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术动态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董珊先生著《簡帛文獻考釋論叢》出版
在 2014/4/29 23:12:37 发布

 

董珊先生著《簡帛文獻考釋論叢》出版

 

鍾馨

 

董珊先生著《簡帛文獻考釋論叢》於20141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本書平裝16開,定價52元。

 

簡介

本書是作者十年來研究簡帛文獻的論文結集,其中多數為首次正式發表。研究材料涉及歷年公佈的戰國秦漢簡帛典籍、遣册文書等,包括上海簡、清華簡、新蔡簡、信陽簡、包山簡、馬王堆帛圖、北大漢簡、敦煌漢簡等。作者運用古文字學和古文獻學的方法,在詮釋簡帛文本的基礎上,從學術思想史和制度史、歷史地理、考古學等多個方面探討了這些簡帛資料的學術價值。這些研究大都具有較强的綜合性,從中可以看出簡帛研究的廣度和深度。

 

書影

 

 

扉頁題簽(劉彥湖先生

 

 

目錄

 

前言

 

楚簡《恒先》初探

楚簡《恒先》“詳宜利巧”解釋

也說《容成氏》“強弱不辭讓”句

《曹沫之陣》中的四種“復戰”之道

《鮑叔牙》篇的“考治”與其歷史文獻背景

戰國竹簡中可能讀為“說”的“尐”字

讀《上博藏戰國楚竹書(四)》雜記

讀《上博藏戰國楚竹書(六)》雜記

讀上博簡《君人者何必安哉》

 

清華簡《繫年》所見的“衛叔封”

從出土文獻談曾分爲三

清華簡《繫年》與驫羌鐘對讀

讀清華簡《繫年》

 

新蔡楚簡所見的“顓頊”和“雎漳”

釋楚文字中的“汁邡”與“朐忍”

信陽楚墓遣策所記的木壺和陶壺

楚簡中從“大”聲之字的讀法

楚簡簿記與楚國量制研究

 

談馬王堆帛書《天文氣象雜占》的形成

馬王堆帛書“物則有形”圖與道家應物學說

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居葬圖》

讀北大漢簡《荊决》

敦煌漢簡風雨詩新探

 

後記

 

前言

這本論文集收錄的23篇文章,是我在十年來在簡帛文獻研究方面的一個小結。其中14篇文章,都僅在學術網站發表,沒有在紙質出版物上正式發表過。已發表的9篇,也有6篇首發於學術網站。

這些論文原來的體例不一致,這次結集基本保持了原貌,僅作技術性的統一並且改正某些明顯的疏漏。根據研究材料分類,這些論文大致可分為上海簡、清華簡、其它戰國簡(包括新蔡簡、包山簡、信陽簡、九店簡等)、漢代簡帛四類。下面大致介紹一下各篇文章的主要觀點或寫作背景。

關於楚簡《恒先》的兩篇文章以及“補正”,是在《恒先》發表不久即寫成的。寫作的意圖在於通釋全文,並討論其學派歸屬。我認為《恒先》是先秦楚地老、莊一派的道家文獻,有濃厚的名辯學色彩。我詳細討論了其中涉及的“道”和“復”、“氣”等重要概念,其中有些觀點,例如將《恒先》中的概念與《鶡冠子·環流》的比較,關於“巧”、“敦尨”等詞語的解釋等,被學界較多引述。

《也說〈容成氏〉“強弱不辭讓”句》一文,在讀通“辭讓”一詞的基礎上,分析了“強弱不辭讓,眾寡不聽訟,天地四時之事不修”的句義層次。《〈曹沫之陣〉中的四種復戰之道》分析了“復敗戰”、“復盤戰(偏戰)”、“復甘戰(酣戰)”、“復坎戰(詐戰)”,並指出該篇竹書是以陣戰向詐戰演變作為時代背景,是先秦兵學的重要史料。《〈鮑叔牙〉篇“考治”與其歷史文獻背景》一文,分析了《鮑叔牙與隰朋之諫》篇所見的考治用人之論述,並與《大戴禮記》的《少閒》和《文王官人》、《逸周書·官人》諸篇的比較,從語言文字和思想史兩個層面,對該篇所見的考績用人思想做了解釋。

近年新發表的簡帛資料,總是迅速引起研究熱潮。2004年底《上博四》出版,2005年春節無書可讀,我就其中的一些篇章寫了一點筆記,因為沒什麼體例可言,就稱為“雜記”,發表在“簡帛研究”網站上。20077月《上博六》出版時,我正在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訪問,也寫了一些“雜記”,仍然是以沒有體例為體例,僅僅想記下一些不成熟的看法而已。200812月《上博七》出版時,我正在岐山周公廟考古工地,焦頭爛額整理當年發掘的7000多个西周甲骨碎片中的1500个文字,記得看到材料時是1231日下午,工地晚上要聯歡會,看到友人傳來的上博七竹簡照片,也想再寫幾篇雜記,可是時間有限,只寫了《讀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一篇。關於清華簡《繫年》的一組文章,也基本是在旅途中或考古工地上草就,其中一部份觀點,後經增補正式發表。由此可見,這些“雜記”,大都是忙裏偷閒的結果。

拜網絡之賜,這些雜記能及時發表,被徵引次數也比較多。但是,潮來潮往,大浪淘沙,剩下真正有價值的意見不多;承蒙學界同仁的批評指正,其中不少觀點,我已經有所改變。不過,若因結集而修改,批評或贊同拙見的那些文章就成了無的之矢;另外,如果加附記說明我的新觀點,那麼不少附記的長度也許會超過正文,因此也不適合加附記。有上述兩點原因,所以此次結集對這些“雜記”還是一仍舊貌,僅重做編次。

《新蔡楚簡所見的“顓頊”和“雎漳”》一篇,寫於新蔡簡發表之後不久。此文指出新蔡卜筮祭禱簡中的“昔我先出自搜狗截图_2011-04-22_16-28-53(顓)(頊),宅茲雎漳”是分述楚的先祖出自顓頊,早期都邑在沮漳河流域,即今枝江當陽附近。此文在2003年底發表於簡帛研究網站,當時得到了許多學者的贊同。但是到了2011年《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中的《楚居》篇發表以後,因為其中記載楚先祖季連“逆上汌水”,有些學者開始不同意我關於“顓頊”的看法,也常有朋友問我是否還堅持舊說。我目前對此說法並無改變,我認為新蔡簡的“搜狗截图_2011-04-22_16-28-53”與《楚居》篇的“汌水”沒有關係。

《釋楚文字中的“汁邡”與“朐忍”》討論了新蔡簡中的兩個地名,該文承襲何琳儀先生關於上海博物館藏巴蜀戈銘文中的地名“次並”與新蔡簡的“此並”都讀為“茲方”的看法,又據《漢書·禮樂志》指出此地就是今四川之什邡。新蔡簡的另一地名,我釋為“朐忍”,認為即《史記·楚世家》記載的西周時代的楚地“句亶”。這兩個考證,對於戰國時代西南地區的歷史地理有比較重要的意義。

《信陽楚墓遣策所記的陶壺和木壺》一文,是根據出土文獻討論先秦名物的作品。在考釋文字的基礎上,將信陽楚墓遣策所記的器物名稱與隨葬品的組合關係作了一些清理。

在《楚簡中從“大”聲之字的讀法》一文中,我認為學界聚訟的楚文字“”形,應從“大”聲考慮其讀法。此字的讀法分為兩類,其一是讀為車軎之“軎”,其二是讀為厲鬼之“厲”,分別關涉到名物制度和宗教思想,兩類讀法可以互為輔證。

《楚簡簿記與楚國量制研究》是一篇醞釀很久的長文。這篇文章比較系統地討論了楚國量制的名稱、量具、量值、進制和組合等問題,是下功夫比較多的一篇論文。

關於馬王堆帛圖有三篇文章。《談馬王堆帛書〈天文氣象雜占〉的形成》寫作時間較早,原來是打算給劉樂賢先生《馬王堆天文書考釋》寫書評,結果是書評寫了一半就放棄了,改寫為談《天文氣象雜占》的底本校勘問題,並且附談了一些文字的釋讀問題。

20089月起,我參加了裘錫圭先生主持的《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的編著工作,負責其中的十一種圖的整理。本書收錄關於馬王堆帛書《物則有形圖》、《居葬圖》的兩篇,就是這項工作的部份成果。《物則有形圖》在陳松長、陳劍兩位先生的拼綴基礎上,重新解釋了該圖的構造和名辯學內涵,指出此圖是先秦道家應物學說的一種圖示。《居葬圖》則是在喻燕姣女士所提供較為清晰的圖版基礎上,為此圖做了摹本和較為細緻的描述,申論並補充韓仲民先生過去的看法,指出該圖所繪為軑侯家族生前所居和死後所葬之處,可命名為“《居葬圖》”,並且指出圖中繪有馬王堆二號墓壙周圍的外藏坑,似有再發掘的必要。

漢簡研究不是我的專長,因此我沒有參加北大藏漢簡的整理。不過,我對其中已披露的某些內容有興趣,《讀北大簡〈荊決〉》就是一篇簡單的劄記。文集的最後一篇《敦煌漢簡風雨詩新探》,也是因為我臨摹漢簡書法之時,偶然有得而寫作。

就這本文集來說,我在出土簡帛文獻的研究上,偏重於戰國簡,在秦漢帛書竹簡方面做得較少。各篇文章基本是以語言文字的研究作為基礎,進而去探討歷史或思想史的某些問題。出土簡帛文獻的內容紛雜,研究者往往是碰到什麽問題就研究什麽問題,難有專攻的方向。不過,我因為在考古系工作的緣故,對於遺址、墓葬制度和出土文物關心得多一點,本集中的若干篇文章有些結合考古資料的傾向。又因為過去讀過一點關於先秦諸子的書,所以關於《恒先》和《物則有形圖》的幾篇論文也都寫得比較長。但是總的來說,我還是挑選一些我覺得“有意思”的題目來做,希望能將出土文獻轉化成研究歷史問題的資料。至於具體得失,還有待學界的評判。謹此誠摯地歡迎讀者給予批評和指正。

 

 

後記

編校這本論文集的工作很不輕鬆,超出了我的預想。我向來喜歡做研究,卻懶於寫作,更懶於修改自己的文章。這次編集工作,讓我重新審視自己歷年的簡帛研究工作,為自己的某些論點感到汗顏的同時,也經常會回想起寫作這些文字時的狀態。

感謝曾經首發拙文的“簡帛研究”網站、武漢大學“簡帛網”、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感謝曾收錄拙文的《簡帛》、《出土文獻》、《考古學報》、《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古代文明》、《文史》等學術期刊。

承蒙李學勤先生、趙平安先生推薦,本書列入“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叢書”得以出版,謹向兩位先生致以衷心的感謝。各篇文章原體例不統一,余兆冰同學協助我整理,付出了很多勞動,謝謝兆冰。上海古籍出版社徐衍女士為本書作了大量細緻的編輯工作,使本書避免了許多錯誤。

多年來,我的父母和姐姐一直默默關心和支持我的學術工作,他們是我求學和工作中的堅強後盾。我的太太戴喜玲、我的岳父和岳母幫我照顧小孩,讓我有時間和精力來編校這本文集。我虧欠他們太多。願我的家人能不嫌微末地接受我的感謝。

董珊

20142

 

感謝董珊先生允准發佈書訊並提供相關資料!

 


分享到:
学者评论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446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