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陳英傑:戰國金文補證三則
在 2012/10/27 21:22:31 发布

 

战国金文补证三则

 

陈英杰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甲骨文研究中心

 

一、十三年上官鼎(2590战中[1]

魏国器物,铭云:“十三年,梁阴)命(令)率、上官冢子疾、冶𨥇(铸),(容)半。”所谓“梁”字本作:

(反白处理后:

黄盛璋[2]、张亚初、《集成释文》、《集成》修订本、吴镇烽《通鉴》[3]、殷周金文暨青铜器资料库[4]等均释为“梁”。《金文资料库》3295无释文,云“待考”[5]。此字左半从“阜”是没有问题的,右半上部可辨,而下部不清,其形应该是

李朝远先生曾公布一件战国晚期的魏国兵器三十三年令戈,“”作,李先生认为从阜从女,读为“汝”,“”即汝阴。吴振武先生改释为[6]。吴先生当时未联系到此鼎。2006922日至24日,中研院史语所文字学门召开了第一届古文字与古代史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名为“《古文字与古代史》第一辑”于20079月出版,收有吴先生《新见十八年冢子韩矰戈研究――兼论战国“冢子”一官的职掌》一文,在此文讨论官名“冢子”的文字中引到了此鼎,所作释文吸收施谢捷先生的意见把“梁阴”改释为“阴”[7]。沈之杰[8]、吴良宝[9]等先生从之。此说可成定谳。但由于此释均出现于上引诸文中的脚注中,未能引起足够的注意。今于其字形稍作申说,以期停止再次以讹传讹[10]

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魏惠王时迁都大梁 [11],直到公元前225年魏灭以前,大梁一直是魏的都城,魏国因之称梁。大梁故城在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金文中指称魏国的“梁”字或从邑作廿七年大司寇赵亡智鼎2609-2610战中)[12]上官鼎2541战晚)。廿七年安阳令戈[13](《集录》1200战晚)中作,用为氏名。或省邑作[14]十九年亡智鼎2746战中)、卅三年大梁戈[15]11330战中)、(大司寇绶戈[16]《集录》1181战晚,“大梁”合文)、(二年令张□戟刺,《古文字研究》第27辑326页图3,战晚)。八年吂令戈[17](11344战晚)中作,用于人名。《集成》11907著录一件战国时期戈镦,铭为“齖库”,“梁”作)。“梁”字未见从阜者。

右旁写法为“安”字,信安君鼎(2773战中,魏国器)的“安”字作,另参安君鼎(2793战晚,卫国器)等器。单字“安”的这种写法见于战国简牍文字中,如55795新蔡甲二19号简)、69041上博五《鬼神之明·融师有成氏》4号简)。

吴振武先生认为“”可能读为阴,其位置大体在今河南省沙河南岸自漯河市以东至周口市一带,这一带战国时属魏。此地名没有直接见于史书记载,但见于魏国的桥形布币面文中,吴良宝先生认为与此戈的铸造地为同一地名,但魏惠王三十三年时魏境尚未扩张至漯河一带,他怀疑“”应读为“鄢阴”,在今河南鄢陵县北。[18]但后来吴良宝先生好像放弃了原来的意见,认为此地具体地望待定[19]

二、卅年虒令癰鼎(2527战中)

魏国器物,铭云:“卅年虒(令)癰、眂(視)事(或释“凤”)、冶巡𨥇(鑄),(容)四分。”字多不清,所谓“虒”字作:(器铭)、(盖铭)。

此字又见于同期器物卅五年虒令周鼎(2611)和卅五年虒令周盉(9449),字作:(下文以代替)。

裘锡圭先生曾怀疑是“[20]。李学勤先生释为“安”[21]。黄盛璋先生主张释“[22]。《金文资料库》3229卅年鼎无释文,云异名“卅年安令鼎”,3317卅五年鼎释为“[23]。张亚初、《集成释文》、《通鉴》[24]殷周金文暨青铜器资料库等均释为”,“”释似乎已成为主流意见。随着西周金文、秦汉简牍中的“虒”字和春秋战国金文中的“虖”字的确释,△字从广从虖应该已可以得到确认,今试作补证如下。

从“广”,形作(截取自卅五年盉)。从广之字两周多见,如:

廙)、(庐)、)、(庙)、(府)、(库)、[25]

两周金文中“虖”字主要有两种写法,一从虍从乎,一从虍从兮[26],大部分文例用于“乌虖”。春秋时期产生一种加“口”旁的写法,大概是为“呜呼”义造的专字[27]

1(何尊6014西早),(沈子它簋4330西早),(效尊6009西早)、(效卣5433西早),(班簋4341西中),焂卣,又名父卣54285429西中)。中方鼎(2751西早))之“虖”旁亦从“兮”。

2)方鼎2824西中),(寡子卣5392西中),(禹鼎2833西晚),(毛公鼎2841西晚),丘鼎2082春早),丘堂匜10194春秋),[28]君鼎2477春晚丘君盘,春秋中晚期)、1970×1086台丘子俅戈,战早)[29]台丘子俅戈《通鉴》17245战早)[30]丘君戈11265战早)[31](中山王器),与丘君戈写法相同,只是“乎”字所从的左右两撇美化成了象现在的逗号一样。徐醓尹征城(425春秋前期)有,从虖,虖下部之“乎”的写法跟中山王器“乌虖”字同。

卅年鼎所从虖旁的虍头尚可分辨,其下部当从“乎”,但(截取自卅五年)、(截取自卅五年)形与常见的“虖”相比,下部“乎”旁似少写一横。但郭店楚简“虖”作11094(《语丛一》60简),或可提供某种参考。君鼎之虖形与最近,但虖君鼎似有横画。不过,综合诸器“虖”字(或偏旁)的写法,把字释为应该是没有问题的。父鼎2535西晚)之反白)当是一字之异写

综上,“虖”字的演变脉络可作如下梳理:

――――――――1970×1086――――――11094

”,见于西周金文,作(《金文编》336页)[32],用为地名或人名。此字还见于最近公布的、据传出自山西的西周早期器內史亳觚(自名“祼同”)上,作,文例为“弗敢[33]。秦简“”作“虒”,汉印蹏字所從之“虒”作漢簡“虒”作[34]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苍颉篇》“”作[35]形与之不类。

*之地望待考。

三、郸孝子鼎(2574战中)

此铭末字一般释为“鬲”,如《商周彝器通考》[36]、张亚初、《集成释文》[37]、《通鉴》1591、《铭文选(四)》[38]、《战国文字编》[39]殷周金文暨青铜器资料库等。虽有个别学者主张释“两”,但目前看来,释“鬲”已成为主流意见。之所以很多学者都主张释“鬲”,大概觉得“鼎鬲”的文例非常顺畅。青铜器自名有鼎称鬲者,有鬲称鼎者,鬲、鼎亦可连称[40],但仅见于西周早期器鼎(2615)的“宝鬲鼎”之称,除了郸孝子鼎外,未见“鼎鬲”之名。因此,从文例上讲,“鼎鬲”之称并非没有可疑之处。

盖铭                     器铭

另外,从字形上看,如果此字释为“鬲”,则在两周金文中“鬲”字这样的写法仅见于此鼎。我们曾对两周金文中的“鬲”字形体按分期、分域的视角进行了系统整理[41],对于郸孝子鼎,最初我们也主张释为“鬲”,但把所有的“鬲”字形体放在一起综合考察时,便发现郸孝子鼎中的“鬲”字整体上与常见“鬲”字形体相近,也符合常见“鬲”字的形体演变规律,但仍有不同于常见“鬲”字的特异之处。以等形为代表,“鬲”字结体最明显的特征之一是字形上部代表口、颈的部分,郸孝子鼎的“鬲”恰好不具备这种特征。虽然金文中也有(庚姬鬲637西中)、(庚姬鬲640)的偶见写法,但那只是一种临时的随意性简写,正规写法则写作庚姬鬲638639),而且这是西周中期的写法,与战国中期的郸孝子鼎之间缺乏字形演变的衔接链条。因此,从字形上讲,郸孝子鼎此字释“鬲”亦有可疑之处。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单字字形演变证据和作为偏旁的字形演变证据不能平等看待,由于在合体字中区别构件的增加,偏旁演变速度与演变趋向跟单字并不平行,如之与(战国简帛中写作3556郭店《穷达以时》2号简、68973上博五鬼神之明·融师有成氏》2号简背)。

而与郸孝子鼎写法相同的,常见于战国简牍文字23184上博简《亘先》11),31640317913380933812(包山文书115119145简),57516(新蔡甲三188简)。亦见于货币文字[42],作[43]。这种写法的“两”字的下部结体的演变方式与“鬲”趋同,在此基础上还有39327(包山卜筮祭祷237简)的写法,亦见于信阳长台关二号墓楚简和上博简中。

“两”字在金文中可表数量,如圅皇父鼎(2745西晚)“罍、壶”、叔向父簋(3870西晚)“宝簋、宝鼎二”、洹子孟姜壶(9729春晚)“壶、八鼎”,在赏赐、馈赠类铭文中,还有“马两”、“车马两”的说法。这些都可以证明郸孝子鼎“飤鼎两”文例的成立。

最后,我们对“两”字的形体演变稍作梳理[44]

1――2――3――4、231845――133846――393277

13见于《金文编》547页,4见郸孝子鼎,5见于上博简《亘先》11简,6见上博《孔子诗论》14简,7包山卜筮祭祷237简。与“鬲”字演变相比,13形和47形之间尚缺演变链条。也可能,类字形是在“鬲”字演变规律影响下发生的类化性的突变。

2011610日-17日整理完稿

201179日二稿

201187日三稿

 



[1]本文所引器物出自《殷周金文集成》者直接标注器物编号(在需要与其它铭文著录书区别时,简称《集成》),其它出处的铭文标注书名简称,《汇编》指锺柏生、陈昭容、黄铭崇、袁国华《新收殷周青铜器铭文暨器影汇编》(艺文印书馆20065月);《集录》指刘雨、卢岩《近出殷周金文集录》(中华书局20041月版);《通鉴》指吴镇烽《商周金文资料通鉴》(20101月)。引自张亚初《<殷周金文集成>引得》(中华书局20017月)释文者,简称“张亚初”。器物分期标注简称,如“西周早期”简称为“西早”,“西中”、“西晚”、“春早”、“春中”、“战早”等例此。

[2]黄盛璋《三晋铜器的国别、年代与相关制度》,《古文字研究》第17辑,中华书局19896月,第1314页。

[3]吴镇烽《金文人名汇编》(修订本,中华书局20068月)293页:“率,见梁阴令鼎(集成2590),战国晚期人,魏国梁阴县县令。”

[4]https://db1n.sinica.edu.tw/textdb/test/bronze/rpt_rubbing.php

[5]《金文资料库》(光盘数据库,1.0版本),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10月。

[6]参吴振武《新见古兵地名考释两则》,《九州》第三辑,商务印书馆20034月。

[7]见《古文字与古代史》第一辑323页注32

[8]沈之杰《战国三晋文字编》,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4月,指导教师:赵平安教授,第20页。此文标注吴文及其出处有误,而且正文并没有收入“”字,645页“阴”字下引及三十三年阴令戈时,于“”字以□存疑。

[9]吴良宝《九年承匡令鼎考》,《中国文字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张家口,20117月。

[10]我在研读十三年上官鼎时曾把把此字改释为“”,并写成札记,后才通过吴振武先生文得知施谢捷先生早已释出,本想废弃此条札记,但为引起学界注意考虑,仍保留原考释文字。

[11]魏惠王迁都大梁说法不一,有六年、九年、二十九年、三十一年等说。参杨宽、吴浩坤主编《战国会要》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2月,第1406页;崔恒昇《安徽出土金文订补》,黄山书社199811月,第245249页。周时有嬴姓梁国,其都在陕西韩城县南,公元前641年灭于秦。西周器有梁伯敔簋(《通鉴》5022西中,1993年陕西岐山县京当乡贺家村东岐山县周原博物馆东墙外窖藏出土),字作;春秋早期兵器有梁伯戈(11346),字作;河南三门峡市虢国墓地(M2012.92)出土有春秋早期的梁姬罐(《集录》1046),字作,反书。

[12]这种写法的“梁”字最早见于春秋晚期的金文,如戈(10823),内部穿后铸铭文1字:1980年春潍县治浑街公社张家庄出土,材料发布者认为此戈出自宋人之手,为齐人缴获后用于随葬。参潍坊市博物馆《潍坊市博物馆征集的部分青铜兵器》,《文物》1986年第3期,第41页。英杰按:宋国为齐、楚、魏所灭,三分其地,魏得其梁、陈留(参杨宽、吴浩坤主编《战国会要》下册1356页)。199610-12月湖北荆门市子陵铺镇罗地岗楚墓(M4.2)亦出土一件戈(《通鉴》17206春晚),内部穿后刻铭一字: ),字反写。古书中称为“梁”的有多地,今河南临汝县西南有梁县故城,于战国时为南梁。晋国亦有梁,在洪洞之南,乃高梁。近鲁、齐之地的梁,乃指梁父,在山东泰安县南、新泰县西。山东还有梁丘,在城武县东北。参陈槃《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譔异》(三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11月,第412415页;《不见于春秋大事表之春秋方国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11月,第257261页。

[13]韩国兵器,参张德光《试谈山西省博物馆拣选的几件珍贵铜器》,《考古》1988年第7期。

[14]《金文编》399页“梁”、732页“”下均未收此形。《战国文字编》(汤余惠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12月)见于372页“梁”字下。

[15]魏惠王三十三年物,1974年湖南衡阳市东南郊白沙洲唐家山2号战国墓出土。参单先进、冯玉辉《衡阳市发现战国纪年铭文铜戈》,《考古》1977年第5期。

[16]1958年安徽临泉县阳桥区战国墓葬出土。

[17]魏国兵器,1979年辽宁建昌县玲珑塔公社后杖子村出土。参冯永谦、邓宝学《辽宁建昌普查中发现的重要文物》,《文物》1983年第9期;周波《战国文字中的“许”县和“许”氏》认为“吂”读作许县之“许”, 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1048#_ednref28201015日。“八”或认为“十”字,参吴振武:《东周兵器铭文考释五篇》,《容庚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古文字研究专号),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557页。

[18]币文与共用阜旁。吴良宝《古币考释两篇》,《中国历史文物》2005年第2期。另参吴氏《中国东周时期金属货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0月,152页。本书157页又云:“阴的地望不详,也许与《赵世家》惠文王二十四年(公元前275年)为廉颇所攻取的魏‘阳’(在今河南安阳市)有关”。

[19]吴良宝《九年承匡令鼎考》,《中国文字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第172页。

[20]裘锡圭《<武功县出土平安君鼎>读后记》(原刊《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2期;《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19928月,487页)引及此铭文时,于此字释文为“(?)”,当是对此释尚有疑虑。

[21]参李学勤《论梁十九年鼎及有关青铜器》、《<中日欧美澳纽所见所拓所摹金文汇编>选释》及《<中日欧美澳纽所见所拓所摹金文汇编>选释补正》,《新出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19906月,第206209303308页。李先生对释“安”也心存疑虑,209页云:“‘安’字的释读还是可考虑的。”303页云:“‘安’字,或以为从‘虍’,暂释为‘安’,地名”,认为“安”是“安邑”省文。308页则云:“地名‘安’字释读未能确定。裘锡圭同志曾写作从‘广’从‘虖’,也表示犹豫,曹锦炎同志从之。这比释‘安’要好,但这个地名一定相当重要,究系何地,尚未可知。看来此字还有待研究。”李文所提曹锦炎文,见《平阴鼎盖考释》,《考古》1985年第7期,第634页。另参李氏《湖南战国兵器铭文选释》,《古文字研究》第12辑,中华书局198510月,第331页。

[22]黄盛璋《三晋铜器的国别、年代与相关制度》,《古文字研究》第17辑,中华书局19896月,第811页。黄氏认为△从从虍,虍下笔画表虎尾。

[23]《金文资料库》(光盘数据库,1.0版本),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10月。

[24]吴镇烽《金文人名汇编》(修订本)439页:“癰,见卅年虒令癰鼎(集成02527),战国中期人,魏惠王三十年(前341年)前后,担任虒县县令。”

[25]参容庚《金文编》(中华书局19857月)656660页诸字。

[26]刘钊认为“乎”作声符,但对演变为从乎的原因前后说法不太一样,一认为从乎是形近讹变,一认为是因形近而类化。参《古文字构形学》,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1月,第91104页。

[27](曾孙仆儿钟185春晚),(郑庄公之孙鼎《通鉴》2326春晚,《集录》355鼎、《汇编》1239缶铭文泐甚)。

[28]“虖”旧释“何”,李鲁滕改释“虎(虖)”,见《“虖台(丘)”略考》,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等编《古代文明》第6卷,文物出版社2007年。按:释“虎”不确,当直接释为“虖”。

[29]李鲁滕《“虖台(丘)”略考》,《古代文明》第六卷,文物出版社2007年。

[30]“虖”旧多释“虎”,不确,单独的“虎”字未见如此写法。

[31]1935年河南辉县琉璃阁(今辉县市城关镇东新庄村)80号战国墓(M80.56)出土,或定为魏国器物,参《通鉴》16675

[32]参林澐《新版<金文编>正文部分释字商榷》,江苏太仓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第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1990年。

[33]参吴镇烽《內史亳丰同的初步研究》,王占奎《读金随札――內史亳同》,均载《考古与文物》2010年第2期。吴文释为,王文释为。此铭文资料曾被转载于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学术讨论”栏,http://www.gwz.fudan.edu.cn/ShowPost.asp?PageIndex=1&ThreadID=31432010428日,llaogui(施谢捷)最早回帖(428日)指出:“‘敢’下实乃‘虒’字”。“虒”字还见于春秋晚期的夫申鼎,为李家浩所释,参《夫申鼎、自余钟与子受钟铭文研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编《俞伟超先生纪念文集·学术卷》,文物出版社20096月。

[34]刘钊《古文字构形学》第320页、《古文字考释丛稿》第300页(岳麓书社20057月)“謕”。另参汤余惠主编《战国文字编》第314页“虒”。

[35]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概说》,《文物》2011年第6期,第50页图一2148号简。

[36]容庚《商周彝器通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8月,第239463页。“郸孝子”误释为“郸季子”。

[37]注曰:“鬲或释两。”

[38]马承源主编《商周青铜器铭文选》(四),文物出版社19904月,第599页。

[39]汤余惠主编《战国文字编》第173页。

[40]参陈剑《青铜器自名代称、连称研究》,《中国文字研究》第1辑,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7月,第343346页。另参陈英杰《西周金文作器用途铭辞研究(上)》(线装书局20091月)第131153页《西周青铜器自名研究》和《东周金文作器用途铭辞研究》之《东周青铜器自名研究》(待刊)。

[41]参拙文《谈金文中一种长期被误释的象形“甗”字――兼谈“鬲”、“甗”的形体结构》,中国文字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年729日至81日,河北省张家口市。

[42]参汤余惠主编《战国文字编》538页。另参吴良宝《先秦货币文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3月,第135页;《中国东周时期金属货币研究》第215页。

[43]参汪庆正主编《中国历代货币大系1·先秦货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4月)245724582462246524662468246924712472247324752476。这种“两”字见于三孔布,是记重单位。《大系》326335收录的是面文为“鬲”的平肩弧足空首布,“鬲”作(326)、(332)、(333)、(335),其中331作,此字《先秦货币文编》收录于135页“两”字下,但41页“鬲”字下引自《中国钱币大辞典》“先秦编”149的字形其实与135页引自《大系》331的字形完全相同,只是大小有异而已,却一释为“两”,一释为“鬲”,必有一误。我们认为《大系》331当是“鬲”的缺刻笔画字,或者说是“鬲”的误字。“鬲”是地名,参吴良宝《平肩空首布四考》,《中国文字研究》第5辑,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11月,第165页;《中国东周时期金属货币研究》第39页。

[44]曾侯乙墓竹简作、,是另外一种演变趋向。

 

附记: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年项目“两周金文作器用途铭辞综合整理与研究”(批准号:12CYY034)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东周金文作器用途铭辞与东周社会研究”12YJA740008)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原載《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九輯)》(中華書局,201210月)第434-440頁。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2年10月27日。



点击下载附件:1132陈英杰:战国金文补证三则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環保地球 在 2012/10/27 21:29:04 评价道:第1楼

    WORD檔不能下載,請修正。

  • admin 在 2012/10/27 23:49:25 评价道:第2楼

    多謝提醒,已修正!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45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