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張崇禮:《說文解字·後敘》的“味”字
在 2012/3/22 8:57:45 发布

《說文解字·後敘》的“味”字

(首發)

 

張崇禮

北華大學文學院

 

《說文解字·後敘》:“竊卬景行,敢涉聖門。其弘如何,節彼南山。欲罷不能,既竭愚才。惜道之味,聞疑載疑。演贊其志,次列微辭。知此者稀,儻昭所尤。庶有達者,理而董之。”[1]“味”,各本皆作“味”。段玉裁在“惜道之味”下注曰:“‘甘’下曰:‘美也。从口含一。一,道也。’”[2]今人亦以“味”解之。如湯可敬:“深愛文字之道的無窮意味。”[3]殷寄明:“深愛文字規律的意味。”[4]

今按:“味”如字讀,文意難通。

段玉裁在“聞疑載疑”下注曰:

《榖梁傳》曰:“春秋信以傳信,疑以傳疑。”《少儀》曰:“毋身質言語。”注云:“聞疑則傳疑。”《水經注》曰:“聞疑書疑。”立乎後漢,以說古文字之形音義,其不能無疑者眾矣。聞疑而載之於書,以俟後世賢人君子,所以衛道也。如不為此,則六書之學絕矣。司馬氏不為《史記》,則孔子、左氏《春秋》之學絕矣。皆干城大道,勇敢而為之者也;皆不以小疵揜其大醇。

在“演贊其志”下注曰:

演,長流也。故凡推廣之曰演,文王演《周易》是也。贊者,見也。《易》曰:“幽贊於神明而生蓍。”孔子贊《周易》是也。志者,識也。古志、識同字。演贊其志,謂推演贊明惜道載疑所知識者也。

在“次列微辭”下注曰:

謂敘敶其眇之說解也。

統觀上述三條注語,段玉裁是把“惜道之味,聞疑載疑”的主語看成了許慎之外的其他文字學者。他們由於“深愛文字規律的意味”,所以“聞疑而載之於書,以俟後世賢人君子”,而許慎則“推演贊明”他們“所知識者”,“敘敶其眇之說解”。

按照上述理解,“惜道之味,聞疑載疑”在文中顯得比較突兀。因為其前的“竊卬景行,敢涉聖門。其弘如何,節彼南山。欲罷不能,既竭愚才”是在說許慎自己,其後的“演贊其志,次列微辭。知此者稀,儻昭所尤。庶有達者,理而董之”也是在說許慎自己。

如果把“惜道之味,聞疑載疑”的主語理解成許慎,則“其志”就成了許慎自己所記,既然已經作為“疑”載之於書,爲什麽還要“推演贊明”呢?

我們認為“味”當讀為“昧”。“昧”,“闇”也。“味”、“昧”同从“未”聲,例可通假。《白虎通義·禮樂》:“西狄之樂曰味。味之為言昧也。”以“昧”修飾“道”,典籍多見。如《老子》:“明道若昧。”

“惜道之昧,聞疑載疑。演贊其志,次列微辭。”許慎痛惜文字之道暗昧不明,人們聞疑載疑,所以他推演贊明前人所識記,又附以己見。



[1] 許慎:《說文解字》,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319頁。

[2]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783頁。

[3] 湯可敬:《說文解字今釋》,長沙:岳麓書社,2001年,2187頁。

[4] 殷寄明:《<說文解字>精讀》,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259頁。

an>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2年3月21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2年3月22日。



点击下载附件: 1046張崇禮:《說文解字·後敘》的“味”字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徐伯鸿 在 2012/3/23 12:13:40 评价道:第1楼

    先生说當讀為,甚是。许叔重乃上士闻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
    进道若退,夷道若颣。……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道德经》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 徐伯鸿 在 2012/3/23 15:15:48 评价道:第2楼

    愚以为“惜道之昧”并非“許慎痛惜文字之道暗昧不明”。乃是重视“明道若昧”。

  • 老汉 在 2012/6/10 1:02:15 评价道:第3楼

    这早有人说过。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09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