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付義琴、趙家棟:“奇侅”詞義的文化解讀
在 2011/8/30 14:06:40 发布

 

“奇侅”詞義的文化解讀

 

付義琴(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語言文化學院)

趙家棟(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

 

摘要:段玉裁在《說文》“侅”字下注引《漢書》、《史記》、《淮南子》的用例來說明“奇侅”為“非常”之義,揆之原文,卻扞格難通。而《漢語大詞典》對“奇侅”及其異體“奇賌”、“奇胲”、“奇咳”的訓釋又各不相同,沒有揭示出它們的內在聯繫。作為古代天文數學體系中的“奇侅”,實際上反映了古人運用日月陰陽觀念來闡釋醫學、兵法、治國的理論方法。

關鍵字:奇侅  陰陽  文化解讀

 

《說文·人部》:“侅,奇侅,非常也。”王筠《說文句讀》:“字或作賌,……《史記·倉公傳》作‘奇侅’,《漢書·藝文志》作‘奇胲’,皆借字。”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漢書·藝文志》,五行家有《五音奇胲用兵》,二十三卷;《五音奇胲刑德》,二十一卷,如淳曰:‘胲音該。’《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臣意即避席再拜謁。受其脈書上下經,五色診,奇咳。’集解曰:‘奇音羈,咳音該。’按據張守節正義,則《史記》奇咳本亦作奇胲。肉部訓胲為足指毛皮。然則侅正字,胲其假借字耳。《淮南·兵略訓》:‘明於星辰日月之運,刑德奇賌之數,背向左右之便,此戰之助也。’注云:‘奇賌之數,奇秘之數,非常術。其字又作賌,亦假借也。蓋奇侅與今云奇駭音義皆同,是以《左氏春秋》無駭,《谷梁春秋》作無侅。’”[1]

通過王筠和段玉裁的說解可知,“奇侅”又作“奇賌”、“奇胲”、“奇咳”,與“奇駭”音義皆同,為“非常”之義。筆者揆之段玉裁所引《漢書》、《史記》、《淮南子》的用例,發現用“非常”之義解釋,則扞格難通。而《漢語大詞典》對“奇侅”、“奇賌”、“奇胲”、“奇咳”的處理則有所不同,對它們分別作了訓釋,釋“奇侅”為“奇異非常”,引《說文》和《段注》為證,而所舉最早文獻用例卻在清代。釋“奇賌”為“奇秘,非常”,引《淮南子·兵略訓》為例證;釋“奇胲”為“兵略”,引《漢書·藝文志》為例證,釋“奇咳”為“古醫術”,引《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為例證。可見,《漢語大詞典》並沒有把“奇侅”、“奇賌”、“奇胲”、“奇咳”作為一個詞來看待,但同時也承認它們之間是有著內在的聯繫的。

要想真正弄清“奇侅”、“奇賌”、“奇胲”、“奇咳”的意義及其關係,我們必須首先瞭解我國古代天文數學體系中“奇”、“侅”的含義。古代天文數學體系就是《史記·天官書》所說的“北斗七星,所謂璿璣玉衡以齊七政”[2]。七政指日月和五星(歲星、熒惑、鎮星、太白、辰星)。天文數學體系我們可以用質樸的模型圖表示,這個圖見於英文版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

《說文》:“奇,……一曰不耦。”《易·系辭下》:“陽卦奇,陰卦耦。”在數位上,作為奇數的“奇”與“陽”相通,日為陽之精,在天文學上,它可以代表“七政”中的“日”。

“侅”(賌、胲、咳)與“亥”相通,通過上圖可知,以十二地支表示古代北斗所行的十二辰,亥為極陰,與十二次的娵訾相對。故《史記·曆書》曰:“月名畢、聚。”這是古代借太陽和北斗鬥勺的雙向運動來計時。故司馬貞《索引》曰:“月雄在畢,月雌在訾,訾則諏訾之宿。”(筆者按:娵、聚、諏通。)這裏的雄雌顯然是與陽陰相對應。諏訾為雌,與亥相對應。又《說文》:“亥,荄也。十月微陽,起接盛陰。”漢荀爽注《周易》曰:“坤建於亥,乾立於巳。”可知,“亥”與“坤”相協,與“陰”相通。在天文學上,它代表“七政”中的“月”。

在數字中,一為奇之始,陽之初,對照模型圖可知亥對應的數字為“十”,“十”為耦之終,陰之極。《說文》部首排列“始一終亥”正是取象於此。所以“奇亥”在古代可以指稱“日月”、“陰陽”、“奇耦”、“雌雄”等相對概念。也可以指“生死”,《史記·律書》:“不周風居西北,主殺生。東壁居不周風東,主辟生氣而東之。至於營室。營室者,主營胎陽氣而產之。東至於危。危,垝也。言陽氣之垝,故曰危。十月也,律中應鍾。應鍾者,陽氣之應,不用事也。其於十二子為亥。亥者,該也。言陽氣藏於下,故該也。”這正是從星象的角度說明一個由死亡轉向復活之點,到亥位則為夏至,死亡之點,到子位元則為冬至,陰極陽生復活之點。也可以指“刑德”,《淮南子·天文訓》:“日冬至則鬥北中繩,陰氣極,陽氣萌,故曰冬至為德。日夏至則鬥南中繩,陽氣極,陰氣萌,故曰夏至為刑。”[3]《史記·龜策列傳》:“明于陰陽,審于刑德。”“刑”取象于刑星,即太白星,《韓非子·飾邪》:“又非天缺、弧逆、刑星、熒惑、奎台數年在東也。”梁啟雄淺解:“尹桐陽曰:‘刑星,太白也。’《星經》:‘太白主刑殺。’”“德”指德星,《史記·天官書》:“景星者,德星也。其狀無常,常出於有道之國。”“德”在五行說中指四季的旺氣,《古今韻會舉要·職韻》:“德,《增韻》:‘四時之旺氣。’”刑德又引申指刑罰與教化、刑罰與恩賞。《韓非子·二柄》:“明主之所導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謂刑、德?曰:殺戮之謂刑,慶賞之謂德。為人臣者畏誅罰而利慶賞,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則群臣畏其威而歸其利矣。”

另外,“奇亥”還和“奇正”相對應,正,古代指鬥建,即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時辰。《素問·六節藏象論》:“立端於始,表正於中,推余於終,而天度畢矣。”王冰注:“正,鬥建也。”當鬥建為寅時,夏曆則為正月。《周禮·天官·小宰》:“正歲,帥治官之屬,而觀治象之法。”鄭玄注:“正歲,謂夏之正月。”通過“璿璣玉衡以齊七政質樸模型圖”,北斗和太陽是雙向對稱運行的,當鬥建為寅時,太陽運行到娵訾,即亥位。就北斗來說為寅,為正,就太陽來說為娵訾,為亥。古代天文學有“子醜分行為奇,戌亥合居為正”之說。故“奇亥”又與“奇正”相通。以上對應概念可以圖示為:

另外,古人還運用五星與五方、五行、五音、五帝、五獸以及天干相配,《淮南子·天文訓》:“何謂五星?東方,木也,其帝太皞,其佐句芒,執規而治春;其神為歲星,其獸蒼龍,其音角,其日甲乙。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執衡而治夏;其神為熒惑,其獸朱鳥,其音徵,其日丙丁。中央,土也,其帝黃帝,其佐後土,執繩而制四方;其神為鎮星,其獸黃龍,其音宮,其日戊己。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佐蓐收,執矩而治秋;其神為太白,其獸白虎,其音商,其日庚辛。北方,水也,其帝顓頊,其佐玄冥,執權而治冬;其神為辰星,其獸玄武,其音羽,其日壬癸。”圖示為:

五星

五方

五行

五音

五帝

五獸

天干

歲星

東方

太白皋

蒼龍

甲乙

熒惑

南方

炎帝

朱鳥(雀)

丙丁

鎮星

中央

黃帝

黃龍

戊已

太白

西方

少昊

白虎

庚辛

辰星

北方

顓頊

玄武

壬癸

古人講“天人合一”,觀天象、發現總結日月、五星的運行規律,以指導人事行為,包括農事、祭祀、戰爭、刑法、醫學等方面。知天與知人是同一問題的兩個方面,即行人事則須取象於天,這樣才能做到“人法地,地法天。”[4]懂得了這些,我們就可以分析《漢書》、《淮南子》、《史記》中“奇賌”、“奇胲”、“奇咳”的含義及其關係了。

《漢書·藝文志》五行家有:“《五音奇胲用兵》二十三卷;《五音奇胲刑德》二十一卷。”“五音”和“五星”、“五行”相通,“奇胲”和“日月”、“陰陽”相通,反映了古代兵家觀天象以用兵的思想,也就是陰陽五行用兵之術。在《漢書·藝文志》五行家的著作中,有很多都是有關陰陽五行的著作,如《泰一陰陽》二十三卷;《黃帝陰陽》二十五卷;《四時五行經》二十六卷等;《陰陽五行時令》十九卷[5]。故《孫子兵法·勢篇》曰:“凡治眾如治寡,分數是也;鬥眾如鬥寡,形名是也;三軍之眾,可使必受敵而無敗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虛實是也。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終而複始,日月是也;死而復生,四時是也。聲不過五,五聲之變,不可勝聽也;色不過五,五色之變,不可勝觀也;味不過五,五味之變,不可勝嘗也;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奇正相生,如迴圈之無端,孰能窮之?”故銀雀山漢墓竹簡有《孫臏兵法·奇正篇》,並曰:“分之以奇數,制之以五行。”奇數、五行皆用兵之術。故《五音奇胲用兵》是一部運用陰陽五行之說來指導用兵的著作。由上文可知,刑德可以指刑罰與教化、刑罰與恩賞,是君主必備的治國用兵之策。晉葛洪《抱樸子·廣譬》:“二儀不能廢春秋以成歲,明主不能舍刑德以致治。”故《五音奇胲刑德》是一部運用陰陽五行之說來治國用兵的著作。然顏師古注此條引許慎云:“胲,軍中約也。”(筆者按,今本《說文》“胲”作“該”。)是不明“奇胲”的真正內涵。同樣,《淮南子·兵略訓》“明於星辰日月之運,刑德奇賌之數,背鄉左右之便,此戰之助也,而全亡焉。”中的“刑德奇賌之數”也是古代兵家運用陰陽五行來治軍用兵之術。故高誘注:“奇賌,陰陽奇秘之要,非常之術。”

另外,《淮南子·兵略訓》中還有“明於奇正賌、該陰陽、刑德、五行、望氣、候星、龜策、禨祥,此善為天道者也”這樣一句話,其中“明於奇正賌、該陰陽”不辭,根據上文對“奇侅”的考察,我們推測這裏的“正”和“該”都是注文竄入,其中的“正”為“賌”的義訓,“該”為“賌”的音訓。原文應該是“明於奇賌、陰陽、刑德、五行、望氣、候星、龜策、禨祥,此善為天道者也”。

我們再來看《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臣意即避席再拜謁,受其脈書上下經、五色診、奇咳術、揆度陰陽外變、藥論、石神、接陰陽禁書,受讀解驗之,可一年所。”中的“奇咳”。古人常常用日月陰陽的理論來治病行醫,故中國古代的醫術又稱陰陽、死生之術,《素問·天元紀大論》:“然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金木者,生成之終始也。”《素問·金匱真言論》:“此皆陰陽表裏內外雌雄相輸應也,故以應天之陰陽也。”《素問》中又有《陰陽別論篇》。在馬王堆漢墓中出土的醫書中“醫經”有《陰陽十一脈灸經》甲乙本、《陰陽脈死候》,“醫方”有《合陰陽方》。“奇咳”既然與“陰陽”、“死生”相對應,那麼,這裏的“奇咳術”就是用日月陰陽之說來闡發醫理之術。

作為古代天文學概念的“奇侅”,已經很難理解,把它揆之於古代的兵略、醫理之中,則“奇侅”之術更是“神秘之要,非常之術”了。故“奇侅”可引申有“非常、奇異”之義,《說文·人部》:“侅,奇侅,非常也。”又作“奇駭”。唐薛用弱《集異記·韋宥》:“宥即拔蘆伸絃,其長倍尋。則試,縱之,應手複結。宥奇駭,因置於懷。”

參考文獻:

[1] 清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 漢 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2000.

[3] 劉文典.淮南鴻烈集解[M].北京:中華書局,1989.

[4] 盧央.易學與天文學[M].上海:中國書店,2003.

[5] 漢 班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2000.

 

註釋:



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第三卷(英文版)243頁,劍橋大學出版社,1959年。



 

本文發表於《湘潭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第2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1年8月30日。



点击下载附件:0927付義琴、趙家棟:“奇侅”詞義的文化解讀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萧旭 在 2011/8/30 17:51:50 评价道:第1楼

    1.所引段注,《淮南子·兵略篇》許慎注:“奇賌,陰陽奇秘之要,非常之術。”標點點錯啦。下文引作高誘注,亦誤。兵略篇》許慎注

    2《集異記》:“宥奇駭,因置於懷。”此例“奇駭”猶言大驚,與“奇侅”決不是一回事兒。3考《玉篇》:“賅,奇也,非常也,亦作侅。”是“奇侅”同義連文,侅亦奇也。

  • 萧旭 在 2011/8/30 18:45:38 评价道:第2楼

    段玉裁曰:“蓋奇侅與今云奇駭音義皆同。”朱珔說文假借義證亦從段氏之說“侅”即取“駭”之驚奇之義,而為“奇侅”之專字。《慧琳音義》卷97:“信侅:《考聲》:‘侅,奇也。’謂人事奇異也。”此為《廣弘明集》卷8《音義》,檢經文作“始知釋典茫茫,該羅二諦;儒宗硌硌,總括九流。信駭常談,無得而稱者矣。”宋、元、明、宮本“駭”作“侅”。自《說文》始,而至《玉篇》、《考聲》,下至《集韻》、《龍龕》、《六書故》,無不曰“奇侅,非常也”,《玉篇》、《考聲》更明確指出“侅,奇也”、“奇異”。舊注遽可遽廢?而立真正奇侅之新説?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452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