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术动态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張懷通教授《先秦史論集》出版
在 2014/5/16 10:52:22 发布

 

張懷通教授《先秦史論集》出版

 

 

河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張懷通教授著《先秦史論集》,作為香港中國古文獻出版社出版規劃项目和中國天津集詁齋書社資助出版項目,於20142月由中國古文獻出版社出版。本書收錄了張懷通先生二十篇研究《逸周書》、《尚書》等古代文獻與殷商、西周諸階段歷史的學術論文。這二十篇論文分作三個部份,第一部份研究對象主要是《逸周書》、《尚書》;第二部份研究對象主要是殷商、西周時代的史實;第三部份研究對象主要是西周時代的思想。全書329頁,凡260千字,定價69元。

購書電郵:jiguzhai2012@126.com

書影

R`X@%DH7FOZ2X14{%AM5A64

目錄

 

自序

“王若曰”新釋

由“以數為紀”看《洪範》的性質與年代

小盂鼎與《世俘》新證

《世俘》錯簡續證

《大聚》研究——兼論周人突破族邦社會結構桎梏的歷史根源

“孟侯,朕其弟小子封”新解

《作雒》研究——兼論周公篇章的製作與流傳問題

《嘗麥》新研

清華簡《祭公》解構

今本《逸周書·大武》八篇研究

《芮良夫論榮夷公專利》節次辯正——兼論《國語》的古本與今本問題

先秦時期的基層組織——丘

小臣牆刻辭與商末獻俘禮——兼論商代典冊問題

武王戡耆時月考

武王伐紂史實補考

“顧瞻過于有河”解

《祭公》與惇史

先秦時代的山川崇拜

周初天命觀之進展

西周卿大夫之“德”釋論

 

后記

 

 

自序

《莊子·大宗師》有一則女偊與南伯子葵論道的寓言,南伯子葵問女偊的道從哪裡聽來,女偊回答說:

聞諸副墨之子,副墨之子聞諸洛誦之孫,洛誦之孫聞之瞻明,瞻明聞之聶許,聶許聞之需役,需役聞之於謳,於謳聞之玄冥,玄冥聞之參寥,參寥聞之疑始。

這則寓言中的人與事,依莊子寓言的通例,都應是莊子杜撰的,我們切不可當真。同理,依莊子寓言的通例,人與事或是杜撰的,但莊子對於自己所講道理卻是非常鄭重的,因此我們對於這則寓言的含義應該採取認真的態度,不應一笑置之。

那麼,在這則寓言中莊子向世人講了怎樣的道理呢?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可能見仁見智。據我的理解,莊子所講女偊“聞道”的過程,恰是中華上古時代知識與思想的產生、保存、傳授的過程。

當然,這不是莊子所講主要道理,但正因爲如此,其客觀性才更強。

副墨,歷來的注家都認爲是文字。文字是記錄語言的,有了語言然後用文字將其記錄於簡冊,相對於語言,文字是副,是墨,因此叫“副墨”。

洛誦,應作絡誦,即連續的誦讀。瞻明,用眼睛看,瞻從“目”。聶許,用耳朵聽,聶從“耳”。需役,即實踐,役是勞作的意思。

於謳,詠歎歌吟。於謳與洛誦雖然都訴諸聲音,但一個是感於外物的自然而發,一個是對於特定目標的有意而爲,有著本質的區別。

玄冥,深遠幽寂。參寥,高邈寥曠。疑始,迷茫的開始。

認識論告所我們,人類的知識來自實踐,也就是“需役”,但人類認識的起源,文化的起源,乃至某些文明因素的起源,卻在不可確知的距今非常遙遠的原始時代,也就是“玄冥”、“參寥”。就因爲不可確知,所以凡是“開始”,都是存有疑問的,也就是“疑始”。

人類在實踐過程中,既用耳朵聽,也用眼睛看,也就是“聶許”、“瞻明”。當心靈受到外物強烈刺激的時候,人類自然地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同時伴隨著聲氣的吐納,也就是“於謳”。於謳說明人類有了情感表達的需要,有了於謳,知識與思想的積累隨之而來。

當知識與思想稍有積累時,人類本能地採取了洛誦的保存與傳授的方式。當知識與思想積累到一定程度後,文明產生了。文明的產生,文字是重要標誌。人類從此在洛誦之外又有了一個保存傳授知識與思想的手段。相對於瞻明、聶許、需役等知識與思想的產生方式的屬性,洛誦與副墨更偏重知識與思想的傳播途徑的屬性,因此才有副墨之子、洛誦之孫的說法,以強調其世代相傳之意。

以《尚書》中可信篇章爲例,《大誥》、《康誥》等都是史官記錄的周公講話,相對於周公的講話,記錄在簡冊上的誥命文字,正是所謂“副墨”。

即使到了春秋時代的後期,文字發揮的作用仍然主要是記錄,《論語》是孔子弟子編輯的孔子言論,《道德經》是老子出關時受關尹之邀將平日積累的格言警句臨時加以纂輯發揮的結果。相對於孔子、老子的話語,《論語》、《道德經》顯然是“副墨”。

除了“誥命”、“論語”等,春秋後期之前的保存至今的“洛誦”還有《洪範》、《大武》,以及《詩經》中的某些篇章。《詩經》的某些篇章先有口頭形式後有書面形式,毋庸多言。《洪範》是歷代積累的統治經驗,《大武》是歷代積累的軍事經驗,都是以數爲紀,都是韻文,在西周初年被記錄於簡冊,經不斷完善流傳至今,現在我們見到的文本,在當時都是“副墨”。

學者有意識地用文字表情達意,可能始於墨子。《墨子》中某些篇章開頭有“子墨子曰”,可能是墨子弟子記錄的墨子言論,是“副墨”;有的篇章沒有“子墨子曰”,很像論文,這說明墨子是在有意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思想。

墨子用文字表情達意,使得文字開始直接面對心靈,而省略了語言環節。文字不經口頭,不經語言,直接面對著心靈,意味著文字的獨立,不再是“副墨”了(記錄事件的文字自古至今都是副墨)。從此語言與文字、口頭與書寫並駕齊驅,各有用武之地,共同承擔著人類知識與思想的保存、表達、傳授的責任。

對於語言與文字、口頭與書寫的關係,莊子之所以有著符合實際的認識,當源於其所處時代中文字的獨立地位才剛剛確立,口頭的作用依然彰顯,因此對於“聞道”的追溯,才能從“副墨之子”開始,然後是“洛誦之孫”,再經“瞻明”、“聶許”、“需役”、“於謳”、“玄冥”、“參寥”,直至“疑始”。

對於這個過程,出於專業的立場,我特別看重的是“洛誦”與“副墨”。在這兩個階段,口頭在知識與思想的多種保存傳授方式中居於主體的地位,文字卻處於輔助的地位,從而形成華夏民族的口頭傳統與口頭時代。以這個認爲前提,研究以《尚書》爲代表的上古文獻,就會在考據訓詁之外,獲得一種全新的方法,從而使得我們對其形成方式有中肯的認識,對其文本的解讀更加接近實際。

筆者多年來從口頭傳統的角度研究上古文獻,對其文本及所載史實逐漸獲得了一些新的認識,待讀到莊子的這段話,覺得似乎爲自己的研究在理論上找到了根蒂。

本集所選部份論文,可視爲這個根蒂結出的花果。

 

張懷通

2013825

後記

這本《文史叢論》,收錄了我的二十篇研究《逸周書》、《尚書》等古代文獻與殷商、西周諸階段歷史的學術論文。

這二十篇論文分作三個部份,第一部份由十一篇組成,研究的對象主要是《逸周書》、《尚書》;第二部份由六篇組成,研究的對象主要是殷商、西周時代的史實;第三部份由三篇組成,研究的對象主要是西周時代的思想。

組成第一部份的十一篇論文體現了我研究先秦歷史的學術取向,即上古文獻的研究,第二、三兩個部份對史實與思想的研究,則是在第一部份基礎上的延展。

明確自己的學術定位,回顧自己的學術道路,我的心中油然而生對我的導師、歷史學家朱鳳瀚先生的感激之情。

在從事先秦歷史研究的頭十年里,我始終沒有選準方向,雖然對學術抱有虔誠的態度,強迫自己每年至少寫作兩篇論文,但這些論文的方向很“散”。明知這樣做是事倍功半,然而由於沒有找到一塊屬於自己的學術園地,即使心中著急,也無可奈何!

20039月,我再次跨進南開大學校門,追隨先生攻讀博士學位。開始選題時,我計劃做制度方面的研究。大約是在入學後的第一週,我向先生彙報了自己的想法。先生聽後沉思了片刻,慢慢對我說:還是作《逸周書》的研究吧!我說:自今年三月底復試時您建議後,近半年來我一直讀《逸周書》,發現前輩學者已經研究得很好,似乎沒有多少餘地了。先生說:《逸周書》與其他先秦史領域一樣,只要深入進去,可以研究的問題還有很多。見我還想強調自己的想法,先生接著說:據我的瞭解,你從事文獻研究較爲合適。前一段時間,我在北京大學與歷史系的幾位老先生談起如何培養學生的問題,討論來討論去,最後大家一致認爲還是孔子“因材施教”的方針對。你還是作《逸周書》的研究吧!

命題作文!我只好接著讀《逸周書》。可能是沒有了退路的緣故吧,我心思不再旁騖,目標不再遊移,埋頭讀《逸周書》。讀了一個多月,大約到了十月初,我逐漸地找到了一些感覺。再接著讀下去,我發現《逸周書》真如先生所說,仍然有很大研究空間。於是從“以數爲紀”到“王若曰”,從《康誥》文本到武王伐紂史實,一路探討下來。五年的時間,我不僅攻讀了博士學位,而且由《逸周書》的研究擴展到《尚書》的研究,由西周史實的研究擴展到西周思想的研究,終於在先秦史領域開拓了一塊屬於自己的學術園地。

開拓這塊學術園地,我藉助了自己早年的中文的學術訓練。中文的問題意識,使我發現了《逸周書》、《尚書》某些篇章中存在的文本問題,而對文本問題的探討,又增進了對於某些史實的新認識。對於自己的這一學術路徑,近幾年開始有所體悟,今年選編這本論文集,我才真正明白先生的良苦用心:我是學中文出身,長處在於研究文獻。

我的這些論文還很不成熟,算不得什麽成績,但就是如此,如果沒有先生的“因材施教”,對於半路出家且天資愚鈍的我來說,也是做不到的。手撫拙作文稿,我怎能抑制自己激動的心情?在此,我向我的導師、歷史學家朱鳳瀚先生致以誠摯的謝意!

這本《文史叢論》能夠選編、出版,向大家請教,得益於天津師範大學周延良先生的垂青。周先生對於學術的真誠,使我心生景仰;周先生對於後學的提攜,使我心懷感激。在此向周先生致以誠摯的謝意!

《讀書》2003年第10期“口頭傳統專輯”爲我從華夏口頭傳統的角度研究《逸周書》、《尚書》中的某些篇章開啟了思路,在此向其各位作者特表謝意!

我的學生孫振興、崔擋華、朱占順、劉夢揚、呂治等,在論文文字由簡體轉換成繁體,以及校對文字語句的過程中,做了大量工作,在此特表謝意!

這本《文史叢論》所選二十篇論文,發表於不同時期、不同刊物,這次編輯,按照出版要求,統一了格式。同時對於個別材料及行文方式進行了優化處理,但基本觀點未作修改,是非曲直,付諸公論。

 

張懷通

2013-11-6

於待旦齋

 

感謝河北師範大學呂治先生提供書訊!

,
分享到:
学者评论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53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