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朱繼平:翼城大河口霸國族屬初探
在 2012/3/1 8:42:35 发布

翼城大河口霸國族屬初探

(首發)

 

朱繼平

浙江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

 

摘要: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所見“霸”國,學界多認為乃是一不見於傳世文獻的戎狄小國。其實不然。結合相關文獻與出土資料分析,霸、柏二字音同可假借相通,故大河口墓地所代表的霸國實有可能即《左傳》僖公五年所見之柏國,屬姞姓黃帝後裔。西周早期至春秋初年的霸國一直活動於今晉南,春秋早期隨晉國勢力的擴張而南遷於淮汝之間,淪為與江、黃等嬴姓小邦等列的搓爾小國,最終或為楚人所滅。

關鍵字:大河口墓地  霸國  柏國  姞姓

 

2007年,山西翼城大河口一處西周墓地遭盜掘,後歷經兩年的搶救性發掘,該墓地出土了較多帶有“霸”字銘文的青銅器[1],隨即引發了學術界對早期霸國的熱烈討論[2]。正如資料整理者所言,目前學界多以霸國為一失載于傳世文獻的古老國族,為戎狄之屬[3]。然而,結合相關考古發現分析,這種判斷不免令人生疑。從已發表的材料分析,西周時期霸國與周室、晉、燕、倗皆往來密切,大河口墓地所見墓葬形制、規模及文化內涵等亦說明霸國應是一個具有較強政治實力與深厚文化底蘊的商周舊族,這樣的舊族理應在傳世文獻中留下些許孑遺。本文即擬結合相關文獻與出土資料,對周代霸國的族屬進行初步分析,不當之處,敬請方家批評指正。

傳世器中有霸姞鼎、霸姞簋,年代約在西周早期[4]。20世紀80年代,山西曲沃縣天馬——曲村晉侯墓地又出土1件霸伯簋(M6197:11)[5]。由迄今所見霸器銘文分析,除霸伯簋銘所見字形略有訛變,作為國名的“霸”字與金文常見的“生霸”、“死霸”之“霸”字形相同,從雨從革從月[6]。該字讀音,《說文·月部》云:“從月,聲。周書曰:哉生霸。”西周金文中“生霸”、“死霸”屢見不鮮,此“霸”,文獻亦寫作“魄”[7]。是霸、魄音同,對此王國維先生早有明辨[8]。不過,“霸”亦另可讀若“伯”。

《白虎通義·號》曰:“霸者,伯也,行方伯之職。”《論語·憲問》“伯諸侯”下,朱熹集注云:“霸,與伯同,長也。”可知,霸有方伯、伯長之義。早期文獻中霸、伯二字多通用之例。《禮記·祭法》“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國語·魯語》作“共工氏之伯九有也”。《管子·輕重乙》“天下之可得而霸”,戴望校正:“宋本霸作伯”。對此,出土文獻亦有明證。馬王堆帛書《戰國縱橫家書·謂燕王章》有“今王若欲因過(禍)而為福,轉敗而為功,則莫若招霸齊而厚尊之”[9]。此句在《戰國策·燕策一》作“則莫如遙伯齊而厚尊之。”可知,霸、伯二字當如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所言可假借相通[10]。1955年壽縣西門蔡侯墓中出土年代為春秋晚期的吳王光鑒,銘文開篇曰:“唯王五月,既子[字]白期,吉日初庚”,郭沫若先生指出:“白”即“伯”,與“霸”通,“子”同“孳”,訓為“生”,“既子[字]白期”也就是“既生霸期”[11]。由上文觀之,其說甚是。

又,“伯”亦通“柏”。《左傳》莊公十九年“遍伯之宮”,《漢書·古今人表》作“邊柏”;《左傳》襄公四年之“伯明”,《潛夫論·五德志》作“柏明”;《左傳》昭公二十年“逢伯陵”,《漢書·古今人表》作“逢公柏陵”。此類疏證,傳世文獻多見,不勝枚舉。故銀雀山漢簡《王法》篇有“柏王之國”、“柏王之道”,釋文以“柏”讀為“伯”,與“霸”通[12],王輝先生進一步指出:“柏”與“霸”雙聲疊韻而相通[13]。不僅如此,與“霸”一樣,“柏”亦可讀若“魄”。馬王堆三號漢墓所出竹簡《十問》篇有“云柏安刑,故能長生”,“神和內得,云柏皇□”,其中“云柏”即“魂魄”[14]。可見,霸、柏二字皆可與伯、魄通用,此亦可進一步佐證霸、柏二字音同相通。

由以上分析推測,霸國是否可能即文獻所載之柏國?按,柏國見於《左傳》僖公五年:

楚鬥穀於兔滅弦,弦子奔黃。於是江、黃、柏方睦于齊,皆弦姻也。

魯僖公五年為西元前655年。當是時,北方齊桓公霸業興起,遂與南方楚國展開了對淮汝一帶的爭奪,導致以江、黃為代表的淮汝小國皆由“楚與國”轉而投靠齊國,故由《左傳》文意推知,這裏“睦于齊”的柏亦當是活動在淮汝之間的弱小國族,其故地在今河南西平縣西境偏南的蘆廟鄉一帶[15]。而大河口霸國墓地的發現表明,霸國當在今山西翼城縣以東約6公里的大河口村附近,與位於上游淮北平原的柏國相距甚遠,以此分析,兩者似不可能為同一國族。然而,考古發現表明,春秋早期活動於淮汝之間的柏國,在西周時期卻亦可能與晉國相鄰。

1993年,山西晉侯墓地M64出有1件西周晚期器叔釗父方甗,鑄銘3行十五字:

叔釗父作

柏姞寶甗,

子子孫孫永寶用。[16]

由甗銘可知,器是叔釗父為柏姞所作,“柏姞”當為“叔釗父”夫人。由該器出土地分析可知,叔釗父為晉國公族,柏姞則是姞姓之女,此證柏為姞姓。一般認為,晉侯墓地M64墓主為晉穆侯,宣王時期在位,叔釗父甗年代為西周晚期,表明這一時期晉、柏兩國曾通婚[17]。設若西周晚期柏國為活動於淮汝之間的小邦,其竟能與黃河北岸的晉國聯姻,此事未免令人心生疑竇。

據相關金文與文獻記載,經過厲王時期的大規模戰爭,宣王之世周室對南方淮水流域的控制已大為加強,但仍需通過封建申、呂等諸侯國來重理南疆,以徐族為首的淮夷諸族也不時為亂于江淮。在這種情形下,晉國勢力伸入淮汝之間的可能性並不大,由此其與柏國之間“結兩姓之好”的聯姻行為似缺乏堅實的基礎。以此分析,西周晚期作為晉之姻親的柏國多半應活動于黃河中游而與晉國為鄰。准此,此姞姓柏國在活動範圍上便與翼城大河口霸國有了重合的可能。

前文已述,傳世霸國銅器中有霸姞鼎、簋,上鑄銘文2行6字:

霸姞作

寶尊彝。

儘管此銘過於簡略,且出土地不明,但根據周代金文婦女稱名的一般原則,仍可確定器主“霸姞”或為姞姓霸國之女,或為嫁與霸國的姞姓國族女子。因此,不能排除霸為姞姓國族的可能性。也就是說,在族姓上,霸、柏亦可能同為姞姓。由叔釗父甗銘文及出土地點可知,西周晚期柏與晉為婚姻之國。同時,晉侯墓地中亦出土有西周早期的霸伯簋,銘曰:“霸伯作寶尊彝”。霸伯自作器出於晉侯公族墓地,當屬饋贈助喪之物,可證當時霸、晉兩國之間的親善往來,在這一點上,柏、霸之間亦是共通的。

因此,根據以上分析,我們推測山西翼城大河口墓地所見霸國有可能是《左傳》等文獻所載之柏國,也就是叔釗父甗銘中的姞姓之柏。且就相關文獻和金文創造者的國別而言,“霸”當為姞姓霸族名號自稱用字,而“柏”則是他國對該國的稱謂用字。至於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顯然與霸、柏二字早期音同可通直接關聯。若此說可從,那麼姞姓霸國在族屬上應為黃帝後裔,屬中原舊族,而非戎狄之種。霸國的這一族屬,正可解釋考古所見西周早期以芮公、邢叔為代表的周室王臣和燕侯旨所代表的姬姓諸侯與霸伯之間的往來、饋贈等史實。

從目前披露的材料來看,大河口墓地的起訖時間為西周早期至春秋初年。結合前述《左傳》僖公五年的記載分析可知,至少於春秋早期後段,柏國已由晉南一帶南遷至淮汝之間,其實力已大為削弱而淪為與江、黃等嬴姓夷族序齒的撮尓小邦,隨後即不見於經傳。由這一時期楚國不斷向淮域擴張的史實考察,春秋早期之後柏國可能很快即淪為楚國附庸,或徑為楚人所滅[18]

此外,春秋時期,晉國公室有柏氏一支,見諸《國語·晉語四》:“胥、籍、狐、箕、欒、郤、柏、先、羊舌、董、韓,實掌近官。”長期以來,此“柏氏”與《左傳》昭公三年叔向所言及的“伯氏”,多被認為是指晉大夫伯宗之先祖[19]。今據叔釗父甗、大河口墓地等考古發現分析,作為晉國公室之一的“柏氏”或“伯氏”很有可能是由佔領姞姓柏族故地的晉人改封而來。若此說不誤,那麼春秋早期柏族南遷之後,故地即為晉人所有,因而柏之南遷或與西周晚期以來晉國勢力的迅速擴張相關。

 

本文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階段性成果(編號:11CZS007),並得到“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資助(編號:20100481422、201104728)。

 



[1] 《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中國文物報》201017日第67版;衛康叔等:《大河口西周墓地:小國的氣》,《中華遺產》2011年第3期,第100-115頁;謝堯亭等:《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霸國墓地》,國家文物局主編:《2010中國重要考古發現》,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第65-73頁;山西省考古所大河口墓地聯合考古隊:《山西翼城縣大河口西周墓地》,《考古》2011年第7期,第9-18頁。

[2] 除見於相關網站的討論外,主要包括謝堯亭等:《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文物天地》2008年第10期;李學勤:《試釋翼城大河口鳥形盉銘文》,《文博》2011年第4期,第3-4頁;《翼城大河口尚盂銘文試釋》,《文物》2011年第9期,第67-68頁;等等。

[3] 有學者推測霸國或為另一僅見于西周金文的格國,參見黃錦前、張新俊:《說西周金文中的“霸”與“格”》,簡帛網,201153日,網址為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71

[4] 《集成》0218403565,其中《攈古》1.3.42謂霸姞鼎為浙江海甯陳受笙“得之都中”。

[5] 北京大學考古系商周組、山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天馬――曲村(19801989)》,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年,第407頁,圖580:11

[6] 容庚編著:《金文編》1124,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第477-478頁。

[7] 《漢書·律曆志》“旁死霸”下顏師古注雲:“霸,古魄字,同。”

[8] 王國維;《生霸死霸考》,《觀堂集林》,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頁。

[9] 馬王堆漢墓帛書小組:《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橫家書》,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年,第85頁。

[10] 又《白虎通義·號》“霸者,伯也”下陳立疏證雲:“霸、伯古字通”,又於“霸,猶迫也”下曰:“五霸之字當作伯,霸其假借也。”《論語·憲問》劉寶楠正義雲:“伯,轉聲為霸,故其字亦作霸。”

[11] 郭沫若:《由壽縣蔡器論到蔡墓的年代》,《考古學報》1956年第1期。

[12] 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銀雀山漢簡竹簡(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43-144頁。

[13] 王輝編著:《古文字通假字典》,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第299頁。

[14] 湖南省博物館、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長沙馬王堆二、三號漢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7680-81頁。

[15] 徐少華:《周代南土歷史地理與文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4年,第156頁。

[16] 上海博物館:《晉國奇珍——晉侯墓地出土文物精品》,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2年,第148149頁。

[17] 陳昭容:《從青銅器銘文看兩周淮漢地區諸國婚姻關係》,《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5本第4分(2004年)。

[18] 徐少華:《周代南土歷史地理與文化》,第159頁。

[19] 徐元誥:《國語集解》引全祖望說,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第350頁;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修訂本,第1236頁。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2年2月25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2年3月1日。



点击下载附件: 1033朱繼平:翼城大河口霸國族屬初探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重耳 在 2012/3/1 9:15:01 评价道:第1楼

    馮時先生已有文章持同樣觀點。

  • 菁菁者莪 在 2012/3/1 20:21:13 评价道:第5楼

    此说甚有道理,比其他说法更可信。

  • scriabin 在 2012/3/2 7:17:56 评价道:第7楼

    文檔無法下載,何故?

  • admin 在 2012/3/2 11:57:24 评价道:第8楼

    多谢提醒。已经修复。

  • 八索九丘 在 2012/3/8 10:13:25 评价道:第9楼

    馮時先生的文章在2011年10月15日中國文字博物館與中國文字學會共同主辦的中國文字博物館第三屆中國文字發展論壇——“古漢字研究與古漢字書寫”學術研討會上宣读。(馮時:《霸國考(簡稿)》

  • elevatar 在 2012/6/14 4:28:00 评价道:第10楼

    《國語·晉語四》中所提到的11族并非都是晋国公族,董氏出自姒姓,羊舌氏虽然大多学者沿袭《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的意见认为出自晋武公,但台湾学者《晋叔向研究》似乎颇疑羊舌氏的公族身份,韩炳华先生《先族考》认为先氏与范氏共祖,为祁姓隰叔后代。我个人则对籍氏是否为公族有疑问,昭公十五年的叔氏说明不了籍氏为姬姓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44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