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方勇:嶽麓秦簡《占夢書》補釋一則
在 2011/10/12 13:47:56 发布

 

嶽麓秦簡《占夢書》補釋一則

(首發)

 

方勇

吉林師範大學

嶽麓秦簡《占夢書》簡十三正/1503正原釋文:“夢有夬去魚身者,乃有內資。”(朱漢民、陳松長主編:《岳麓書院藏秦簡(壹)》,156頁,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12月第1版。)

其中的“魚”字,字形爲,整理者讀爲“吾”。陳劍先生根據漢簡中“烏”作(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363)、(《二年律令》451)等形,將其改釋爲“烏”字。同時,陳先生認為簡文中的“夬”字,原注釋疑或當讀爲“玦”,也難以讀通,待考。“夬去烏身”一句,仍義不明。(詳陳劍《嶽麓簡<占夢書>校讀劄記三則》一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11105日)

我們認爲陳劍先生的説法可信。而對于簡文中的“夬”字,我們有個大膽的懷疑,即讀爲“喙”。上古音“夬”爲見母月部,“喙”爲曉母月部。二者韻部相同,聲母關係密切。(詳林燾、耿振生著《音韻學概要》一書245頁,商務印書館,2008年)另外,《淮南子·俶真訓》:蠉飛蝡動,蚑行噲息。莊逵吉校:噲息,各本皆作喙息,唯藏本作《公羊傳·昭公二十七年經》:“邾婁快來奔。”《釋文》:“快本又作噲。”《説文》:“噲讀若快。”

又《説文》:“快,喜也。從心夬聲。”所以,我們認爲“夬”、“噲”、“喙”三者音近可通。

《説文》云:“喙,口也。”《一切經音義·七》“獸口曰喙。”“喙”作為口主要用於鳥獸類動物,如《左傳·昭公四年》:“頋而見人,黑而上僂,深目而豭喙。”即其例。上舉簡文的“夬(喙)”即指鳥獸的嘴巴。因此,簡文中的“烏”字,當如字讀,即指烏鴉。如《楚辭·屈原·涉江》:“燕雀烏鵲。”《戰國策·東周策》:“鳥集烏飛。”即是其例。

另外,“烏”與“喙”字二者常聯用。如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夫越王為人長頸烏喙、鷹視狼步,可以共患難而不可共處樂。

“烏喙”還表示中藥附子的別稱,以其塊莖形似得名。如《墨子·雜守》:常令邊縣豫種畜芫、芸、烏喙,袾葉。《急就篇》卷四:烏喙附子椒芫華。顏師古注:烏喙,形似烏之觜也。且“烏喙”一詞常見於秦漢簡帛醫學文獻中,例不多舉。

我們回頭看嶽麓秦簡的簡文:“夢有夬(喙)去烏身者,乃有內資。”其中“烏”字後一字爲“身”字,這説明簡文前面的“夬”應是“烏身”的一部分,因此把“夬”讀爲“喙”應該符合簡文的大意。

以上為筆者陋見,祈方家指正!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1年10月11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1年10月12日。



点击下载附件: 0965方勇:嶽麓秦簡《占夢書》補釋一則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趙家棟 在 2011/10/14 23:27:52 评价道:第1楼

    夬去魚身似讀為蛟軀魚身讀為,為之異體,《史記·龜策列傳褚少孫論》:明月之珠出於江海,藏於蚌中,蚗龍伏之。裴駰集解引徐廣曰:許氏説淮南蚗龍,龍屬也。音決。司馬貞索隱:蚗蠪伏之。按:蚗當爲。蠪音龍,注音決,誤也。” “借為蛟軀魚身蛟魚,為傳說中的人魚。蛟,通。《孝經援神契》:蛟珠,宋曰:蛟魚之珠,有光輝,可以飾旗。’”又稱鮫人, 楊慎 《升庵詩話·子書傳記語似詩者》引《韓詩外傳》:荊山不貴玉,鮫人不貴珠。晉張華《博物志》卷九:南海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從水出,寓人家,積日賣絹。將去,從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滿盤,以與主人。杜甫《雨》詩之四:神女花鈿落,鮫人織杼悲。

  • 昨非 在 2011/10/15 10:36:47 评价道:第2楼

    說“去”借為“軀”,勉強還說得過去;“夬”讀為“蚗”,嗯,也行,而說“蚗”為“蛟”之異體,則極不可信,《史記》之有作“蚗龍”者,明為“蛟龍”之誤啊!豈能援彼以證此?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519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