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蕭旭:清華簡《芮良夫毖》“富而無淣”補證
在 2013/3/9 16:27:25 发布

 

清華簡《芮良夫毖》“富而無淣”補證

(首發)

 

蕭旭

靖江市廣播電視臺

清華簡《芮良夫毖》第4簡:“此心目亡(無)亟(極),富而亡(無)淣。”整理者曰:“淣,典籍或作倪。《莊子·大宗師》:‘不知端倪。’《釋文》:‘倪,本或作淣。’《集韻》:‘倪,或作淣。’《莊子·齊物論》:‘何謂和之以天倪。’《釋文》引崔譔云:‘倪,際也。’”[1]

整理者得其義矣,而于字尚隔一間,未探其本。“淣”當讀為厓, 故“淣”得訓際也。《說文》:“厓,山邊也。”引申之,則為邊際之義,後出字作“崖(崕)”。“涯(漄)”為水際,“睚”為目際,與“崖”同源,皆“厓”字後出之分別字。“淣(倪)”乃古楚音之變,“無淣”即“無崖際”。其證如下:

1)《莊子·大宗師》:“不知端倪。”《釋文》:“端倪,本或作淣,同,音崖。徐音詣。”“淣”同“倪”,讀音崖是也。

2)《莊子·齊物論》:“和之以天倪。”郭象注:“天倪者,自然之分也。”《釋文》:“倪,李音崖,徐音詣,郭音五底反,李云:‘分也。’崔云:‘或作霓,音同,際也。’班固曰‘天研’。”可知“倪”、“淣”、“霓”並音崖。章太炎曰:“倪當借為崖,李音崔訓是也。”[2]《集韻》:“倪,宜佳切,極際也。《莊子》:‘不知端倪。’或作淣。”“端倪”即“端崖(涯)”,“天倪”即“天涯”。《莊子·天下》:“荒唐之言,無端崖之辭。”漢·馬融《廣成頌》:“天地虹洞,固無端涯。”段玉裁曰:“借端爲耑,借倪爲題也。題者,物初生之題也。”[3]朱駿聲曰:“倪,叚借為兒。《莊子·大宗師》:‘不知端倪。’按耑者,草之微始;兒者,人之微始也。”[4]段、朱二氏讀倪為題、兒,並失之。《正字通》:“舊註引《莊》改音厓,非。”斯所謂傎矣。

3)《莊子·人間世》晉·郭象注:“但生𤷅疵以相對之。”《釋文》:“𤷅,疑賣反。疵,士賣反。”盧文弨曰:“𤷅疵,蓋讀與‘睚眦’同。”[5]朱起鳳曰:“𤷅讀疑賣反,疵讀士賣反,即為‘睚眦’之叚。”[6]二氏說是也,《集韻》:“睚,或作𥊅𥌚𤷅、厓。”又“眦,或作疵。”可知“𤷅疵”與“睚眦”同字,“𤷅”、“睚”同音。《正字通》:“𤷅,俗字,呲恨不當從疒作𤷅。”斯又未達古音通借之指也。

4)《淮南子·要略篇》:“《氾論》者,所以箴縷縩繺之間,擮(攕)揳唲齵之郄也。”

許慎注:“唲齵,錯梧(啎)也。”“唲”讀為齖。“唲齵”即“齖齵”,齒不正,故許氏訓為錯啎也。《說文》:“齵,齒不正也。”《玉篇》:“齖,齒不平。”《類篇》:“齖,齖齵,齒不正。”字或作“齖齲”[7],《集韻》:“齖,齖齲,齒不正。”倒言又音轉作“齵差”,《荀子·君道》:“天下之變,境內之事,有弛易齵差者矣。”倒言音轉又為“聱牙”、“聱齖”、“聱岈”、“敖牙”[8],唐·韓愈《進學解》:“周《誥》殷《盤》,佶屈聱牙。”《五百家注昌黎文集》卷12引孫注:“佶屈聱牙,皆艱澁也。”[9]柳宗元《晉問》:“其高壯則騰突撐拒,聱岈鬱怒焉。”《集注》:“聱,語不入。岈,山深貌,與谺同,谷中大空。”[10]所釋非也。《新唐書·元結傳》《自釋書》:“樊左右皆漁者,少長相戲,更曰聱叟。彼誚以聱者,為其不相從聽,不相鉤加,帶笭箵而盡船,獨聱齖而揮車。”元結自釋為“不相從聽”,即與人意見不合,亦齒不平正之引申義也。宋·王十朋《舟中記所見》:“浪翁未免聱牙戲,漁父時為欸乃歌。”《兩宋名賢小集》卷166引作“敖牙”。宋·蘇轍《和子瞻題風水洞》:“土囊欝怒聲初散,石齒聱牙勢未前。”宋·洪邁《夷堅甲志·婦人三重齒》:“天明視之,已生齒三重,極聱牙可畏。”此二例皆用其本義。宋·朱熹《枯木次擇之韻》:“百年蟠木老聱牙,偃蹇春風不肯花。”此用其引申義,謂樹枝參差也。“牙”皆非“牙齒”之謂也。劉潔修曰:“聱牙,拗口。”[11]未允。馬宗霍謂“唲”讀為齯,引《說文》“齯,老人齒”、《爾雅》郭注“齯齒,齒墮更生細者”以解之[12]。馬說非是,“齯”、“齵”義不相類也。

5)《玉篇》:“唲,乙佳切,亦作哇。”《廣韻》“唲”音於佳切。

6)《玉篇》:“誽,女佳切,詀誽,言不正。”《廣韻》“誽”、“䍲”、“掜”並音妳佳切,《集韻》“誽”、“䍲”、“掜”、“腉”並音居佳切。此皆從“兒”之字讀“崖”之證。

7)《孟子·滕文公下》:“他日歸,則有饋其兄生䳘者,己頻顣曰:‘惡用是鶃鶃者為哉?’”《論衡·刺孟篇》、《初學記》卷26、《御覽》卷919引作“鶂鶂”,《世說新語·豪爽》劉孝標注引皇甫謐《高士傳》、《御覽》卷392引嵇康《高士傳》亦同。《風俗通義·愆禮》:“孟軻譏仲子吐鶂鶂之羹,而食井上苦李”,是所見本同。趙注:“鶃鶃,䳘鳴聲。”《釋文》:“鶂,五歷切,䳘也。”焦氏《正義》引阮元曰:“五歷切與䳘鳴聲不相似,蓋《孟子》書本作‘兒’,如今人之讀小兒,與䳘聲相近也。俗人加鳥作‘鶃’,則為《說文》‘六鶃’字。”[13]黄生曰:“注:‘鶃,魚乙切。’與逆同音,此誤也。鵝豈作如此聲乎?予謂當音捱去聲,蓋鶃與倪同從兒,《莊子》:‘和以天倪。’注音涯。則鶃字亦可呼捱去矣。捱去正鵝聲也。”[14]黃說是,孟子以䳘鳴“鶃鶃”代䳘。

《莊子》、《淮南子》多楚語,其書“倪”、“淣”、“霓”、“𤷅”、“唲”,皆楚音之存。清華簡“無淣”,即《莊子·天下》“無端崖”之誼,固無疑也。《孟子》陳仲子為齊人,其讀“鶃鶃”音捱去聲,是其時楚音已傳入齊地矣。

 

 



[1]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叁)》,中西書局2012年版,第149頁。

[2]章太炎《莊子解故》,收入《章太炎全集(6)》,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30頁。

[3]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76頁。

[4]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武漢市古籍書店1983年版,第522頁。

[5]盧文弨《經典釋文考證》,收入《叢書集成新編》第3冊,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317頁。

[6]朱起鳳《辭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899頁。

[7]《慧琳音義》卷58:“齵齒:謂高下不齊平也,律文作齲。”

[8]黄生曰:“齵,齒參差也,今謂木器不平整曰齵,音敖,語之轉也。”黃生《義府》卷上,黃生、黃承吉《字詁義府合按》,中華書局1954年版,第162頁。齵,疑母侯部;敖,疑母宵部。二字雙聲,旁轉疊韻。

[9]宋·魏仲舉《五百家注昌黎文集》卷12,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74册,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初版,第237頁。

[10]宋·童宗說等《柳河東集注》卷15,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76册,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初版,第600頁。

[11]劉潔修《漢語成語考釋詞典》,商務印書館1989年版,第496頁。

[12]馬宗霍《淮南舊注參正》,齊魯書社1984年版,第415頁。

[13]焦循《孟子正義》,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469頁。

[14]黃生《義府》卷上,黃生、黃承吉《字詁義府合按》,中華書局1954年版,第144頁。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3年3月8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3年3月9日。



点击下载附件:1181蕭旭:清華簡《芮良夫毖》“富而無淣”補證

,
分享到:
学者评论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464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