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張小艷:敦煌變文疑難詞語考辨三則
在 2014/5/27 17:23:40 发布

 

敦煌变文疑难词语考辨三则

 

张小艳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自上世纪初敦煌藏经洞面世百年来,有关敦煌变文词语的考释、校注,经过几辈学者的共同努力,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出现了许多集大成之作,如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下文简称《通释》)、项楚《敦煌变文选注》(下文简称《选注》)及黄征、张涌泉合著的《敦煌变文校注》(下文简称《校注》)。然而,由于敦煌变文多是晚唐五代时期民间书手所抄,其中每多俗写误字。这些误字,或由音近通借使然,或因形近讹混所致。上述作品在校正误字、释读疑难字词方面,已多有创获。这里,我们打算沿着前辈的足迹,对变文中遗留的个别疑难词语进行考辨。

《伍子胥变文》中的“首”,前贤皆录作“垓首”,释为“百官之长”。但“”并非“垓”字,而是“”,“首”当读作“魁首”,指居于首位者。文中“国之首”,乃称子胥为国人的首领。《韩擒虎话本》中的“壁”,或录作“敷壁”,释为“遮墙的帷帐”。其实,“”也不是“敷”字,而是“缴”的省形字,“缴壁”指缠绕在墙壁四周用以遮饰的帷幕。文中“权时把壁遮拦”,是说杨妃暂时用墙帷来遮挡皇帝的尸体。《父母恩重经讲经文》中的“剜”,前辈都录作“剜剕”,释为“陪伴、追随”。就字形来看,“”未必是“剕”字,极有可能是“挑”的类化俗字。“剜”即“剜挑”,本义指“抠挖”,引申可表“挑选、拣择”。文中“空是剜恶伴侣”说的是子女长成后专门挑选邪恶不善的人交往。具体详尽的论证,详下文。不妥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

 

S.328《伍子胥变文》:“后乃越王勾践,兴兵动众,来伐吴军。越国贤臣范蠡谏越王曰:‘吴国贤臣仵子胥,上知天文,下知地里(理),文经武律(纬),以立其身。相貌希奇,精神挺特。吴国大相,国之首。王今伐吴,定知自损。’”(《英藏》1/127B

按:“首”的“”,《选注》录作“垓”、校为“阶”,注云:“原文‘垓’当作‘阶’,指官位等级。《文选》卷七潘岳《籍田赋》:‘森奉璋以阶列。’李善注:‘阶,爵之次也。’‘阶首’指百官之长。”(120页)《校注》详引《选注》的校释后,加按语曰:“释义是,然校字未确。《集韵·皆韵》:‘垓,坛级。’《史记·孝武纪》‘坛三垓’,《集解》:‘徐广曰:垓,次也。骃案:李奇曰:垓,重也,三重坛也。’可知‘垓’本有‘级次’义。又按《说文》:‘陔,阶次也。’是‘垓’或为‘陔’借字。‘垓’、‘陔’古字通用。”(58页)

不难看出,对于“”,《选注》、《校注》都一致认为是“垓”字,“垓首”谓百官之长,他们的分歧仅在于要不要校“垓”为“阶”的问题。但令人生疑的是,两书都未举出“垓首”或“阶首”、“陔首”连用表“百官之长”的实际文献用例。其实,仔细辨认,“”右旁所从并非“亥”,而是“灰”。“亥”旁手写跟“灰”乍看较为近似,细辨却有一定的区别。“亥”手写多作“”(S.2683《切韵·海韵》,《英藏》4/186A);“亥”旁也从之,如P.3695《切韵·咍韵》下所收“(㱾)、(垓)、(荄)、(郂)、(陔)、(孩)、(咳)”(《法藏》26/399A)诸字,其右旁皆为“亥”的手写。另如“(垓)、(孩)、(姟)、(骸)、(骇)”等字所从亦皆为“亥”①。而“灰”俗写可作“”②、“”③二形。“灰”旁俗写也从之,作“”者如“炭”作“”④、“脄”作“”⑤;作“”者如“恢”作“”⑥或“”⑦。

由此看来,“”右旁并非“亥”,而应是“灰”旁俗体的赘点写法。然字书并无“”字,“”文中又应为“盔”的异体字(从土,明其质料;从皿,示其功用)。P.3211《王梵志诗集》:“世间慵懒人,五分向有二。……他家人定卧,日西展脚睡。诸人五更走,日高未肯起。朝庭数十人,平章共博戏。菜粥吃一,街头阔立地。”(《法藏》22/162B)例中“”,异本S.5441作“盔”(《英藏》7/91A),“”亦为“盔”的换旁俗体⑧,可以比勘。“盔”在中古文献中多表示一种形似盆而稍深的容器。《广韵·灰韵》:“盔,盔器,盂盛者也。”⑨后秦弗若多罗译《十诵律》卷三四:“佛言:‘从今听畜大盔大瓮,以粥集着是器中和合。’”(T23,P0249a)例中“盔”与“瓮”并举,用来盛粥。又如P.2578《开蒙要训》:“樽壺盔钵,盃椀盞(卮)。”S.5671《诸杂字》:“簸簊(箕)。𥬯䇭(栲栳)。木盔。灌頭。”其中“盔”皆其义。而“盔”,不见于《篆隶万象名义》以前的字书,传世文献中较早见于《广韵》、宋本《玉篇》。上引文句中“”与“盔”的使用,为我们提供了较早的文献用例。

敦煌文献中,“盔”指钵、盂类容器,多借“魁”来表示⑩,S.6329《韵书字义抄》:“魁,盆魁。”(《英藏》11/12B)11S.6217《丙午年四月十五日某寺分付常住什物与仓家抄》:“丙午年四月十五日常住新椀、楪、盛、统、盘子、盆、魁,都计数壹伯(佰)伍拾壹个,现分付法律智员、法政等仓家柒人。”(《英藏》10/196B)P.2613《咸通十四年正月四日沙州某寺就库交割常住什物色目》:“破漆食魁壹;壹丈贰尺绢旙壹口。”(《法藏》16/255B)皆其例。“魁”又可缀“子”尾称“魁子”,如S.6217《乙巳年二月十二日某寺常住什物案》:“壹斗魁子贰,浑木盘子壹。”(《英藏》10/196B)“魁子”即“盔子”12。由于“魁子”多以木制成,故“魁”又或换旁作“槐”,如S.1624V《[天福七年(942)]某寺常住什物交历》:“白牙盘壹面,黑木槐子壹。”(《英藏》3/111B)P.3638《辛未年正月六日沙弥善胜于前都师慈恩手上见领得诸物历》:“浴佛槐子壹。……破黑槐子壹。”(《法藏》26/185B-186A)P.3161《常住什物交割点检历》:“大木槐子壹,高脚火炉壹,小木碗子壹拾枚。”(《法藏》22/20A)皆其例。

另,“盔”表盂类盛器时,常借“魁”来表示,这在《大正藏》所收佛经的异文中也有反映。如后秦弗若多罗译《十诵律》卷四一:“从今不听比丘尼畜铜盔、盛大便器铜盘、澡盘、铜杓。”(T23,P0297c)又同书卷四八:“僧有木盔、木盂,有比丘取洗欲用,六群比丘次第夺取,他不与斗诤。”(T23,P0350a)前例中“盔”,圣、宫本作“魁”;后例中“盔”,宋、元、明、宫本皆作“枓”。如上所论,“魁”乃“盔”的同音借字;而“枓”,则又是“魁”与其换旁俗体“槐”相互影响糅合的产物。古代字书中又有“𥁇”字,《改併五音类聚四声篇海》卷七“皿部”:“𥁇,音魁,钵也。”就其构形及音、义来看,“𥁇”即“盔”13,当是本字“盔”与借字“魁”分别省去声符后合成的双形字。

综上所述,“”为“”的俗写讹字,而“”又是“盔”的换旁异体字,指形似盆而稍深的容器,“盔”字此义在敦煌文献中多借“魁”来表示。由此我们认为,上引《伍子胥变文》中“首”当读作“魁首”。“魁”者,帅也,首也,“魁首”乃同义复词,指居于首位者,典籍经见。如汉荀悦《汉纪》卷二六《成帝纪三》:“(尹)赏所留者,皆其魁首,或故吏善家子、失意随轻侠者。”S.6161V+S.3329+S.11564+S.6973+P.2762《敕河西节度兵马尚书张公德政之碑》:“生擒数百,使乞命于戈前;魁首斩腰,殭尸染于蓁莽。”唐道宣《集古今佛道论衡》卷四“上在东都令洛邑僧静泰与道士李荣对论”条:“道士李荣,老宗魁首。”(T52,P0392c)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秀才是文章魁首,姐姐是仕女班头。”皆其例。若以“魁首”释“首”,则前揭“吴国大相,国之首”句,意谓伍子胥乃吴国的大相、国人的首领。如此释读,则“揆之本文而协,验之他卷而通”。

  敫壁

S.2144《韩擒虎话本》:“皇帝不知药酒,捻得便饮。说者酒未饮之时一事无,才到口中,脑烈(裂)身死。杨妃亦(一)见,拽得灵衬(榇),在龙床底下,权时把壁遮兰(拦)。”(《英藏》3/29A

按:“”,《敦煌变文集》录作“敫”,校作“敷”14;《选注》径录作“敷”,并释“敷壁”为:“遮墙的帷帐,阙名《五国故事》卷上:‘(李煜)尚奢侈,尝于宫中以销金红罗冪其壁。’所云即是‘敷壁’也。”(397页)《唐五代语言词典》“敷壁”条(127页)释义从之。《校注》亦录作“敷”,并注云:“原录作‘敫’而校作‘敷’。按:即‘敷’俗字。”(308页)

《选注》所释近是,但录文不确。诚如《校注》所言,“敷”字俗体与“”极为相似,如P.2838V《转经文》:“演金言于灵鹫,(敷)宝[座]于庵罗。”(《法藏》19/64B)S.4525《付什物数目抄录》:“堂内(敷)置花毡肆领,又花毡壹领,白毡肆领,付大娘胜美。”(《英藏》6/125B)但仔细辨认,其字形还是有细微的区别,即“敷”字俗写左上部多作“”,而“敫”字左上则是“白”。且更为可疑的是,古代文献中几乎未见“敷壁”为词的实际用例。

结合字形看,窃以为“”当是“缴”的省形字15,“敫壁”即“缴壁”,缴者,缠也;“壁”谓墙壁,“缴壁”连言指围绕着墙壁用以遮覆装饰的帏幕,即今所谓“墙帏”。“缴壁”,习见于晚唐五代以降的文献,敦煌杂字书中也有记载。如P.3644《词句摘抄》16:“衙厅。中馆。横围。缴壁。绣额。”(《法藏》26/201A)例中“衙厅、中馆”类属房舍,“横围、缴壁、绣额”则属室内的装饰品类。又宋耐得翁《都城纪胜》之“四司六局”条云:“帐设司,专掌仰尘、缴壁、卓帏、搭席、帘幕、罘罳、屏风、绣额、书画、簇子之类。”例中“缴壁”归帐设司所掌,其属帏帐设施之类显然。另如《水浒传》第八回:“左右领了钧旨,监押林冲投开封府来,恰好府尹坐衙未退。但见:绯罗缴壁,紫绶卓围。当头额挂朱红,四下帘垂斑竹。官僚守正,戒石上刻御制四行;令史谨严,漆牌中书‘低声’二字。”例中所述乃开封府衙内的装饰、布置情景。其中“缴壁”,胡竹安释作:“围绕着墙壁的帷。缴,缠绕。”17此解甚韪。以“缴壁”此义释“壁”,则上引“权时把壁遮兰(拦)”句,言杨妃将皇帝的尸体藏在床下,暂且用围绕着墙壁的帷幕来遮挡,文意顺适无碍。

如前所论,“缴壁”指绕着墙壁的帏幕,属室内帐设装饰类别,文献中常与同类的饰物并举,如《宋史》卷一五三《舆服志五》:“凡帐幔、缴壁、承尘、柱衣、额道、项帕、覆旌、床裙,毋得用纯锦遍绣。”例中“缴壁”与“帐幔、承尘、柱衣”等前后连言,其中“柱衣”谓装饰楹柱的丝织品,故此以为“缴壁”所指与“壁衣”相同18。唐宋文献中,“壁衣”多用来称呼遮饰墙壁的帏幕。如岑参《玉门关盖将军歌》:“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南邻犬戎北接胡,将军到来备不虞。……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花氍毹。”诗中描写盖将军在玉门关的生活情景,言其屋内饰有“织成壁衣”。所谓“织成”,指用彩丝及金缕交织出花纹的名贵织物,盖将军屋内所饰“壁衣”,便是用这种织物做成的。又如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六:“夜久,忽刘宗吉自壁衣下出。”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七回:“关公早望见壁衣中有刀斧手。”这两例中都说到“壁衣”下掩藏有隐秘的人物:或自“壁衣”而出,或望见其中埋藏有刀斧手。说明古人多借“壁衣”来掩盖、遮挡人物,以求不被发现,这与前揭“权时把壁遮兰(拦)”中“壁”的功用完全相同。不难看出,“缴壁”与“壁衣”乃同物异名,不仅所指相同,而且功用相当。然则,将“壁”解作“缴壁”,既切合于原卷的字形,又有文献用例的佐证。

此外,敦煌籍帐文书中又有“壁”一词,S.4525V《都司(?)付什物历》:“衙内壁一;银角壹,欠(联)珠两节19。……付邈生社壁。付车社银角,其角付戒果。”(《英藏》6/126A)前一“壁”,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实录》第三辑录作“门簷”;后一“壁”,其书录作“叫壁”20,宁可、郝春文《敦煌社邑文书辑校》从之21,杜朝晖《敦煌文献名物研究》则认为“”是“列”字,“列壁”可能就是“壁带”,指房屋建筑中的壁木,在版筑泥墙中起遮拦加固的作用22。窃以为,“”当以唐耕耦、宁可等录作“叫”是。而“叫”当读同“缴”23,“叫壁”即“缴壁”,指围绕着墙壁的帏幕。上引文书中“叫壁”乃都司付给邈生社的什物。“邈生”即邈真,指描画的真容。“邈生社”则指某人去世后,负责铺置逝者生前所邈真容的社团。既然如此,该社敷设“邈生”时,周围自然需要悬垂帏幕,就像今天人们为逝者布置灵堂时,堂屋四周多用黑色幕布缠绕装饰一样。因此,总管葬仪的机构“都司”在分配任务、派发用具时,就付给了邈生社“壁一”。由此看来,释“壁”为“缴壁”,于文意也较切合。

综上所述,“”不是“敷”的俗体,而是“缴”的省形字;“壁”即“缴壁”,敦煌籍帐文书或写作“叫壁”,传世文献中又称为“壁衣”,指围绕在墙壁四周的帏幕,古人或用作遮蔽之物。“缴壁”一词,习见于唐宋以降文献,《汉语大词典》却未收载,当据补。

 

P.2418《父母恩重经讲经文》:“尽驱驰,受煎煮,岂解酌量些子许。容易抛离不肯皈,等闲弃背他乡土。不曾结识好知闻,空是剜恶伴侣。家内长慊父母言,外头却信他人语。”(《法藏》13/301A

按:例中“剜”,《敦煌变文集》录作“剜剕”(672页),蒋礼鸿《通释》曰:“‘剜剕’和‘结识’相对,当然是陪伴、追随一类的意义,疑即‘伴换’的倒文。现在吴语中还有以亲友聚会流连为‘盘桓’的,应是与‘伴换’出于一源。”(179页)《选注》释“剜剕”为“陪伴”,引蒋释为证(1442页)。《唐五代语言词典》“剜剕”条(365页)也从蒋说,释为“犹‘伴换’,陪伴,追随”。《校注》引蒋释后,复加按语云:“蒋校近是。徐复谓‘剜剕’是‘怨悱’的声借字,心里恚恨不能出口的意思,疑未确。”(980页)表面看来,将“剜”录作“剜剕”,释为陪伴,文从字顺。但仔细深究,就会发现这种说法有几点不妥。一、“剜剕”连言表示“陪伴”,仅此孤例,未见其他文献例证;二、“剜剕”即使能看作“伴换”的倒文,其读音也相差较远,不太可能与“伴换”、“盘桓”同源,更何况还不是它的倒文。三、就字形来看,“”未必是“剕”字,完全可能是“”的俗写。

熟悉敦煌写卷的读者大都知道,“兆”旁俗写跟“非”形极为近似,如S.2073《庐山远公话》:“世间之事,如由(犹)梦里。君不[见]路傍李,年年花发;曜日红颜,伏(复)今何在?”(《英藏》3/270A)P.2054《十二时普劝四众依教修行》:“鬓中霜发逐时添,颊上花随日榭(谢)。”(《法藏》3/338A)例中“”与“”皆非“棑”,而是“桃”的俗字。又如P.3906《碎金·平声》:“心忪,音钟调。”(《法藏》29/175B)又同卷“去声”:“蓦,粜也。”(《法藏》29/178A)例中“”与“”,异本S.6204分别作“”和“”,其字皆为“恌”与“趒”的俗写。由此我们认为,上引“剜”的“”可能是“”的俗写,而“”又当是“挑”受“剜”影响而发生类化的换旁俗字。也就是说,“剜”当作“剜挑”,义为抠挖。因为敦煌文献中就有“(剜挑)”因类化而换旁作“(捥挑)”的,如P.3286《十二时》:“若是生涯幸且充,不解用心修善事。没(设)深机,窥小利,恨不人恼(脑)髓。”(《法藏》23/62A)例中“”乃“剜挑”的手写俗体,异本P.2054作“”。“”显然是“”的同词异写,其中“剜”因受“挑”影响而类化换旁作“捥”。在“剜挑”这个词语中,既然“剜”可因“挑”而类化换旁作“捥”,那么“挑”也可能由“剜”影响而换旁作“”。而且,敦煌文献中,“挑”就有写从“刂”的,如P.2539《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莫不上下刺,侧拗傍揩。”其中“”即“挑”的涉义换旁字。因此,“剜”当录校作“剜(挑)”,而不是“剜剕”。

其实,释“剜”为“剜挑”,不仅在字形上有一定的理据,而且于文意也较为密合。剜者,挑也。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二二《瑜伽师地论》第四卷音义:“若剜,乌官反,谓斗削曰剜,挑中心也。”台北藏敦煌卷子九二号《鸠摩罗什法师诵法》:“汝难忍能忍不?所谓忍也:割肉饲鹰,投身饿虎,斫树谢天,打骨出髓,捥身千灯,挑眼布施,剥皮书经,刺心决志,烧身供佛,刺血洒地,是事能忍不?”24例中“捥(剜)”、“挑”同义对举。那么,“剜挑”连言为同义复词,指“抠挖”,上引P.3286《十二时》中“恨不剜挑人恼(脑)髓”即其证。又如宋文同《丹渊集》卷一三《罗刹石》:“洗濯形容露,剜挑口眼通。”《元典章·户部六·昏钞》:“前年有接补剜挑造伪者,往往将二字一字移于五伯三伯文钞纸上,作二贯一贯钞使。”皆其例。“剜挑”本指抠挖,引申可表“挑选、拣择”义25,如元郑廷玉《看钱奴》第一折:“这等人夫不行孝道,妇不尽贤达;爷瞒心昧己,娘剜刺挑茶。”例中“剜刺挑茶”不能单从字面意思去理解,而是一种比喻说法,谓专门寻事生非,给别人找茬子。句中“剜”、“挑”谓“拣选”。同样,在前揭“空是剜恶伴侣”的文句中,“剜(挑)”也是用其引申义——挑选、拣择。该句意谓子女长大离家后,不曾结交贤良好友,而是专门挑选邪恶不善之人交往。如此理解,则怡然理顺矣。

 

附记:拙文曾蒙业师张涌泉先生审阅,并提出许多宝贵意见,特致谢忱。

 

 

① 参黄征《敦煌俗字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22页、145-146页。

② 同①,第165页。

③ 参韩小荆《〈可洪音义〉研究》下编《〈可洪音义〉异体字表》,巴蜀书社,2009年,第473页。

④ 同①,第398页。

P.3695《切韵·灰韵》:“,背肉。”(《法藏》26/399A

⑥ 侯灿、杨代欣编《楼兰出土简纸文书集成》之“孔木6”:“相稚须遣将董。”天地出版社,1999年,第90页。

⑦ 同③,第487页。

⑧ 关于“”,项楚注云:“字书不载此字,乙二(笔者按:指S.5441)作‘盔’,同。亦犹‘盃’字可从木作‘杯’,则‘盔’字自可从木作‘’。《玉篇》:‘盔,鉢也。’”参项楚著《王梵志诗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53页。

⑨ 周祖谟校云:“注文疑有脱误。《龙龛手镜》云:‘盔器,盂属也。’”(参周祖谟著《广韵校本》下册,中华书局,2004年,第98页)今按:《广韵》注文或不误,“盂盛者”指盂类盛器,跟《龙龛》所谓“盂属”义同。又“盔”此义,至今仍保存在某些方言中。《汉语方言大词典》“盔”下释云:“名词,比盆略深略直的陶瓷制品;瓦鉢。山西山阴,西南官话,明李实《蜀语》:‘瓦鉢曰盔。’”参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1999年,第5327页。

⑩ “盔”、“魁”在《广韵》中皆音苦回切,读音全同,可得通借。“魁”本指“羹斗”,与“盔”指盂类盛器有别。文献中以“魁”表“盔”,乃是同音通借。

11 S.6329号写卷,《英藏敦煌文献》原题为“字书”,张涌泉主编《敦煌经部文献合集》(中华书局,2008年)第8册第4309-4310页定为“韵书字义抄”,今从之。该书4319页校记[五四]云:“‘魁’字斯二○七一号《切韵笺注》、《王一》、《王二》皆释‘师;一曰北斗星’,《广韵》‘师’作‘魁师’,馀同;本篇释‘盆魁’,他书未见。”今按:此释作“盆魁”,乃是借“魁”作“盔”,指盆类容器。

12 “盔子”之称,今天某些方言中仍有保留。如在闲妞妞的一篇日志《老烟台家常菜——摆拉甲子炖萝卜茧子》中写道:“我记事的时候,大哥已经当兵了,大姐已经结婚了。但是家里仍然有我们兄妹5个,加上爸爸妈妈,经常在家吃饭的就是7个人呢!7个人的菜啊!我们家盛菜的,是那种直径大约在30公分左右的、厚厚的陶瓷盆,栖霞话叫做‘盔子’。妈妈每餐都会给爸爸单独做个菜,我们就和妈妈一起吃‘盔子’里的菜。满满一‘盔子’菜,一会工夫就风卷残云,连汤都干干净净的了。”(http://u.ytbbs.com/space.php?uid=10193&do=blog&id=41845)从作者形象的描述中,我们不难推知“盔子”的词义及其形制。

13 参杨宝忠《疑难字考释与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第513页。

14 王重民等《敦煌变文集》(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198页。

15 敦煌文献中形声字省去形符而径写声符的情况是颇为常见的,例多不赘。

16 P.3644号写卷,《法藏敦煌西域文献》原题为“类书习字”,《敦煌经部文献合集》第8册第4279页定为“词句摘抄”,今从之。

17胡竹安编《水浒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9年,第223页。

18项楚《敦煌变文选注》第397页也有类似的观点。

19 ”,当是“聯(联)”的手写俗书。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3辑(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第51页)录作“骏”,不确。

20参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3辑,第51页。

21 “付邈生社壁。付车社银角,其角付戒果”,宁可、郝春文《敦煌社邑文书辑校》(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779页)录作“付邈生社,叫壁一,付车社”,不确。

22参杜朝晖《敦煌文献名物研究》,浙江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78-179页。

23 《广韵》中,“叫”音古吊切,见纽啸韵;“缴”音古了切,见纽筱韵。二者仅声调不同,可得相通。

24参项楚《王梵志诗校注》第369页,注[]

25这由“挑”本身的词义演变也可得到证明。

 

参考文献:

王重民  1957  《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胡竹安  1989  《水浒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唐耕耦  陆宏基  1990  《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3辑),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

    1991  《王梵志诗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江蓝生  曹广顺  1997  《唐五代语言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

宁可  郝春文  1997  《敦煌社邑文书辑校》,江苏古籍出版社。

黄征  张涌泉  1997  《敦煌变文校注》,中华书局。

侯灿、杨代欣  1999  《楼兰出土简纸文书集成》,天地出版社。

蒋礼鸿  2001  《蒋礼鸿集》(第一卷),浙江教育出版社。

周祖谟  2004  《广韵校本》,中华书局。

    2005 《敦煌俗字典》,上海教育出版社。

杨宝忠  2005  《疑难字考释与研究》,中华书局。

    2006  《敦煌变文选注》(增订本),中华书局。

杜朝晖  2006  《敦煌文献名物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张涌泉  2008  《敦煌经部文献合集》,中华书局。

韩小荆  2009  《〈可洪音义〉研究》,巴蜀书社。

 

                         

本文原载《中国语文》2011年第5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4年5月27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4年5月27日。



点击下载附件:1327張小艷:敦煌變文疑難詞語考辨三則


分享到:
学者评论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58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