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虞同:讀《繫年》劄記(一)
在 2011/12/22 5:40:09 发布

讀《繫年》劄記(一)

 

虞同

 

《繫年》是清華簡中重要的古史資料,其中關於西周時期的某些內容與傳世史書不一,或者不見於史書記載。周平王何時繼立、東遷就是很有意思的問題。

周幽王末期的史事以及平王東遷的時間,歷來有不同的説法。《史記·周本紀》云:

 

(幽王)又廢申后,去太子也。申侯怒,與繒、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舉烽火徵兵,兵莫至。遂殺幽王驪山下,虜褒姒,盡取周賂而去。於是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是爲平王,以奉周祀。平王立,東遷於雒邑,辟戎寇。

 

李學勤先生已指出,《周本紀》的這段話是采自《國語》中《鄭語》、《晉語》的有關內容。[1]。《十二諸侯年表》也記述幽王十一年時“爲犬戎所殺”、平王元年“東徙雒邑”,都是説幽王既死而平王繼立。

汲冢竹書《紀年》云:

 

平王奔西申,而立伯盤以爲太子,與幽王俱死於戲。先是,申侯、魯侯及許文公立平王於申,以本大子,故稱天王。幽王既死,而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於攜。周二王並立”(《左傳》昭公二十六年孔疏引)。

 

與《周本紀》所説不同,此云平王在幽王、伯盤被殺之前即已被魯、許等諸侯擁立。但《紀年》對此事的記載本身就有不一致之處。比如,《通鑒外紀》卷三引《汲冢紀年》云:“幽王死,申侯、魯侯及許文公立平王於申,虢公翰立王子余,二王並立”,[2]則平王、余臣都是在幽王死後纔被擁立的。

據沈括《夢溪筆談》卷十四記載,唐代啖助、趙匡《春秋集傳纂例》隱公條注有“惠公三年,平王東遷”,時在前766年;王應麟《困學紀聞》卷七説,《鹽石新論》謂啖、趙之説本於漢代何休的《公羊音義》。[3]與《周本紀》所載不同。

從上引資料可以看出,周幽王末期之事存在的主要爭議是宜臼何時稱王、何時東遷雒邑。按《周本紀》所説,宜臼稱王就是幽王敗亡之年,與東遷都發生在幽王十一年;如依《左傳》所引汲冢《紀年》,幽王敗亡之前宜臼即已在西申被擁立稱王;漢代學者所説東遷的時間在幽王死後的第五年,不知是何依據。現代學者也曾對此問題加以考察,所持意見不一。比如,李學勤先生認爲,平王元年就是幽王的十一年(依《史記》爲前770年,依《紀年》爲前769年),此時宗周故土已不可收拾,故東遷。[4]晁福林先生認爲,周平王遷都雒邑應在晉文侯殺攜王之年(前760年),更可能的情形是魯惠公三年(前776年)晉、鄭兩國從西申迎接周平王,直到前760年晉文侯殺掉鎬京地區的攜王,平王纔正式東遷於雒邑。[5]

幸運的是,清華簡《繫年》中也有幽王被殺、平王東遷的內容,[6]可與史書記載可相比照。簡文云(釋文用寬式):

 

周幽王娶妻于西申,生平王。王或取褒人之女,是褒姒,生伯盤。褒姒嬖于王【五】,王與伯盤逐平王,平王走西申。幽王起師,圍平王于西申,申人弗畀,繒人乃降西戎,以【六】攻幽王,幽王及伯盤乃滅,周乃亡。邦君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是攜惠王。【七】立二十又一年,晉文侯仇乃殺惠王於虢。周亡王九年,邦君諸侯焉始不朝于周。【八】晉文侯乃逆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師。三年,乃東徙,止于成周······【九】

 

其中雖沒提及平王何時稱王,但也有前所未知的信息,比如首次指明攜惠王余臣是幽王之弟;平王被晉文侯迎立于京師之前並未稱王,立三年之後纔東遷(此時已是幽王身死後的第十二年)等。由此方可理解王子朝的檄辭“攜王奸命,諸侯替之,而建王嗣,用遷郟鄏”(《左傳》昭公二十六年),影射的正是幽王之弟余臣不當立。作爲周景王長庶子的王子朝認爲自己有繼位的資格,殊不知他“遠晉之大,以專其志”(《左傳》昭公二十六年),幻想不走周平王得到外部強援支持的路子,最終失敗是必然的。

有學者據《繫年》推測平王東遷的時間應該在前737年前後,即攜王在位21年並爲晉文侯所殺,周9年無王,平王被迎立並在3年後東遷,此時已是幽王死後的第33年。[7]這個説法可能是有疑問的,從《繫年》簡文來看,周無王9年的時間應包括在攜王的21年裏,之所以“無王”,是擁立平王、攜王的雙方利益無法協調,所以晉文侯祗好武力解决攜王,結束“二王並立”的局面(即《鄭語》所謂的“晉文侯於是乎定天子”)。因此,依《繫年》的內容,平王繼立是在幽王死後的第九年(前761年或前760年)。

由於現有資料的來源不一,其真實可靠性也應有所區別,平王繼立、東遷的時間目前還難以斷定。本文推測,可能《紀年》、《繫年》的內容並非不可統一,即申侯等擁立宜臼確實在幽王敗亡之前,祗不過不爲王朝史官所認可,幽王死後,以申、虢爲代表的雙方都想繼承大統,導致二王並立、諸侯不朝,沒有一直認可的天子,於是晉文侯殺攜王、強力扶正平王,由此拉開了春秋史的大幕。由於記錄這段史實的立場不同,敘述、取捨的角度不一,纔導致相關文獻在内容上的歧異。

 

 

[1] 李學勤:《幽王十一年與平王元年》,《夏商周年代學劄記》,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182頁。

[2] 方詩銘、王修齡:《古本竹書紀年輯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第64頁。

[3] 此處轉引自:晁福林《春秋戰國的社會變遷》,(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上册第59頁注释①。

[4] 李學勤:《幽王十一年與平王元年》,第186頁。

[5] 晁福林:《春秋戰國的社會變遷》,上册第59頁。

[6]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 編、李學勤 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二)》,中西書局201112月,第4138——140頁。

[7] 劉國忠:《從清華簡<繫年>看周平王東遷的相關史實》,“簡帛·經典·古史”國際論壇論文,香港中文大學,201111月。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1年12月21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1年12月22日。



点击下载附件: 0995虞同:讀《繫年》劄記(一)


分享到:
学者评论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467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