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劉剛:讀《清華簡四》札記
在 2014/1/8 21:03:31 发布

读《清华简四》札记

(首发)

 

刘刚

安徽大学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

 

一、释

《筮法》简1114有如下形体:

筮法11筮法14

辞例为“今~死”。整理者认为字从“安”声,读为“焉”,训“乃”。今按:此字所从与“安”不类,且战国文字“安”一般也没有与表旌旗的“http://www.haosystem.com/haobin/showimg.asp?pictRndNumber=03AC3”组合在一起的。此形当即见于侯马盟书与中山王器的“”字,吴振武先生释为彤沙之沙初文,可读为“也”。[1]

(《金文编》820页)

侯马一八五:九集成2840中山王鼎集成2840中山王鼎

(汤志彪:《三晋文字编》758页)

 

二、释

《别卦》2有如下之字:

别卦2

此字对应“颐”字,整理者认为字从齿作,恐非是。甲骨文“http://www.haosystem.com/haobin/showimg.asp?pictRndNumber=268DE”,于省吾以为像梳篦之形(《甲骨文字释林》66页),古文字“http://www.haosystem.com/haobin/showimg.asp?pictRndNumber=268DE”横看与齿近似。此字当即从页、巸声之字,可隶定为“”。

郭店緇衣34 新蔡零103上博三·周24九店56·43

三、释鈙

《上博八·命》简3:“虽鈙于斧锧,命勿之敢违。” 《说文》:“鈙,持也。从攴,金声。读若琴。”或以为鈙当从攴声,今《别卦》简6与王家台《归藏》“咸”对应之字从鈙得声,是知许慎《说文》之说有据。鈙或当读为“顉”,《说文》:“顉,低头也。从页、金声。《春秋传》曰:迎于门顉之而巳。” “顉”与“頫”同义。《说文》:“頫,低头也。从页、逃省。《太史卜书》頫仰字如此。扬雄曰:人面頫。”

 

 



[1] 吴振武:《试说平山战国中山王墓铜器铭文中的“”字》,《中国文字学报》第一辑,73页,商务印书馆,2006年。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4年1月8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4年1月8日。



点击下载附件:1293劉剛:讀《清華簡四》札記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曰古氏 在 2014/1/8 23:57:30 评价道:第1楼

    此字对应“颐”字,整理者认为字从齿作,恐非是。甲骨文“”,于省吾以为像梳篦之形(《甲骨文字释林》66页),古文字“”横看与齿近似。

    ——此處或許可以這樣理解:梳篦之形說到底和齒形無異,
    不是有“櫛比”一詞麼?——即像梳子齿那样密密的排列着

    故整理者認爲字從“齒”作,還是有道理的;再者,“頤”字本義本爲面頰,這樣的話,說此字從“齒“自然更好理解些。

  • 黄杰 在 2014/1/9 17:23:00 评价道:第2楼

    上博八《命》简3:“虽鈙于斧鑕,命勿之敢违。”“鈙/心”既然可讀爲“咸”,則可以讀爲“陷”。“咸”、“臽”聲字可通。 “陷”爲淪落之意。《玉篇•阜部》:“陷,墮也。”《後漢書》卷四十五:“臣孤恩負義,自陷重刑。”,

  • 有鬲散人 在 2014/1/9 18:15:47 评价道:第3楼

    關於“鈙”字,苦行僧有與黃先生類似的意見,黃先生可參看苦行僧的帖子: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3115&fpage=2

  • 萧旭 在 2014/1/9 18:29:20 评价道:第4楼

    鈙,字亦作㪁、捦、㩒,俗作搇,亦作撳,《集韻》:“搇,按也。”今吳語謂用手用力往下按壓曰搇。鈙於斧鑕,被人按到斧鑕上。

    顉,俗作𩔝、頷,低頭義,今吳語尚謂低頭云“頭一顉”。低頭疾行為趛,俗亦作赺、𧾏諸字同源,而義各有別。

  • 黄杰 在 2014/1/9 19:23:44 评价道:第5楼

    呵呵,剛剛點開簡帛網,曹方向師兄的文章,也是討論這個問題的。真是太巧了!

    非常感謝散人兄的提醒!

  • 陈治军 在 2014/1/9 20:47:57 评价道:第6楼

     

    《别卦》2

     

    疑可隶定作“”,从颐,巳为叠加声符,颐、巳上古音皆定纽之部。《说文》:“巸,广也,从,巳声。”

    an>,

  • lht 在 2014/1/9 23:10:13 评价道:第7楼

    颐字所从跟拙文《战国官印考释两篇》(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666)所梳理的B4类字形最近,只是书写角度写左转了近90度,大家把脑袋左倾90度看,就看明白了。

  • 王寧 在 2014/1/10 8:44:34 评价道:第8楼

    ”即“頤”之繁構。

    “鈙”當讀為“戡”。

  • 海天 在 2014/1/10 10:24:08 评价道:第9楼

    由王子揚討論噬的文章來看,本簡字形確實為齒。《呂氏春秋•權勳》:宮之奇諫曰:“不可許也。虞之與虢也,若車之有輔也,車依輔,輔亦依車,虞、虢之勢是也。先人有言曰:‘唇竭而齒寒。’夫虢之不亡也恃虞,虞之不亡也亦恃虢也。若假之道,則虢朝亡而虞夕從之矣。奈何其假之道也。”高誘注:“車,牙也。輔,頰也。車輔相依憑,得以近喻也。”

    雖然輔車相依如何解釋尚有異議,但可以看出古人認為「牙【齒】」與「頰」二者關係確實密切,正可以解釋簡文字形的構型。

  • 苦行僧 在 2014/1/17 9:24:30 评价道:第10楼

    劉剛先生將《别卦》簡2中“頤”字所從的所謂的“齒”,釋為表示梳篦的“𦣞”,十分合理。據此可知仰天湖簡34中的“梳”字(),應分析為從“𦣞”,“[厂疋]”聲。該“梳”字的下部偏旁與同簡中的“齒”字不同,亦可證該偏旁為“𦣞”。

  • 環保地球 在 2014/1/18 0:12:21 评价道:第11楼

    “牙”,上博缁衣作,《缁衣》,还见于《玺汇》412、2503、《陶汇》6.103等等,一般分析为从牙从古文齿,如《汗简》古文“齿”作若下从“𦣞”,则上述牙字如何分析?楼上将分析为“𦣞”,但这种写法毕竟跟楚文字常见的“𦣞”旁,如有所差距。从旧说分析为从“齿”,表示发梳象齿之形,是否一定不行?请教。

    ,

  • 環保地球 在 2014/1/18 8:59:12 评价道:第12楼

    仰天湖简34原文是“一齿梳”,梳字下从古文齿,也很自然的。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459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