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雷縉碚:甲骨文考釋二則
在 2012/12/27 15:46:45 发布

 

甲骨文考釋二則

(首發)

 

衡陽師範學院中文系講師/西南大學文獻所博士

 

摘要:甲骨文有“不”、“帝”二字,關於字形的解說,長時間無定論。今結合字形字音及古人訓詁相推求,實則“不”爲“本”之象形初文,象草木之根,而“帝”爲“柢”之表義初文,指樹木的主根。又甲骨文“”若“”字,羅振玉釋“洗”,李孝定釋“歬”。《說文》雖有“歬”、“洗”二篆,實則“歬”、“洗”本當一字,其初義皆當之洗足,後語音演變,方分爲二形二音,再後“歬”借作前進字。

關鍵詞:甲骨文;不;帝;洗

 

說“不”、“帝”

甲骨文有“不”、“帝”二字,其字形的解釋,至今尚無定論。關於“不”字,主要有兩說,其一爲鄂足說,如王國維以爲“帝者,蔕也;不者,柎也”[1]後郭沫若以爲“不”象“子房猶帶餘蕊,與帝之異在非全形”,再後徐中舒《甲骨文字典》亦贊同其說。[2]其二爲草根說,趙誠以爲“不”字“象草根之形”,[3]後姚孝遂申述其說。[4]對於“帝”字,除上引王國維釋與郭沫若之說外,徐中舒以爲“帝”象“架木或束木燔以祭天之形,爲禘之初文。”[5]而趙誠與姚孝遂二位先生皆以爲構形不明。[6]

甲骨文“不”字主要有三種字形,其一如“”(《合》2003),爲上端連結而向下分岔延伸的三竪畫,每竪畫又大多均有折筆;其二如“”(《合》6834正),在第一種字形的頂部作一倒三角形,如其倒三角形的一横筆拉長,則可冩作如“”(《花東》451);其三如“”(《合》33829),在第一種字形的上端作一横筆。就字形而言,若謂“不”象鄂足,其中間一竪畫似乎可以理解爲花莖,然左右兩書畫實難解釋爲象何形。所以,趙誠以爲象“草根之形”大致更可信。在此需進一步說明的是,甲骨文从屮與从木往往無别,故以“”象草木之根則可,不必限於草根。另外,古音“不”屬幫母之部;“本”屬幫母文部,則“不”、“本”音義皆近,“不”很可能就是“本”的象形初文。古“不”、“丕”一字,《漢書·匡衡傳》:“未丕揚先帝之盛功。”顏師古注:“丕,字或作本。”是“不”、“本”相通之證。

再說“帝”字,甲骨文有“”(《合》14204)、“”(《合》15951)等形,若謂“帝”象花蔕,與謂“不”象鄂足同样不可信。不過,前人將“不”與“帝”聯繋起來考察,則可給我們提供某種啓示。“帝”字象是在“不”字的基礎上加上符號“”若“”而成,“帝”字本義很有可能與“不”字本義相關。今似以音求之,“帝”葢“柢”之表義初文。古音“帝”屬端母錫部,“柢”屬端母脂部,“帝”、“柢”雙聲、又錫、脂韻近可通轉。《集韻·薺韻》:“柢,或作楴。”是“氐”聲與“帝”聲相通之明證。甲骨文“帝”應解釋爲“不”加指事符號“”若“”而成的指事字,爲“柢”的表義初文。

本、柢皆言草木之根,或當有所區别。《韓非子·解老》:“樹木有曼根,有直根。直根者,書之所謂柢也。柢也者,木之所以建生也。曼根者,木之所以持生也。”此說正與甲骨文“帝”之字形相合。葢“本”爲上位概念,泛指草木之根,而根多曲,故其象形初文甲骨文“不”字的三書畫多作折筆;而“柢”爲下位概念,指樹木之主根,今重慶村民呼爲坐地根,其形較曼根爲直,故其表義初文甲骨文“帝”字之竪畫皆作直筆。

要之,“不”爲“本”之象形初文,象草木之根;而“帝”爲“柢”之表義初文,指樹木的直根。

 

說“歬、洗”及“先後”、“前後”

甲骨文有諸字,用作人名、方國名或地名。羅振玉:“此从(即足形)从(即水形),置足於水中,是洗也。或增象盤形,是洒足之盤也。”[7]李孝定:“字从止在盤中,乃洗足之會意字也。乃从行(或从彳),歬聲。其但作歬者,乃假洗足字爲歬進字,非歬進字本作此形也。”[8]

甲骨文“”字是否表洗足,暫且不論。羅振玉與李孝定皆以甲骨文字形“”表示洗足之義,大致是可信的。祗是羅振玉直接釋作“洗”字而李孝定釋作“歬”。《說文》有“歬”、“洗”二篆,《說文·止部》訓“歬”爲“不行而進謂之歬。从止在舟上”,李孝定已辨其非。又《說文·水部》:“,洒足也。从水,先聲。”“歬”、“洗”實則古今字。

“歬”屬從母元部;“洗”屬心母文部。同爲齒頭音,其韻文元可旁轉。《禮記·中庸》:“可以前知”,鄭玄注:“前,亦先也。”《玉篇·先部》:“先,前也。”《文選·陸機<答賈長淵>》:“余昔爲太子洗馬。”李善注:“洗,前驅也。”是皆“先”、“歬”相通之證。

要之,洒足之字,初作,象盤中洗足之形。後所从之“”譌變作“舟”,而有“歬”字。再後,“歬”假借作歬進字,而又做从水先聲之“洗”字以表洒足之義。“”、“歬”、“洗”本當一字。至於“湔”字,《說文·水部》:“,水。出蜀郡緜虒玉壘山,東南入江。从水,前聲。一曰:手之。”是其本義爲水名而假作洗義,還是其本義爲“手之”而假作水名,尚未可知。

最後,再說下“先後”與“前後”的問題。“先後”與“前後”各構成一對反義詞,說及時間用“先後”,論及空間用“前後”。又“先”、“前”音義皆近,當係一詞之分化。由此可見“先後”與“前後”本當僅一對反義詞,後“先”、“前”分化纔成了今天的兩對反義詞,然“後”卻不曾分化,時間空間皆言“後”。這是由於語言發展的不平衡而産生的詞彙系統不對稱現象。

甲骨文有先字作“”,有後字作“”,反義詞必處同一語義塲,故當含相同的語義,“先”、“後”二字表現在字形上也都从“止”,皆借“止”以示位移故有時空之先後。而“歬”字本無歬進義,乃“先”字音義分化,方借“歬”字以分担其部分功能。

 

 

 



[1] 王國維:《觀堂集林·釋天》,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39頁。

[2] 郭沫若:《甲古文字研究》十八頁,載《郭沫若全集》(考古篇)第一卷,科學出版社,1982年,53頁。

[3] 趙誠:《甲骨文虚詞探索》,載《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輯。

[4] 于省吾主編:《甲骨文字詁林》,中華書局,1996年,2510-2511頁,姚孝遂按語。

[5]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四川辭書出版社,1989年,7頁。

[6] 趙誠:《甲骨文簡明詞典》,中華書局,2009年,1頁;于省吾主編:《甲骨文字詁林》,中華書局,1996年,1086頁,姚孝遂按語。

[7] 羅振玉:《殷虛書契考釋三種》,中華書局,2006年,519頁。

[8] 于省吾主編:《甲骨文字詁林》,中華書局,1996年,850頁,引李孝定說。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2年12月25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2年12月27日。



点击下载附件:1157雷縉碚:甲骨文考釋二則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王寧 在 2012/12/27 22:44:24 评价道:第1楼

    ”字下所從的“”卜辭中用為“用”字,于省吾先生認為是“桶”之初文,此字當是飲器同的象形,字形或作“”,乃省其鋬。此字上從止,足趾向上表示上出之意,與“出”字的構形取意略同,故此字當是從止、從用,用亦聲,可能是“涌”之初文,表示同中的液體上涌而出,故其字或在“止”四周加點表示涌出之水滴。卜辭中用為國名,疑是“鄘”。曩釋“前”或“湔”恐有問題。
    甲骨文中又有“”字,或作“”,此字從彳涌聲或從行涌聲,可能是甬道之“甬”的本字,字後作“𧗴”,《集韵·上声五·二腫》:“𧗴,道也。”“甬”本有涌出之義,《說文》:“甬,草木華甬甬然也”,徐注:“甬之言涌也,若泉涌出也。”此字亦即後來通道之“通”。

  • 王寧 在 2012/12/27 23:12:50 评价道:第2楼

    甲骨文另有“”字,此字從土涌聲,當是“埇”字,《集韻·上声五·二腫》:“埇,地名,在淮泗。一曰道上加土。通作甬。”

  • 崔勇 在 2013/1/1 21:40:54 评价道:第3楼

    关于“帝”字形,《说文解字》释帝:“从丄朿聲。𢂇,古文帝。古文諸丄字皆从一”,解释的简明扼要,只要再了解《说文解字》释朿:“木芒也。象形。”可知甲骨文“”是“一(上)”“(朿)”会意“上芒”。这里的“一(上)”应该理解为“天”上,“朿(芒)”应该理解为“光”芒。所谓“光芒”义可以参考甲骨文“燎”所从“朿”(以左右两点替代)。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452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