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术动态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甲骨綴合彙編》出版
在 2011/6/16 15:55:44 发布
 

《甲骨綴合彙編》出版

鍾馨

中研院史語所蔡哲茂研究員所編《甲骨綴合彙編》近日由臺灣花木蘭出版社出版。承蔡哲茂先生厚意,將蔡先生爲該書所作《自序》和書影揭載於下,以饗讀者。

自序

自王國維綴合第一組甲骨,據辭例修正《史記殷本紀》商王次序之誤後,甲骨學界方認識綴合工作之重要性,但真正勇於投入此一「曠日廢時」工作的研究者並不多。除早期曾毅公先生專以綴合為職志,出版專著《甲骨綴合編》,學者或將綴合成果列於研究之中;或附於論文之後,均未將綴合視為一專門研究領域,僅認為其乃研究中偶得之成果。直到《甲骨文合集》的出版,不僅有上千組的新綴合,也收錄諸家綴合,學者根據這些成果,提出不少新的見解,突破舊有的研究,自此綴合才引起甲骨學界廣泛的注意。

早期諸家所作之綴合,往往僅列出綴合號碼,不附拓影或摹本,無法直接參照,故難引起學者的注意,因此時常可見綴合重覆的情況,為避免學者重覆綴合而浪費精力,有必要將所有綴合成果匯集成冊,以便學者使用。本書編輯的最初構想乃是補《合集》之不足,即收錄《合集》漏收的綴合,以及《合集》出版之後,陸續又有新的甲骨著錄專書出版,如郭若愚的《殷契拾掇三編》、荒木日呂子的《中島玉振舊藏的甲骨》、《英國所藏甲骨集》、《天理大學附屬天理參考館藏甲骨文字》、《甲骨續存補編》、《山東省博物館珍藏甲骨墨拓集》、《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硏究所藏甲骨文字》、《殷墟甲骨輯佚》以及曾毅公〈論甲骨綴合〉遺稿的公布等等,提供甲骨綴合的新材料。諸家利用新公布材料所作的新綴合,也斟酌的採入本書之中。這些資料確實需要彙集成編以供學界使用,因此本人在刊印《甲骨綴合集》之後,便留意此事。一九九九年,大陸社科院歷史所又編輯出版《甲骨文合集補編》,雖也收入歷來學者所作的甲骨綴合成果,但本人以為《合補》有以下幾點不足之處:

一、失收過多

參見本書第(6)、(7)、(13)(16)(22)(36)、(49)、(57)、(62)、(64)、(65)、(70)、(80)、(401)組等等。

二、失收部分綴合

參見本書第(23)組失收《合集》38306(34)組失收《合集》34792,(423)組漏收存1-2742(合補11619)、(424)組漏收合34113

三、原綴合為實綴,《合補》誤改為遙綴

()本書(63)組原為實綴,於《合補》8721被改為遙綴。最近由於《上海博物館藏甲骨文字》的公布,可證明許進雄先生的實綴是正確的。

()、本書(158)組原為實綴,於《合補》9057被改為遙綴。

()、本書(393) 組原為實綴,於《合補》10446被改為遙綴。

()、本書(449)組原為實綴,於《合補》10821因採用已殘缺的《合》35022拓影而致使其變為遙綴。

四、所收綴合拼合位置錯誤

參見本書第(5)(61)(390)、(465)組等。

本書是本人從舊稿《甲骨綴合集續》改編而來,原是希望能將《合集》未收的綴合編輯成冊,其後因故暫緩進行。現今綴合風氣漸盛,在網路上時可見學者之綴合,故重編是書,其中刪除本人已收在《甲骨綴合續集》、及林宏明君收在《醉古集》中之綴合。舊稿中所收的綴合,計有二十多家共六百多組綴合,其中包含金祥恆、松丸道雄二師,郭沫若、李學勤、裘錫圭、許進雄、黃天樹、肖楠、常玉芝、常耀華、持井康孝、嚴一萍、白玉崢與蕭良瓊等多人的綴合成果。本人這幾年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從事史語所一到九次挖掘甲骨、十三次、十五次挖掘甲骨等研究,助理亦有不少新綴合,同樣收錄此書中。此外,近年來年輕學者投入綴合工作漸多,成果斐然,本書在經過這幾位學者的允許下,一併收錄其綴合成果,但是各家加綴的部份置於《甲骨綴合集續》初稿原始拼合之下。

北京首都師範大學的黃天樹教授與眾高足所做之綴合,已彙為《甲骨拼合集》一書出版,最近於網路上發表之新綴數量亦相當可觀,將來定有續出的計畫,故本書不予收錄。另外,林宏明君於《醉古集》之後發表的近兩百組綴合,以及蔣玉斌、周忠兵所做綴合成果數量豐碩,已各自有出版計劃,因此也未收錄於書中。本人於《甲骨綴合續集》之後單獨之綴合,因預計出版《甲骨綴合三續集》,故本書也不予收錄。上述未收錄於本書之各家綴合成果,若於本書綴合基礎上另有新加綴者,為保持初衷,維持參考甲骨材料之完整性,亦收錄及標明於本書中。又,少數幾組綴合與《甲骨拼合集》、《醉古集》重覆,因圖版已貼不便取消,故有部分綴合重出。

本書圖版原由本人黏貼完成,後因版面過於雜亂,為方便讀者閱讀,門人建議重新黏貼排版,後由門人張惟捷、陳逸文、宋雅萍、古育安、黃庭頎、吳軍委、謝博霖、蔡依靜等人重新剪貼圖版、排版校對,費時甚多,感念辛勞,因並及之。


分享到:
学者评论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1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