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清華簡《說命中》的“𠂔”字
(首發)
徐俊剛
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叁)·說命中》:“武丁曰:各女敓”【簡2】一句,整理者說:“來格,‘格’也訓‘來’,見《爾雅·釋言》。‘來格汝說’與《書·舜典》‘格汝舜’例同。”[1]
“來格”見於傳世文獻,如:“祖考來格,虞賓在位,群后德讓。”(《尚書·益稷》)“(孟夏)行春令,則蝗蟲爲災,暴風來格,秀草不實。”(《禮記·月令》)上引古書中的“來格”都作“來到”講,“格”訓爲至、到,並無“來格”連用在句首且同訓爲“來”的用法。而與“格汝說”文例相類的,除整理者所舉《尚書·舜典》“格汝舜”外,還有:“帝曰:格汝禹。”(《尚書·大禹謨》)“王曰:格爾衆庶。”(《尚書·湯誓》)“王若曰:格汝衆。”(《尚書·盤庚》)“王曰:來汝說。”(《尚書•說命下》)這裏“格”與“來”同義,都是君王召喚臣子的語詞,用“格”則不用“來”,用“來”則不用“格”。因此,將此句釋讀爲“來格汝說”的說法似可商榷。
“”字又見同書《芮良夫毖》:
政命惪(德)型(刑)各又(有)(常)
[𠂔](次)。【簡21】
整理者釋爲“𠂔”,通“次”。《管子·侈靡》“故有次浮也”,《集釋》引何如璋云:“次,謂次第。”
而莫得其 [𠂔](次)。【簡23】
相同的字形,這兩例,整理者都釋爲“𠂔”。
此字形亦見於《九店楚簡》簡1、3、4、9,其中簡3較清晰:[2]。此字原釋“來”,董珊先生改釋爲“𠂔”字。[3]
今按,楚文字中“來”一般从止,如:
|
|
|
|
天星观卜筮 |
包山132反 |
郭店·老子乙13 |
上博一·性情論15 |
亦有从辵,如:
|
|
|
上博二·容成氏47 |
九店M56·44 |
清華三·說命中1 |
可见,楚文字中的“来”与“𠂔”作爲偏旁雖然偶有形體混同,但還是有差别的。
《說命中》【簡2】的“”應釋爲“𠂔”,“
各女敓”一句應釋讀爲“𠂔格汝說”。“𠂔”當即傳世文獻中常見的語氣嘆詞“咨”,如“帝曰:咨汝羲暨和。”“帝曰:咨四岳。”(《尚書•堯典》)“𠂔”與从“次”得声字多有通假,茲不贅述。鑒於楚文字“來”與“𠂔”字形確易相混,而且有傳世文獻辭例的旁證,我們認爲這裏釋爲“𠂔(咨)”更爲合適,則此句可斷句爲“咨!格汝說”。
附記:小文完成之後,蒙導師吳良寶先生審閱並提出寶貴意見,謹致謝忱!
1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叁),中西書局,2012年12月,第126頁注釋[三]。下文凡引簡文內容及整理者注釋皆出自此書,不一一加注。
2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中文系編:九店楚簡,中華書局,2000年5月,第1頁。
3 董珊:楚简簿记与楚国量制研究,考古学报2010年第2期,第196頁。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3年3月29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3年3月29日。
点击下载附件: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18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