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馨
彭裕商教授與吳毅強博士合著的《郭店楚簡老子集釋》於2011年11月由巴蜀書社出版。全書平裝32開,共599頁,定價48元。
附:書影、目錄、前言
目錄
一 甲本…………………………………………………………………………1
二 乙本…………………………………………………………………………373
三 丙本…………………………………………………………………………511
參考文獻…………………………………………………………………………576
前言
古代典籍是研究古代歷史文化的最為重要的資料,其所記載古代信息的可靠與否,將直接關係到研究工作的質量,現今所見的古代典籍,與古時相比,面貌有了較大的改觀,自今日觀之,古書的形成是相當複雜的。
據前輩學者的研究,古書大多並非一時所成,自創始者所作之後,歷代後學不斷有所增衍。或為闡釋文義,或為記錄心得,其弟子乃附諸本文,一再而傳,於是師之所著與徒之所衍殆不可分,如清代學者章學誠在《文史通義·言公》中就曾說道:“諸儒著述成書之外,別有微言緒論,口授其徒,而學者神明其意,推衍變化,著於文辭,不復辨為師之所詔,與夫徒之所衍也。而人之觀之者,亦以其人而定為其家之學,不復辨其孰為師說,孰為徒說也。”民國初年,顧頡剛先生作《<古今偽書考>跋》[1],文中也說:“聖人製作,守於官司;及周末文勝,軼為百家。口耳之學不能無差,則著於竹帛以授之其人,所以求傳習之廣焉。是以羲、農、黃帝之書雜出於戰國,連類于漢魏。其後有卓越之人,為眾宗仰,法度猶傳,筆札未錄,則知之者亦述之而仍其人。此正古人言公之旨,不必以誠偽規度者也。”又說:“《管子》述死後事,《韓非》載李斯駮議:蓋古人書無私箸,大出後學綴輯,雖有不倫,無乖傳信。”此為古書流傳中最為常見的情況。如《文子》一書,《漢書·藝文志》所錄為九篇,自注:“老子弟子,與孔子並時,而稱周平王問,似依託者也。”而今本《文子》十二篇,為文子與老子問答,不見所謂“周平王”,故以前學者多謂《文子》為偽書。1973年,河北定縣西漢中山懷王墓出土竹簡本《文子》殘篇,為平王與文子相問答,與《漢志》相合,似今本之偽更可斷定。然經學者仔細研究,發現其內容卻與今傳本相合,僅今本改平王問文子為文子問老子,則《文子》不為偽書當無可疑,而今本之十二篇中,當多有後人所衍。此外,古今文字不同,語言有異,古書流傳過程中必然要經過後人的改寫和整理,再加上古時通訊不便,字書難求,傳抄過程中錯字漏字也在所難免,這又增加了古今文本的差異。李學勤先生對古書的形成進行了細緻的研究[2],總結出十種情況:1、佚失無存;2、名亡實存;3、為今本一部;4、後人增廣;5、後人修改;6、經過重編;7、合編成卷;8、篇章單行;9、異本並存;10、改換文字。可見古書形成的複雜性。
《老子》一書,為學者所熟知,是重要的古代典籍。書中深邃的辯證思想,往往使人耳目一新,故對該書的研究,名家輩出,成果蔚然,見仁見智,各抒其見。要之,以視為哲學著作者居多。然以筆者觀之,《老子》書中實多有治國學說,如“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是以聖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絕智棄辨,民利百倍”,等等,故《漢書·藝文志》論道家說:“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也。”書中亦有哲理的闡述,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等,但總的來說,以前者居多。老子是想用他所說的“道”來治理天下,所以《老子》一書實際上是一種政治學說。先秦各學派,大多都是想用自己所認定的方法來治理天下,故儒、墨、道、法等各家,歸根到底都是在闡明各自的治國理論和方法。
先秦學術演變,孔墨以後,儒分為八,墨離為三。道家也不例外,老子以後,大別為二。一派以莊子、列子為代表,繼承了老子的認識論,以闡明哲理思想為主,其最高境界有“形如槁木,心如死灰”之說,這一派流傳于北方中原地區鄭宋韓魏一帶。道家的另一派別,即戰國至漢初盛行的黃老學派。這一學派包羅廣泛,涉及面很寬,其學說融合了當時的各家觀點,著重論治國之道,繼承了老子的政治思想。司馬談論六家要旨,謂道家:“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司馬談是學黃老之術的[3],其所論道家自然也就是黃老學派。這一學派以虛靜的道德學說為主,同時兼采包容了陰陽、儒、墨、名、法等各家的觀點,以此構成一個道家的治國學說,故《史記·老莊申韓列傳》稱一些著名的法家人物如申不害、韓非等,其學均歸本於黃老。此一學派,李學勤先生已指出,雖與齊稷下之學有關,但其主流實為以楚文化為背景的南方道家傳統[4]。這一學派充分發展了《老子》一書的主體思想。
上世紀末,湖北荊門郭店楚墓出土大批戰國竹簡,該墓時屬戰國中期偏晚,竹簡的抄寫年代不晚于戰國中期。其中有《老子》若干章節,將其與今傳本對讀,可以獲得許多新知,尤其是對古書的形成,更是彌足珍貴的材料。茲略舉數例,以見一斑。
今本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
竹簡本:以道佐人主者,不欲以兵強於天下,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強。
兩相比較,簡本語意貫通,行文簡潔。而今傳本多出“師之所處”二句,與簡本相比,行文顯得駁雜。這幾句從意思來看,明顯是解釋“不以兵強天下”的,意思是說,以道佐人主者之所以“不欲以兵強於天下”,是由於“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所以這幾句應是老子以後的道家後學對經文的注解,目的是為了使其弟子更好地理解正文,後來被其弟子或再傳弟子誤入正文。
今本第十六章:至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竹簡本:至虛極也,守中篤也,萬物旁作,居以須復也。天道員員,各復其根。
今本“歸根曰靜”以下,簡本無。從這一章的意思來看,簡本語意已足,“歸根曰靜”以下是闡釋“各復其根”的,以《老子》一書的風格觀之,行文簡潔,不宜有這麼多闡釋的文句,所以這幾句也應為道家後學所衍。
今本第十八章: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竹簡本:故大道廢,安有仁義;六親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亂,安有貞臣。
今本第十八章多出“智慧出,有大偽”一句,這一句與上下文句均不類。因為“大道廢安有仁義”幾句,是講治國等級的,大道行就不會有仁義,仁義乃大道廢以後才出現的,是對大道廢棄的補救。所以大道行是第一等級,仁義行是第二等級,竹簡本的其他兩句也是這個意思。但智慧並不是治國的第一等級,老子是提倡無為而治的,對智慧持否定態度,要“絕智棄辨”,而“大偽”更不是補救“智慧出”的第二等級,今竹簡本無此句,當是《老子》原貌,“智慧出,有大偽”一句應是老子以後道家後學羼入的。
今本第六十四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竹簡本: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謀也。其脆也,易判也。其幾也,易散也。為之於其亡有也,治之於其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成之台,作(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兩相比較,簡本此章幾句話意思一貫,至“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語意已足,講的是要見微知著,謹小慎微。而今本此後又多出“為者敗之”一段,與前面的意思不連貫,說的是另外的事,明顯是其他章節的文字誤入的。這一段文字意義也不連貫,“為者敗之”至本章末主要是講一切順乎自然而無為的,但中間又插入“民之從事……則無敗事”兩句,講的是“慎終如始”的處事方法,與前後文義無關,當又是另一章的文字。
今本第三十一章: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竹簡本: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故曰:兵者(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簡本“君子居則貴左”前,今本多出一段文字,該段文字中,“兵者不祥之器”與下文重複,“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又見於今本第二十四章,故此段應爲道家後學所衍,簡本無之,應爲《老子》原貌。
這樣的例子還有不少。此外,今本與竹簡本之間還有許多反映二者思想意識差異的文句,由此可以考見道家學說發展變化的脈絡。如今傳本《老子》第十九章:“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竹簡本相應的文句則作“絕智棄辨,民利百倍;絕偽去慮,民復孝慈”[5],兩者最大的不同在於今傳本棄絕的“聖”、“仁”、“義”,在竹簡本則是“辨”、“偽”、“慮”,這反映了不同時期道家學派不同的學術主張,詳見本書相關部分。
自郭店竹簡出土以來,學者做了大量的研究整理工作,取得了重要的學術成果。然各家之說散見於各處,收羅不便。有感於此,為便於讀者瞭解目前的最新研究狀況,本書彙集眾說,參以己見,對竹簡本《老子》進行全面詳細的闡釋和整理,由此以考察道家思想的源流及《老子》文本流傳演變的情況,為讀者提供盡可能全面的相關材料,希望能對今後更為深入的研究有所裨益。
最後,附帶對本書體例作一簡要說明。
1、凡筆者的意見,開首以“今案”區別於眾說。
2、戰國古文中,有些字已不見於現代漢字,各家釋文中仍依其字形改寫成現代漢字形體者,本書稱之為“隸”,如、、、等字。釋文中所釋之戰國古文而見於現代漢字者,本書稱之為“釋”。
3、所收錄各家之說,以研究郭店竹簡《老子》者為主,也兼顧少數研究馬王堆帛書《老子》的學說。原則上不收錄研究傳世本《老子》的各說。
4、凡相同或大致相同的各說,為了避免過於煩瑣,僅收錄一二種以為代表,原則上收錄其說先發表者。
5、凡不同說法,不論其說之當否,均予收錄,以廣見聞。
6、所引各家之說,不再按原文劃分段落,其出處,以括弧簡注於引文之末。詳情見書末所附《郭店楚簡<老子>參考文獻》。
7、引文發表於報紙者,不標注頁碼及版面。
[1] 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第7—1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2] 李学勤:《对古书的反思》,《李学勤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
[3] 《史记·太史公自序》谓其父司马谈“习道论于黄子”。黄子,《集解》引徐广说云:“《儒林传》曰黄生,好黄老之术。”可知其父所学乃黄老之术。
[4] 李学勤:《再论楚文化的流传》,《李学勤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
[5] 此“伪”非“虚伪”之“伪”,乃表示人为的意思,參見《荀子·性惡》。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