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术动态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劉釗教授著《書馨集》出版
在 2014/1/16 21:45:47 发布

劉釗教授著《書馨集》出版


 


鍾馨


 


劉釗教授著《書馨集》於201312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本書精裝16開,定價108元。



 


目錄


安陽殷墟大墓出土骨片文字考釋    1


“小臣牆刻辭”新釋——揭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祥瑞記錄       23


新公佈的甲骨文中的一個怪字 39


釋甲骨文中的“秉棘”  42


談新發現的牛距骨刻辭  58


 


叔夭方鼎銘文管見    79


秦虎形轄銘文新釋    87


兵器銘文考釋(四則)  91


首陽齋藏商鞅鈹小考      108


安徽桐城出土秦十九年上郡守逪戈考 113


說網上新見的兩件戰國魏“首垣”銅器   117


復旦大學博物館藏楚仲姬簠介紹       120


 


釋馬王堆帛書《日月風雨雲氣占》中的“木剽”和“沒戟”   123


《馬王堆天文書考釋》注釋商兌    128


讀《上博六》詞語劄記三則      138


說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中的“頗”   146


馬王堆漢墓帛書《雜療方》校釋劄記 155


《岳麓書院藏秦簡》(壹)考釋一則——兼談“育”字       166


說秦簡“右剽”一語並論歷史上的官馬標識制度     173


漢簡“堊”字小考    198


 


秦“敬老思少”成語璽考釋      215


關於秦印姓名的初步考察    225


古璽格言璽考釋一則      257


關於幾组戰國格言璽的解釋      268


 


齊國文字“主”字補證  286


“癟”字源流考  305


說“韝”  320


說“鬾”  342


談“一沐三捉髮”的“捉”      357


論中國古代的“軍市”  369


論中國古典學的重建      386


論秦始皇陵園K0007陪葬坑的性質      404


 


新角度的探索       409


評《小屯南地甲骨考釋》    412


評《戰國文字通論》      415


評《金文編》       417


讀新出版的《戰國銘文選》      420


值得推薦的一本好書——《包山楚簡初探》讀後     423


評介新出版的《漢代銅器銘文研究》 426


古代精神世界的焦點透視——讀《心智的誤區》     431


讀《郭店竹書別釋》      437


喜讀《戰國文字編》      443


喜讀《古文字通假字典》    447


千封信連接兩位大師      450


一部鮮活的東學西漸史——讀桑兵《國學與漢學》 454


豐功偉業,沾溉學林      456


 


吳小平《漢代青銅容器的考古學研究》序      463


洪颺《古文字考釋通假關係研究》序 466


葉玉英《古文字構形與上古音研究》序   469


陳家寧《史記商周史事新證圖補(壹)》序   473


白於藍《戰國秦漢簡帛古書通假字彙纂》序 476


湯志彪《三晉文字編》序    480


魏慈德《新出楚簡中的楚國語料與史料》序 483


 


《古文字考釋叢稿》後記    486


《郭店楚簡校釋》後記  488


《古文字構形學》後記及修訂本附記 490


《新甲骨文編》後記      495


 


後記     499


 


後記


 


集子編成後,很長一段時間找不到一個合適的名字來命名,因為直指內容的名字早已被他人用過,必須另闢蹊徑。一日回家路過小區門口,“書馨公寓”幾個字突然跳入眼簾,讓我心中一動——以“書馨”二字來為本書命名不是很好嘛。我很喜歡“書馨”這兩個字,覺得這既是兩個讓人看去感覺比較有文化的字眼,同時也很符合我的經歷和境況。說到經歷和境況,“書馨”二字可謂語涉雙關,一是如我這樣的書生,一生所作的主要事情,就是買書、讀書、寫書,始終與書相廝守,不離不棄,書的氣息和味道對我來說是最親切的;二是自我調到復旦工作後,就一直租住在復旦的書馨公寓,早已培養出對這一小區的感情,集子中的很多文章就是在書馨公寓我那充滿“書馨”的索然居中寫就的。所以以“書馨”二字來命名這個集子,可以說是再合適不過了。


這本集子除個別文章和部分序跋、書評外,大部分都是我到復旦後所寫的。內容按類分為甲骨、金文、簡帛、璽印、其他、書評、序跋等幾部分。因文章所寫時間不同,刊發的書刊不一,故格式上除必要的統一外,皆一仍其舊。文章中的有些觀點可被後來的研究和資料修正補充的,會在文中或文後加【編按】予以說明。集子中有四篇文章是合作的成果,其中《論中國古典學的重建》是與陳家寧先生合作的,《安徽桐城出土秦十九年上郡守逪戈考》是與江小角先生合作的,《復旦大學博物館藏楚仲姬簠介紹》是與朱順龍先生合作的,《談“一沐三捉髮”的“捉”》是與張傳官先生合作的,這是需要在此特別說明的。


當今的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日趨精密化,對舊資料的熟悉和新資料的掌握兩方面的要求都很高,同時由於新資料的層出不窮、資訊的日益發達和計算機技術在學術研究上助力的凸顯,對學者來說,需要熟悉和掌握的信息量越來越大,更新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學術上的競爭日益成為體力、腦力及計算機技術等綜合實力的比拼。在這樣的比拼面前,年紀越大當然就越處於劣勢。如奔六之我,以羸弱之體力、下愚之智力和菜鳥級之計算機技術,在這樣的比拼面前如逆水撐舟,似秉燭夜行,不免捉襟見肘,左右支絀。


住在“書馨”,其實並不“舒心”。年輕時的渾身是勁,意氣風發,早已翻轉成今日的身心疲憊,意興闌珊。好在有書陪伴着我,有書的味道熏蒸着我,青燈獨對,一卷在手,可以拋卻煩惱,換來心安。


本書的編排整理全賴學生張傳官之力,查覈校對又蒙學生張傳官、任攀、李霜潔、孫賽雄、邱玉婷等鼎力協助,責編顧莉丹指導協調,出力多多,在此一併致以誠摯的謝忱。


 


                                                                                                       作者


 


                                                                         201310月於滬上書馨公寓之索然居


 


分享到:
学者评论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53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