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施謝捷:漢印文字校讀札記(十五則)
在 2007/12/16 19:09:19 发布

 

漢印文字校讀札記(十五則)

 

施謝捷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吉金齋古銅印譜》、《十鐘山房印舉》14a.50等著錄下揭一漢穿帶印:

其中姓氏字,《漢印文字徵》釋爲“”,附在“艸部”之後(1.21 “”欄);《秦漢魏晉篆隸字形表》則改歸附錄(1650頁)。

  捷按:漢代文字中,作爲偏旁的“𦣞”或訛作“匠”形,如漢印“茝喜”(《黃賓虹藏古璽印》)、“侯茝·臣茝” (穿帶印。《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印續集三》269)中的“茝”字作“”,“姬信私印”(私人藏印)、“王姬”(《珍秦齋藏印·漢魏晉唐宋元篇》124頁)中的“姬”字作“”,漢金文中“姬”亦作“”(《漢代銅器銘文文字編》251 頁),張家山漢簡《引書》中“頤”寫作“”(簡49、75、77、83、86、94 、100),並其徵。原釋“”之字所从“匛”實爲“匠”形的進一步省訛,“”當亦是“茝”字異構。

                  

 

 

  《共墨齋藏古璽印譜》著錄下揭一漢私印:

《漢印文字徵》將姓氏字摹寫作“”,作爲不識字處理(附錄8.A5 欄)。

  捷按:《漢印文字徵》將此印姓氏字摹寫作从“丩”之“”形,失真。劉釗先生認爲此字 “應釋觓”(《中國文字學史》416頁),顯然是據誤摹之字形立說,失之。今謂此印姓氏字左旁所从偏旁實是“爿”,當釋爲从角从爿之“𧢼”。漢印“將音之印”(《十六金符齋印存》;《徵》附12.B2欄、《徵補》14.4 “育”欄引錄此印)、“王將事印”(《十鐘山房印舉》18.5)、“陸將之印”(《十鐘山房印舉》21b.33)、“淳于將印”(《十鐘山房印舉》26.21)之“將”,《徵》3.19“將”欄“鮑將之印”、“陰將夕”、“ 將匠亮印”、“尚將印”,《徵》10.5“狀”欄“狀舍人”,《徵》14.19“𤖕”欄“王印騎𤖕(將)”諸例,所从“爿”的寫法與此例相同,可證。“𧢼”字見於《說文》角部:“𧢼,角長皃。(小徐本“皃”下有“也”。)从角、爿聲。”

            

 

 

  《吉金齋古銅印譜》、《十鐘山房印舉》18.1等著錄下揭一漢私印:

此印印文,《漢印文字徵》釋爲“隨□淪印”(2.11“隨”欄、11.7“淪”欄),“隨”下一字闕釋。

  捷按:“隨”下一闕釋之字雖有殘泐,仍可辨爲“昆”字。“昆淪”,人名。漢私印另有“靳昆輪”(《纘述堂古銅印存》 300):

人名“昆輪”與“昆淪”當是同詞異寫,均當讀爲“昆侖”,文獻中或作“混淪”、“崑崙”、“崐崘”等,屬於以山名爲名例。

 

 

  《澂秋館印存》著錄下揭一漢私印:

此印印文,《漢印文字徵》釋爲“斫須子卿”(14.5“斫”欄)。

  捷按:此印“斫須”之“須”作从彳从頁的“”形,與漢印文字中常見的从彡之“須”寫法不同(參看《徵》9.3“須”欄、《徵》12.12“嬃”欄),《徵》及《徵補》均未收錄這種寫法的“須”字。後收錄此印者,也往往不取釋“須”之說,而徑釋爲諸字書未載的“”(如《中國篆刻全集》卷二435 頁)。近見秦“新嬃”(《秦代印風》158頁)、“李頾”(澳門蕭氏珍秦齋藏印,《虛無有齋集古璽印》)、“橋頾”(香港馮熾强藏印,《虛無有齋集古璽印》)諸私印:

            

其中人名字“嬃”、 “頾”所从“須”旁,寫法與此“斫子卿”印的“”正相同。可見《漢印文字徵》將印文“”徑釋爲“須”,應該是可信的。“斫須”,古複姓,諸姓書未載。《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胥後令”,司馬貞《索隱》:“胥、須古人通用。”《荀子·君道》“狂生者不胥時而落”之“胥”,《韓詩外傳》卷四作“須”。《淮南子·說林》“ 華乃大旱者不胥時落”之“胥”,《文子·上德》作“須”。(參看《古字通假會典》343頁“須與胥”條。捷按:“荀子”原誤植爲“苟子”。)然則“斫須”與諸姓書所載“斫胥”應該是同一複姓的不同寫法,漢私印中有作“斫胥”者,如“斫胥賞”(《十鐘山房印舉》26.6),是其例。《廣韻》入聲藥韻:“斫,漢複姓有斫胥氏,何氏《姓苑》云:今平陽人。”邵思《姓解》卷二:“斫胥,漢複姓,見《姓苑》。”凌迪知《萬姓統譜》:“斫胥,見《姓苑》。”陳士元《姓觿》卷十:“斫胥,斫音灼。《姓苑》云:平陽族。”

 

 

  《十鐘山房印舉》21b.4著錄下揭一漢私印:

此印印文,《漢印文字徵》釋爲“將强之印”(3.19“將”欄、13.7“强”欄)。

  捷按:此印印文姓氏字本从“犬”作,當釋爲“𤟌”。“𤟌”字亦見於漢私印“張 𤟌之印”(《雙虞壺齋印存》)、“楊𤟌之印·楊長孫”(穿帶印。私人藏印),結構全同,是其比。原釋爲“將”字,顯然不妥。“𤟌”字見於《說文》犬部:“𤟌,嗾犬厲之也。从犬、將省聲。”或寫作“𤟒”。秦印文字中或作从將不省的“獎”,如“杜獎”(《秦代印風》177頁),是其例。

            

 

 

  《吉金齋古銅印譜》、《十鐘山房印舉》2.64等著錄下揭一漢印:

此印印文,《漢印文字徵》釋爲“京州韓聶”(5.14“京”欄、《徵》5.16“韓”欄、《徵》11.15“州”欄、《徵》12.6“聶” 欄),《秦漢魏晉篆隸字形表》承襲其說(348頁,又1281頁)。

  捷按:原釋“京州”,在印文中甚是費解,其說可疑。今謂原釋“京”者實爲“泉”字異構。漢印“原印陵友”(《徵》 11.15“原”欄)、“原賀印”(《十鐘山房印舉》16.1;《徵》11.15“原”欄)、“原噲”(《十鐘山房印舉》15b.54)、“原武印”(《共墨齋藏古璽印譜》、《吉金齋古銅印譜續譜》)、“原遺·日利”、“原都 ·臣都”(穿帶印。並《十鐘山房印舉》14a.36)、“原延年·原少卿”(穿帶印。《陝西新出土古代璽印》 1434)等印中的“原”字所从之“泉”寫法與此相同,是其比。然則印文當釋爲“泉州韓聶”,“泉州”,兩漢時屬幽州漁陽郡,印文中爲“韓聶”之籍貫。漢印有於姓名前冠以籍貫之例,詳參看下文第七則有關“鉅平狐古”印的說明。

 

 

  《續封泥考略》、《建德周氏藏古封泥拓影》著錄下揭一漢封泥:

《魏石經室古璽印景》著錄下揭一漢穿帶印:

此二印印文,《漢印文字徵》分別釋爲“鉅平□□”(14.4“鉅”欄)及“鉅平狐古”(10.7“狐”欄、14.4“鉅”欄)、“狐冬古”(10.7“狐”欄、11.16“冬”欄)。或據《漢印文字徵》“鉅”欄所錄印文,將“鉅平□□”、“鉅平狐古”二例視爲複姓私印,謂:“《漢印徵》十四·四有‘鉅平狐古’、‘鉅平□□’印。‘鉅平’爲複姓。《後漢書·郡國志》:‘鉅平,侯國。’西漢置縣,故城在今山東寧陽縣東北。作爲複姓,當來源於地名。” [1]

  捷按:以“鉅平 ”爲源自地名的複姓,貌似有理,其實不妥。“鉅平□□”係封泥印文,從文字風格看,應是西漢時期官印封泥。孫慰祖先生據殘存筆畫將印文補釋爲“鉅平右尉”[2] ,誠爲卓識。據《漢書·地理志》及《續漢書·郡國志》,“鉅平”西漢時爲兗州泰山郡屬縣,東漢時爲侯國。

  “鉅平狐古”出於“鉅平狐古·狐冬古”穿帶印,“冬古”即“終古”,是古璽及秦漢印中常見的人名字,[3] 此穿帶印姓氏應該是“狐”,古有狐氏,秦私印“狐居”(《十鐘山房印舉》3.52)、“狐茅印”(《十鐘山房印舉》3.57;《徵補》10.3“狐”欄),漢私印“狐舍”(《徵》 10.7“狐”欄),是其比。穿帶印兩面印文分別作“鉅平狐古”與“狐冬古”,“古”與“冬古”顯然一爲名、一爲表字。漢魏私印中有“秦奇(倚)閭·臣閭”(《陕西出土歷代璽印續編》110)、“金可置·金置” (《十鐘山房印舉》14a.53)、“孟遂居·臣居”(《十鐘山房印舉》14b.6)、“耿益壽·臣壽”(《首都博物館藏古璽印選》)、“崔市成·臣成”(《十鐘山房印舉》14b.8)、“張長安印·臣安”(《吉金齋古銅印譜》、《十鐘山房印舉》14b.13)、“弁安居·臣居”(《善齋璽印錄》、《樂只室古璽印存》、《西泠印社古銅印選》44頁)、“左得·果得”[4](《秦漢印典》692頁)、“昌常利·臣利”(《鐵雲藏印選》34頁)、 “格不敬·格敬”(《陳簠齋手拓古印集》142頁)、“高常善·臣常”(《十鐘山房印舉》14b.2)、“張印成宗·臣成”(《漢銅印原》、《王氏集古印譜》3.25)、“宋可遺·臣可”(《十鐘山房印舉》14b.6)、 “蕫尊·蕫稺季·尊兒(印側)”(穿帶印。《續齊魯古印攈》)、“陸得臣·臣得”(《中國古印圖錄》 649)、“王勝客[5]·臣勝”(《中國古印圖錄》636)、“曹闌友·臣闌”(《十鐘山房印舉》14b.2)、“賈連巳·臣連”(《陳簠齋手拓古印集》157頁)、“趙當時·臣當”(《衡齋藏印》、《尊古齋金石集》339頁)、“郭敖夫·臣敖”(私人藏印)、“防勝時·防勝”(《續齊魯古印攈》)、“王印廣德·王印君主·王廣”(《衡齋藏印》、《伏廬考藏璽印》)、“傅廣德·傅中君·傅廣”(《周叔弢先生捐獻璽印選》、《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古璽印選》109)、“申長之印·申長孟印·申嬰”(《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印續集三》250)、“侯買·買臣”(《善齋璽印錄》、《樂只室古璽印存》、《西泠印社古銅印選》43頁)、“李兼·兼之”(《澂秋館印存》)、“宋買·買臣”(《山左金石志》6.23)等穿帶印,印文中名、字構成形式相似,均其例。漢石刻題名中亦有類似情況,如“故民畢宮字宮商”(《尊古齋金石集》290 頁),即其例。“鉅平”則與封泥“鉅平右尉”同,亦爲地名,標示“狐古(狐冬古)”之籍貫。

  漢魏私印中有於姓名前冠以郡(王國)或縣(侯國)名者,如“平昌郭湯私印”(《王氏集古印譜》6.11、《甘氏集古印正》 5.8),據《漢書·地理志》、《續漢書·郡國志》,“平昌”[6]西漢時徐州琅邪郡屬縣,東漢時爲徐州北海國屬侯國;“博陵張音”(《續齊魯古印攈》)、“博陵菅震”(《十鐘山房印舉》2.64),“博陵”西漢時爲幷州西河郡屬縣,東漢時省;“高密鄒予”(《續齊魯古印攈》),“高密”西漢時爲青州高密國屬縣,東漢時屬北海國;“河南郭驡” (《鐵雲藏印選》48頁;《徵》10.4“驡”欄、《徵》11.1“河”欄),西漢時屬司隸河南郡屬縣,東漢時屬司隸河南尹屬縣;“平樂楊得”(《十六金符齋印存》;《徵》6.3“楊”欄),“平樂”西漢時爲兗州山陽郡屬侯國,東漢時省;“平原劉歷”(《徵補》2.3“歷”欄),“平原”兩漢時屬青州平原郡;“即黑(墨)吳昌·賤子昌印”[7](穿帶印。《中國古印圖錄》627),“即墨”西漢時爲青州膠東國屬縣,東漢時屬北海國;“安丘徐章”(《鐵雲藏印選》74頁),“安丘”西漢時爲青州北海郡屬縣,東漢時爲青州北海國屬縣;“泉州韓聶”(《吉金齋古銅印譜》、《十鐘山房印舉》2.64),“泉州”兩漢時屬幽州漁陽郡(“泉州”原誤釋爲“京州”,說參看上文第六則);“東萊趙階·趙階”(子母印。《十鐘山房印舉》 2.64),“東萊”郡兩漢時屬青州;“魏郡東朙(明)”(《漢玉合符齋印譜》),“魏郡”兩漢時屬冀州; “蜀郡范澈”(《十六金符齋印存》)、“蜀郡李閏”(《十鐘山房印舉》2.64),“蜀郡”兩漢時屬益州; “楗爲張緒”(《十鐘山房印舉》2.64),“楗爲”即史籍所載“犍爲”,兩漢時屬益州;“義渠公孫子叔私印”(《陳簠齋手拓古印集》137頁、《續衡齋藏印》),“義渠道”西漢時屬幷州北地郡,東漢時省。諸印印文格式與“鉅平狐古”例相同,正可比照。

  漢私印中另有在姓名表字前兼冠以郡(王國)縣(侯國)之名者,如“張懿印信·鉅鹿下曲陽張懿仲然”(子母印。《伏廬考藏璽印》、《故宮博物院藏古璽印選》576),“鉅鹿下曲陽”兩漢時屬冀州;“河閒武垣劉芝字伯行”(《十鐘山房印舉》2.64;《徵》1.8“芝”欄),“河閒武垣”即河閒郡武垣縣,東漢時屬冀州(“武垣”,西漢時屬幽州涿郡);“趙國襄國宋諺字子義·白方”(子母印。《王氏集古印譜》5.2;《徵》3.7“諺”欄),“趙國襄國”兩漢時屬冀州;“汝南安成宋外字外人”(《金薤留珍·圖集》。按此印“宋外字外人”取名字方式與前“狐古”、“狐冬古”也相同),“汝南安成”即汝南郡安成縣,兩漢時屬豫州(《續漢書·郡國志》作“安城”。近見私人藏河南汝南所出東漢時期封泥有“安成侯相”、“安成國丞”、“安成長印”等,亦作“安成”);“汝南慎公孫仲何印信·公孫海”(子母印。《續衡齋藏印》、《善齋璽印錄》),“汝南慎”即汝南郡慎縣,兩漢時屬豫州;“汝南項宣王子寧印信”(《樂氏藏古璽印選集》),“汝南項”即汝南郡項縣,兩漢時屬豫州;“北海勮(劇)朁澄敬臺私印”(《十鐘山房印舉》2.64、《陳簠齋手拓古印集》 137頁;《徵》5.5“朁”欄、《徵》12.1“臺”欄),“北海劇”即北海郡劇縣(或侯國),兩漢時屬青州, “劇”西漢時爲北海郡屬侯國,東漢時爲北海國屬縣;“河內共恂緒字政直印”(《尊古齋金石集》331頁),“河內共”,共即共縣,兩漢時屬司隸河內郡;“河南平李合印”(《中國古印圖錄》513),“河南平” ,平即平縣,西漢時屬司隸河南郡,東漢時屬司隸河南尹;“西河平周任渏蓮印”(《首都博物館藏古璽印選》),“西河平周”即西河郡平周縣,兩漢時屬幷州;“上郡龜茲成燕(?)文禮印”[8](《珍秦齋藏印·漢魏晉唐宋元篇》123頁),“上郡龜茲”即上郡龜茲縣,兩漢時屬幷州;“琅邪東莞[9]司馬昇子□”(《首都博物館藏古璽印選》),“琅邪東莞”西漢時屬徐州;“東萊黔陬叔孫展義孺”(《十鐘山房印舉》2.64、《陳簠齋手拓古印集》137頁;《徵》1.18“萊”欄、《徵》14.9“陬”欄 [10]),“東萊黔陬”,東漢時屬青州(“黔陬”,西漢時屬徐州琅邪郡);“東萊曲成蟜□□□印”(《十鐘山房印舉》2.64),“曲成”西漢時爲青州東萊郡屬縣,東漢時則爲青州東萊郡屬侯國,均其例。

  《漢銅印原》、《吉金齋古銅印譜》、《十鐘山房印舉》14b.11等還著錄有漢“成安子兄·文樂世”穿帶印:

“文”爲姓氏,“樂世”是漢時常用人名,漢私印中有“戴樂世印”(《湖南省博物館藏古璽印集》286、《湖南古代璽印》76頁)、“郭印樂世”(《伏廬考藏璽印》、《伏廬璽印》)、“斄樂世”(《徵》2.4“斄”欄)、“騏樂世” (《中國璽印集粹》11.1087)、“衞樂世印”(《金薤留珍·圖集》)、“趙印樂世”(《雙虞壺齋印存》)、“上官樂世”(私人藏印)等;“子兄”爲“文樂世”之表字,也是漢時人常用的,漢私印中有“笱禹· 笱子兄”(《雙虞壺齋印存》)、“任臺貧印·任子兄印”(《中國璽印集粹》13.1280)、“五鳳·五子兄印”(《斗盦藏印》53頁)、“投丘貴印·投丘子兄”(《徵》12.9“投”欄)、“乘馬宣·乘馬子兄”(私人藏印)、“趙章·趙子兄”(私人藏印)等,是其例。“成安”則應是其籍貫。據《漢書·地理志》,豫州潁川郡有侯國“成安”,兗州陳留郡有屬縣“成安”,印文中的“成安”,究竟屬潁川郡的成安侯國還是陳留郡的成安縣,暫無法確定。

  近見鑒印山房藏秦“忌周·殷周”穿帶印:

著錄於《鑒印山房藏古璽印菁華》141,貌似兩面印同名字而不同姓氏之例(如《吉金齋古銅印譜》著錄的“田乃始印·羊乃始印 ”穿帶印)。秦漢私印中有以“殷周”爲名字的,如秦“杜殷周印”(《秦代印風》158頁),漢“田殷周” (《松談閣印史》[11])、“趙印殷周”(《鑒印山房藏古璽印菁華》228)、“任印殷周”(私人藏印)等,是其例。這裏的名字“周”與“殷周”,顯然跟上舉“冬(終)古”與“古”及“奇(倚)閭 ”與“閭”、“可置”與“置”、“益壽”與“壽”、“長安”與“安”、“市成”與“成”、“遂居”與“ 居”、“安居”與“居”、“果得”與“得”、“常利”與“利”、“不敬”與“敬”等屬於同樣的情況,兩面印文形式則跟“左得·果得”、“李兼·兼之”、“侯買·買臣”、“宋買·買臣”等最爲近似,一面著姓氏,另一面則不著姓氏。

                  

 

 

  《雙虞壺齋印存》、《十鐘山房印舉》15b.39等著錄下揭一漢私印:

原均將此印視爲二字姓名印。

  捷按:此印印文當釋爲“田革產”三字。《十鐘山房印舉》將此印編列在“畢當”與“畢應·臣應”二印之間,蓋將印文視爲 “畢產”二字。《漢印文字徵》將“田革”二字誤合爲一字,隷定爲“”,作爲不識字處理(附錄2.A5 欄),[12] 顯然受了該書的影響。近年出版的《中國篆刻全集》2.205重新著錄此印時,亦釋印文爲“畢產”二字。諸說均誤。今謂“田革產”,“田”爲姓氏,“革產”爲人名,與漢印常見人名“革生”、“更生”取意相同。漢印中以“革生”爲名者,如“侯史革生”(《吉金齋古銅印譜》、《十鐘山房印舉》26.11)、“諸革生印”(《十鐘山房印舉》18.19)、“張革生”(《十鐘山房印舉》17.22)、“王革生”(《十鐘山房印舉》17.50)、“吳革生”(《齊魯古印攈》;《徵》3.14“革”欄)、“(顏)革生·臣革生”(《十鐘山房印舉》14b.2)等,以“更生”爲名者,如“趙更生”(《徵》3.21“更”欄)、“茆更生”(《徵補》 1.6“茆”欄)等,是其例。又《雙虞壺齋印存》、《十鐘山房印舉》17.56等著錄一漢私印“李長產”:

此印以“長產”爲名。漢印中有“華長生印”(《徵》附錄6.B3欄、《徵補》1.4“茥”欄)、“麋印長生”(《徵》9.12“長” 欄、《徵》10.4“麋”欄)、“宋長生”(《顧氏集古印譜》、《原拓顧氏印藪選粹》863)、“王長生·肖形”(穿帶印。《衡齋藏印》)、“張長生印”(《南京市博物館藏印選》53.6)、“趙長生印”(私人藏印)等,均以“長生”爲名,取意顯然與“長產”亦同。“長生”之與“長產”,猶“革生”之與“革產”,亦可比較。

 

 

  《伏廬考藏璽印》著錄下揭一漢私印:

此印印文,《漢印文字徵補遺》釋爲“韓”(1.7“”欄)。

  捷按:此印人名字作“从艸从鹽”,原釋爲“”顯然是正確的。《漢印文字徵》引錄見於漢私印“奴”的姓氏字“”,原作爲不識字處理(附錄 6.B5欄),實際上也是“从艸从鹽”,結構與“韓”之“”相同,秖是所从“鹽”的寫法上稍有差異,亦當隷定爲“”。漢私印“鹽尚信印”(私人藏印)之“鹽”作“”,東海廟碑“瀕海鹽□”之“ 鹽”作“”,武梁祠堂畫像題字“無鹽醜女”之“鹽”亦如此。(並見《隸辨》2.72)這種將“鹽”所从“鹵”簡省作“田”形的寫法,[13] 亦見於後世俗書材料,如敦煌寫本《正名要錄》的“鹽”作“”、“”(《敦煌俗字典》476頁),均其比。江陵鳳凰山漢墓出土遣冊中“鹽”借“藍”爲之,[14] 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秩律》簡461“御府監”、“和〈私〉府監” 之“監”均借“鹽”字爲之,[15] 簡488“藍田”之“藍”寫作从鹽的“”,知漢印“”字亦當視爲“藍”字異構。《首都博物館藏古璽印選》著錄下揭一漢“李”穿帶印:

其中人名字“从艸从 ”,“”乃“鹽”之省形,猶如“”(“鹽”之俗體)或可省作“𪉩”(《集韻》平聲·二十四鹽韻),例同。“”即“”之省,亦是“藍”字異構。以“藍”爲姓氏者,漢印有“藍少孺”(《徵補》1.3“藍”欄);[16] 以“藍”名字者,漢印有“弁藍之印”(《徵》1.10“藍”欄、《徵》 8.20“𡭪”欄)、“腸藍信印”(《徵補》4.4“腸”欄)等,可比照。

 

 

  《故宮璽印選粹》86、《璽印源流》78頁、《故宮歷代銅印特展圖錄》161等著錄一漢子母印:

此印印文“屈侯駿印 ·屈駿”,《漢印文字徵補遺》皆引錄(8.6“屈”欄)。

  捷按:“屈侯” ,亦見於《徵》8.18“屈”欄引“屈侯羗忌”(原著錄於《漢銅印叢》、《漢銅印原》等),趙平安先生指出是見於《姓氏急就篇》的複姓,[17] 極是。漢印中的穿帶印有將人名字略去一字的現象(詳參看上文第七則),“屈侯駿印·屈駿”子母印,子印將複姓“屈侯”氏省去一字作“屈”,知複姓亦可作同樣的略省。過去《金薤留珍·府集》將“屈侯駿印”與“屈駿”這種本爲一組大印中套小印的子母印,作爲普通印分列爲二,失之。[18]《漢印文字徵補遺》雖對此子母印印文均予收錄,但由於體例的原故,並不能反映這種事實,因而據以討論者,也不見有涉及此種複姓略省現象的。近見漢“皇長卿印·皇父始印” 子母印(私人藏印),複姓“皇父”氏母印省作“皇”;“閭丘通印·閭長子”穿帶印(私人藏印),複姓“ 閭丘”氏一面省作“閭”,屬於同樣的情況。

     

 

十一

 

  《顧氏集古印譜》、《王氏集古印譜》2.17、《甘氏集古印正》2.14、《漢銅印叢》、《漢銅印原》等先後著錄下揭一漢穿帶印:

印文爲“徐賈·賈無恙”。《漢印文字徵》引錄有“賈無恙”一面印文(6.12“無”欄 [19]、10.19“恙”欄)。

  捷按:秦漢私印有於姓名後綴以成語之例,如秦“王瘳中壹”(二合印。《鑒印山房藏古璽印菁華》164),漢“司馬 大利”(《顧氏集古印譜》、《漢銅印叢》、《漢銅印原》)、“周賢日利”(《齊魯古印攈》、《十六金符齋印存》、《鶴廬印存》)、“孟萌日利”(《齊魯古印攈》、《十六金符齋印存》)、“王長孫日利千萬”(《伏廬璽印》),是其例。更有“蕃拾·拾忠信”穿帶印(《二百蘭亭齋古銅印存》),形式與此 “徐賈·賈無恙”穿帶印全同。戰國古璽有“行亡(無)羕(恙)”成語璽(《中國古印圖錄》64),秦印有成語印“毋恙”(私人藏印),知“賈無恙”亦屬於人名後綴以成語例。[20] 或以“賈無恙”之“無恙”爲吉語人名,[21] 恐不妥。

 

十二

 

  《漢印文字徵》 14.6“輕”欄引錄一漢印“輕車良印”,《璽印姓氏徵》卷上魚韻定“輕車”爲複姓。此印亦見於《山左金石志》6.8下,謂:“右印文曰‘輕車良印’。按《孫子·八陣》有輕車之陣。《續漢書·輿服志》:輕車,古之戰車也。《漢書·李廣傳》:從弟蔡元朔中爲輕車將軍。斯印想亦任此官而名良者。”

  捷按:舊以“輕車”爲複姓,極是。然謂“斯印想亦任此官(捷按:指輕車將軍)而名良者”,說恐不妥。其實“輕車”複姓,當屬於《通志·氏族略》所謂“以官爲氏”一類。近見私人藏漢私印有“輕車宣”(《虛無有齋集古璽印》):

“輕車”顯然也是複姓。印文排列次序與《十鐘山房印舉》17.39著錄“憲丘臣”及《纘述堂古銅印存》300著錄“陽成上”相同, “憲丘”、“陽成”也爲複姓,是其比。《十鐘山房印舉》將“憲丘臣”歸在“姓二名”類,以“丘臣”爲二字人名,失之。

    

 

十三

 

  《澂秋館印存》著錄下揭一漢穿帶印:

此印兩面印文,《漢印文字徵》釋爲“蘇游成”(7.5“游”欄)、“蘇去”(附錄5.A3欄)。

  捷按:漢代文字裏作爲偏旁的“坴”、“丮”往往可作“圭”形、“凡”形,例多不贅舉。實際上“”字應該分析爲从火从埶,當釋爲“熱”。《漢印文字徵》將印文“”隷定爲“”,不妥。“去熱”是秦漢時常用的名字,取意與習見之“去疾”、“去病”、“去傷”等相類。漢印有“趙去熱”(《徵補》10.3“熱”欄),亦以“去熱”爲名,是其比。或寫作“去炅”,[22] 如秦印“田毋辟·臣去炅”(穿帶印。《尊古齋印存》六集)、“潘去炅”(《魏石經室古璽印景》),漢印“閵去炅”[23](《王氏集古印譜》5.13)等,均其例。《澂秋館印存》著錄秦漢之際私印“與炅巳(已)·肖形”(穿帶印),以“炅已”爲名,顯然也應該就是“熱已”,漢印中有名“熱已” 者,如“周熱巳(已)”(《徵》10.9“熱”欄),即其例。

 

十四

 

  《雙虞壺齋印存》、《十鐘山房印舉》14b.16等著錄下揭一漢穿帶印:

此印印文“萬”下一字,《漢印文字徵》作爲不識字處理(附錄10.B3欄)。

  捷按:“萬”下一字當釋爲“之”。此穿帶印印文爲“萬之歲印·泪中公”(《徵》11.14“泪”欄引有“泪中公”一面印文),“萬之歲印”可讀爲“萬歲之印”,漢印有“淳于印”(《徵》10.2“”欄)、“增得忘印”(《陝西新出土古代璽印》1387)、“沈之光印”(《吉金齋古銅印譜》)、“之廣印·中公印”(《十六金符齋印存》、《樂只室古璽印存》)、“李之賢印·李翁如印”(《西泠印社古銅印選》82頁)、“鄧之國印”(同上212頁)、“浥之解印”(同上281頁)、“匽之慶印”(《澂秋館印存》)、“聶之德印”(《魏石經室古璽印景》)、“紀之禹印”(《續齊魯古印攈》)、 “曹之當印”(《孝慈堂印譜》)、“楊之德印”(《松談閣印史》)、“橋之異印”(《徵》6.10“橋”欄)、“趙之得印”(同上2.17“得”欄,2.8“趙”欄引錄此印誤“得”爲“德”)、“徐之讎印”(同上3.3 “讎”欄)、“雋之壽印”(同上4.7“雋”欄)、“孫之馮印”(私人藏印)、“曹之順印”(私人藏印)及“李私當印”(《澂秋館印存》)、“韓私竞(竟)印”(《周叔弢先生捐獻璽印選》)、“蘇私禹印”(《伏廬考藏璽印》)、“董私赦印”(《吉金齋古銅印譜》)、“楊私卯印”(《續齊魯古印攈》)等,均以 “右上-左上-右下-左下”爲序,讀法相同,是其徵。“萬歲”爲漢時常見人名,另一面“中公”爲表字, “泪”爲姓氏。《十鐘山房印舉》18.11又將此印歸在“姓二名印”類,蓋以“萬”爲姓氏,“之歲”爲二字人名,失之。《秦漢魏晉篆隸字形表》將“泪”作爲“涙”的異體收錄(816頁),恐未必。[24]

 

十五

 

  《樂氏藏古璽印選集》著錄下揭一漢私印:

此印印文爲“餳姑林印”。

  捷按:《漢印文字徵補遺》引錄一漢“餳姑明印”(5.4“餳”欄),原著錄暂未檢得。羅福頤先生將“餳”視爲“古人異姓 ”(《漢印文字徵補遺序》2頁)。現將“餳姑明印”與“餳姑林印”比觀,當以“餳姑”爲複姓,舊說失之。複姓“餳姑”氏,諸姓書未載,俟考。近又見私人藏漢私印“楊姑遇之”:

“遇之”是秦漢印中常見人名,如秦“遇之”人名印(《珍秦齋藏印·秦印篇》 197),漢“張遇之印”(《古鑑齋藏印》)、“趙遇之·肖形”穿帶印(《古鑑齋藏印》、《吉林大學藏古璽印選》331)等,是其例。“楊”、“餳”均从“昜”得聲,“楊姑”疑可讀爲“餳姑”,是同一複姓的不同書寫形式。[25]

 

參考文獻 *

羅福頤:《漢印文字徵》,文物出版社,1978年(1983年第二次印刷本)。〔文中或簡稱“徵”〕

羅福頤:《漢印文字徵補遺》,文物出版社,1982年。〔文中或簡稱“徵補”〕

《漢語大字典》字形組:《秦漢魏晉篆隷字形表》,四川辭書出版社,1985年。

羅福頤主編:《古璽彙編》,文物出版社,1981年。

姚孝遂主編:《中國文字學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

徐正考:《漢代銅器銘文文字編》,吉林大學出版社,2005年。

張家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文物出版社,2001年。

顧藹吉:《隸辨》,北京市中國書店,1982年據康熙五十七年項氏玉淵堂刻版影印本。

黃征:《敦煌俗字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本文原发表於《中國文字學會第四届學術年會論文集》(陝西·西安,2007.8.8~11)。

 

 

 



[1] 趙平安:《漢印複姓的考辨與統計》,《文史》1999年第3輯(總第48輯),中華書局1999年,125頁。

[2] 《古封泥集成》1485,上海書店出版社,1994年。

[3] 施謝捷:《古璽印考釋十篇》“一、釋‘悊終’、‘臧終古’璽”,《印林》 1996年第 17卷第2期,18-19頁。原釋“悊終”誤,當從陳劍先生說改釋“慎終”。陳說詳見《說“慎”》,《簡帛研究2001》上冊,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207-214頁。

[4] 《徵》2.17“得”欄、《徵》6.5“果”欄引錄有“果得”一面印文。

[5] “客”,原釋文誤釋爲“守”。

[6] 據《漢書·地理志》,青州平原郡屬也有一侯國“平昌”,不知與此印有無關係。

[7] 原釋文“印”誤釋爲“少”。“賤子”亦爲謙稱(說參羅福頤先生《古璽印概論》,文物出版社1981年,122頁),與自稱“賤臣”、“臣”者同義。漢印另有“賤子瞀·呂瞀”(《十鐘山房印舉》14.53)、“田兒姁印·賤子娃印”(《赫連泉館古印存》;《徵》8.19“兒”欄、《徵》12.12“姁”欄)、“趙戎客印·賤子戎客”(《樂氏藏古璽印選集》)、“董冬古·賤子冬古”(《徵》11.16“冬”欄、《徵》3.2“古”欄;《徵》6.19“賤”欄、《徵》11.16“冬”欄)等穿帶印,例同。其中“賤子瞀 ·呂瞀”穿帶印,《十鐘山房印舉》18.14歸在“姓二名印”類,蓋以“賤”爲姓氏,“子瞀”爲二字人名,失之。

[8] “上”,原誤釋爲“白”。“龜”,闕釋。

[9] “東莞”,《印典》2.1052釋文作“□莧”,誤。

[10] 《徵》1.18“萊”欄引作“東萊魁陬叔孫□□□”;《徵》14.9“陬”欄引錄作“東萊黔陬叔孫□□□”。

[11] 此印“殷”字原編者釋文闕釋。

[12] 《秦漢魏晉篆隸字形表》承襲了《漢印文字徵》的說法,也隷定爲“”,歸在“附錄”(1717頁)。

[13] 另“𦞅”隸變後作“胃”,與“鹵”字省簡方式亦近似。

[14] 參看姚孝遂先生《許慎與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83年,67頁。

[15] 《漢書·地理志下》金城郡屬縣“臨羌”,莽曰“鹽羌”。按“鹽羌”,諸本同,並無異文。(此承謝秉洪兄查檢幷指示,謹此致謝。)王念孫《讀書雜志四·漢書雜志七》“鹽羌”條曰:“‘ 鹽羌’當依《水經注》作‘監羌’。凡縣名上一字稱‘臨’者,王莽多改爲‘監’。”《地理志上》左馮翊屬縣“臨晉”,莽曰監晉;潁川郡屬縣“臨潁”,莽曰監潁;齊郡郡屬縣“臨朐”,莽曰監朐;東萊郡屬縣“臨朐”,莽曰監朐;武陵郡屬縣“臨沅”,莽曰監沅(參看王念孫《讀書雜志四·漢書雜志六》“監原”條);蜀郡郡屬縣“臨邛”,莽曰監邛;巴郡郡屬縣“臨江”,莽曰監江。《地理志下》安定郡屬縣“臨涇”,莽曰監涇;西河郡屬縣“臨水”,莽曰監水;朔方郡屬縣“臨河”,莽曰監河;鬱林郡屬縣“臨塵”,莽曰監塵,均其例。不過,從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秩律》中“監”或借“鹽”字爲之來看,很可能《漢書》作“鹽羌 ”不必爲誤字,而是保留了漢時的書寫原貌,亦屬“鹽”、“監”相通之例。

[16] 我們過去曾舉《徵》1.10“藍”欄引錄“藍田之印”官印作爲以“藍 ”爲姓氏之例(看施謝捷《漢印文字叢釋》“六、釋‘’”條,《西泠藝叢》1990年第1期),說大誤。

[17] 趙平安:《漢印複姓的考辨與統計》,121頁。

[18] 民國十五年(1926)故宮博物院重輯《金薤留真》時就已經發現此問題并予以糾正。

[19] 《漢印文字徵補遺》12.6“𣞣”欄重出。

[20] 《古璽彙編》4199著錄“瘥敬事”也屬於這一類,“瘥”(原作从左)爲人名。

[21] 劉釗:《古文字中的人名資料》,《吉林大學學報》1999年第1期。後收入《古文字考釋叢稿》,岳麓書社2005年,371頁。

[22] 秦漢文字“熱”或寫作“炅”,可參看裘錫圭先生《考古發現的秦漢文字資料對於校讀古籍的重要性》,載《古代文史研究新探》,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34-35頁。

[23] 此印“去炅”二字,《王氏集古印譜》釋文誤以爲一字,闕釋。

[24] 說參看裘錫圭先生《〈秦漢魏晉篆隸字形表〉讀後記》,載《古文字論集》,中華書局1992年,503頁。

[25] “楊姑遇之”,亦可能是姓“楊”名“姑”字“遇之”。參看上文第七則所舉相關印例。

* 引用諸印譜的詳細情況參看拙撰《古璽彙考》之附錄一《集輯古璽印印譜知見目錄》,安徽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6月,此不具列。

 

 

 

 

點擊下載 word文本:

0007漢印文字校讀札記(十五則).doc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llaogui 在 2007/12/18 17:25:03 评价道:第1楼

    “萬歲”爲漢時常見人名,另一面“中公”爲表字, “泪”爲姓氏。《十鐘山房印舉》18.11又將此印歸在“姓二名印”類,蓋以“萬”爲姓氏,“之歲”爲二字人名,失之。《秦漢魏晉篆隸字形表》將“泪”作爲“涙”的異體收錄(816頁),恐未必。

    -------------------------------------------

    現在看來,所謂的「泪」實際上是「沮」字誤釋。古有「沮」氏,漢印有「沮齌」(《十鐘山房印舉》15a.40),《漢印文字徵》10.8「齌」欄引印文亦誤作「泪」。

  • llaogui 在 2007/12/18 17:35:17 评价道:第2楼

    「鹽」借作「監」,在漢鏡銘文中亦有例,可以看裘錫圭先生《古文字論集》496頁對《秦漢魏晉篆隸字形表》590頁「監」字條中欄所收「靈臺溝門西漢鏡」一例的校讀記。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448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