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术动态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伍)成果发布会在京召开
在 2015/4/9 18:33:21 发布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伍)成果发布会在京召开

 

来源: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

 

49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伍)成果发布会在清华大学主楼接待厅召开。来自全国部分高校和考古文博单位的6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首发仪式,发布会由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副主任赵平安教授主持。清华简第五辑整理报告共收入6篇战国竹书,此批文献的整理公布将为历史学、文献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宝贵的研究资料。

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出席发布会并致辞。谢校长首先代表学校对清华简第五辑的出版表示祝贺,对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对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各协同单位、相关兄弟院校与合作单位,以及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专家学者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谢校长表示,第五册整理报告维持了高质量、高规格、高标准,首次采用了对光学照片的电分技术进行制图,为出土简帛的印刷出版推出了新的技术指标。清华大学将以此为契机,以“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为平台,与高校、考古文博单位密切合作,为出土文献的整理研究做出应有的贡献。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李学勤教授对清华简第五辑整理报告的情况做了概要的介绍:该辑整理报告共收录六篇竹书,除《命训》见于今本《逸周书》外,其他五篇皆为传世文献未见之逸篇。其中《厚父》篇记录了天子与夏代后人厚父的对话,篇中文句曾为孟子援引,我们也根据《孟子》的说法,更倾向于该篇为《周书》。《封许之命》是周成王封吕丁于许的册命,吕丁应该就是《说文》叙中的许文叔,但简文中所述册封时间在成王时,与传世文献所谓武王时不同。此篇记载成王所赐车马器、鼎彝正是周初“分器”之一端,从文字上看“文王”、“武王”作“玟”、“珷”,且无合文符号,也与西周金文相合。《命训》见于《逸周书》,可对照纠正传世文献中的若干讹误。《命训》全文为论体,没有任何记事成分,但《度训》、《命训》、《常训》却排在《逸周书》最前。《汤处于汤丘》、《汤在啻门》当即战国时流行的“伊尹故事”之两种,可能就是《汉书艺文志》之道家类或小说家类所著录的伊尹书。《殷高宗问于三寿》载殷高宗与三寿的对话,体现出古人对“德”、“义”、“信”等概念的早期认识,表达了治国与修人的思想。李先生又对正在整理的清华简第六册内容作了简要介绍,第六册以记载春秋时期的文献为主,其中关于郑国的内容特别突出,其中有一篇可能将被定名为“子产”,讲述了子产的政治理论与行政事迹,很有可能与传世文献所载子产铸刑鼎的思想相关。

中西书局总经理秦志华先生介绍了清华简第五辑相关出版工作,并代表中西书局表示将全力配合“2011计划”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相关工作,保证出土文献整理研究、古史重建、古典学重建等方面书籍的顺利出版。

北京大学教授朱凤瀚教授高度肯定了清华简的文献价值与整理水平。朱先生指出:《封许之命》语词、文风与西周文献、册命金文非常接近;武王在位时间较短,成王时期似更具备客观条件进行大规模分封;周王的赏赐物可分为玉器、秬鬯、车马与车马器、荐彝四类,其中金文礼器名称特别有价值,可与青铜器自铭对照作深入研究。《厚父》叙事与大盂鼎颇为相似,反映出的周初重德的思想与当时文献亦相符合,其民本思想较周初似有所发展。《命训》与《度训》、《常训》全篇为论体,非常引人注目,所反映的天道、人道思想过去多认为见于东周以后。清华简已经公布了五篇伊尹文献,第五册《汤处于汤丘》、《汤在啻门》两篇记载伊尹事迹,但主体还是在记言,应更接近道家类文献,与《赤鸠》更接近小说家不同,反映思想可能与早期道家君人南面之术有关。《殷高宗问于三寿》则与战国诸子学说诸家夹杂的特点相符合。

吉林大学副校长、中国古文字学会会长吴振武教授发言指出,《封許之命》与西周金文用字与涉及名物皆高度吻合。西周中期盛行的“德”的概念可能在更早的时期就已经出现。竹书记载的赏赐物远远多于分封诸侯的铜器如宜侯夨簋的记载,或与金文、简册篇幅长短有关。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王震中指出,近百年来中国学术界对开掘新材料一直进行着不懈努力,清华简就是新材料中特别有代表性的一种。王先生特别提出,皋陶文献记载为尧舜禹时期的人物,而《厚父》称皋陶为启之卿士,皋陶可能是夏王朝在朝之东方诸侯部族延续数代的通称。

赵平安教授向与会代表表示感谢,并宣布《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伍)成果发布会圆满结束。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伍)书影

发布会现场

(撰稿人:马楠  摄影:贾连翔)

 

,
分享到:
学者评论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448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