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变文疑难词语考辨三则
张小艳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自上世纪初敦煌藏经洞面世百年来,有关敦煌变文词语的考释、校注,经过几辈学者的共同努力,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出现了许多集大成之作,如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下文简称《通释》)、项楚《敦煌变文选注》(下文简称《选注》)及黄征、张涌泉合著的《敦煌变文校注》(下文简称《校注》)。然而,由于敦煌变文多是晚唐五代时期民间书手所抄,其中每多俗写误字。这些误字,或由音近通借使然,或因形近讹混所致。上述作品在校正误字、释读疑难字词方面,已多有创获。这里,我们打算沿着前辈的足迹,对变文中遗留的个别疑难词语进行考辨。
《伍子胥变文》中的“首”,前贤皆录作“垓首”,释为“百官之长”。但“”并非“垓”字,而是“”,“首”当读作“魁首”,指居于首位者。文中“国之首”,乃称子胥为国人的首领。《韩擒虎话本》中的“壁”,或录作“敷壁”,释为“遮墙的帷帐”。其实,“”也不是“敷”字,而是“缴”的省形字,“缴壁”指缠绕在墙壁四周用以遮饰的帷幕。文中“权时把壁遮拦”,是说杨妃暂时用墙帷来遮挡皇帝的尸体。《父母恩重经讲经文》中的“剜”,前辈都录作“剜剕”,释为“陪伴、追随”。就字形来看,“”未必是“剕”字,极有可能是“挑”的类化俗字。“剜”即“剜挑”,本义指“抠挖”,引申可表“挑选、拣择”。文中“空是剜恶伴侣”说的是子女长成后专门挑选邪恶不善的人交往。具体详尽的论证,详下文。不妥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
一 首
S.328《伍子胥变文》:“后乃越王勾践,兴兵动众,来伐吴军。越国贤臣范蠡谏越王曰:‘吴国贤臣仵子胥,上知天文,下知地里(理),文经武律(纬),以立其身。相貌希奇,精神挺特。吴国大相,国之首。王今伐吴,定知自损。’”(《英藏》1/127B)
按:“首”的“”,《选注》录作“垓”、校为“阶”,注云:“原文‘垓’当作‘阶’,指官位等级。《文选》卷七潘岳《籍田赋》:‘森奉璋以阶列。’李善注:‘阶,爵之次也。’‘阶首’指百官之长。”(120页)《校注》详引《选注》的校释后,加按语曰:“释义是,然校字未确。《集韵·皆韵》:‘垓,坛级。’《史记·孝武纪》‘坛三垓’,《集解》:‘徐广曰:垓,次也。骃案:李奇曰:垓,重也,三重坛也。’可知‘垓’本有‘级次’义。又按《说文》:‘陔,阶次也。’是‘垓’或为‘陔’借字。‘垓’、‘陔’古字通用。”(58页)
不难看出,对于“”,《选注》、《校注》都一致认为是“垓”字,“垓首”谓百官之长,他们的分歧仅在于要不要校“垓”为“阶”的问题。但令人生疑的是,两书都未举出“垓首”或“阶首”、“陔首”连用表“百官之长”的实际文献用例。其实,仔细辨认,“”右旁所从并非“亥”,而是“灰”。“亥”旁手写跟“灰”乍看较为近似,细辨却有一定的区别。“亥”手写多作“”(S.2683《切韵·海韵》,《英藏》4/186A);“亥”旁也从之,如P.3695《切韵·咍韵》下所收“(㱾)、(垓)、(荄)、(郂)、(陔)、(孩)、(咳)”(《法藏》26/399A)诸字,其右旁皆为“亥”的手写。另如“(垓)、(孩)、(姟)、(骸)、(骇)”等字所从亦皆为“亥”①。而“灰”俗写可作“”②、“”③二形。“灰”旁俗写也从之,作“”者如“炭”作“”④、“脄”作“”⑤;作“”者如“恢”作“”⑥或“”⑦。
由此看来,“”右旁并非“亥”,而应是“灰”旁俗体的赘点写法。然字书并无“”字,“”文中又应为“盔”的异体字(从土,明其质料;从皿,示其功用)。P.3211《王梵志诗集》:“世间慵懒人,五分向有二。……他家人定卧,日西展脚睡。诸人五更走,日高未肯起。朝庭数十人,平章共博戏。菜粥吃一,街头阔立地。”(《法藏》22/162B)例中“”,异本S.5441作“盔”(《英藏》7/91A),“”亦为“盔”的换旁俗体⑧,可以比勘。“盔”在中古文献中多表示一种形似盆而稍深的容器。《广韵·灰韵》:“盔,盔器,盂盛者也。”⑨后秦弗若多罗译《十诵律》卷三四:“佛言:‘从今听畜大盔大瓮,以粥集着是器中和合。’”(T23,P0249a)例中“盔”与“瓮”并举,用来盛粥。又如P.2578《开蒙要训》:“樽壺盔钵,盃椀盞(卮)。”S.5671《诸杂字》:“簸簊(箕)。𥬯䇭(栲栳)。木盔。灌頭。”其中“盔”皆其义。而“盔”,不见于《篆隶万象名义》以前的字书,传世文献中较早见于《广韵》、宋本《玉篇》。上引文句中“”与“盔”的使用,为我们提供了较早的文献用例。
敦煌文献中,“盔”指钵、盂类容器,多借“魁”来表示⑩,S.6329《韵书字义抄》:“魁,盆魁。”(《英藏》11/12B)11S.6217《丙午年四月十五日某寺分付常住什物与仓家抄》:“丙午年四月十五日常住新椀、楪、盛、统、盘子、盆、魁,都计数壹伯(佰)伍拾壹个,现分付法律智员、法政等仓家柒人。”(《英藏》10/196B)P.2613《咸通十四年正月四日沙州某寺就库交割常住什物色目》:“破漆食魁壹;壹丈贰尺绢旙壹口。”(《法藏》16/255B)皆其例。“魁”又可缀“子”尾称“魁子”,如S.6217《乙巳年二月十二日某寺常住什物案》:“壹斗魁子贰,浑木盘子壹。”(《英藏》10/196B)“魁子”即“盔子”12。由于“魁子”多以木制成,故“魁”又或换旁作“槐”,如S.1624V《[天福七年(942)]某寺常住什物交历》:“白牙盘壹面,黑木槐子壹。”(《英藏》3/111B)P.3638《辛未年正月六日沙弥善胜于前都师慈恩手上见领得诸物历》:“浴佛槐子壹。……破黑槐子壹。”(《法藏》26/185B-186A)P.3161《常住什物交割点检历》:“大木槐子壹,高脚火炉壹,小木碗子壹拾枚。”(《法藏》22/20A)皆其例。
另,“盔”表盂类盛器时,常借“魁”来表示,这在《大正藏》所收佛经的异文中也有反映。如后秦弗若多罗译《十诵律》卷四一:“从今不听比丘尼畜铜盔、盛大便器铜盘、澡盘、铜杓。”(T23,P0297c)又同书卷四八:“僧有木盔、木盂,有比丘取洗欲用,六群比丘次第夺取,他不与斗诤。”(T23,P0350a)前例中“盔”,圣、宫本作“魁”;后例中“盔”,宋、元、明、宫本皆作“枓”。如上所论,“魁”乃“盔”的同音借字;而“枓”,则又是“魁”与其换旁俗体“槐”相互影响糅合的产物。古代字书中又有“𥁇”字,《改併五音类聚四声篇海》卷七“皿部”:“𥁇,音魁,钵也。”就其构形及音、义来看,“𥁇”即“盔”13,当是本字“盔”与借字“魁”分别省去声符后合成的双形字。
综上所述,“”为“”的俗写讹字,而“”又是“盔”的换旁异体字,指形似盆而稍深的容器,“盔”字此义在敦煌文献中多借“魁”来表示。由此我们认为,上引《伍子胥变文》中“首”当读作“魁首”。“魁”者,帅也,首也,“魁首”乃同义复词,指居于首位者,典籍经见。如汉荀悦《汉纪》卷二六《成帝纪三》:“(尹)赏所留者,皆其魁首,或故吏善家子、失意随轻侠者。”S.6161V+S.3329+S.11564+S.6973+P.2762《敕河西节度兵马尚书张公德政之碑》:“生擒数百,使乞命于戈前;魁首斩腰,殭尸染于蓁莽。”唐道宣《集古今佛道论衡》卷四“上在东都令洛邑僧静泰与道士李荣对论”条:“道士李荣,老宗魁首。”(T52,P0392c)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秀才是文章魁首,姐姐是仕女班头。”皆其例。若以“魁首”释“首”,则前揭“吴国大相,国之首”句,意谓伍子胥乃吴国的大相、国人的首领。如此释读,则“揆之本文而协,验之他卷而通”。
二 敫壁
S.2144《韩擒虎话本》:“皇帝不知药酒,捻得便饮。说者酒未饮之时一事无,才到口中,脑烈(裂)身死。杨妃亦(一)见,拽得灵衬(榇),在龙床底下,权时把壁遮兰(拦)。”(《英藏》3/29A)
按:“”,《敦煌变文集》录作“敫”,校作“敷”14;《选注》径录作“敷”,并释“敷壁”为:“遮墙的帷帐,阙名《五国故事》卷上:‘(李煜)尚奢侈,尝于宫中以销金红罗冪其壁。’所云即是‘敷壁’也。”(397页)《唐五代语言词典》“敷壁”条(127页)释义从之。《校注》亦录作“敷”,并注云:“原录作‘敫’而校作‘敷’。按:即‘敷’俗字。”(308页)
《选注》所释近是,但录文不确。诚如《校注》所言,“敷”字俗体与“”极为相似,如P.2838V《转经文》:“演金言于灵鹫,(敷)宝[座]于庵罗。”(《法藏》19/64B)S.4525《付什物数目抄录》:“堂内(敷)置花毡肆领,又花毡壹领,白毡肆领,付大娘胜美。”(《英藏》6/125B)但仔细辨认,其字形还是有细微的区别,即“敷”字俗写左上部多作“”,而“敫”字左上则是“白”。且更为可疑的是,古代文献中几乎未见“敷壁”为词的实际用例。
结合字形看,窃以为“”当是“缴”的省形字15,“敫壁”即“缴壁”,缴者,缠也;“壁”谓墙壁,“缴壁”连言指围绕着墙壁用以遮覆装饰的帏幕,即今所谓“墙帏”。“缴壁”,习见于晚唐五代以降的文献,敦煌杂字书中也有记载。如P.3644《词句摘抄》16:“衙厅。中馆。横围。缴壁。绣额。”(《法藏》26/201A)例中“衙厅、中馆”类属房舍,“横围、缴壁、绣额”则属室内的装饰品类。又宋耐得翁《都城纪胜》之“四司六局”条云:“帐设司,专掌仰尘、缴壁、卓帏、搭席、帘幕、罘罳、屏风、绣额、书画、簇子之类。”例中“缴壁”归帐设司所掌,其属帏帐设施之类显然。另如《水浒传》第八回:“左右领了钧旨,监押林冲投开封府来,恰好府尹坐衙未退。但见:绯罗缴壁,紫绶卓围。当头额挂朱红,四下帘垂斑竹。官僚守正,戒石上刻御制四行;令史谨严,漆牌中书‘低声’二字。”例中所述乃开封府衙内的装饰、布置情景。其中“缴壁”,胡竹安释作:“围绕着墙壁的帷。缴,缠绕。”17此解甚韪。以“缴壁”此义释“壁”,则上引“权时把壁遮兰(拦)”句,言杨妃将皇帝的尸体藏在床下,暂且用围绕着墙壁的帷幕来遮挡,文意顺适无碍。
如前所论,“缴壁”指绕着墙壁的帏幕,属室内帐设装饰类别,文献中常与同类的饰物并举,如《宋史》卷一五三《舆服志五》:“凡帐幔、缴壁、承尘、柱衣、额道、项帕、覆旌、床裙,毋得用纯锦遍绣。”例中“缴壁”与“帐幔、承尘、柱衣”等前后连言,其中“柱衣”谓装饰楹柱的丝织品,故此以为“缴壁”所指与“壁衣”相同18。唐宋文献中,“壁衣”多用来称呼遮饰墙壁的帏幕。如岑参《玉门关盖将军歌》:“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南邻犬戎北接胡,将军到来备不虞。……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花氍毹。”诗中描写盖将军在玉门关的生活情景,言其屋内饰有“织成壁衣”。所谓“织成”,指用彩丝及金缕交织出花纹的名贵织物,盖将军屋内所饰“壁衣”,便是用这种织物做成的。又如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六:“夜久,忽刘宗吉自壁衣下出。”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七回:“关公早望见壁衣中有刀斧手。”这两例中都说到“壁衣”下掩藏有隐秘的人物:或自“壁衣”而出,或望见其中埋藏有刀斧手。说明古人多借“壁衣”来掩盖、遮挡人物,以求不被发现,这与前揭“权时把壁遮兰(拦)”中“壁”的功用完全相同。不难看出,“缴壁”与“壁衣”乃同物异名,不仅所指相同,而且功用相当。然则,将“壁”解作“缴壁”,既切合于原卷的字形,又有文献用例的佐证。
此外,敦煌籍帐文书中又有“壁”一词,S.4525V《都司(?)付什物历》:“衙内壁一;银角壹,欠(联)珠两节19。……付邈生社壁。付车社银角,其角付戒果。”(《英藏》6/126A)前一“壁”,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实录》第三辑录作“门簷”;后一“壁”,其书录作“叫壁”20,宁可、郝春文《敦煌社邑文书辑校》从之21,杜朝晖《敦煌文献名物研究》则认为“”是“列”字,“列壁”可能就是“壁带”,指房屋建筑中的壁木,在版筑泥墙中起遮拦加固的作用22。窃以为,“”当以唐耕耦、宁可等录作“叫”是。而“叫”当读同“缴”23,“叫壁”即“缴壁”,指围绕着墙壁的帏幕。上引文书中“叫壁”乃都司付给邈生社的什物。“邈生”即邈真,指描画的真容。“邈生社”则指某人去世后,负责铺置逝者生前所邈真容的社团。既然如此,该社敷设“邈生”时,周围自然需要悬垂帏幕,就像今天人们为逝者布置灵堂时,堂屋四周多用黑色幕布缠绕装饰一样。因此,总管葬仪的机构“都司”在分配任务、派发用具时,就付给了邈生社“壁一”。由此看来,释“壁”为“缴壁”,于文意也较切合。
综上所述,“”不是“敷”的俗体,而是“缴”的省形字;“壁”即“缴壁”,敦煌籍帐文书或写作“叫壁”,传世文献中又称为“壁衣”,指围绕在墙壁四周的帏幕,古人或用作遮蔽之物。“缴壁”一词,习见于唐宋以降文献,《汉语大词典》却未收载,当据补。
三 剜
P.2418《父母恩重经讲经文》:“尽驱驰,受煎煮,岂解酌量些子许。容易抛离不肯皈,等闲弃背他乡土。不曾结识好知闻,空是剜恶伴侣。家内长慊父母言,外头却信他人语。”(《法藏》13/301A)
按:例中“剜”,《敦煌变文集》录作“剜剕”(672页),蒋礼鸿《通释》曰:“‘剜剕’和‘结识’相对,当然是陪伴、追随一类的意义,疑即‘伴换’的倒文。现在吴语中还有以亲友聚会流连为‘盘桓’的,应是与‘伴换’出于一源。”(179页)《选注》释“剜剕”为“陪伴”,引蒋释为证(1442页)。《唐五代语言词典》“剜剕”条(365页)也从蒋说,释为“犹‘伴换’,陪伴,追随”。《校注》引蒋释后,复加按语云:“蒋校近是。徐复谓‘剜剕’是‘怨悱’的声借字,心里恚恨不能出口的意思,疑未确。”(980页)表面看来,将“剜”录作“剜剕”,释为陪伴,文从字顺。但仔细深究,就会发现这种说法有几点不妥。一、“剜剕”连言表示“陪伴”,仅此孤例,未见其他文献例证;二、“剜剕”即使能看作“伴换”的倒文,其读音也相差较远,不太可能与“伴换”、“盘桓”同源,更何况还不是它的倒文。三、就字形来看,“”未必是“剕”字,完全可能是“”的俗写。
熟悉敦煌写卷的读者大都知道,“兆”旁俗写跟“非”形极为近似,如S.2073《庐山远公话》:“世间之事,如由(犹)梦里。君不[见]路傍李,年年花发;曜日红颜,伏(复)今何在?”(《英藏》3/270A)P.2054《十二时普劝四众依教修行》:“鬓中霜发逐时添,颊上花随日榭(谢)。”(《法藏》3/338A)例中“”与“”皆非“棑”,而是“桃”的俗字。又如P.3906《碎金·平声》:“心忪,音钟调。”(《法藏》29/175B)又同卷“去声”:“蓦,粜也。”(《法藏》29/178A)例中“”与“”,异本S.6204分别作“”和“”,其字皆为“恌”与“趒”的俗写。由此我们认为,上引“剜”的“”可能是“”的俗写,而“”又当是“挑”受“剜”影响而发生类化的换旁俗字。也就是说,“剜”当作“剜挑”,义为抠挖。因为敦煌文献中就有“(剜挑)”因类化而换旁作“(捥挑)”的,如P.3286《十二时》:“若是生涯幸且充,不解用心修善事。没(设)深机,窥小利,恨不人恼(脑)髓。”(《法藏》23/62A)例中“”乃“剜挑”的手写俗体,异本P.2054作“”。“”显然是“”的同词异写,其中“剜”因受“挑”影响而类化换旁作“捥”。在“剜挑”这个词语中,既然“剜”可因“挑”而类化换旁作“捥”,那么“挑”也可能由“剜”影响而换旁作“”。而且,敦煌文献中,“挑”就有写从“刂”的,如P.2539《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莫不上下刺,侧拗傍揩。”其中“”即“挑”的涉义换旁字。因此,“剜”当录校作“剜(挑)”,而不是“剜剕”。
其实,释“剜”为“剜挑”,不仅在字形上有一定的理据,而且于文意也较为密合。剜者,挑也。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二二《瑜伽师地论》第四卷音义:“若剜,乌官反,谓斗削曰剜,挑中心也。”台北藏敦煌卷子九二号《鸠摩罗什法师诵法》:“汝难忍能忍不?所谓忍也:割肉饲鹰,投身饿虎,斫树谢天,打骨出髓,捥身千灯,挑眼布施,剥皮书经,刺心决志,烧身供佛,刺血洒地,是事能忍不?”24例中“捥(剜)”、“挑”同义对举。那么,“剜挑”连言为同义复词,指“抠挖”,上引P.3286《十二时》中“恨不剜挑人恼(脑)髓”即其证。又如宋文同《丹渊集》卷一三《罗刹石》:“洗濯形容露,剜挑口眼通。”《元典章·户部六·昏钞》:“前年有接补剜挑造伪者,往往将二字一字移于五伯三伯文钞纸上,作二贯一贯钞使。”皆其例。“剜挑”本指抠挖,引申可表“挑选、拣择”义25,如元郑廷玉《看钱奴》第一折:“这等人夫不行孝道,妇不尽贤达;爷瞒心昧己,娘剜刺挑茶。”例中“剜刺挑茶”不能单从字面意思去理解,而是一种比喻说法,谓专门寻事生非,给别人找茬子。句中“剜”、“挑”谓“拣选”。同样,在前揭“空是剜恶伴侣”的文句中,“剜(挑)”也是用其引申义——挑选、拣择。该句意谓子女长大离家后,不曾结交贤良好友,而是专门挑选邪恶不善之人交往。如此理解,则怡然理顺矣。
附记:拙文曾蒙业师张涌泉先生审阅,并提出许多宝贵意见,特致谢忱。
附 注
① 参黄征《敦煌俗字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22页、145-146页。
② 同①,第165页。
③ 参韩小荆《〈可洪音义〉研究》下编《〈可洪音义〉异体字表》,巴蜀书社,2009年,第473页。
④ 同①,第398页。
⑤ P.3695《切韵·灰韵》:“,背肉。”(《法藏》26/399A)
⑥ 侯灿、杨代欣编《楼兰出土简纸文书集成》之“孔木6”:“相稚须遣将董。”天地出版社,1999年,第90页。
⑦ 同③,第487页。
⑧ 关于“”,项楚注云:“字书不载此字,乙二(笔者按:指S.5441)作‘盔’,同。亦犹‘盃’字可从木作‘杯’,则‘盔’字自可从木作‘’。《玉篇》:‘盔,鉢也。’”参项楚著《王梵志诗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53页。
⑨ 周祖谟校云:“注文疑有脱误。《龙龛手镜》云:‘盔器,盂属也。’”(参周祖谟著《广韵校本》下册,中华书局,2004年,第98页)今按:《广韵》注文或不误,“盂盛者”指盂类盛器,跟《龙龛》所谓“盂属”义同。又“盔”此义,至今仍保存在某些方言中。《汉语方言大词典》“盔”下释云:“名词,比盆略深略直的陶瓷制品;瓦鉢。山西山阴,西南官话,明李实《蜀语》:‘瓦鉢曰盔。’”参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1999年,第5327页。
⑩ “盔”、“魁”在《广韵》中皆音苦回切,读音全同,可得通借。“魁”本指“羹斗”,与“盔”指盂类盛器有别。文献中以“魁”表“盔”,乃是同音通借。
11 S.6329号写卷,《英藏敦煌文献》原题为“字书”,张涌泉主编《敦煌经部文献合集》(中华书局,2008年)第8册第4309-4310页定为“韵书字义抄”,今从之。该书4319页校记[五四]云:“‘魁’字斯二○七一号《切韵笺注》、《王一》、《王二》皆释‘师;一曰北斗星’,《广韵》‘师’作‘魁师’,馀同;本篇释‘盆魁’,他书未见。”今按:此释作“盆魁”,乃是借“魁”作“盔”,指盆类容器。
12 “盔子”之称,今天某些方言中仍有保留。如在闲妞妞的一篇日志《老烟台家常菜——摆拉甲子炖萝卜茧子》中写道:“我记事的时候,大哥已经当兵了,大姐已经结婚了。但是家里仍然有我们兄妹5个,加上爸爸妈妈,经常在家吃饭的就是7个人呢!7个人的菜啊!我们家盛菜的,是那种直径大约在30公分左右的、厚厚的陶瓷盆,栖霞话叫做‘盔子’。妈妈每餐都会给爸爸单独做个菜,我们就和妈妈一起吃‘盔子’里的菜。满满一‘盔子’菜,一会工夫就风卷残云,连汤都干干净净的了。”(http://u.ytbbs.com/space.php?uid=10193&do=blog&id=41845)从作者形象的描述中,我们不难推知“盔子”的词义及其形制。
13 参杨宝忠《疑难字考释与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第513页。
14 王重民等《敦煌变文集》(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198页。
15 敦煌文献中形声字省去形符而径写声符的情况是颇为常见的,例多不赘。
16 P.3644号写卷,《法藏敦煌西域文献》原题为“类书习字”,《敦煌经部文献合集》第8册第4279页定为“词句摘抄”,今从之。
17胡竹安编《水浒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9年,第223页。
18项楚《敦煌变文选注》第397页也有类似的观点。
19 “”,当是“聯(联)”的手写俗书。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3辑(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第51页)录作“骏”,不确。
20参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3辑,第51页。
21 “付邈生社壁。付车社银角,其角付戒果”,宁可、郝春文《敦煌社邑文书辑校》(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779页)录作“付邈生社,叫壁一,付车社”,不确。
22参杜朝晖《敦煌文献名物研究》,浙江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78-179页。
23 《广韵》中,“叫”音古吊切,见纽啸韵;“缴”音古了切,见纽筱韵。二者仅声调不同,可得相通。
24参项楚《王梵志诗校注》第369页,注[一]。
25这由“挑”本身的词义演变也可得到证明。
参考文献:
王重民 1957 《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胡竹安 1989 《水浒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唐耕耦 陆宏基 1990 《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3辑),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
项 楚 1991 《王梵志诗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江蓝生 曹广顺 1997 《唐五代语言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
宁可 郝春文 1997 《敦煌社邑文书辑校》,江苏古籍出版社。
黄征 张涌泉 1997 《敦煌变文校注》,中华书局。
侯灿、杨代欣 1999 《楼兰出土简纸文书集成》,天地出版社。
蒋礼鸿 2001 《蒋礼鸿集》(第一卷),浙江教育出版社。
周祖谟 2004 《广韵校本》,中华书局。
黄 征 2005 《敦煌俗字典》,上海教育出版社。
杨宝忠 2005 《疑难字考释与研究》,中华书局。
项 楚 2006 《敦煌变文选注》(增订本),中华书局。
杜朝晖 2006 《敦煌文献名物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张涌泉 2008 《敦煌经部文献合集》,中华书局。
韩小荆 2009 《〈可洪音义〉研究》,巴蜀书社。
本文原载《中国语文》2011年第5期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4年5月27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4年5月27日。
点击下载附件: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09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