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讀書會:上博八《鶹鷅》校讀
在 2011/7/17 15:30:45 发布

 

上博八《鶹鷅》校讀

(首發)

 

復旦吉大古文字專業研究生聯合讀書會

《上博八·鶹鷅》為楚辭體作品,原無篇題,存簡二支,第二支上部殘去,從文義看,此篇未必很長,或僅此二簡。其行文可能自第二句始兩句一組,有似《詩經》一些篇目的重章復唱。我們在曹錦炎先生釋文的基礎上新訂釋文如下:

子遺余婁(鶹)[1]栗(鷅)今可(兮),婁(鶹)栗(鷅)之止今可(兮),欲衣而亞(惡)(枲)今可(兮)。婁(鶹)栗(鷅)之羽今可(兮),子可(何)舍=(舍余)今可(兮)。婁(鶹)栗(鷅)(翩)[2]飛今【1】……可(兮),不戠(織)而欲衣今可(兮)。



[1] 字整理者釋孌,細按字形,其字上部“言”形左右所从並非“糸”形,而系兩手形。這種形體應該是在從言從婁省讀為“數”的那個字基礎上的減省,即保留言旁,省掉角旁。是從女從數省聲的“婁”字異體,故此字實為婁字。婁為來母侯部字,留為來母幽部字,古音相近,故此字仍得讀為鶹。

[2] 字上部从羽,整理者以為下部從旁,釋此字為膀,解“膀飛”為翅膀,殊捍格難通。陳劍先生指出此字下部實當即“邊”字所从形,則此字可讀為“翩”。邊為幫母元部字,翩為滂母真部字,二字上古聲母皆唇音,韻部為旁轉關係,自可相通。以“翩飛”形容鳥飛之貌,文從字順,可圓通無礙。

【韻讀】

簡一:栗【質部】,止【之部】,枲【之部】,羽【魚部】,余【魚部】,飛【微部】

簡二:衣【微部】

  本文是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和吉林大學古籍所古文字專業研究生聯合讀書會的研究成果。本篇由吉林大學研究生樂游執筆撰寫。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1年7月16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1年7月17日。



点击下载附件:0908讀書會:上博八《鶹鷅》校讀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劉洪濤 在 2011/7/17 18:52:09 评价道:第1楼

    《彭祖》簡2有一個字作,用作“鶹”的這個“婁”字應該跟它有關。我覺得它們可能就是“婁”字,而非從“言”從“婁”之字。

  • 劉洪濤 在 2011/7/17 19:22:47 评价道:第2楼

  • 程少軒 在 2011/7/18 8:52:09 评价道:第3楼

    從文義看,此篇未必很長,或僅此二簡。

    ---------------------

    此篇應該就一支簡,所謂簡2可綴於簡1下。

  • 程少軒 在 2011/7/18 9:03:53 评价道:第4楼

    拼合后圖如下:

     

    綴合後長約50厘米,考慮到中間一截下端“今”處殘損,原簡應略多於50厘米。如此,該簡長度應與《蘭賦》、《李頌》整簡一致。《蘭賦》、《李頌》還有簡背互抄的情況,原來必然同編一冊。如此則《鶹鷅》可能原先也同編一冊——每篇竹書僅幾支簡,編在一起是很合適的。

    值得注意的是,《有皇將起》原報告稱整簡約42厘米,但細審圖版,無一整簡。該篇的殘簡可能也可以編聯。

  • 沈之傑 在 2011/7/18 9:38:20 评价道:第5楼

    “婁(鶹)栗(鷅)之止”,“止”當讀為趾。下一章即言“婁(鶹)栗(鷅)之羽”。《詩·周南》有《麟之趾》,共三章,各章首句分別是“麟之趾”、“麟之定”、“麟之角”,可與簡文各章合觀。

  • 劉洪濤 在 2011/7/18 10:00:10 评价道:第6楼

    飛、衣可押韻,支持少軒兄的看法。原詩僅此一簡,共三章,很符合《詩經》中大部分詩的特點。上博四逸詩《多薪》,按照我的看法,也是三章,上面的“兄及弟,斯鮮我二人”屬於別篇。

  • 蘇建洲 在 2011/7/18 10:14:03 评价道:第7楼

    洪濤兄說可從,字正是婁。此字等字還與/-婁,《包山》05)(婁,《包山》103)73435(婁-數,《君人者何必安哉》甲4)等字有關係,參拙文〈《上博三‧仲弓》簡20「數」字解兼論秦漢文字的「婁」〉(待刊稿) ,

  • 程少軒 在 2011/7/18 10:58:19 评价道:第8楼

    糾正一下前面的說法。仔細核對了竹簡的形製,四篇文學類竹書的編冊的狀況應該是這樣的:

    《李頌》、《蘭賦》同冊編聯,《氏(是)古(故)聖人兼此》是書名,當指聖人兼有桐、蘭兩種品格。

    《鶹鷅》僅1支簡,折斷情況為:上17厘米+中21厘米+下10厘米。而《有皇將起》皆為殘簡,公佈之殘斷簡皆為上17厘米與中21厘米。從殘損狀態看,兩篇當編於同一冊。期待今後公佈的殘簡中能找到《有皇將起》的下半段殘簡,補全簡文。

  • 劉洪濤 在 2011/7/18 11:10:36 评价道:第9楼

    蘇建洲:
    洪濤兄說可從,字正是婁。此字等字還與/-婁,《包山》05)(婁,《包山》103)73435(婁-數,《君人者何必安哉》甲4)等字有關係,參拙文〈《上博三‧仲弓》簡20「數」字解兼論秦漢文字的「婁」〉(待刊稿) ,

    包山簡5的字形我想到了,但是沒認真支找。現在才想起來,原來這個字形在跟您討論的時候提到過,早知道查閱您的大作就好了。

    現在看來,用作“鶹”的這個“婁”字就是從由包山簡5的這個形體受“言”字影響訛變類化形成的。您舉的其他字形則是這個字形的省減,跟用作“鶹”的這個“婁”沒有直接的承繼關係。它們是兄弟,不是父子,呵呵。

    而我舉的字形,即可能是從用作“鶹”的“婁”字省減變來,也可能是由您舉的其他字形變來,跟用作“鶹”的“婁”是平行的演變關係。

  • 郑公渡 在 2011/7/18 11:26:25 评价道:第10楼

    注释1 所说

             其字上部“言”形左右所从並非“糸”形,而系兩手形。

    若要细扣的话,可能应该是从音,整个字的分析当如刘洪涛、苏建州二兄所论。

  • 佑仁 在 2011/7/18 22:11:54 评价道:第11楼

    郑公渡:

    注释1 所说

             其字上部“言”形左右所从並非“糸”形,而系兩手形。

    若要细扣的话,可能应该是从音,整个字的分析当如刘洪涛、苏建州二兄所论。

    我也認為是从「音」,當時只見第一字的圖片,左側一短橫,很難論定,所以不敢說,現在看來簡1第8字以及倒數第5字都从音,第21字則从言,音言替換的用例很多了。

  • 劉洪濤 在 2011/7/18 23:35:54 评价道:第12楼

    蘇建洲先生這篇大作中,對"婁"字已做了很詳細的討論,大家可以參閱,看來事情不是單線發展的.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469

  • 佑仁 在 2011/7/20 13:17:01 评价道:第13楼

    簡2上還留有「含」字的殘筆,少軒兄的綴合當無疑問。

  • 李锐 在 2011/7/21 15:51:03 评价道:第14楼

    据少轩兄的分析,怀疑本篇与有皇将起是一篇,或本篇为首简(也可能是第2簡,直接說“子遗我”有点突兀),將枭与凰对举,故彼篇有所谓有过能改云云。

  • 程少軒 在 2011/7/21 15:59:48 评价道:第15楼

    李锐:

    据少轩兄的分析,怀疑本篇与有皇将起是一篇,或本篇为首简(也可能是第2簡,直接說“子遗我”有点突兀),將枭与凰对举,故彼篇有所谓有过能改云云。

    李先生,我的想法是:

    《有皇將起》更可能編在前面,而《鶹鷅》則更可能編在後面。《有皇將起》末簡章節符號之下簡殘,殘缺之簡尚可寫八九字,或即《鶹鷅》“子遺我”前之文句。

    另外所謂《有皇將起》是否只是一篇小賦,我覺得尚有疑問。或許這些簡是屬於同編一冊的多篇更簡短的賦,字數都只有一兩支簡。

    當然事實究竟如何,還得等今後看見殘簡才能明白了。

  • 黄杰 在 2011/7/29 20:19:47 评价道:第16楼

    佑仁:
    郑公渡:

    注释1 所说

             其字上部“言”形左右所从並非“糸”形,而系兩手形。

    若要细扣的话,可能应该是从音,整个字的分析当如刘洪涛、苏建州二兄所论。

    我也認為是从「音」,當時只見第一字的圖片,左側一短橫,很難論定,所以不敢說,現在看來簡1第8字以及倒數第5字都从音,第21字則从言,音言替換的用例很多了。

    佑仁先生,第21字也是從音的,細看大圖便知。

  • 佑仁 在 2011/7/29 22:49:45 评价道:第17楼

    確實,黃杰兄說的有道理,字从音。

  • 劉洪濤 在 2011/8/3 22:12:36 评价道:第18楼

    劉洪濤:

    查《傳抄古文字編》451頁“簏”字下收兩形,實即“簍”字。上古音“簏”屬來母屋部,“簍”屬來母侯部,二字音近可通。這種寫法的“婁”字即《彭祖》“婁”字之形。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1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