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陳治軍:上博七《武王踐祚》“迷茫”試讀
在 2013/1/1 12:33:36 发布

 

上博七《武王践阼》“迷茫”试读

(首發)

 

陈治军

 

摘要:上博七《武王践阼》第1简,“喪”两字可以读作“迷茫”或者“恍惚”,并指出脂部与微部从上古音到中古音合流分化的历史倾向。

关键词:  迷茫   恍惚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武王践阼》第1简释文:“〖武〗王(闻)於帀(師)上(尚)父曰:‘不智(知)黃帝、耑(顓)琂(頊)、堯、(舜)之道存(乎)(意),喪不可得而(睹)(乎)?’帀(師)上(尚)父曰”[1]

喪”两字简文字形如下

       

喪”二字,诸家缺释。案:“喪”可读作“迷茫”。《公羊传·莊公二十八年》冬筑微,《释文》:“微,《左氏》作麋。”麋,明纽脂部,李方桂认为这类字上古音到汉代跟微部合流。实则在上古音中脂、微合部,到中古时“微、麋”分流,“麋”分化为脂部四等开口。现在可以看出,至少在战国中后期“脂、微”是合流的。《大戴礼记·主言》孔子愀然扬麋曰:‘参,女以明主为劳乎’?”《解诂》:“ 愀然,变动貌。麋读曰眉。”[2] 可资旁证。

《大戴礼记·武王践阼》今本作“亦忽”。《解诂》引孔氏《学记》疏云:“言意恒念之,但其道超忽已远,亦恍惚不可得见與?[3] “亦忽”即“亦恍惚”之省语。“喪”从“亡”声,故“喪”可读作“迷茫”。“喪”亦可读作“惚恍”。《尔雅·释地》有醫無閭之珣玗琪焉。《楚辞·远游》醫無閭作於微閭[4]《老子》14是谓惚恍。傅奕本惚恍作芒。[5]21唯恍唯惚汉马王堆帛书甲本

关于上古音“惚、恍”二部声纽问题,董同龢做过详尽的论述,认为可能有复声母的存在,李方桂也持同样的观点。换句话说它们的声母可能有同一个来源。从韵部的关系讲“惚”与“恍”就是鱼阳对转的关系。“無”典籍常读“亡”。《书·皋陶谟》無教逸欲。《汉书·王嘉传》引“無”作“亡”。[6]《书》“無逸”,《汉书》颜注引作“亡逸”。“ 無”与“勿”亦多通用,《书·盘庚》無遗育,《史记·吴太伯世家》作勿遗。《左传·哀公十一年》可無殇也,《礼记·檀弓下》無”作“勿”。[7]所以上古“恍惚”、“ 迷茫”它们都是双声叠韵,“惚恍”可读“恍惚”,前后颠倒无别。《老子》14是谓惚恍21章“唯恍唯惚”。《法言·序》“神心忽恍”,《楚辞·九歌》荒忽兮远望

故简文原意为“黄帝、颛顼之道超忽已远,恍恍惚惚不可得见”。与今本正合。

 

 

附记:此文作于20091月。



[1]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页151

[2]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1983年,页3

[3]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1983年,页103

[4]高亨《古字通假会典》,齐鲁书社,1989年,页606

[5]《古字通假会典》,页285

[6]《古字通假会典》,页316

[7]《古字通假会典》,页608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3年1月1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3年1月1日。



点击下载附件:1162陈治军:上博七《武王践阼》“迷茫”试读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孟蓬生 在 2013/1/2 10:24:47 评价道:第1楼

    文章謂“𢼸喪(茫)”與“迷茫”、“惚恍”音義相通,其說甚是。不過,“微”如字讀即可,不煩旁通。《說文·彳部》:“微,隱行也。从彳,𢼸聲。”又《𢆶部》:“𢆶,微也。”同部:“幽,隱也。”《詩·小雅·十月之交》:“彼月而微,此日而微。”鄭箋:“微,謂不明也。”《禮記·坊記》:“所以章疑別微。”孔穎達疏:“微謂幽隱不著。”是“微”之本義即“幽隱不著”。傳世文獻中有“微茫”一詞,最早似見於《抱朴子》(《抱朴子·祛惑》:“此妄語乃爾,而人猶有不覺其虚者,況其微茫欺誑,頗因事類之象似者而加益之,非至明者,倉卒安能辨哉!”)。今據《武王践阼》,知此詞可上溯至戰國。

  • 海天 在 2013/1/2 20:40:49 评价道:第2楼

    蓬生先生,何有祖先生〈上博楚簡《武王踐阼》文本性質初探〉(2011)已將「“𢼸喪(茫)」讀為「微茫」。

  • youren 在 2013/1/2 22:42:20 评价道:第3楼

    陳偉先生:「整理者釋讀當是,與後字連讀爲『微茫』,隱約暗昧之意。」(〈讀《武王踐阼》小札〉,武漢大學簡帛網,2008年12月31日)

  • 陈治军 在 2013/1/21 15:29:51 评价道:第4楼

    孟先生所举之例甚佳,然古无轻唇音,轻唇或读如重唇。从所举之例可知晋时轻重唇仍然没有完全分化,从晋代文献上推上古音仍然是比较可靠的。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1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