268

[8]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08-2-17 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341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1年4月1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1年4月1日



点击下载附件:0829清華簡《繫年》所見的“衛叔封”與“悼折王”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海天 在 2011/4/1 15:30:48 评价道:第1楼

    折王”的應該就是常見於《祭公》的昭字作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11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