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术动态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陳英傑先生《文字與文獻研究叢稿》出版
在 2011/6/30 16:25:21 发布
 

陳英傑先生《文字與文獻研究叢稿》出版

鍾馨

  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陳英傑先生的論文集《文字與文獻研究叢稿》於20116月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該論文集收錄陳英傑先生在文字學與文獻學方面的論文22篇。全書284頁,定價59元。

附書影、目錄、序言、後記:

目錄

《文字與文獻研究叢稿》序………………………………………………………1

凡例…………………………………………………………………………………1

商代金文文例研究…………………………………………………………………1

商代銅器銘文作器對象的考察……………………………………………………16

商代金文中之“女子”銘辭說略…………………………………………………32

簋銘中“肇享”的意義——兼說册命銘文中的“用事”…………………41

讀《首陽吉金》札記………………………………………………………………46

金文字際關係辨正五則……………………………………………………………56

金文字際關係續辨(二則)………………………………………………………71

談金文中的“順”字………………………………………………………………81

說癹…………………………………………………………………………………87

再說《左傳》之“弗賓”…………………………………………………………90

讀《睡虎地秦墓竹簡》札記………………………………………………………94

上博簡拾零…………………………………………………………………………99

楚簡札記五種………………………………………………………………………103

讀《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簡牘》札記…………………………………………116

异體字論稿…………………………………………………………………………126

再論漢字發展史上的簡化、隸變和“書同文”等問題…………………………139

關於倉頡整理、統一文字說的重新檢討

——談由於文獻誤讀而形成的一個學術觀點……………………………………149

談如何整理古代字書類文獻中的《說文》資料——以北宋四大字書爲例……160

張振林先生的一個重要學術思想和對金文研究的兩大貢獻

——張振林先生學術述略之一……………………………………………………179

文獻學三題…………………………………………………………………………189

記新發現的《故大唐董府君墓志銘》……………………………………………216

記新發現的一批清康熙至建國初年的連氏家族契約文書………………………220

主要參考文獻………………………………………………………………………271

後記…………………………………………………………………………………272

《文字與文獻研究叢稿》序

張振林

  陳英傑君2001年從河北南下廣州,到中山大學學習中國古文字學,2004年畢業獲博士學位後到暨南大學任教,2008年離開廣州去他曾經進行博士後研究的首都師範大學執教。英傑在廣州七年間,幾乎每月至少一次到我家促膝交談切磋學問。倏忽十年過去,他先是捧出厚厚的兩册《西周金文作器用途銘辭研究》,於今又將近十年所撰有關古文字和古文獻的論文結集成册,命曰《青澀集》[1],約我寫序,不禁感慨繫之。

  回想五十四年前我初上大學,第一次拜訪名師容庚教授,老先生搬出他的成名著作《金文編》及其兩套稿本,熱情地給一批小青年講述自己的治學道路,勉勵學生專心努力做自己喜歡的學問。

  回想五十年前我初當研究生,第一次拜訪導師容希白(庚)教授,請求老師給我們上一點基礎課。容老先安排我們三位學生的學習任務:一,抄讀《說文》、《金文編》、《甲骨文編》,熟悉不同年代的文字形體,在一年級完成;二,交給我們一份必讀書目(含宋、清、民國和當代的重要古文字著錄及研究專著34種),在一、二年級閱讀,哪種精讀哪種泛讀由我們自定,提倡讀一種書寫一篇書評,在讀書過程中尋找自己的論文方向;三,老師不上課,聽老師講課不如讀老師編寫的書,不如讀書有疑問時向老師請教,不如有心得時向老師報告並共同研討;四,三、四年級收集研究資料、撰寫畢業論文,其間安排一次到各地文博部門參觀學習。

  “大匠只能授人以規矩而不能使人巧。選什麽題目做?甲骨文方面還是金文方面,你們自己選。”接著容老搬出《金文編》說:“你們沒有讀過《說文解字》,只是聽人說古文字很難學。我只是一個中學生,跟著舅父學習《說文》和《說文古籀補》,編出了《金文編》,得到羅(振玉)先生的推薦,當上北大研究生。要說易,也確實不易,因爲容易認的字,一出現大家都認得,不算發明;甲骨、青銅器上常有一些專家都不認得的字,你要認得它就很難,非有很好的語言、文字、歷史、文獻功底和聰敏的頭腦不可。所以胡適先生才說認識一個古文字就像天文學上發現一顆恒星那樣難。許慎編《說文》碰到自己無法解釋的字形構造、或字音、字義不明,就注個‘闕’字;我編《金文編》遇到不認識的字,就把它放在附錄。你們看,‘附錄上’收圖形文字五百多,‘附錄下’收未識字六百多;這六百多字中,唐蘭認識一大半,郭沫若認識一半,于省吾、陳夢家、楊樹達、劉節等又各認識一些,你們看這些不同字迹就知道,沒有批注的字已經所剩無幾了;有的字下同時有幾個人批注,各人認識各不相同,而我只采納了他們對其中兩個字的意見,在改編《金文編》時將其轉入正編。其它的字,他們認識而我不認識,說我保守,由他們說去!假如都很容易認識,也就不需要你們來學習研究了。”

  於是我想,這不就是“老師不開課”的第一課嗎?以後我可以在閱讀銘文考釋時,同時比較各家看法;到老師家問學時,注意老師的答疑評論;發現各家理論方法之不足而進一步使之完善,並用之釋讀一批附錄字,寫一篇理論方法與實踐互相發明的論文,這就是我的研究生畢業論文的選題方向了。夏、商、周一千多年的語言、文字,因各種條件限制,也許永遠無人能參透,破譯全部古文字的說法都是吹牛。我們不必理會保守還是躍進,只要努力後有所前進,工作就非白費。這就是聆聽容老第一課得到的啓迪。

  於是我慢慢地明白了一些道理:雖然容老說自己在古文字學界,比理論方法上頭頭是道不如唐蘭,比聯繫文獻能從社會歷史大處著眼不如郭沫若,比綿針密縷的文字音義訓詁功夫不如于省吾、楊樹達,但在考釋文字方面容老却不人云亦云,是因爲附錄裏的那些字,或者偏旁、六書結構尚難認定,或者專家通過文獻對比、文義推勘、同音假借等法所得的音義放在銘文中不能坐實。通過抄讀三種字典,我注意到古文字形體分析,必須有“不斷發展論和發展階段論”觀念,某一種形態、偏旁、結構方式只與某一階段相聯繫。通過校讀所有銘文和比較各家考釋,我認識到在使用文獻對照、文義推勘、同音假借等方法時,不能滿足於片詞只句的音義可通,不能滿足於“古韵同部”和“古音相近”,必須在字形分析有據的前提下,根據篇章語法要求,在銘體總義叙述指引下正確斷句,藉以鎖定該字詞在句中應有之音義和功能。

  回想十年前英傑等來問學,我除了希望他們能坐冷板凳而不受浮躁之風影響外,就是宣傳容老重視基礎訓練和學術研究自由的理念;爲了讓他們少走些彎路,我將數十年的感悟傳授給他們。我要他們學習和評述唐蘭、楊樹達、張亞初等人的古文字考釋方法,然後做兩種作業:一、分析商代金文中的點、橫、竪、弧、圈,經過西周、春秋、戰國,其形態、含義、功能各有什麽變化;二、瞭解各個時期新增字六書構造比重的消長。通過上述兩種作業,牢固樹立文字形體不斷發展論和發展階段論的觀念,牢固掌握文字形體的時代特徵。然後再通過一些有代表性的銘文的釋譯研討,認識銅器銘文的銘體構成種類和銘體的篇章語言法則。常有一些語詞,衆人爭論不休甚至出現完全相反的意見,但只要把它置於考古鎖定的時代來分析構字依據,把它置於銘文篇章的“作器之因”、“作器句”或“作器之用”的特定語言環境中,再聯繫前後語句的起承轉合關係,這個語詞的音義指向就會趨於明確,所謂“大膽假設”,也就不會無邊無際。然後綜合運用各種方法“小心求證”,即使可資參照的數據不够充分不能坐實,也不致南轅北轍。至於某一字詞上古是否與另一個字詞同音,是否可互通,牽涉到上千年的時代變化,涉及廣闊地域的差异和人群活動的閉塞與遷徙,專家們對古音韵的探討意見可作參考,而銘文文本設定的語言環境才是最具决定性的判定標準。當接觸到戰國文字問題時,我要强調的是漢字已發展到形聲造字法成熟(以意類符基本齊備並被用字人所掌握爲標志)的時期,不是以造更多的字以滿足需要爲主要任務,而是以改進漢字的書寫和表音表意效能爲主要任務。具體體現爲:充分利用形聲法構字以提升漢字準確表音表意的功能,造成字數增多或繁化;另方面由於私學興起,用字人急劇增加同時掌握形聲法,在形聲字占絕對優勢環境下,人們認字逐漸擺脫“看圖識字”習慣,構成漢字的點畫綫條逐漸脫離象形的羈絆,人們可以通過裁彎取直、連筆書寫、省筆共筆、符號代繁等等手段,有效地加快了書寫效能而不影響交際認讀。這就是戰國文字异形嚴重和出現隸變的內在原因。

  王國維據研究甲骨文經驗,提出著名的“二重證據法”。五十年代以後,陸續有戰國、秦、漢竹簡出土,其中有不少是遣策。我見導師商錫永(承祚)教授很重視同墓葬的出土物清單和圖片,使用“二重證據法”並借助實物圖片,給戰國遣策竹簡文寫出了較爲詳細的考釋。七十年代中期,我也曾根據商老提供的資料,查核望山2號墓遣策並對照出土清單和圖片,發現商老考釋的“四金匕”的“匕”字是尾巴捲曲的,與常見“匕”字有別,而實物清單有四銅勺,沒有四銅匕,因此知道該字爲“勺”字,進而又知道望山1號墓竹簡中一個商老認爲從鼠從匕的不認識的字,應爲從鼠從勺即在《汗簡》中被讀作“豹”的字。據此經驗,我把發掘報告、出土清單和圖片,當作第三種可用於互相發明的證據,要求跟我學習古文字的學生,要經常關注考古資料。

  回想英傑在廣州七年與我的相處切磋,他每一次都會帶一些問題同我討論,檢驗與我的觀點方法有無岀入或相左。發現我上述各種感悟成了他前進的助力並不斷用於探索新問題的實踐,我每一次都爲他的勤敏而暗自高興,鼓勵他寫下心得。但我往往又勸他不要匆忙發表,待半年一年後拿出來修改補充,會成熟全面一些,减少成果的青澀味,這也是商老曾經對我的諄諄教導。許多次告別,我都將商老的教導傳送給他。我更樂意看到他的學問遠遠地超過我。

  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青澀集》,彙集了英傑近十年所寫的22篇論文,其中16篇已發表過,經再審閱或做了些修改補充,另6篇則是第一次公布。內容上除了古文字的考釋和一批相關字的形音義辨正的專業文章外,又有一些普通文字學和古文獻學方面的論文,處處都强烈地透露出作者努力用“不斷發展論和發展階段論相結合”的觀點來闡述自己的看法;在辨析古文字的形音義過程中,也往往注意字詞的時代特性與篇章總體意義的關聯,綜合運用“二重證據法”和其它的文字形音義考證法,處處都體現出作者的字詞考證與辨析在朝精微化努力。

  但願青澀的果子越來越成熟香甜,期待越來越多熟果面世!

張振林20112月於中山大學

後記

  出版個人學術論文集一般都是有較大影響的年長專家所爲,如果沒有首師大文學院領導的支持和師長的鼓勵,這件事我是不敢去想的。我就職的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非常注重青年教師的力量,並爲他們的成長積極地創造條件,制定了相應的政策和措施。每年都召開青年教師工作研討會,並於20101月制定了“青年教師幫扶計劃”(20102015),培養學科後備人才,以使學科建設能够持續發展。本書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得以順利立項出版。從2001年讀博算起,至今正好十年時間,過去的十年來,經歷了人生很多的大事,有太多難忘的記憶,就讓本書作爲十年的小結吧。正是這種種因緣、善緣,促成了本書的誕生。

  本書是從我歷年撰寫的論文中,選擇出22篇加以結集而成的,包括了商周金文、簡牘文字、漢字理論和漢字學史、《說文》學、文獻學,以及新發現的楷書階段文字資料的整理與考釋等多方面的內容。整體來看,除個別篇目外,都屬漢字學、古文字學的研究範疇。其中有四分之一的篇目是首次發表。

  我真正開始學習古文字,是從讀博那年開始的。發表的第一篇論文是關於秦簡的。在20012002年(博士一、二年級),我集中閱讀了睡虎地秦簡、望山楚簡、郭店楚簡、上博楚簡等材料,整理了幾篇讀書筆記,在紙質媒介上共發表了4篇文章(討論楚簡的幾篇都是先在網絡上發表),均已收入本書。從博士階段開始,我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商周金文的整理與研究上面,於20091月出版了在博士論文和博士後報告基礎上修改而成的、64萬字的《西周金文作器用途銘辭研究》一書(下稱“拙著”),並於2010年獲得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我撰寫的金文方面的論文,主要圍繞三個主題:一是金文文例研究,二是金文常用詞考釋,三是金文字際關係研究。金文常用詞考釋的論文發表了十萬字左右,基本上都已寫入拙著中,本書不再收錄此類論文。對新發現的銘文資料,我也一直高度關注,撰寫了幾篇論文,本書選錄了《談簋銘中“肇享”的意義》和《讀〈首陽吉金〉札記》兩篇文章。本書前三篇研究商代金文的文章,在拙著中編排比較分散,此次選入是想集中反映我在商周金文文例研究上的部分做法和探索,以便向學界請教。《再論漢字發展史上的簡化、隸變和“書同文”等問題》、《關於倉頡整理、統一文字說的重新檢討》、《以北宋國初四大字書爲例談字書類文獻引<說文>資料的整理》等幾篇論文是我在漢字理論、漢字學史和《說文》學研究上所作的一些粗淺思考,《張振林先生的一個重要學術思想和對金文研究的兩大貢獻》的部分內容亦屬此類。《文獻學三題》本是爲《中國古文獻概論》一書所寫的緒論部分,但在出版時只有第三節基本完整保留,本次結集據原稿全文收入。每年寒、暑假回老家,我都會留心探訪民間收藏或挖掘的文字資料,本書所收最後兩篇文章便是利用這些資料寫成的。

  本書所收論文大部分都公開發表過。在此,謹對《語言科學》、《考古與文物》、《華夏考古》、《中國文字》、《古文字研究》、《漢字研究》、《中國文字研究》、《學術研究》、《中國典籍與文化》、《北方論叢》、《中國歷史文物》等刊物給予的發表機會及其審稿專家的意見表示感謝。

  論文當初寫作時曾得到師長的幫助和指正,如張振林師、黃天樹師、陳偉武先生、劉淑學先生、趙平安先生、劉樂賢先生、陳雙新先生、陳劍先生等;本書的定名以及篇目的選定,得到了劉淑學、趙平安、陳雙新等先生的幫助;黃天樹師對於本書的編纂也給予了大力支持;責任編輯黃丹女士爲書稿嚴格把關,付出很多辛勞。張振林師撥冗賜序,給予很多期許和鼓勵。在此一並表示深摯的感謝。

20101125日記於首都師範大學



[1] 英傑按:本書原名《青澀集——陳英傑文字與文獻研究叢稿》,張師序文乃據此而言。後聽從有關方面的意見,出版時改爲今名。


分享到:
学者评论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