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張崇禮:釋“穎”及从“穎”得聲的字
在 2014/12/29 15:38:46 发布

 

 

釋“穎”及从“穎”得聲的字

(首發)

 

張崇禮

北華大學

 

古文字中有如下字形:

A《壐彙》3505

B(《璽彙》3192)、(《壐彙》3193

C《壐彙》3420

D《壐彙》3432

E《壐彙》2624

F《壐彙》3258《壐彙》3308

G:徐賚(釐)尹朁鼎蓋內(《集成》2766.1)、徐賚(釐)尹朁鼎肩部(《集成》2766.2)、~鼎(《集成》1502)、信陽2.09信陽2.014信陽2.8包山2.260

H魚鼎匕(《集成》00980A

A,亦可寫作“”,李家浩先生釋為“會”,[1]白於藍先生釋為“𥝩(穗)”或“秀”,[2]何琳儀先生釋為“柔”,[3]王寧先生釋為“㽕”。[4]G,黃傑先生釋為“沐”。[5]今按:古文字“會”、“𥝩”、“秀”、“柔”、“木”習見,皆不作此形。“㽕”,《說文》訓為“木生條也”,然此字或从木,或从禾,非惟主於木。所以A究竟是什麽字,須重新考慮。

我們認為A應該是“穎”字。《說文》:“穎,禾末也。从禾、頃聲。《詩》曰:‘禾穎穟穟。’”徐鍇繫傳:“穎者,銳也。故謂錐之末為穎。”《漢書·禮樂志》:“含秀垂穎。”顏師古注:“葉末曰穎。”《晉書·郭璞傳》:“青陽之翠秀,龍豹之委穎。”左思《吳都賦》:“鈎爪鋸牙,自成鋒穎。”“穎”為物之末端尖銳部份,故木之末、禾之末、錐之末、葉之末、毫毛之末、兵器之末皆可曰穎。A字从“↑”,“↑”即表示尖銳之義,如古文字“朿”、“矛”皆从“↑”。

目前所見秦漢文字中的“穎”大都从禾、頃聲,A已經類化為“禾”。但古陶文有一例作(陶彙5.71),其左中“↑”的“∧”形雖然已經變得平直,但還基本保留了A的寫法。

A在璽文中用作姓氏,即“穎”姓。《正字通·禾部》:“穎,姓。《左傳》穎叔考。漢穎容,著《春秋條例》五萬餘言。”B當爲“穎多”或“多穎”合文,為複姓。C所在璽印為“穎陽羘”,穎陽,地名,即潁陽。《戰國策·魏策一》:“東有淮穎。”《史記·蘇秦列傳》“穎”作“潁”。穎考叔亦寫作潁考叔。潁陽,地處潁水之北,秦時屬潁川郡。《漢書·地理志》:“韓分晉得南陽郡及潁川之父城、定陵、襄城、潁陽、潁陰、長社、陽翟、郟。”璽文或以地名為氏。

D字从骨从A,“骨”當爲加注的聲旁,猶“穎”加注“頃”聲。古頃聲與圭聲多通用。如作“半步”講的“䞨、“跬”,又作“頃”、“蹞”。[6]《說文》:“頃,頭不正也。”《說文》:“奊,頭衺骫奊態也。从夨、圭聲。”段注:“奊,頭衺者,頭不正。”“頃”、“奊”實為一詞。“骨”即“冎”,見母歌部;“圭”,見母支部。聲母發音部位相同,韻部支歌旁轉。D字在璽文中用作姓氏,亦當釋為“穎”。當然,如果以“骨”為義符,則此字亦有可能釋為“脛”。脛,見母耕部;穎,溪母耕部。考慮到璽文此字用為姓氏,我們覺得還是第一種可能性較大。

E字右半从冎从A,“冎”與“骨”同,所以E當分析為从彳穎聲,疑即“迥”字。古頃聲與冂聲多通用。[7]《禮記·中庸》:“衣錦尚絅。”“絅”《尚書大傳》引作“蘔”。璽文中用作姓氏。《萬姓統譜·迥韻》:“迥,漢迥克。見《印藪》。”

F从衣穎聲,當釋為“顈”、“褧”。《玉篇·糸部》:“顈,襌也。”《儀禮·士昏禮》:“被顈黼。”鄭玄注:“顈,襌也。”賈公彥疏:“此讀如《詩》云‘褧衣’之‘褧’。”字又作“蘔”、“絅”,見上文。

《古文四聲韻》卷四《去聲·宥第四十九》的“柚”字下引《籀韻》作“”,白於藍先生指出此字實是从衣的“褎(褏、袖)”字。這成為白先生釋“𥝩”或“秀”及王寧先生釋“㽕”最主要的證據。今按:《籀韻》此字从衣穎聲,亦當釋為“顈”。之所以附在“柚”字之下,我們懷疑其或曾用為“絓”。《急就篇》第二章:“絳緹絓紬絲絮綿。”顏師古注:“紬,抽引麤繭緒而織之曰紬。”“紬之尤麤者曰絓,繭滓所抽也。”桂馥《說文解字義證》:“絓,案:繅繭絲未盡者,互相連接,抽其粗緒,織為緜紬,故顏注《急就篇》云紬之尤粗者曰絓,繭滓所抽也。”“絓”、“紬”義近,後人或誤以“”字為“紬”,而附於“柚”字之下。

G,从水穎聲,當依李家浩先生、廣瀨薰雄先生讀為“沬”。[8]李家浩先生釋“會”,在字形上的主要根據是《汗簡》卷中之一引石經“旝”字作,李先生認為此字右旁的上部可以看做是與“㫃”旁共用的部份。結合何琳儀先生對此字的分析來看,[9]這種意見不一定可靠。但是我們覺得李先生讀此字為“沬”,主要來源於辭例推勘,現在再結合徐賚(釐)尹朁鼎銘文中的用法,可以說此字讀“沬”應該已經沒有什麽疑問。那麼接下來我們要討論的問題,就是从水穎聲的G,為何會讀為“沬”了。

“沬”本作“頮”、“𩒳”、“湏”,或作“靧”,金文中也有“會”讀為“沬”的用例。[10]頮、𩒳、湏,曉母微部;未,明母物部;貴,見母微部;會,匣母月部。《說文》以“𩒳”从𡿯聲,𡿯从曰聲,曰,匣母月部。雖然從古文字形體看,“𩒳”並不从曰,但許慎以為从曰得聲,亦可證明“𩒳”、“曰”音近。從音理上看,“頮”及諸讀“頮”之字聲母屬喉牙音,韻部屬微、物或月部。頃,溪母耕部;圭,見母支部。聲母同屬喉牙音,發音部位相同。段玉裁的《古十七部合用類分表》按“音近”的原則把十七部分為六類,支歌脂同屬第六類,其語音相近,音轉實例亦較多。雖然我們沒有發現“穎”和“頮”及諸讀“頮”之字直接相通的例證,但從間接音轉實例看,二者相通應該沒有什麽問題。如圭(見支)通夬(見月)、解(見支)、癸(見脂),而夬(見月)通解(見支)、癸(見脂)、會(匣月)、貴(見微);又如頃(溪耕)通斤(見文)、斤(見文)通妥(透歌)、妥(透歌)通貴(見微),而斤(見文)通豈(溪微)、豈(溪微)通圭(見支)。[11]而且,如果上文以“冎”、“骨”為“穎”字聲符的推測不誤,則“冎(見歌)”、“骨(見物)”與“會”(匣月)、“貴”(見微)讀音亦相近。《說文》以“𩒳”从“曰”得聲,古滑與汩、骨與抇、搰與抇也通用。[12]

這裡附帶說一下徐賚(釐)尹朁鼎“丩”字的讀法。銘文全文如下:

隹(唯)正月吉日初庚,䣄(徐)賚(釐)尹朁自乍(作)湯鼎。囚(溫)良聖每(敏),余敢敬明祀。丩(洗)G(沬)俗(浴),以去卹(辱)。壽躬㝅子,眉壽無期,永保用之。

“丩洗沬浴,以去卹辱”,其中的“洗沬浴”三字從廣瀨薰雄先生釋,[13]“去”字從陳劍先生釋。關於“丩”字,廣瀨先生引用陳劍先生意見說:從押韵的角度看,‘溫良聖敏,余敢敬明祀’(押之部韻)、‘丩洗沬浴,以去卹辱’(押屋部韻)當是結構基本相同的两句;從‘溫良聖敏’看,‘丩洗沬浴’的‘丩’應該也是表洗浴意的字。此字究竟該怎麼解釋,待考。”[14]

今按:陳劍先生認為“丩”應該是表洗浴意的字,其說可從。我們覺得這裡的“丩”應該讀為“洮”。丩,見母幽部;兆,定母宵部。丩通攸,《說文》:“𥃧,䀺或从丩。”[15]兆亦通攸。古條挑、悠窕、莜𠤼銚通用。[16]《集韻·豪韻》:“洮,盥也。”《尚書·顧命》:“甲子,王乃洮頮水。”孔穎達疏:“頮是洗面,知洮為盥手。”洮、洗、沬、浴分別為洗手、洗腳、洗面、洗身。

古見系牙音字多有與舌音字相通者,如“丩”除與“攸”(喻)、“兆”(定)相通外,還與“討”(透)、“兜”(端)、“周”(章)聲字相通。“丩”聲與“周”聲通用(周通糾、賙通糾)[17],古“舟”聲與“周”聲通用則更為常見。這使我們想到信陽簡从“丩”的“盤”(信陽簡2.8)字。此字為“盤”已無疑問,“丩”和“盤”在意義上又沒有什麽聯繫,似乎只能解釋為聲旁。“丩”為聲旁,“丩”、“舟”音近,則“舟”亦為聲旁。“洀”字古代有“盤”音。《管子·小問》:“意者君乘駁馬而洀桓。”尹知章注:“洀,古盤字。”對於這種讀法的“洀”字,一般認為是一個从“水”从“舟的會意字。从“水”从“舟如何能會出舟在水中盤桓,實在讓人懷疑。以“盤”从“舟”聲,還能很好地解釋青銅器中自名為“舟”的盤形器的問題。[18]這種所謂的盤形器其實就是盤,其作用是用來承尊,漢代謂之“承旋”,李學勤先生認為即文獻中的“舟”,見於《周禮·司尊彝》。[19]《司尊彝》職文注引鄭司農說:“舟,尊下臺,若今之承槃。”我們認為《司尊彝》中的“舟”應該也是“盤”。

H从艸穎聲,當是“蘔”字,見於魚鼎匕。魚鼎匕是春秋末期代國遺物,原為羅振玉舊藏,上世紀二十年代出土於山西渾源。曾有王國維[20]、于省吾、[21]李零、[22]詹鄞鑫、[23]臧克和、[24]史克禮、[25]何琳儀[26]、董蓮池[27]等先生考釋。2010年盛世收藏網上又出現了一件新的魚鼎匕,[28]後被吳鎮烽先生收錄於《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29]最近吳先生在復旦網發佈《魚鼎匕新釋》,[30]公佈了新見魚鼎匕的照片及銘文摹本。隨後,王寧先生又著文考釋。[31]與傳世魚鼎匕相比,新見魚鼎匕銘文沒有殘缺。參考各家意見,現據新見魚鼎匕作釋文如下:

曰:(誕)鑄氐、(昆)尸(夷)述(遂)王魚顚(鼎)。曰:欽哉!出斿(游)水虫,下民無智(知)參(三)目人之(蚩)蚘(尤)命,帛(薄)命入(羹)。蘔(儆)入蘔(儆)出,母(毋)處其所。

*,當依何琳儀先生釋“延”,讀為“誕”,句首助詞。

鑄,從單育辰、李松儒先生釋。[32]

氐,吳鎮烽先生:氐,夷狄國。《詩·商頌·殷武》:“自彼氐羌。”陸德明《釋文》:“西方夷狄國。”“氐”與“氏”系一字之分化,在此讀爲“是”,指示代詞,相當於此,這。今按:氐,不煩改讀,與下文昆夷俱為我國古代西北少數民族。

昆夷,從何琳儀先生釋。

述,《說文》:“循也。”,“述”有遵循、順服義。述,亦可讀為“遂”,訓為“順”,《字彙補·辵部》:“遂,順也。”《國語·周語下》:“如是,而鑄之金,磨之石,繫之絲木,越之匏竹,節之鼓而行之,以遂八風。”韋昭注:“遂,順也。”《史記·李斯列傳》:“斷而敢行,鬼神避之,後有成功。願子遂之。”

王,當指代王。據李夏廷先生研究,渾源李峪銅器群墓地的年代約在春秋中期至春秋末期,墓葬中晉、燕、北方系銅器共存,均應為同一墓地的遺物。據文獻記載,春秋中晚期晉國北部曾有代國,在今山西、河北北部交界處,渾源當時應屬代地。公元前475年,晉趙襄子“興兵平代地”。李峪銅器群的時代早於滅代之前,因此應屬代國。[33]今按:歷史上晉未稱王,燕稱王在易王十年(公元前323年)。所以銘文中的王應是代王。《史記·趙世家》:“襄子姊前為代王夫人。簡子既葬,未除服,北登夏屋,請代王。使廚人操銅枓以食代王及從者,行斟,陰令宰人各以枓擊殺代王及從官,遂興兵平代地。”

顚,從裘錫圭、李家浩,[34]董蓮池,謝明文[35]先生釋。顛,讀為“鼎“,魚鼎,烹魚之鼎。古匕、鼎常配合使用。

“誕鑄氐、昆夷述王魚鼎”,鑄造紀念氐和昆夷順從代王的魚鼎。當時代國與西北的氐和昆夷等少數民族地區接壤,他們順服於代王,是重大的事件,所以鑄鼎紀念。

欽,謹慎、戒慎。《尚書·堯典》:“帝曰:往,欽哉!”孔傳:“勑鯀往治水,命使敬其事。”詹鄞鑫先生以為相當於今語謹慎小心,正確可從。

出斿水虫,即出游水蟲。水蟲,水生動物的統稱。

“下民無智(知)參(三)目人之(蚩)蚘(尤)命”當作一句讀。下民,百姓、人民。《詩經·小雅·十月之交》:“下民之孽,匪降自天。”下對上,銘文中是針對下文作為神靈的蚩尤而言。三目人,指蚩尤,這裡顯然源自某種傳說。吳鎮烽先生引梁代任昉《述異記》有蚩尤四目之說,三目或四目,均是狀其靈異。蚩尤,從于省吾先生釋。[36]命,教令。《易·姤》:“后以施命誥四方。”“下民無知三目人之蚩尤命”,百姓不知道長有三目的神靈蚩尤的教令。銘文“蚩尤”字从䖵、虫作,或當時以蚩尤為掌管水族的神靈。李零先生以為銘文所述乃是出典於馬王堆帛書《十六經》黃帝伐蚩尤、腐其骨肉為醢的故事。恐非是。

帛(薄)命入(羹):帛,讀為“薄”,從李零先生。薄命,命運不好。,讀為“羹”,從于省吾先生。

“欽哉!出游水蟲,下民無知三目人之蚩尤命,薄命入羹。”這是告誡出游的水族要小心謹慎,普通百姓不知道神靈蚩尤的教令,命運不好的會被他們捉住,放入魚鼎煮成肉羹。

蘔入蘔出:蘔,當讀為儆、警。頃,溪母耕部;敬,見母耕部,古通用。[37]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穎,叚借又為儆。”《禮記·少儀》:“枕、幾、穎、杖。”鄭玄注:“穎,警枕也。”孔穎達疏:“枕之警動,亦謂之穎。”《說文》:“儆,戒也。”《說文》:“警,戒也。”蘔,讀為儆、警,意為警惕、戒備。

母(毋)處其所:其所,指魚鼎。“蘔入蘔出,毋處其所”,告誡出游的水族,出入時應警惕戒備,不要落入魚鼎被烹煮。

多位學者已經指出,匕文具有箴銘的性質,其說可從。然細玩文意,氐和昆夷作為遊牧民族,與出游水族相似,且經常對中原進行侵擾,匕銘如此作,明顯含有對其進行威嚇的意味。

 



[1] 李家浩:《信仰楚簡“澮”字及從“”之字》,《著名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94-211頁。

[2] 白於藍:《釋褎——談秀、𥝩一字分化》,《中國古文字研究》第一輯,吉林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348-352頁。

[3] 何琳儀:《魚顛匕補釋》,《中國史研究》2007年第1期。

[4] 王寧:《釋及相關的幾個字》,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4124日。 

[5] 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4104日董珊先生《隨州文峰塔M1出土三種曾侯與編鐘銘文考釋》文後評論33樓。

[6] 張儒、劉毓慶:《漢字通用聲素研究》,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564頁【頃通圭】條。

[7] 張儒、劉毓慶:《漢字通用聲素研究》,560頁【冂通頃】條。

[8] 廣瀨薰雄:《釋卜鼎——〈釋卜缶〉補說》,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編:《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九輯,中華書局2012年。

[9] 何琳儀:《魚鼎匕補釋——兼說昆夷》,《中國史研究》2007年第1期。

[10] “會”字讀“沬”說源自楊樹達先生,見楊樹達《蔡子匜跋》,《積微居金文說》第167頁。科學出版社,1959年。李家浩先生《信仰楚簡“澮”字及從“ ”之字》從之。

[11] 張儒、劉毓慶:《漢字通用聲素研究》,515頁【圭通夬】條、517頁【圭通解】條、515頁【圭通癸】條、518頁【解通夬】條、635頁【夬通會】、635頁【夬通臾】條、801頁【癸通夬】條、957-958頁【斤通頃】條、958頁【斤通妥】條、575頁【妥通臾】條、959頁【斤通豈】條、894頁【豈通圭】條。

[12] 張儒、劉毓慶:《漢字通用聲素研究》,586頁【冎通曰】條。

[13] 廣瀨薰雄:《釋卜鼎——〈釋卜缶〉補說》。

[14] 廣瀨薰雄:《釋卜鼎——〈釋卜缶〉補說》。

[15] 張儒、劉毓慶:《漢字通用聲素研究》,152頁【丩通攸】條。

[16] 張儒、劉毓慶:《漢字通用聲素研究》,122頁【攸通兆】條。

[17] 張儒、劉毓慶:《漢字通用聲素研究》,133頁【周通丩】條。

[18] 相關問題參見何景成、王彥飛先生《自名為“舟”的青銅器解說》,中山大學古文字研究所編《古文字研究》第30輯,中華書局,2014年,第162-167頁。

[19] 李學勤:《論擂鼓墩尊盤的性質》,《江漢考古》1989年第4期。

[20] 王國維:《魚匕跋》,《觀堂集林》,中華書局,1959年,第1210頁。

[21] 于省吾:《雙劍誃吉金文選》,中華書局,1998年,第228頁。

[22] 李零:《考古發現與神話傳說》,《李零自選集》,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第76-80頁。

[23] 詹鄞鑫:《魚鼎匕考釋》,華東師範大學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主辦《中國文字研究》第2輯,第175-179頁。

[24] 臧克和:《〈魚鼎匕〉銘文有關器名性質新釋》,《考古與文物》2004年第5期。

[25] 史克禮:《〈魚鼎匕〉銘文性質及“下民無智”的有關問題》,華東師範大學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主辦《中國文字研究》第4輯,第130-135頁。

[26] 何琳儀:《魚鼎匕補釋——兼說昆夷》。

[27] 董蓮池:《說山西渾源所出魚匕 的“ ”字》,《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1期。

[28] 該器原由網名金鱗軒的網友公佈於盛世收藏論壇。見金鱗軒:《〈品藏2009——鱼鼎匕》,盛世收藏論壇2010118

[29] 吳鎮烽:《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06320號,第520頁。

[30] 吳鎮烽:《魚鼎匕新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20141124日。

[31] 王寧:《新見魚鼎匕銘文再釋》,簡帛網,20141219日。

[32] 見吳鎮烽《魚鼎匕新釋》文後評論2樓。

[33] 李夏廷:《渾源彝器研究》,《文物》1992年第10期。

[34] 裘錫圭、李家浩:《曾侯乙墓竹簡釋文與考釋》,湖北省博物館編《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512頁注72

[35] 謝明文:《釋“顛”字》,《古文字研究》第30輯,中華書局,2014年。

[36] 轉引自何琳儀:《魚鼎匕補釋——兼說昆夷》,《中國史研究》2007年第1期。

[37] 張儒、劉毓慶:《漢字通用聲素研究》,564頁【頃通敬】條。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4年12月29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4年12月29日。



点击下载附件:1391張崇禮:釋“穎”及从“穎”得聲的字

, ,
分享到:
学者评论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1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