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蕭旭:馬王堆帛書《相馬經》校補
在 2015/1/27 9:58:20 发布

馬王堆帛書《相馬經》校補

(首發)

 

蕭旭

靖江市廣播電視臺

 

馬王堆帛書《相馬經》釋文最早由整理小組發表於《文物》1977年第8期。新近出版的《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收錄並重新作了釋文及注釋[1]。為避繁複,本文節引其注釋。

 

1)旁又(有)積(績)緛(繻)

注釋:積緛,疑讀為“績繻”。“績繻”疑指析成絲縷捻接起來的彩色繒帛。在此疑用於比喻馬眼中或周圍的筋肉經脈。(P171

按:“緛”是“繻”俗別字,疑讀為須,俗作鬚、䰑。《廣韻》:“繻,又音須。”是二字同音。《說文》:“須,面毛也。”此指馬眼旁邊的須毛。疑“積”讀如字。積緛,謂叢聚的毛髮。

2)陽前陰後,瘛乎若處

注釋:瘛,筋脈痙攣抽動。或可讀為“契”,訓為“合”。(P172

按:瘛,讀為㝣。《說文》:“㝣,靜也。”《玉篇》引《蒼頡篇》:“㝣,安也。”《廣韻》:“㝣,安也,靜也。”瘛乎若處,言靜如處女也。字亦作恝、𢗊,《孟子·萬章上》:“公明高以孝子之心為不若是恝。”趙岐注:“恝,無愁之貌。”《說文》:“𢗊,忽也。《孟子》曰:‘孝子之心不若是𢗊。’”字亦作絜,《廣雅》:“絜,靜也。”《玄應音義》卷16:“絜,古文作㝣,同。”“潔”訓清靜亦同源。

3)一寸逮鹿,二寸逮麋,三寸可以襲歍(烏)

注釋:襲烏,形容馬的速度快到可以襲擊烏鴉。(P172

按:襲亦逮也。《廣雅》:“襲,及也。”下文即作“遝(逮)歍(烏)雅(鴉)”。

4)夫勶(徹)肉散筋,而頸領𢑃(彌)高,澤光〈弱〉(𢑃--彌)強,而筋骨難勞

注釋:徹,緊縮。陳劍指出“弱”乃“𢑃”字寫誤。(P172

按:“徹肉”與“散筋”連文,“徹”當讀為弛。《禮記·檀弓上》鄭玄注:“填池,當為奠徹,聲之誤也。”據下文“散筋者,欲諸筋盡細,細多利”,“散筋”指筋細。“光”字不誤,下文云“澤光者,欲目旁之澤毋(無)毛,毋(無)毛多氣”,又云“四肉中度者,欲目旁盡毋(無)毛,毋(無)毛多氣”,則“澤光”指目旁無毛而言。下文云“欲目旁黑澤而苦”,是“澤”指目旁有黑澤的部位。《齊民要術·養牛馬驢騾》引《相馬五藏法》:“馬頭為王,欲得方。目為丞相,欲得光。”句謂馬肉鬆弛,筋細者,如果頸領越高,目旁越無毛,則其筋骨難以疲勞。言此馬堪于久勞也。

5)析方為兌(銳),而心氣𢑃(彌)斬;斬短續長,其量乃得;損陜(狹)益廣,善走有力

注釋:斬,疑義為剛強、果絕。(P172

按:“斬”字下當是涉下而誤書重文符號。“心氣彌”下不當是“斬”字,下文數言“多氣”,或補“多字”,亦可能是“大”、“長”等字。

6)弗𠣳弗久,繭然有朕有骨,而朕有肉章

注釋:繭然,疑讀為“桀然”或“謋然”。桀然,高聳貌。謋然,迅疾裂開貌。朕,疑訓為罅隙、縫隙。(P172--173

按:《集韻》:“𠣳,起也。”與此當非一字。𠣳,疑讀為灼。久,讀為灸。繭然,讀為“堅然”,堅固貌。

7)根其囗囗囗[]有刻盧,其中有玉

按:盧,讀為縷。《淮南子·氾論篇》:“(大夫種)身伏屬鏤而死。”《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越王遂賜文種屬盧之劍。”徐天祜注:“盧,當作鏤。”朱起鳳曰:“鏤、盧古讀同聲,故兩字通用。”又云:“婁即鏤字之省。‘屬鏤’借為‘屬鹿’,或為‘鹿盧’,並音之變。”[2]下文云“玉中又(有)瑕,縣縣(懸懸)如絲,連如纑”,“纑”亦“縷”借字,二文正可以對讀。此言玉中如有刻畫的絲縷。下文又云“中又(有)玉英者,艮(眼)也”,疑此文“玉”下脫“英”字。“玉英”指馬眼,疑刻縷指馬眼上的毛細血管。《齊民要術·養牛馬驢騾》引《相馬五藏法》:“目中縷貫瞳子者,五百里。”又“目中白縷者,老馬子。”“縷”所指亦同。

8)雍(擁)蒙別環,細者如塼,大者如𤮜

注釋:雍疑讀為擁。“擁蒙”猶言“擁蔽”,遮掩之義。(P173

按:“雍蒙”是疊韻連綿詞,此文形容毛髮盛多。茲從同源詞考察,推究其義。“雍”同“邕”。雍(邕)蒙,讀為暡曚[3],大而多貌。《玉篇》:“暡,暡曚,天氣不明也。”《廣韻》:“曚,暡曚,日未明也。”又“暡,氣盛。”敦煌寫卷P.2011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暡,氣盛貌。”氣盛則亂,故為天色不明,其義相因也。倒言則作“蠓螉”,《方言》卷11:“蠭,燕趙之閒謂之蠓螉。”《廣雅》:“蠓螉,蜂也。”此蟲微細群飛,以其盛多,故取名為蠓螉也。李海霞謂“蠓螉得名於蜂類扇動翅膀時發出的嚶嚶嗡嗡聲”[4],非是。音轉則作“郺𨑊”,《方言》卷10:“郺𨑊,晠(盛)多也,南楚凡大而多謂之郺,或謂之𨑊。凡人語言過度及妄施行亦謂之𨑊。”又卷2:“朦、厖,豐也,自關而西,秦晉之閒凡大貌謂之朦,或謂之厖。豐,其通語也。”“𨑊”蓋楚語,後轉入通語;“朦(厖)”是秦晉方言。《玉篇》:“𨑊,郺𨑊,盛多皃。”《廣韻》:“郺,郺𨑊,多皃。”字亦作“滃𨑊”,《玉篇殘卷》“滃”字條云:“草木蓊鬱為䈵字,在竹部。多大滃𨑊為郺字,在多部。”字亦作“𦃽繷”,敦煌寫卷P.2058《碎金》:“鼻𦃽繷:中(乎)貢反,奴貢反。”P.3906作“鼻郺𨑊:乎貢反,怒貢反”。鼻汁多而塞謂之“郺𨑊”,專字從鼻作“齆齈”,此分别字耳。《玉篇》:“齆,鼻病也。齈,鼻齈也。”張涌泉曰:“乙卷(引者按:即P.2058)後二字的‘多’旁訛作‘糹’,注文‘中’字誤。《廣韻》:‘郺,郺𨑊,多皃。’義不合。文中當讀作‘齆齈’。”[5]張氏改“中”作“乎”是,而謂“郺𨑊”義不合,則未會其所取義也。音轉又作“𨣼䤓”,《廣韻》:“𨣼𨣼䤓,濁酒。”音轉又作“𪒒𪒬”,《集韻》:“𪒬𪒒𪒬,黑甚。”諸詞皆“朧朦”變音,倒言則作“朦朧”、“曚曨”、“蒙籠”、“蒙蘢”等形,其義為模糊不明貌,亦盛多貌之引申。

9)盶慼慼,環毋(無)毛,當為肉

注釋:《玉篇》:“盶,目視。”慼,憂傷。“盶慼慼”是指馬眼呈現出憂傷的樣子。(P173

按:盶,讀為睆、睅。《說文》:“睅,大目也。睆,睅或從完。”慼慼,讀為蹙蹙,聚攏、收縮貌。“環”指馬眼四周。下文云“睘肉中規者,目之睘堅久”,二“睘”即“環”,原分釋為“圜”、“環”,未允。盶慼慼,指目珠鼓出而收攏。

10)上為縣(懸)盧(顱),下為纓(嬰)筋

注釋:嬰筋,穴位名。《黃帝內經靈樞·寒熱病》:“頸側之動脈人迎。人迎,足陽明也,在嬰筋之前。”(P174

按:嬰,頸飾。故頸側之筋名嬰筋。“懸顱”亦穴位名,當出注。《靈樞經·寒熱病》:“一曰取之出鼻外足陽明,有挾鼻入於面者,名曰懸顱,屬口對入,繫目本視,有過者取之。”《鍼灸甲乙經》卷3言“面凡二十九穴”,中有“懸顱”穴。

11)吾欲蜚(飛),皆未贅。前者偈(揭),後者拔

按:《小爾雅》:“贅,屬也。”未贅,言動作不連貫。下文云“前者渴(揭),後者拔,欲前夬舉,舉多氣;後夬下,下善走”,是“渴(偈)”為舉義,正當讀為揭。“拔”為下義。疑“拔”讀為末拂,《方言》卷3:“拂,拔也。”以聲為訓[6]。言前者高舉,而後者下拂。

12)我(俄)而窊,窒而盈

注釋:窊,低窪,低下。(P174

按:下文云“積之我我,闉谷投谿者,欲陽上如墓,旁平而毋(無)窊,毋(無)窊堅久”,又云“我(俄)而窊者,欲目旁平,平善行;窒而盈者,欲艮(眼)盈,盈堅久”。《說文》:“窒,塞也。”《廣雅》:“窒,滿也。”猶言充實,與“盈”同義。《說文》:“我,或說頃頓也。”又“俄,行頃也。”敦煌寫卷S.2073《㠠山遠公話》:“莫生頗我之心。”唐人猶用此義。字或作𨁟、峨、硪、哦、騀、𩭝𩒰,各加義符以製分別字,其語源一也。窊, 讀為竵,與“我(俄)”亦同義。《說文》:“竵,不正也。”段注:“俗字作歪。”[7]敦煌寫卷P.3906《碎金》:“物竵斜:若(苦)乖反。又喎。”字或作𦮃(乖)、華、𠇗, 皆音之轉[8]。《說文》:“𦮃,戾也。”《集韻》:“𦮃, 空媧切,不正也,或作華、𠇗、竵。”《周禮·夏官·形方氏》:“掌制邦國之地域,而正其封疆,無有華離之地。”鄭註:“華,讀為𠇗哨之𠇗,正之,使不𠇗邪離絶。”“哨”亦不正之義,“𠇗哨”同義連文。

13)擅(壇)曼平,大容梃(莛)

注釋:壇曼,平坦而寬廣。《文選·子虛賦》:“案衍壇曼。”李善注引司馬彪曰。“壇曼,平博也。”(P174

按:注說是。字亦作“澶漫”,《文選·西京賦》:“澶漫靡迤。”李善注引《子虚賦》作“澶漫”,李氏改字以就正文也。字又作“但曼”、“壇漫”、“坦謾”、“儃漫”、“亶曼”、“亶漫”等形,倒言又作“漫澶”。

14)疑(擬)之涼月,絕以(似)(彗)星

按:二句分別描述馬的頰權與眼睛。下文云“疑(擬)之涼月,絕以(似)(彗)星者,欲艮(眼)赤,赤多氣”。《文選·赭白馬賦》:“雙瞳夾鏡,兩權協月。”李善注:“《相馬經》曰:‘目成人者行千里。’注云:‘成人者,視童子中人頭足皆見。’言目中淸明如鏡。或云兩目中央旋毛爲鏡。權,頰權也。《相馬經》曰:‘頰欲圓如懸璧,因謂之雙璧,其盈滿如月,異相之表也。’黃伯仁《龍馬頌》曰:‘雙璧似月。’”《類聚》卷93引黃伯仁《龍馬頌》:“雙耳如剡筩,目象明星,雙壁(璧)似月,蘭筋參情。”[9]敦煌寫卷S.5637《馬》:“其馬乃神蹤駿驟,性本最良。色類桃花,目如懸鏡。”

15)高錫之,如火之炎

注釋:從文意看,“錫”字應有“飄動”、“向上”之義,用為何字待考。(P176

按:炎,讀為煔。《說文》:“煔,火行也。”《文子·上德篇》:“火上炎,水下流。”《淮南子·天文篇》作“火上蕁”,又《齊俗篇》:“譬若水之下流,煙之上尋也。”“炎”亦借字,“尋”、“蕁”則音轉借字。俗字又作豔,《廣韻》:“𢴵,豔也。”《慧琳音義》卷98引顧野王曰:“掞,猶豔也。”梁·陶弘景《周氏冥通記》卷4:“勿令火豔出器邊也。”

錫,讀為焲,俗字亦作焬、焱。《玉篇》:“焲,火光也。”《集韻》:“焲、焱、焬,《字林》:‘火光也。’或從三火,亦作焬。”謂火光向上延伸。《龍龕手鑑》:“燚,音亦。”《五音篇海》:“燚,火貌。”“燚”即“焱”累增俗字,實同“焲”,今治俗字者,皆未及。此文“錫”用為馬毛向上延伸義。

16)前賢後,(曲)賢刲

按:刲,讀為𠊾、睽,乖違不正。《後漢書·馬融傳》《廣成頌》:“睽孤刲剌。”李賢注:“睽,離也。孤,獨也。刲亦剌也,音苦圭反。”李氏說“孤”誤,《漢書·諸侯王表》、《五行志》顏師古注:“睽孤,乖剌之意也。”字亦作“睽罛”,《文選·西京賦》:“睽罛庨豁。”薛綜注:“睽罛庨豁,皆形貌。”指歪斜之形貌。“孤”、“罛”即上舉之“𠇗”字。“刲”亦“睽(𠊾)”,賦文未別耳。字亦作㰪、哇,《玉篇殘卷》:“㰪,《字書》或哇字也。哇,聲也,謳也,邪也。”《廣韻》:“㰪,邪也。”此邪聲義之專字。

17)光淺,怒不能周,爭不能扡者也

按:周,終竟。扡,同“拕”、“捝”,讀為奪。言雖怒,而不能終竟;雖爭,而不能奪取。

18)其動也,如矢毋(無)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緣,夬(決)及糾如相囗,名曰絇羅

注釋:絇,網罟的別名。“絇羅”或疑讀為“罝羅”。(P177

按:絇羅,即“句婁”、“痀僂”、“枸簍”、“枸蔞”、“拘簍”、“鉤婁”、“岣嶁”、“句僂”、“拘樓”的音轉[10],彎曲之貌。夬,讀為玦,玉環而有缺者。下文云“如月七日[]天者,前若〈后〉夬之胃(謂)也”,又云“前有三齊者,前夬中有囗囗名曰寸,見卦即曰三齊,善走;有二微者,後夬也”,夬亦讀為玦,七日在天之月不圓,故以玦名之,稱作前、後夬。上、下文言“前後夬”皆同。趙逵夫曰:“‘夬’為馬眼睛四周肌肉之名稱,是當時相馬家的專門術語。此義以後消失,而被人們引伸使用的意義尚存,寫作‘決’。‘決’為睜大眼睛之義,此動詞之義由名詞之義而來,因為眼周圍肌肉同眼睛能否睜大有關。”[11]吾不取此說。“相囗”的缺字雖不可補,然其義當是環繞義。下文“怒而解絇,兼官馬也”,“絇”即“絇羅”之省,亦謂解其相環者。

19[若合]相復者,欲目闉而合

按:闉,讀為弇,俗作掩、揜,閉合也。

20)欲陽高,高而㨃挈, 㨃挈善走

按:下文云“前有盧(顱)首者,欲目上匡(眶)骨之前囗㨃挈,㨃挈到,到目上,善走”,又云“㨃挈必高,乃能見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又云“㡿(尺)且安卒者,㨃挈之,善走”,又云“華蜚(飛)千里,實怒乃起者,欲陽上㨃挈”,又“發而陽(揚)者,欲目㨃挈,多氣”。比合諸文,“㨃挈”作名詞是指目上眶骨前的某一部位,作動詞是上舉義。“㨃挈”(名詞)高者、倒於目上者皆善走。挈,提舉,字亦作絜,無煩舉證。㨃,引舉也,字亦作頓、扽。《荀子·勸學》:“若挈裘領,詘五指而頓之,順者不可勝數也。”“㨃挈”即“頓挈”也。楊倞註:“挈,舉也。頓,挈也。”王念孫曰:“楊訓頓為挈,于古無據。且上文已有‘挈’字,此不得復訓為‘挈’。頓者,引也。《廣雅》:‘扽,引也。’古無‘扽’字,借‘頓’為之。《鹽鐵論·詔聖篇》:‘今之治民者,若御拙馬,行則頓之,止則擊之。’頓之,引之也。《釋名》:‘掣,制也,制頓之使順己也。’”孫詒讓、王先謙從王說[12]。楊注“頓,挈也”,“挈”與上文“挈”訓舉者不同,此“挈”是“掣”字音變,掣牽、牽引之義[13]。楊注“頓,挈也”,亦以掣引訓之,是王說實與楊合,而不悟其字不誤。

21)此夫勶(徹)肉者,欲大,肉毋(無)傰,毋(無)傰善(踴)(躍)

注釋:傰,疑讀為崩,在此指肉鬆弛。,讀為“踴躍”。(P180

按:“踴”是後出俗字,當作“踊”或“𧻹”,跳也。“”必是“𧼯”形譌。《玉篇》:“𧼯,馬跳也。”敦煌寫卷P.2011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𧼯,馬跳𧼯。”字本作踰,音轉亦作䠛、𧽎、遙、𨙂、搖,又音轉作超、跳、躍、躒、䟏[14]。傰,讀為繃。《說文》:“繃,束也。”俗作綁。字或作紡,或省作方,音轉作縛[15]。徹肉,鬆弛之肉,故言欲大,無綁束馬肉者善跳躍。

22)風矞(穴)然動

按:矞之言𧽻。《說文》:“𧽻,狂走也。”《繫傳》:“𧽻,急疾之貌也。”形容風之急疾則易其義符從風作𩘻,《玉篇》:“𩘻,急風。”《文選·海賦》李善注:“𩘻,風疾貌。”字亦作𩙅,《廣韻》:“𩙅,疾風。”疾出曰𥎐,鳥之疾飛曰矞、鷸(鴥)、𥎕,獸之疾走曰獝,水之疾流曰潏,火光疾出曰燏,其義一也。雲夢秦簡《日書》甲種《馬篇》:“囗耆(嗜)飲,律律弗囗自行,弗驅自出。”“律律”同“䢖䢖”,實乃“𧽻𧽻”音轉,亦急疾之貌也。劉信芳曰:“‘律律’謂以律為律,意為服從駕馭。”[16]劉樂賢曰:“‘律律’一詞不易解。《詩·蓼莪》:‘南山律律,飄風弗弗。’此‘律律’形容山貌,與‘烈烈’同,似與本條的‘律律’有別。”[17]似皆未得。王子今曰:“‘律律’字義,或通於‘颲颲’。‘律律’形容馬行飛快,一如疾風。”[18]王說已得其谊,而未得其字[19]

23)縱而腸(陽),緩瞻余(餘)者,欲〈捐〉(須)臾緩,緩多利

注釋:須臾,從容悠遊之義。“須臾緩”義為平緩。(P181

按:注是也。“須臾”即“從容”音轉,音轉亦作“屬臾”、“從諛”、“從欲”[20]

 

 



[1]《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第2冊圖版,第5冊釋文注釋,中華書局2014年版,第32—39169--181頁。

[2]朱起鳳《辭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360頁。

[3]《玉篇》:“郺,大多也,或作勜。”“𦞡”或作“䐥”,“擁”或作“𢹬”、“㨣”,“甕”或作“瓮”。皆其相通之證。

[4]李海霞《漢語動物命名考釋》,巴蜀書社2005年版,第610頁。

[5]張涌泉《敦煌經部文獻合集》第7册《字寶》,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3779頁。

[6]古書從犮從弗相通之例甚多,參見張儒、劉毓慶《漢字通用聲素研究》,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908頁。

[7]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500頁。

[8]其同源字甚多,詳見蕭旭《國語補箋》,收入《群書校補(續)》,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4年版,第213--216頁。

[9]《玉海》卷148引“壁”亦作“璧”,與《選》注合。

[10]參見蕭旭《“果臝”轉語補記》,收入《群書校補(續)》,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4年版,第2290--2293頁。

[11]趙逵夫《馬王堆漢墓帛書〈相馬經〉發微》,《文獻》1989年第4期,第268頁。其說又見趙逵夫《馬王堆漢墓出土〈相馬經·大光破章故訓傳〉發微》,《江漢考古》1989年第3期,第47頁。

[12]孫詒讓《荀子校勘記》,收入《籀廎遺著輯存》,中華書局2010年版,第499頁。王先謙《荀子集解》,中華書局1988年版,第16頁。

[13]參見蕭旭《荀子校補》。

[14]參見蕭旭《〈爾雅〉“䝟貐”名義考》,收入《群書校補(續)》,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4年版,第1821--1823頁。《荀子·勸學》:“騏驥一躍,不能十步。”《大戴禮記·勸學》“躍”作“躒”。

[15]參見蕭旭《國語校補》,廣陵書社2011年版,第174頁。

[16]劉信芳《雲夢秦簡〈日書·馬〉篇試釋》,《文博》1991年第4期,第67頁。

[17]劉樂賢《睡虎地秦簡〈日書〉研究》,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第311頁。

[18]王子今《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疏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19—520頁。

[19]參見蕭旭《〈睡虎地秦墓竹簡〉校補》,收入《群書校補(續)》,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4年版,第64頁。

[20]參見蕭旭《淮南子校補》,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4年版,第404頁。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5年1月25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5年1月27日。



点击下载附件:1410蕭旭:馬王堆帛書《相馬經》校補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c9e5h4 在 2015/1/27 11:39:31 评价道:第1楼

    拜读。云梦秦简《日书》甲种《马篇》“律律”,后既言“弗囗自行,弗驱自出”,恐怕还是应视为“律”的重言词,作驯顺解。

  • 海天 在 2015/1/28 15:56:45 评价道:第2楼

    借蕭先生帖子,補充幾個小問題

    1.《相馬經》釋文作「再厭(壓)15再起,千里之後,居吾去子。面前有二微,後有三齊:……」。比對4上「前有二〈徴〉(微),後又(有)三齊」來看,前一句是否斷為「再厭(壓)15再起,千里之後,居吾去子面。前有二微,後有三齊:……」

    2.17上「—翩)乎16若羽,[1]厭乎亓(其)橫。」可以引《上博八‧鶹鷅》:「婁(鶹)栗(鷅)(翩)飛今」為證。

    3.20下「玉中又(有)瑕,縣=(懸懸)如絲,連如纑。」其中「懸懸」當讀為「綿綿」。字形作與秦漢文字用為「綿」的字形相同。「綿」雖然由「縣」分化出來,但在秦漢文獻來看,分用比較明顯。帛書讀為「綿綿如絲」文義也較好。

    4.17下「長必槫(團),短必方。」19上「立不厭直,槫(團)不厭方,可以馳福」72下「轉(團)不厭方」。謹案:「槫」、「轉」讀為「摶」更好。《楚辭·九章·橘頌》:「曾枝剡棘,圓果摶兮。」王逸注:「楚人名圜爲摶。」《上博八‧李頌》簡1「(摶)外(疏)(中),眾木之(紀)可(兮)。」整理者已指出《相馬經》是戰國時楚人的作品,是賦體寫成,亦可稱為《相馬賦》,所以將讀為「摶」更吻合楚人的用字習慣。另外,帛書《老子》乙本「槫(摶)氣至(致)柔,能嬰兒乎?」的用字習慣亦可以比對。


    ,

  • 海天 在 2015/1/28 16:53:40 评价道:第3楼

    23下「角成卜者、車輪者、巨(距)者、麋唬(蹄)者,此四章得一物,皆國馬也。」比對《北大秦簡‧隱書》:「兵=城=(兵城兵城),旁置四柜(矩)。端監(覽)在旁,謕(啼)謼(呼)在後。」可知《相馬經》的「虎」旁實為「虒」之省。為避免誤會,此字釋文可以考慮作「唬〈嗁〉」。《說文.口部》:「嗁,號也。」段玉裁注:「嗁,俗作啼。」《正字通.口部》:「嗁,啼本字。」

    《上博六‧用曰》簡6「絕原(源)流淲,其古能不沽(涸)?用曰:唇亡齒寒。」陳劍先生指出此字所从的「虎」實當看作「虒」字之省,全字當釋爲「」。从「虒」之字容易被寫作从「虎」。見氏著:《讀上博六短札五則》。《相馬經》與《用曰》的寫法可以互參。

    ,

  • snjsbjw 在 2015/1/28 18:02:32 评价道:第4楼

    二樓第1條云:前一句是否斷為「再厭(壓)15再起,千里之後,居吾去子面。前有二微,後有三齊:……」

    絕不能如此斷句,此文以起、子為韻,如尊說,則失其韻矣!

  • 萧旭 在 2015/1/28 18:47:39 评价道:第5楼

    前者偈(揭),後者拔。

    “拔”為下義。謝成俠錄作“伏”,注云:“‘伏’字未必確實,亦似‘拔’字。”[1]“伏”字義合,偃伏、下伏也。言前者高舉,而後者下伏。



    [1]謝成俠《關於長沙馬王堆漢墓帛書〈相馬經〉的探討》,《文物》1977年第8期,第25—26頁。

  • 海天 在 2015/1/29 10:08:21 评价道:第6楼

    謝謝snjsbjw先生指出錯誤,15行當讀為「再厭(壓)15再起,千里之後,居吾去子。面前有二微,後有三齊:……」,66行「面前有微者,目也」也可以證明。

    底下再補充兩則:

    ◎41上「此胃(謂)駿鄴(逸)。」謹案:「鄴」不能讀為「逸」,此處應從《馬王堆文字編》270頁作「鄴〈逸〉」。

    ◎47上「【削陰者】□□□□□善行;則陽者欲陽高=(高,高)而㨃=挈=(㨃挈,㨃挈)善走。」其中「則陽」比對行2下「削陰刻陽」,此處應該也是「刻陽」而非「則陽」。帛書字形作,左半不清楚。比對簡文的「刻」與「則」作如下字形:

     (2下)

     (67上)(10上)(16上)(24上)

    左旁沒有「貝」形的兩短豎筆,不能釋為「則」。此字形乍看從一豎筆,但比對「刻」字應該是橫筆與短豎筆的黏合。而且第一部分「經」與第三部分「故訓」用字都相同,唯獨此處有「刻陽」與「則陽」之異也不妥。 ,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459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