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魯普平:嶽麓書院藏秦簡《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綜述
在 2013/6/18 21:13:47 发布

 

     岳麓书院藏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综述

(首发)

 

鲁普平

西南大学 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岳麓书院200712月从香港古董市场购藏2098枚竹简,经过清理,得到1300多枚相对完整的竹简。其后,20088月,由香港一收藏家捐赠76枚。竹质墨迹,少量为木质墨迹,书体为秦隶。它一共有80余枚简。目前《岳麓书院藏秦简(一)》、《岳麓书院藏秦简(二)》均以出版。其中《为吏治官及黔首》就是《岳麓书院藏秦简(一)》里面的一篇。

《为吏治官及黔首》共有87枚竹简,从抄写格式上看,它大部分是分上下三栏、四栏抄写,简长约30厘米,有三道编绳,由于残存的编绳很多盖住了文字的笔划,因此这组简都是先抄好后再编联的。此外,最后三枚竹简是不分栏的,是通栏抄写的,且这三栏内容从文体结构上看非常类似于“序”的形式。这篇文献主要讲述的是怎样为官,内容多可与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校互补,这篇竹简的公布进一步推动了《为吏之道》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对《为吏治官及黔首》进行研究的文章主要包裹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为吏治官及黔首》竹简形制的研究以及释文的整理和考释。主要文章有:

陈松长先生的《岳麓书院所藏秦简综述·官箴》对这批竹简的内容和形制作了一些介绍,并且进行了定名工作。

马芳、张再兴两位先生的《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释文补校》,作者对“院垣(决)坏”、“缴迣不数”、“彘畜斗斗”、“羸弗行”、“(乏)当()”、“孤寡(癃)病当(巢)”等五句进行了重释。他们认为“”当读为“绝”;“数”应为偷懒、不尽职的意思;“斗数”为以少计数;“羸”当为瘦弱、体力差的人,“行”当爲传递文书的意思;“()(巢)”当释为“栂”,读为“谋”。

陈伟先生的《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识小》,他认为简文“行者质(滞)留”中的“质”疑读为“踬”,与“疐”通;“一曰夸而夬”中的“夬”应为“史”字;“吏有五则”中的“则”疑读为“贼”,义为败、害;“廉而毋帒”中的“帒”上半部似是“伐”,或者从伐取义,有斩杀之义;“(巧)败豤(垦)靡”中的“豤”字疑读为“如”字。

伊强先生的《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札记二则》,他认为简文“苦言药也,甘言毒也”中的“毒”应当释为“每”;“孤寡(癃)病当巢(隟?)”中的“巢(隟?)”似应释为“”,当读为“资”。

廖继红先生的《<为吏治官及黔首>补释》,作者补充了许多注释小组没有注释的字词,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与注释小组不同的解释,共55条,价值较大(该补释大部份收入其《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文献学研究》一文中)。

邱亮先生的《<岳麓书院藏秦简(一)>语言文字研究》,作者认为“藏盖联屚”中的“屚”今字作“漏”,义为气体、液体等从孔缝中透出或渗出。同时认为“联”假借为“烂”。“受令唯若”中的“唯若”,作者认为疑读为“唯诺”,为承应义。“举事不当则黔首指”,作者结合北大秦简《为政之经》中的“三曰与====(兴吏不当,兴吏不当)则民鍚指”以及字形,认为“”应该隶定为“”,通“譑”,义为督责、指责。“复悔其胜”,作者认为“复悔”为“毋复”一词的错倒。“工用必审”,作者认为“工用”当读为“功用”,“审”义为审度。“口食不时”,作者认为“口食”应为“饮食”。“正而行,脩而身”,作者认为“而”的用法同“其”。“三曰亶折割”,作者认为“折”当隶定为“歽”,为断折义。“刃==,福之坖也”,作者认为“刃”或当通“訒”,义谨慎缓慢。“綦==,食不可赏”,作者认为“綦”与“谨、”“慎”义近;“赏”,作者认为应通“尚”,义为爱好、追求。

朱红林先生的《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分类研究(一)》,“部佐行田”,作者认为“部佐”应该是乡部之佐;“行田”,作者认为除了整理小组释为授田义外,还有一层意义,即巡视农业生产。“度稼得租”,作者认为“度”为评价、估量义;“租”主要为田租义。“租税轻重弗审”,作者认为“审”为审慎、准确义。“女婢莫之田”,作者认为意为女婢不参加田间劳作,并且认为这对于重农战的秦政府是绝对不允许的。“黔首不田作不孝”,作者认为这是对一般平民的的要求,把不田与不孝最并列,可见对百姓不田的处罚是相当严厉的。“数贳(酤)弗言”,作者认为“言”为报告义。“豤(垦)田少员”,作者认为“员”义为数量标准。“封畔不正”,作者认为“封畔”义为田间疆界。

陈伟先生的《岳麓秦简<为吏><说苑>对读》,“多多患”,作者认为“多”是战国秦汉人习语。“毋多贳贰”,作者怀疑“贳”应该读为喋。“精(清)廉无(无)旁(谤)”,作者认为“精廉”在战国秦汉文献中多见,不必通“清”。

蔡伟先生的《读竹简札记四则》,作者认为“五曰闲(贱)士贵货贝”中的“闲”应当读为“简”,为简慢、轻贱的意思。

方勇先生的《读岳麓秦简札记(一)》,“□食不时”, “食”前一字残阙不全,整理者缺释。作者认为此字应爲“(饮)”字。“夸而夬”,作者认为整理者在解释“夬”字时,指出其也可能为“史”字误字,属于添足之笔。

张新俊先生的《读岳麓秦简札记一则》,作者认为“郭道不治”中的“郭”应该隶定为,为字的异体。“䧐道”义为隄上的道路。

刘云先生的《读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札记二则》,作者认为“城门不密”中的“密”不必读为“闭”,训为密实就可以。“工用必审”,作者认为“工”应读为“攻”,义为加工;“用”为使用义;“审”为明悉义。全句意义为加工、使用(羽毛、皮革)一定要明悉,即加工、使用(羽毛、皮革)时一定要将相关记录记得清清楚楚,不要出现糊涂账。

臧磊师兄的《岳麓秦简(一)校注》,作者在原有注释的基础上,全面、系统的对原有的注释进行了订补,其中关于《为吏治官及黔首》的订补就有两百多条,内容和证据都很充分,有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文意。

方勇先生的《读岳麓秦简札记(二)》,作者认为“屚(漏)表不审”中的“表”当隶定为“衧”,疑通“壶”。“亶(擅)折割”,作者认为“折”当隶定为“”,为“列”字之误。

对《为吏治官及黔首》文本性质及取材特色的探讨。主要文章如下:

许道胜先生的《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的取材特色及相关问题》,作者认为该文献在取材上有多个来源,涉及到当时的律令,和《为吏之道》同源,并且和《仓颉篇》等文句格式相似。由于来源众多,所以作者认为其属于杂抄。并指出其是“学吏”制度的产物。

陈松长先生认为这篇文献和《为吏之道》都是宦学的教材。

肖永明先生认为这篇文献和《为吏之道》都属于秦代的官箴,只不过是不同的抄本。同时他认为这篇文献有多处的语句与先秦典籍有密切关系,有的甚至有明显的承袭关系。

综述类的文章,主要有陈松长先生的《岳麓书院所藏秦简研究综述》、马芳先生的《岳麓书院藏秦简(壹)研究综述》、邓星先生的《岳麓书院所藏秦简研究综述》、于洪涛先生的《近三年岳麓书院藏秦简研究综述》、夏利亚先生的《岳麓书院藏秦简研究综述》等。这些综述搜集了许多研究文章,其中就包括对《为吏治官及黔首》的研究,内容较丰富。

此外还有从其他方面来研究的如吴振红先生的《岳麓书院藏秦简(壹)书体研究》和陈振华先生的《岳麓书院藏秦简(壹)字形与书法研究》都是从字体和书法的角度来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松长.岳麓书院所藏秦简综述·官箴[J].文物,2009年第3

[2]马芳、张再兴.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释文补校[J].长春大学学报,2012年第1

[3]陈伟.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识小[J/OL].武汉大学简帛网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34

[4]伊强.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札记二则[J/OL].武汉大学简帛网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539

[5] 廖继红.为吏治官及黔首补释[J/OL].武汉大学简帛网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07

[6]邱亮.岳麓书院藏秦简一语言文字研究[D].吉首大学硕士论文,2012

[7]朱红林.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分类研究一[J/OL].武汉大学简帛网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81

[8]陈伟.岳麓秦简为吏与说苑对读[J/OL].武汉大学简帛网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186

[9]蔡伟.读竹简札记四则[J/OL].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457

[10]方勇.读岳麓秦简札记一[J/OL].武汉大学简帛网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44

[11]张新俊.读岳麓秦简札记一则[J/OL].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60

[12]刘云.读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札记二则[J/OL].武汉大学简帛网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67

[13].岳麓秦简一校注[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3

[14]方勇.读岳麓秦简札记二[J/OL].武汉大学简帛网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48

[15]许道胜.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的取材特色及相关问题[J].湖南大学学报,2011年第3

[16]陈松长.秦代宦学读本的又一个版本——岳麓书院藏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J/OL].武汉大学简帛网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150

[17]肖永明.读岳麓书院藏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札记[J].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

[18]陈松长.岳麓书院所藏秦简研究综述[J].文物,2009年第3

[19]马芳.岳麓书院藏秦简壹研究综述[J].中国文字研究,2012年第1

[20]邓星.岳麓书院所藏秦简研究综述[J].科教导刊,2010年第8

[21]于洪涛.近三年岳麓书院藏秦简研究综述[J].鲁东大学学报,2011年第11

[22]夏利亚.岳麓书院藏秦简研究综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2

[23]吴振红.岳麓书院藏秦简书体研究[D].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

[24]陈振华.岳麓书院藏秦简壹字形与书法研究[D].吉首大学硕士论文,2012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3年6月17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3年6月18日。



点击下载附件:1213魯普平:嶽麓書院藏秦簡《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綜述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yhhtyout 在 2013/6/20 8:21:41 评价道:第1楼

    鲁先生的文章,注释有两处错误。一是,夏利亚.岳麓书院藏秦简研究综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2期,应当是《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期。二是,于洪涛.近三年岳麓书院藏秦简研究综述[J].鲁东大学学报,2011年第11期,应当是《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16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