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蕭旭:麵食“餺飥”、“餢飳”名義考
在 2015/3/8 10:31:17 发布

麵食“餺飥”、“餢飳”名義考

(首發)

 

蕭旭

靖江市廣播電視臺

 

1.“餺飥”、“餢飳”非一物

《御覽》卷860引束晳《餅賦》“薄壯”和“餢飳”並出,《齊民要術》卷9《餅法》有作“餢𩜶”法及“水引餺飥”法,敦煌寫卷P.2880《習字雜寫》“𩛞𩜶”、“飥”並出,P.4909“䴺𪌘”、“勃託”並出,S.1366“餑飥”、“𩛞𩜶)”並出,《蕤呬耶經》卷2“薄餅”、“餢𩜶”並出,《陀羅尼集經》卷12“薄餅”、“𩛞𩜶”並出。“薄餅”是“餺飥餅”省稱,“薄壯”是“餺飥”別名,“飥”、“勃託”是“餺飥”音轉;“䴺𪌘”是“餢飳”異體,“餢𩜶”、“𩛞𩜶”是“餢飳”音轉(皆詳下文),然則“餢飳”與“餺飥”自是二物。程瑤田謂“不託”、“餺飥”是“果臝”、“部婁”音轉[1],朱德熙、裘錫圭二先生認為“‘餺飥’與‘䴺𪌘’當是一語之轉”[2],恐未確。

2.“餺飥”名義考

1)“餺飥”見載於《玉篇》,晉人葛洪《肘後備急方》卷3引“崔知悌療久嗽熏法”已作此字。敦煌寫卷P.2032VP.2641P.3302VbP.3930作“餺飥”,P.2807P.3490P.2776作“𪍡𪌂”,P.3491S.1366作“餑飥”,P.4909作“勃託”,P.4906作“沒飥”,P.2880《習字雜寫》作“飥”,S.3836V《類書》、P.3391《字書》並作“飥”,《外臺秘要方》卷7、《宋高僧傳》卷17、《正法眼藏》卷1等作“䬪飥”,《集韻》作“𪍡𪌂”,《事物紀原》卷9稱“晉以來有不托之號”,《舊五代史·李茂貞傳》作“不托”,《武林舊事》卷3作“飥”。

2)《倭名類聚抄》卷16引楊氏《漢語抄》:“餺飥,衦麵方切名也。”有注云:“博託二音,字亦作‘𪍡𪌂’,見《玉篇》。”唐·李匡乂《資暇集》卷下說其名義云:“不托言舊未有刀机之時,皆掌托烹之。刀机既有,乃云不托。今俗字有餺飥,乖之。”宋人程大昌《演繁露》卷15申說之云:“餺飥,亦名不托。李正文(乂)《刊誤》曰:‘舊未就刀鈷(鉆砧)時,皆掌托烹之,刀鈷(鉆--砧)既具,乃云不托,言不以掌托也。俗傳餺飥字,非。’[3]……則當晉之時,其謂湯餅者,皆手摶而擘置湯中煮之,未用刀几也。……則李正元(乂)所紀,信而有證也。餺飥恐古無此字,殆後人因不托聲稱之而食其旁與?”二氏所說皆望文生訓,非也。考《方言》卷13:“餅謂之飥。”郭璞注:“飥,音乇。”[4]《酉陽雜俎》卷7作“餅謂之托”。單言作“飥(托)”,無“不”字,又豈是“不以掌托”之義?流沙河謂“餺”是“勃”,亦即“末”,專指麵粉,餺飥就是面餅[5]。高啟安認為“餺飥”和“餢飳”“是一個外來語,均是波斯古語麵粉‘PeSte’或‘PiSt’的音譯”[6]。黑維強曰:“‘餺飥’是這時期(引者按:指南北朝)外民族對漢民族‘湯餅’的稱呼。”[7]忻麗麗曰:“‘不托’也是擬‘餺飥’落入水中的聲音。”[8]三說皆牽強。高啟安、黑維強完全無視《方言》等文獻的記載,把己所不解的詞歸為外來詞的做法尤其危險,拉個波斯古語來充數,苟如其說,然則總名麵粉可作食品之專名乎?“餺飥”又從麥旁作“𪍡𪌂”,必是麵食。《齊民要術》卷9載作“餺飥”法云:“餺飥,挼如大指許,二寸一斷,著水盆中浸,宜以手向盆旁挼,使極薄,皆急火逐沸熟煮,非直光白可愛,亦自滑美殊常。”觀其形制,“餺飥”是薄大光滑的片皮。

3)“餺”的語源當是“博”,大也,“餑(勃、)”、“不(䬪)”、“沒”、“”、“”皆音變的結果[9]

4)“飥”的語源當是“托”,同“拓”,開張擴大義。《文選·西征賦》李善注引應劭《漢書注》:“拓,廣也。”字亦作袥,《廣雅》:“博、袥、衍,大也。”曹憲袥音託。《玉篇》:“袥,廣大也。”《說文繫傳》引《字書》:“袥,張衣令大也。”磧砂本《玄應音義》卷9:“開拓:古文袥、𤖴二形,同。拓亦開也。《廣雅》:‘拓,大也。’經文作拓字。”《慧琳音義》卷82引《考聲》:“拓,開也,大也。”字亦作秅、秺、乇、厇、挓、磔,《玄應音義》卷1416172224並引《通俗文》:“張申(伸)曰磔。”字亦作𧘐,《集韻》:“𧘐,開衣令大也。”“𧘐”同“袥”。張衣令大謂之𧘐(袥),面皮兒薄大謂之飥,其義一也。本字作㢉,《說文》:“㢉,開張屋也,濟陰有㢉縣。”[10]王念孫曰:“袥之言碩大也。”[11]未得其語源。朱駿聲謂“拓”訓開、廣借為㢉,訓大借為碩[12],後說失之。

5)“餺飥”的語源是“博拓”,亦即《廣雅》的“博袥”,同義連文,故又可分別單稱,《玉篇》:“䭦,餅也。”《廣韻》:“䭦,䭦餅。”“䭦”同“餺”,皆“博”改旁俗字。敦煌寫卷S.1733S.6064稱作“博”,S.6452aS.5008稱作“飥”。《陀羅尼集經》卷12:“次具六食盤,薄餅、𩛞𩜶、䭃頭等餅種種具備。”《蕤呬耶經》卷2:“婆羅門餢𩜶食盼荼迦食,渴闍迦食,薩闍迦食,薄餅食。”一本“餢”作“浮”。S.328《伍子胥變文》:“其魚(渔)人取得美酒一榼,魚肉五斤,薄餅十翻,飯攜一罐。”S.6217:“胡幷(餅)三十,薄幷(餅)四十,酒拾杓。”“薄餅”即“䭦餅”。P.3745V:“虞都頭酪三斤,浮倂(餅)好。”高啟安曰:“此條資料中的‘浮餅’或者為‘𩛞𩜶’,或者為‘薄餅’……‘浮餅’讀音和‘薄餅’相同,很有可能就是‘薄餅’。”[13]“浮餅”是“薄餅”音轉,是“餺飥餅”的省稱。

6)“餺飥”又稱作“薄壯”、“薄夜”、“薄衍”,《書鈔》卷144引晉人束晳《餅賦》:“吳回司方,純陽布暢。服絺飲水,隨陰而涼。此時為餅,莫若薄壯。”[14]孫世揚曰:“薄壯,或作薄夜,又作薄持,又作薄衍,又作薄扞。程易疇以為此皆譌字,無義可通,正當作薄托,即不托也。案束《賦》以壯韻畼(暢)、涼,若改壯為托,則韻不協,且《演緐(繁)露》云:‘湯餅,一名餺飥(即“不托”之後出字)。’而束《賦》湯餅與薄壯異事,則薄壯非不托甚明。考醫經以艾灸體曰壯,朱豐芑謂壯是灼之假借,乃知薄壯即薄灼也。今北人作薄餅,溲麵而按之,使薄如紙,反覆灼之,疑即薄壯之遺制矣。或作薄夜者,夜當讀為掖,如掖邑亦作夜邑是也。掖訓持,故又作薄持,並謂可以兩指夾特。或作薄衍者,下平曰衍,謂其曼衍也。或作薄扞者,扞即今扞麵字也。然則一物五名,皆以言其作法爾。”[15]孫氏謂“壯韻暢涼”、“下平曰衍”是,餘說皆誤。《爾雅》、《說文》並云:“壯,大也。”與“衍”、“夜”義近。“薄壯”取義于博大。“薄衍”即《廣雅》的“博衍”,亦同義連文,是二漢人成語[16]。《小爾雅》:“衍,廣也。”宋·歐陽修《歸田錄》卷2引束晳《餅賦》:“春饅頭,夏薄持。”[17]作“薄持”者,蓋歐公惑於“不以掌托”之義,以同義字“持”易“托”。作“薄扞”者,是明清人妄改[18],不可據為典要。《初學記》卷26、《北户錄》卷2引《餅賦》作“薄夜”,《初學記》卷26又引荀氏《四時列饌傳》:“春祠有曼頭餅,夏祠以薄夜代曼頭。”亦作“薄夜”。《歸田錄》卷2云:“薄持,荀氏又謂之薄夜,亦莫知何物也。”歐公雖然博物,而于小學則疏矣。《書鈔》卷144引傅玄《七謨》:“乃有三牲之和羮,蕤賓之時麵,忽遊水而清引,進飛羽之薄衍。”“夜”、“衍”余母雙聲,又或是“拓”字的疊韻音轉,存以待考。《北户錄》卷2且云“薄夜餅,用鷄臛”,鷄臛即鷄肉羹,當指作薄夜餅用鷄肉羹混合于其中[19]

3.“餢飳”名義考

1)“餢飳”亦作“䴺𪌘”,《玉篇》、敦煌寫卷P.3693V《箋注本切韻》並云:“䴺,䴺𪌘,餅也。”P.2011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卷3:“䴺,䴺𪌘。”S.617《俗務要名林·飲食部》:“餢飳:上音浮,下湯苟反。膏䭎:餢飳之别名,下音葉。”《倭名類聚抄》卷16引《切韻》:“餢飳(注:部斗二音,字亦作䴺𪌘),油煎餅名也。”《慧琳音義》卷37:“䴺𪌘:上音浮,下偷口反。俗字也。諸字書本無此字,顏之推《證俗音》從食作餢飳。《字鏡》與《考聲》、祝氏《切韻》等並從麥作䴺𪌘,音與上同。顧(顏)公云:‘今內國餢飳以油酥煮之。’案此油餅本是胡食,中國效之,微有改變,所以近代方有此名,諸儒隨意制字,元無正體,未知孰是?胡食者即饆饠、燒餅、胡餅、搭納等是。”

2)音轉又作“䴺𪍍”、“餢𩜶”、“浮𪍍”,《玉篇》:“𪌘,䴺𪌘𪍍,同上。”又“䴺,䴺𪌘,餅也。”音轉又作“𩛞𩜶”、“𩛞飳”,敦煌寫卷P.2880《習字雜寫》、S.1366 P.3745V作“𩛞𩜶”。《集韻》:“𪌘,䴺𪌘,餅屬,或作𪍍、飳。”《廣韻》:“𪌘,䴺𪌘。飳,上同。”《龍龕手鑑》:“餢𩜶,餅也。”又“飳、𩜶:餢𩜶,餅也,二仝(同)。”《可洪音義》卷7:“𩛞飳:正作䴺𪌘,上又浮、餑二音,俗通呼。”向達曰:“䴺𪌘,大約即《齊民要術》中之‘䴺(引者按:《齊民要術》原書作“餢”)𩜶’也。”[20]向氏不能肯定,猶隔于古音通借也。《四分律行事鈔批》卷7:“耳聞百友聲,鼻嗅浮𪍍香。”

3)音轉又作“乳𪌘”、“乳𩜶”,《慧琳音義》卷35:“乳𪌘:偷口反,以牛乳和麵酥煮油餅也。”“乳𪌘”當即“𩛞飳”,慧琳讀乳如字,釋作牛乳,非是。《牟梨曼陀羅咒經》卷1:“四椀盛蜜及種種齋食胡餅乳𩜶等食。”

4)“餢飳”、“䴺𪌘”、“䴺𪍍”、“餢𩜶”等都是“䴺𪍣”轉語,唐寒山詩《低眼鄒公妻》:“只為著破裙,喫他殘䴺𪍣。”舊注:“上莆口切,下郎斗切。”元人釋梵琦《天臺三聖詩集和韻》卷1和寒山詩云:“真金去砂礫,嘉饌輕䴺𪍣。”項楚曰:“《廣韻》:‘䴺,䴺𪌘,餅。’又‘𪍣𪍴𪍣,糫餅。’”[21]徐時儀說同[22]。“𪍴𪍣”雖亦餅屬,而得名於“縺縷”[23],與“䴺𪍣”取義不同,不是一物,二氏引《廣韻》,非是。《周禮·天官·醢人》賈公彦疏:“以酒酏為餅,若今起膠餅。”姜宸英曰:“起膠猶今言發膠。”[24]《正字通》:“餢𩜶,起麪也,發酵使麪輕高浮起,炊之為餅。賈公彦以𨠑食為起膠餅,膠即酵也。涪翁說起膠餅,今之炊餅也。”起膠猶今言發酵。《齊民要術》卷9載“作燒餅法”云“麵當令起”,“起”亦此義。《嶺表錄異》卷中:“熱水溲而團之,形如餢飳。”《清異録》卷下引韋巨源《食賬》有“婆羅門輕高麫(籠蒸)”,或即此物;《切韻》說餢飳是油煎餅名,慧琳說餢飳是油餅,《說郛》卷32引唐人皇甫牧《三水小牘》:“某庖人也,乃令溲,煎油作䴺𪌘者,移時不成。”確然是煎油作者。是“餢飳”乃圓形高起之食物[25]。圓形高起之冢或小阜、小丘稱作“部婁”、“培塿”、“㟝嶁”,圓形高起之瓦甖稱作“瓿甊”,其義一也。《方言》卷5:“瓿甊,甖也。”又卷13:“冢,秦晉之閒謂之墳,或謂之培,或謂之堬,自關而東謂之丘,小者謂之塿。”郭璞注:“培,音部。堬,音臾。培塿,亦堆高之貌。”王念孫曰:“培、塿、堬,聲之轉。”[26]P.2011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卷3:“瓿,瓿甊,罌。”又“㟝, 㟝嶁。”《慧琳音義》卷86:“培塿:《方言》:‘培塿,𠂤𨸏也。’或從山作㟝嶁,小山子也,蟻封也。《古今正字》二字並從土。”又卷99:“㟝嶁:或從土作培塿。”字亦作“部塿”,《集韻》:“塿,一曰部塿,小阜,通作婁。”音轉又作“附婁”、“附塿”、“苻婁”、“付蔞”、“符瘐”,《說文》:“附,附婁,小土山也。《春秋傳》曰:‘附婁無松柏。’”今《左傳·襄公二十四年》作“部婁”,《釋文》:“婁,本或作塿。”杜預注:“部婁,小阜。”《淮南子·原道篇》高誘注引作“㟝嶁”,《玉篇殘卷》引作“附塿”。《風俗通義》卷10引作“培塿”,又解云:“言其卑小。部者,阜之類也。今齊魯之間,田中少高卬,名之為部矣。”《御覽》卷56引二“部”字作“培塿”。《集韻》:“培,《博雅》:‘培塿,冢也。’或作㟝、垺、附。”《爾雅》:“瘣木苻婁。”郭璞注:“謂木病尫傴癭腫無枝條。”馬王堆一號墓遣冊簡225—229有器物“付蔞”,整理者指出即“瓿甊”,又指出鳳凰山168號墓遣冊簡64的“符瘐”亦同[27],甚確。又音轉作“孚俞”、“孚瑜”、“孚愉”、“敷蕍”、“敷愉”、“敷蕍”、“蓲萮”、“蓲蘛”、“怤愉”、“䠵䠼”、“呴俞”、“呴愉”、“嘔喻”、“孚尹”、“孚筠”、“琈筍”、“扶尹”等形[28]。音轉又作“𦪑艛”,《廣雅》:“𦪑艛,舟也。”“𦪑艛”是“培塿”音轉,指船頭滾圓的大舟,與“䑦𦪇”、“𦩷𦪇”取義相同。王念孫曰:“𦪑,浮之轉聲也。艛蓋即《史記》所謂樓船也。”[29]其說即樓船未得。音轉又作“杯樓”、“抔摟”,《史記·滑稽傳》:“甌窶滿篝。”《索隱》:“甌窶,猶杯樓也。”《集韻》:“寠:,猶抔摟也。”又音轉作“甌瓿”[30],是“瓿甊”倒言。《爾雅》:“甌瓿謂之瓵。”郭璞注:“瓿甊,小甖。”

5)敦煌寫卷P.3693V《箋注本切韻》:“𪌘,䴺𪌘,他后反,三,今作此𩜶。”指“𪌘”或作“”、“𩜶”。P.2011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卷3P.3693V《箋注本切韻》並云:“㸸,犃㸸。”《廣韻》:“犃,犃㸸,偏高也。”又“㸸,犃㸸。”《集韻》:“勏,勏劶,用力。”又“劶,勏劶,用力貌。”“犃㸸”、“勏劶”與“䴺”同源,皆“培塿”音轉,取高起為義。附識於此。

 

 

 

 

 

 

 

 

 



[1]程瑤田《果臝轉語記》,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91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521頁。

[2]朱德熙、裘錫圭《馬王堆一號漢墓遣策考釋補正》,《文史》第10輯,1980年版,第66頁。《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第6冊注釋採其說,中華書局2014年版,第191--192頁。

[3]《緯略》卷11引“鈷”作“䬯”,亦“砧”誤字。

[4]錢繹曰:“《眾經音義》卷15引《廣雅》:‘餛飩,餅也。’又《北戶錄》注同。《集韻》、《類篇》引作‘䐊肫’。今本無此文,誤脫也。竊謂飥字即飩之訛,注音乇,乃屯之訛。”周祖謨曰:“《原本玉篇》:‘飩,徒昆切。’注云:‘《方言》:“餌謂之飩也。”《廣雅》:“飩,餅也。”’又《御覽》卷860引亦飥作飩。據是,則今本作飥者為飩之誤。注‘音乇’即‘音屯’之訛。”吳予天亦引《原本玉篇》以證錢說。徐時儀引《齊民要術》“餅飥”、“餺飥”及《玉篇》、《集韻》,謂“飥”字不誤,“餛飩”與“飥”不同。徐說是也。錢繹《方言箋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806頁。周祖謨《方言校箋及通檢》,科學出版社1956年版,第88頁。吳予天《方言注商》,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年版,第73頁。徐時儀《“餺飥”和“䴺𪌘”等古代麵食考略》,《飲食文化研究》2004年第2期,第47--48頁。

[5]流沙河《餺飥名稱溯源》,收入《書魚知小》(增補本),現代出版社2012年版,第79頁。

[6]高啟安《旨酒羔羊--敦煌的飲食文化》,甘肅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70頁。 

[7]黑維強《說“餺飥、餑飥兒、圪飥兒”》,《語言科學》2009年第1期,第90頁。

[8]忻麗麗《“被他”考釋》,《山西大同大學學報》2011年第6期,第68頁。

[9]《釋名》記齊人謂韋屨曰“不借”,又記作“搏腊”(《御覽》卷697引作“搏借”),《周禮·弁師》鄭玄注作“薄借”,此“不”、“薄”音轉之證。

[10]參見蕭旭《張家山漢簡〈脈書〉、〈引書〉校補》,收入《群書校補(續)》,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4年版,第190頁。

[11]王念孫《廣雅疏證》,收入徐復主編《廣雅詁林》,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頁。

[12]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武漢市古籍書店1983年版,第466頁。

[13]高啟安《唐五代敦煌飲食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128頁。高氏誤錄作“張都頭酪三斗,𩛞餅好”。

[14]《古今事文類聚》續集卷17、《紺珠集》卷13引同,《御覽》卷860引“絺”誤作“飾”,餘同。

[15]孫世揚《束廣微〈餅賦〉釋名》,《制言》第9期,1936年版。

[16]《楚辭》王逸《遠遊》:“音樂博衍,無終極兮。”《白虎通義·號》:“清妙髙遠,優遊博衍。”《後漢書·安帝紀》永初二年詔曰:“博衍幽隱。”

[17]《紺珠集》卷11、《記纂淵海》卷90、《甕牖閒評》卷6、《六帖補》卷16、《示兒編》卷23引《遯齋閒覽》引同。

[18]“薄扞”見方以智《通雅》卷39引陳無功所載,收入《方以智全書》第1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183頁。陳懋仁,明代人,字無功,嘉興人,見《浙江通志》卷179

[19]《集韻》、《類篇》並云:“𪍤𪍤𪍅,礱皮也。”又“𪍅𪍤𪍅,礱皮也。”《駢雅》卷3:“𪍤𪍅,麥皮也。”《正字通》:“𪍤,米麥皮也。𪍅,俗字,舊注音夜,𪍤𪍅,礱麥皮,誤。”桂馥曰:“䃺礲谷皮曰𪍤𪍅。”“𪍤𪍅”當是“暮夜”的後出俗字,古人礱去麥谷之皮常在夜間,因稱作𪍤𪍅。“𪍤𪍅”與“薄夜”古音雖近,而取義不同,附辨於此。桂馥《札樸》卷9,中華書局1992年版,第388頁。

[20]向達《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0頁。

[21]項楚《寒山詩注》,中華書局2000年版,第120頁。

[22]徐時儀《“餺飥”和“䴺𪌘”等古代麵食考略》,《飲食文化研究》2004年第2期,第49頁。

[23]參見蕭旭《〈方言〉“𩚹”字疏證》,收入《群書校補(續)》,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4年版,第1829--1838頁。

[24]姜宸英《湛園札記》卷1,收入《四庫全書》第859册,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初版,第584頁。

[25]《法華經玄贊要集》卷14:“次有林藤生,亦名林條,由(猶)如𪌘子,其味香美。”此說“𪌘子”是長條形,與“䴺𪌘”當非一物。《瑜伽論記》卷1云:“林條者,其形如蕨。”“𪌘”的語源是“柱”,“蕨” 的語源是“橛”,橛亦短柱之稱。以其是可以作食物的藤條,故製專字作“𪌘”或“蕨”。

[26]王念孫《廣雅疏證》,收入徐復主編《廣雅詁林》,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778頁。

[27]《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第6冊引原整理者說,中華書局2014年版,第206頁。

[28]參見程瑤田《果臝轉語記》,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91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518—520頁。又參見蕭旭《〈家語〉校補》,收入《群書校補(續)》,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4年版,第486--488頁。

[29]王念孫《廣雅疏證》,收入徐復主編《廣雅詁林》,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98頁。

[30]參見程瑤田《果臝轉語記》,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91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517—526頁。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5年3月7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5年3月8日。



点击下载附件:1431蕭旭:麵食“餺飥”、“餢飳”名義考

,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汉语文字学 在 2015/3/10 19:44:50 评价道:第1楼

    有些字不能显示,建议转化成PDF,再提供下载。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09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