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孟蓬生:清華簡《繫年》初札(二則)
在 2011/12/21 4:44:15 发布

清華簡《繫年》初札(二則)

孟蓬生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昨天參加《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成果發布暨學術座談會,聽了李學勤先生的介紹或大家的討論,心情激動不已。回家後粗讀一遍,成札記二則,現呈請讀者教正。

一.

《繫年》有一新字,凡三見,其形如下:

30 31 32

整理者隸定為“”,解釋說:“‘’從奚得聲,‘’從次得聲,可讀為‘奚齊’。奚齊,驪姬之子。”

生按:整理者對“”字右半采用了描摹的辦法,蓋因其字之不能確識。綜合形、音兩方面因素考慮,疑該字右半即奐、夐等字所从的聲符“”字。侯馬盟書中“改换”的“换”字作(奐)、)、(寏)等形,[1]故“”字可以隸定為“”。古音“)”聲與奚聲相通,故“”字所从的“)”實際上也可以看作奚字基礎上添加的聲符。換句話,“”字是一個雙聲符字。

《說文·廾部》:“奐,取奐也。一曰大也。从廾,夐省。”小徐本作“夐省聲”,段注從之,並說:“鉉本去聲字而爲之說,不知古音故也。”《說文·部》:“夐,營求也。从,从人在穴上。《商書》曰:高宗夢得說,使百工夐求,得之傅巖。”[2]實際上奐夐上部均从,二者皆从之得聲。《說文·玉部》:“瓊,赤玉也。从玉,敻聲。璚,瓊或從矞。璚,瓊或从矞。瓗,瓊或从瓗。琁,瓊或从旋省。”段玉裁於“璚,瓊或从矞”下注曰“巂聲也(當為矞聲也,涉下文巂字而誤——筆者)。矞爲敻之入聲,角部觼或作鐍,此十四部與十五部合音之理。”於“瓗,瓊或从瓗”下部注曰:“巂聲也。又此十四部與十六部合音之理。《虫部》蠵亦作。”《說文·虫部》:“蠵,大龜也,以胃鳴者。从虫,巂聲。,司馬相如說:蠵从夐。”《説文·角部》:“觼,環之有舌者。觼或从金、矞。”段注:“矞聲也。”《集韻·屑韻》:“《説文》:觼,環之有舌者。或作鐍,通作觖。”

奚聲字古音一般歸入支部,也有歸脂部者。夐聲字一般歸耕部,也有歸元部者。[3]下面我們主要通過音轉實例看一下夐聲及與其相通的各聲符與支部字和奚聲的關係,從而為我們的觀點提供佐證。

夐聲與夬聲相通,夬聲與圭聲及其他支部字相通。《楚辭·離騷》:“恐鵜鴂之先鳴兮,使夫百草為之不芳。”《漢書·揚雄傳》:“徒恐鷤之先鳴兮。”顏注:“,鴂字也。”《說文·艸部》:“茥,缺盆也。从艸,圭聲。”以缺訓毀,亦為聲訓。《廣韵·霽韻》:“後漢大尉陳球碑有城陽炅横,漢末被誅,有四子,一姓炅,一姓昋,一姓桂,一姓炔。”古書中此類記載很多,一般是易其字而不易其音,桂之於炔,猶田之於陳,棘之於棗也。《周易》之“夬卦”,《歸藏》作“規卦”。《說文·穴部》:“窺,小視也。从穴,規聲。”《周易·豐卦》:“闚其戶,闃其無人。”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闚”作“閨”。又《周易·觀卦》:“闚觀,利女貞。”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闚”作“”。《儀禮·士冠禮》:“緇布冠,缺項。”鄭注:“讀如有頍者弁之頍。”《集韻·蟹韻》:“,器缺也。”《說文·肉部》:“胑,體四胑也。从肉,只聲。肢,胑或从支。”《說文·土部》:“毀,缺也。从土,毇省聲。,古文毀,从壬。”壬即人形之變,毀本从兒聲,古音亦當在支部。夐聲與巂聲相通,巂聲與圭聲相通。《說文·隹部》:“巂,巂周,燕也。从隹,山象其冠也。一曰蜀王望帝婬其相妻,慙,亡去,爲子巂鳥。故蜀人聞子巂鳴,皆起云望帝。”子巂即子規,即杜鵑也。《說文·穴部》:“窺,小視也。从穴,規聲。”《周易·豐卦》:“闚其戶,闃其無人。”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闚”作“閨”。又《周易·觀卦》:“闚觀,利女貞。”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闚”作“”。

夐聲與巂聲相通,巂聲與开聲、奚聲相通。《說文·目部》:“,蔽人視也。从目,幵聲。讀若攜手。”《呂氏春秋·季夏》:“腐草化爲蚈。”高誘注:“蚈,馬蚿也。蚈,讀如‘蹊徑’之蹊。”《禮記·問喪》:“雞斯徒跣。”鄭注:“雞斯當為笄纚,聲之誤也。”《史記·五帝本紀》:“登雞頭。”《正義》引《括地志》作“笄頭山”。

夐聲與巂聲相通,巂聲與圭聲、奚聲相通。《說文·糸部》:“,維綱中繩也。从糸,巂聲。讀若畫,或讀若維。”《說文·言部》:“讗,言壯皃。一曰數相怒也。从言,巂聲。讀若畫。”畫字古音一般歸支部,故常與圭聲字相通。《釋名·釋書契》:“畫,挂也,以五色挂物上也。”《說文·手部》:“挂,畫也。从手,圭聲。”《說文·耒部》:“,冊又可以劃麥,河内用之。从耒,圭聲。”[4]應劭《風俗通義》:“街,攜也,離也。四出之路,攜離而别也。”《集韻·齊韻》:“畦,或作。”《說文·言部》:“謑,恥也。从言,奚聲。,謑或从奊。”《說文·黽部》:“,水蟲也,薉貉之民食之。从黽,奚聲。”《說文·黽部》:“鼃,蝦蟇也。从黽,圭聲。”鼃音義相通。《水經注·鐘水注》:“雞水,即桂水也。雞圭聲相近。”《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蚖方》:“湮汲一咅(杯)入奚蠡中。”又:“即復奚蠡,去之。”又《治方》:“,以奎蠡蓋其堅(腎)。”整理小組注:“奎蠡,即奚蠡,見上第九十七行注一。”《淮南子·俶真》:“於是萬民乃始慲觟離跂。”注:“觟讀徯徑之徯。”從同源詞看,《集韻·霽韻》:“慀,恨也。”《說文·心部》:“恚,恨也。從心,圭聲。”慀恚音義相通。

夐聲與冋聲、熒聲相通,冋聲、熒聲與圭聲相通。《說文·冂部》:“冂,邑外謂之郊,郊外謂之野,野外謂之林,林外謂之冂。象遠界也。凡冂之屬皆从冂。冋,古文冂从囗,象國邑。坰,冋或从土。”《說文·辵部》:“迥,遠也。从辵,冋聲。”《廣雅·釋詁一》:“夐,遠也。”王念孫《疏證》:“夐之言迥也。”《說文·部》:“夐,營求也。从,从人在穴上。《商書》曰:高宗夢得說,使百工夐求,得之傅巖。”其中“營”字是聲訓。而睘聲古音也熒聲相通。《韓非子·五蠹》:“古者蒼頡之作書也,自環者謂之厶。”《說文·厶部》:“厶,姦衺也。韓非曰:蒼頡作字,自營爲厶。”《詩·齊風·還》:“子之還兮。”《繫年》第19簡:“大敗(師)於睘。”整理者注:“衛師敗績之地,《左傳》云‘熒澤’,《紀年》作‘洞(泂)澤’,‘熒’、‘泂’皆匣母耕部。”[5]《說文·火部》:“烓,行竈也。从火,圭聲。讀若冋。”《禮記·月令》:“腐草為螢。”《說文·虫部》:“蠲,馬蠲也。从虫、目,益聲。勹,象形。《明堂月令》曰:腐艸爲蠲。”《詩經·小雅·天保》:“吉蠲為饎。”《周禮·秋官·蜡氏》、《儀禮·士虞禮》鄭注引《詩》作“圭”。《廣雅·釋詁三》:“圭,潔也。”《呂氏春秋·尊師》:“臨飲食,必蠲潔。”高注:“蠲讀曰圭。”

楚簡中奚聲字與頃聲相通,頃聲與圭聲、冋聲相通。上博簡《民之父母》:“君子以此皇(橫)于天下,奚耳而聽之,不可得而聞也。”“奚耳而聽之”,《孔子閒居》與《孔子家語·禮論》皆作“傾耳而聽之”。“奚”即“傾”之借字,支耕相轉。頃聲字亦與圭聲字相通。《禮記·祭義》:“故君子頃步而弗敢忘。”鄭注:“頃讀為跬,聲之誤也。”跬,或作蹞。《說文·高部》:“,小堂也。从高省,冋聲。廎,或从广,頃聲。”《禮記·中庸》:“衣錦尚絅。”《釋文》:“絅,本又作顈。”

根據《說文》及傳世典籍提供的這些聲音線索往上推,我們可以找到古文字材料中一些从“)”聲字形的較早寫法。

金文有“寏”字,其形如下:

師寏父作季姞簋,《集成》06.3705[6]師寏父盤,《集成》06.10111

金文有“巂”字,其形如下:

達盨蓋[7]

金文有“”字,其形如下:

小克鼎,《集成》05.2796小克鼎《集成》05.2798

戰國竹簡中多有从“巂”之字,如“纗”字作:

《楚文字編》第735[8]《楚文字編》第514

不难看出,這些字都从”或“冏”。古文字中加口不加口無別,所以”或“冏”可以看作一個構件的變體。這幾個字在隶楷階段都仍多从“冏”而不从“”,實際上是上有所承的,《說文》分析為“”聲不符合字形演變序列中早期的字形。[9]實際上,這幾個字所从的”或“冏”在較早的時候本來有不同的來源,[10]但在西周金文及其後的古文字資料中,這些字形都經過了重新分析,或者說經歷了變形聲化,可以看作从”或“冏”得聲的字。據《說文》的字形解釋初文之構意或據初文之字形否定《說文》之諧聲分析都是不可取的。

回過頭來再看侯馬盟書的及从(奐)、)、(寏)諸字,我懷疑“”字除去人形的部分,可以看成對金文“寏”字所从聲符”或“冏”的改造,亦即《說文》“象遠界”的“冂(冋)”字,仍然用作聲符。《說文·目部》:“夐,營求也。从,从人在穴上。《商書》曰:高宗夢得說,使百工夐求,得之傅巖。巖,穴也。”許慎把”看作“穴”是對字形所做的重新分析,其中包含著聲音的因素。古音矞聲與穴聲相通。《說文·玉部》:“瓊,赤玉也。从玉,敻聲。璚,瓊或從矞。”又《走部》:“𧾣,走意也。从走,夐聲。讀若繘。”《說文·㕯部》:“矞,以錐有所穿也。从矛,从。一曰滿有所出也。”《詩·小雅·小旻》:“謀猶回遹。”《釋文》:“《韓詩》作鴥。”《詩·秦風·晨風》:“鴥彼晨風。”《釋文》:“鴥,韓詩作鷸。”《韓詩外傳》八引“鴥”作“鷸”。

二.

《繫年》簡133134:“年,倝()()()(擊)()𠂤(師)回(圍)武昜(陽),(郜)之师。”[11]年,新蔡簡之‘王孫’,異文作‘王孫厭’。年,亦見清華簡《子儀》。‘’應讀為‘厭’,與‘薦’音近可通。《爾雅·釋言》:‘薦,再也。’薦年即再一年。”[12]

生按:年為下一年,或第二年,應無疑義。但典籍似不見“薦年”或“再年”表示下一年的詞例,故整理者讀法容有可議。我們認為,“年”當讀為“翊(翌昱)年”。

*字一般認為从)聲,應該沒無問題。《說文·孨部》:“孴,盛皃。从孨,从曰。讀若薿薿。一曰若存。,籒文孴,从二子。一曰即奇字。”但從出土竹簡來看,*字楚人讀入盍部,除了整理者所舉新蔡簡之異文外,尚有《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競公瘧》之“𡥨(攝)”字可證。[13]由於從漢語語言學史上看,-mp)與-nt)、-ngk)尾更容易,所以《說文》所記錄的字的薿、存、晉三種讀音應該看成轉音。也就是說,*之本音當在盍部。今就其轉音求之,不若就其本音求之。翊(翌昱)本从立声,其本音當在緝部,故可與盍部之*相通。翊(翌)或讀入職韻,昱或讀入屋韻,均為其轉音,是晚些時候才發生的變化。

《說文·羽部》:“翊,飛皃。从羽,立聲。”段玉裁注:“郊祀歌:‘神之來,泛翊翊。甘露降,慶雲集。’師古曰:‘翊音弋入切。又音立。’按翊字本義、本音僅見於此,經史多假爲昱字,以同立聲也。《釋言》曰:‘翌,明也。’《尚書》五言‘翌日’,皆訓‘明日’。一言‘翌室’,訓‘明室’。天寶閒盡改爲‘翼’。凡《尚書》‘翼’字訓‘敬’、訓‘輔’,與訓‘明’者溷同無别,自衞包始。漢、魏、晉、唐初,皆有‘翌日’,無‘翼日’,郭璞、𤣥應、李善引《尚書》皆作翌日。自同其字又同其音,以七部立聲之字,讀一部異聲之與職切,字書、韵書承譌襲繆,小顏弋入、力入之音無有採者矣。又《吳都賦》云‘翋’,《廣韵》:‘翋𦑶,飛也。力荅、徒合二切。’翋同翊,此亦翊之本義本音也。”

段氏認為“翊(翌)”作“翼”皆出於唐人所改,恐不一定,但从立聲之字本在緝部而轉入職韻或屋韻,則是毫無疑義的。緝盍兩部字往往與之職部字相通,故翊(翌)之與翼,猶之與薿也。



[1]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編:《侯馬盟書》,第323頁,文物出版社,1978年。

[2]《說文》解說字形有誤。夐上部與奐部相同,應該看作聲旁。夐實際上是個雙聲字,“”(奂字的聲旁)、“”皆聲。《集韻·屑韻》有“”字,也是雙聲字,即在“”上添加“夬”字為聲符而成。古音聲夬聲相通。頗疑“”字本從目,夬聲。下部“攴”旁乃“夬”之訛。戴侗《六書故》云:“別作。”應該是有道理的。

[3]說詳陳復華、何九盈:《古韻通曉》第66頁、第370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

[4]段注本改“冊又”為“卌叉”,我則懷疑當作“四叉”。“四”字古或作“”,與“冊”字形近。

[5]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下冊第144145頁,中西書局,2011年。

[6]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第六冊,3706號,中華書局,1988年。以下簡成《集成》,不再注明。

[7]見張長壽《論井叔銅器》所附拓片,《文物》1990年第7期,第33頁。

[8]李守奎:《楚文字編》,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

[9]“冏”與“”字形相近,不排除字誤的可能。不過,它們在許慎的時代讀音跟“”的讀音十分相近,所以《說文》認為這幾個字“”聲,也是有可能的。

[10]如矞字的初文也許只是象矛及其下部的“錞(鐓)”或“鐏”形。巂字的下部本來是象鳥分叉的尾部,參程少軒《試說“巂”字及相關問題》,《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二輯,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

[11]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下冊第196頁,中西書局,2011年。

[12]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下冊第200頁注二三,中西書局,2011年。

[13]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圖版”第27頁,“釋文”第185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1年12月21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1年12月21日。



点击下载附件: 0993孟蓬生:清華簡《繫年》初札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王子揚 在 2011/12/21 12:07:08 评价道:第2楼

    我們認為,清華簡《繫年》的“奚”字可以向上追溯。1975年,羅山縣高店公社高店生產大隊發現一批春秋時期青銅器,[1]器主奚子宿車(又名車)之“奚()”有兩種寫法,都表示奚氏家族之“奚”當是沒有問題的。前一個形體从“爫”从“糸”,有學者比對後一個形體認為此形省略了“大”旁。恐非。其實此形就是“系”字,會以手縛系。以其音近表示奚族之“奚”。系,上古屬於匣母錫部;奚,屬於匣母支部。兩者聲母相同,韻母存在嚴格的陰入對轉關係,中古兩字都是開口四等。所以用“系”寫“奚”是很合理的,戰國文字“奚”字就是承接此種形體而來。如侯馬盟書人名“嗌奚”之“奚”作“”,包山簡179號有人名“黃奚”,其“奚”作“”。至於周金文盂的“奚”作“”,則為《說文》所本。

    值得注意的是車之“”寫作“”字的形體。其右上部“”恐即清華簡“奚齊”之“奚”右部“”所從來,整理者隸定為“”的字很可能本身就是“奚”字。

     


    [1] 信陽地區文管會、羅山縣文化館:《羅山縣高店公社又發現一批春秋時期青銅器》,《中原文物》1981年第4期。

    ,

  • 海天 在 2011/12/21 12:21:35 评价道:第3楼

    《內禮》第八簡:冠不(奐-綰)

    田炜 读上博竹书(四)琐记中山大学中文系   

    050403 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tianwei001.htm

    ,

  • lht 在 2011/12/21 12:31:16 评价道:第4楼

    子扬兄说的很对,从“爪”从“糸”之字就是“系”字,学者早已经指出过了,还写进了《汉语大字典》。不知道为何近年学术界往往反倒不提此说,要么直接释作“奚”,要么原形隶定。我曾怀疑“奚”是“系”字的分化,“系”字下部一竖写分叉就变作“奚”了,可以参照古文字中的“央”的变化。 如果这种看法符合事实的话,于省吾先生所释的甲骨文的“奚”恐怕也得再作其他考虑了。

  • 孟蓬生 在 2011/12/21 12:52:40 评价道:第5楼

    謝謝各位賜教!海天兄提供的資料尤其重要,它的存在為“奚”字右半的來源提供了內證。

  • 王寧 在 2011/12/21 16:39:13 评价道:第6楼

    田煒先生言“奐”可讀為“綰(綄)”,那麼這個從系從奐的字可能也就是“綰”字。《呂氏春秋·悔過》:“奚施”,《淮南子·人間訓》作“蹇他”,是“奚”、“蹇”古通用;而“綰”、“蹇”旁紐雙聲、疊韻音近,“綰”聲讀若“奚”也當是有可能的。

  • 飞虎 在 2011/12/21 16:55:19 评价道:第7楼

    清華簡《繫年》簡119“卒于A”之“A”亦从“ ”(奐、夐等字所从)。此字整理者隸定作下从“犬”,恐誤。類似寫法又見楚帛書(二見)。此字當釋為B(“邎”所从),“言” “鼬”之象形初文。關於此字,曾憲通先生有詳論,可參看其《說繇》一文。

  • 飞虎 在 2011/12/21 17:25:36 评价道:第8楼

    B當讀為國名、地名“鄒”,字又作”。古書“芻”聲字與“由”聲字多通,不贅舉。《漢書·地理志》魯國有縣,云:故邾國。《說文》。《史記·貨殖列傳》:“而鄒、魯濱洙、泗,猶有周公遺風,俗好儒,備於禮,故其民齪齪。……”“鄒”濱泗水,則簡文與“B(鄒)”臨近的地名“任”當以整理者後一說,即今山東濟寧東南為是。

  • 飞虎 在 2011/12/21 18:11:36 评价道:第9楼

    “任”即《史記》、《漢書》所見之“任城”。錢穆《史記地名考》以“任城”為曹衛地名。聯繫清華簡相關簡文及傳世文獻來看,“任”邑的可能性比較大。《春秋》桓公七年:“春二月己亥,焚咸丘”,“咸丘”,公羊、榖梁二傳並以為邑。由此看來,夾處“咸丘”與“”地之間的“任”亦當屬。整理者謂“宋悼公卒於前往任的途中,A當在宋地至任之間”。“”邑在“任”之東,聯繫宋悼公之行進線路,以“A)”為國,更為妥當(”國古書又稱”)。清華簡云“宋悼公將會晉公,卒于A)”,諸侯盟會的地點“任”為邑,“卒于A)”,指宋悼公客死于國。

  • 刘云 在 2011/12/21 18:32:14 评价道:第10楼

    各位所討論的這個字,其右部其實也有可能是“力”,飛虎先生所說的簡119中的字所從更像“力”字一些。

  • 在宥 在 2011/12/21 20:38:49 评价道:第11楼


  • 孟蓬生 在 2011/12/22 0:51:17 评价道:第12楼

    謝在宥先生指教!如果沒有差別,恐怕就輪不到我寫這篇文章了。所以我在文章中說:“綜合形、音兩方面因素考慮,該字右半即奐、夐等字所从的聲符‘’字。

  • 孟蓬生 在 2012/1/8 19:14:54 评价道:第13楼

        甲骨文有一個从奚,从夗的字:

                                         

     

         劉釗先生說(《釋甲骨文中從夗的幾箇字》,《古文字考釋叢稿》,45頁。):“

         ……字从夗,應是以夗為聲。”

          劉釗先生認為“丸”字也是“夗”字的變體(《古文字構形學》第128頁)。而丸聲古音與奐聲相通。《詩·鄭風·溱洧》:“溱與洧,方渙渙兮。”《說文·水部》引“渙”作“汍”。

        如此說來,之於,猶奚之於也。都是雙聲字。 ,

  • 孟蓬生 在 2012/1/8 19:46:22 评价道:第14楼

    我在《〈楚居〉所見楚武王名臆解》(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386)曾經討論過“”和“”之關係:

    據我們所知,作部件使用的字也可以省作。如“亂”字在楚簡中就可以有如下的寫法:

    上博簡《亙先》上博簡《内豊》上博簡《内豊》

    從以上這些亂字的異構中,我們可以發現,字所从的絲束可以有加絲緒和不加絲緒兩種寫法,而所从的兩只手也可以有所省略,或省去下部的手,或省去上部的手形。

    詳見李守奎等:《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1-5文字編》第210頁,作家出版社,2007年。

        可見所謂“”只不過是“”字省寫了手形而已。“”字古有申束、結束之義,與“”音義相通。“”之於“(系)”,猶攣之於係也。

           古文字 兩字,舊釋係,裘錫圭先生改釋“攣”,現在看來這兩說都是正確的。因為“攣”和“係”本來就是同源詞。

    ,

  • 有鬲散人 在 2012/1/8 21:47:12 评价道:第15楼

    既然孟先生已將該字與甲骨文中加注聲旁的“奚”字聯繫起來了,何不將兩者右部所從的聲旁在形體上進行認同呢?兩者右部的形體還是很相似的。

  • 孟蓬生 在 2012/1/8 22:45:34 评价道:第16楼

    謝謝有鬲先生,兩個字是否能夠認同實際上常常不取決于相似度,而取決于我們能否找到演變序列中的每一個環節。我暫時還沒發現它們的直接聯係。

  • 云间 在 2012/1/9 12:07:34 评价道:第17楼

    读罢《文史》第五辑有于省吾《晋祁奚字黄羊解》,知春秋奚声之字,必有表兽畜者。

    系年此字当为左声右形,形符中有兽蹂地的结构,类马字下部,或许就是祁奚的本字。

    故此字得声与奂无涉。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46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