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蔡简释地一则
(首发)
刘刚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博士生
新蔡简零236、186号简简文如下[1]:
车(?),
公中、大司马子
(叚)[2]、
(宛)公
( 零:236、186)
其中的“”字,原形作“
”,从“邑”、“
”声。“
”即“赛”字异体,在新蔡简中用为“赛祷”之“赛”。
,备(佩)玉
。睪(择)日于是
(赛)祷司命、司彔
(甲三:4)
□
(赛)祷于
(荆)王
(以)逾,训(顺)至文王
(以)逾
(甲三:5)
所以“”也应该是从“赛“得声的一个字,但学者对“
”地都没有很好地解释[3],《清华简·系年》的公布为我们考释“
”提供了很好的线索,简23-28记载了楚文王灭蔡、息的事件(释文用宽式):
蔡哀侯取妻于陈,息侯亦取妻于陈,是息妫。息妫将归于息,过蔡,蔡哀侯命止之,【二三】曰:以同姓之故,必入。息妫乃入于蔡,蔡哀侯妻之。息侯弗顺,乃使人于楚文王【二四】曰:君来伐我,我将求救于蔡,君焉败之。文王起师伐息,息侯求救于蔡,蔡哀侯率师【二五】以救息,文王败之于莘,获哀侯以归。文王为客于息,蔡侯与从,息侯以文【二六】王饮酒,蔡侯知息侯之诱己也,亦告文王曰:息侯之妻甚美,君必命见之。文【二七】王命见之,息侯辞,王固命见之。既见之,还。明岁,起师伐息,克之,杀息侯,取【二八】息妫以归,是生堵敖及成王。
其中“息”字清华简本作“赛”。由此可知,把上引新蔡简的“”读为“鄎(息)”也是很自然的。《说文》:“鄎,姬姓之国,在淮北。从邑、息声。今汝南新鄎[4]。”《左传》对楚文王灭息的具体年份记载不详,据清华简简文,楚灭息之年为鲁庄公十一年(公元前683年,楚文王八年)。楚灭息后即设置息县,古书对其具体地望所述不尽一致,徐少华先生认为《后汉书》李贤注及《元和郡县图志》的记载是正确的,春秋时息县当在北魏以来的新息县以南[5]。“
公”即“息”县之公,李晓杰先生推测战国时“息”仍当为楚县[6],新蔡简的“
公”的释读证明李说可信。
简文又有“公”,学者多读为“宛”公,可从。“宛”本春秋楚“申”县,在战国时改为“宛”。“申”和“息”都是南阳郡的属县,学者或据《说苑·指武》“吴起为苑(宛)守,行县,适息”的记载将“申”更名为“宛”的时间下限定在公元385年[7]。而根据宋华强先生的研究,新蔡简下限为公元前398年(楚悼王四年)[8]。这样 “申”更名为“宛”的时间下限亦可提前。
“息公中、大司马子(叚-瑕)、宛公”,这些人名皆不可考。古人名“匄”者多字“瑕”:晋士匄字伯瑕,楚阳匄字子瑕是,郑驷乞字子瑕,以乞有匄义也。春秋晚期楚令尹有阳匄,但与简文年代似不合。
[1] 释文据宋华强《新蔡葛陵楚简初探》,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
[2] 徐在国《说楚简“叚”兼及相关字》,《简帛语言文字研究》第五辑,巴蜀书社,2010年6月
[3]吴良宝《战国楚简地名辑证》267页,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刘信芳《楚系简帛释例》63页,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年。
[4] 小徐本“鄎”作“息”,下有“是也”二字。
[5] 徐少华《周代南土历史地理与文化》,第86-87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
[6] 周振鹤主编《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先秦卷》,353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7] 参看周振鹤主编《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先秦卷》,352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据杨宽《战国史》楚悼王时,吴起为宛守,悼王于公元前405-前385年在位。
[8] 宋华强《新蔡葛陵楚简初探》第三章,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此说已被《清华简·楚居》证实。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3年1月1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3年1月2日。
点击下载附件:1163刘刚:新蔡简释地一则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13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