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王寧:讀《封許之命》散札
在 2015/4/28 10:13:04 发布

讀《封許之命》散札

(首發)

 

王寧

棗莊廣播電視臺

 

本文是筆者在閱讀《清華大學藏戰國竹書(伍)》中《封許之命》之《釋文》、《注釋》及《清華簡第五冊整理報告補正》(下簡稱《補正》)時,1陸續寫下的幾條不成熟的意見,其他諸家之說,擇善而從。不當之處,請方家批評指正。

1、則隹(惟)女(汝)呂丁。【2

按:呂丁為呂國初封之君,根據原整理者注,傳世典籍只稱之為“呂叔”、“文叔”、“大叔”或“甫侯”,其名則不見稱。懷疑即《逸周書·世俘》中的“呂他”,《世俘》言在武王克殷之後,“呂他命伐越、戲方”,孔晁注:“呂他,將也”,已經不能知道他是什麼人,可他是文、武時期呂氏中僅見於載籍的二人之一(另一個是太公呂望),說明他的身份地位不一般。古“他”、“佗”、“它”通用,“也”、“它”亦同字,懷疑“呂他”本作“呂也”,元代的周伯琦《六書證譌》卷一中已經指出:“也,古匜字”、“也,古文以為匜字”,是也。“也”古音余紐歌部,而歌部與支部相近,故《說文》載“鬄”字或作“髢”,“鬄(髢)”《廣韻》他計切,定紐支部,亦可從“也”聲,段玉裁云:“古易聲在十六部,也聲在十七部,合韵最近。此字今音大計切,於也聲得之。”故懷疑呂丁之“丁”(端紐耕部)先音轉為支部舌頭音字而寫作音近的“也”,後又轉寫為“他”。蓋呂丁常從周王征伐,威武而嚴謹,即下文所謂“桓桓不茍”;亦參與武王伐殷,并伐越、戲方,與下文言其“捍輔武王,攼敦殷受,咸成商邑”的記載吻合。以其功大,故周王封之於許為侯。

2、肇(右)玟(文王)。【2

按:“”字,月下聽泉(郭永秉)先生指出“簡2从‘橐’初文之字,內部實从‘臤’之初文得聲,上部丁形的墨塊十分清楚,原釋从‘又’非是”、“我疑或可讀‘肇賢文王’,即進獻賢人於文王。”2郭先生言此字從“臤”讀為“賢”之說可從,此字疑是“緊”之本字,從橐會意,從臤得聲,蓋即口袋包裹緊束義,此讀為“賢”,《說文》“賢”字下段注:“《小雅》:‘大夫不均,我從事獨賢’,《傳》曰:‘賢,勞也,謂事多而勞也。’故《孟子》說之曰:‘我獨賢勞。’”事多勞為賢,故“肇賢文王”即“始勞文王”,言呂丁自文王時已經為周室效力。

3、䛑(毖)光厥剌(烈)。【2

原整理者注:光,《詩·韓奕》鄭箋:“榮也。”

按:《爾雅·釋詁》:“烈,光也”,郝懿行《義疏》:“《說文》云:‘光,明也,從火在人上,光明意也。’《釋名》云:‘光,晃也,晃晃然也。亦言廣也,所照廣遠也。’《詩·南山有臺》傳:‘光,明也。’《敬之》傳:‘光,廣也。’《皇矣》傳:‘光,大也。’三訓不同者,按《說文》‘光’古文作‘炗’,‘廣’從黃聲,‘黃’從炗聲,‘庶’亦從炗,與‘廣’同意,故‘光’訓廣也;‘廣’與‘大’同,故訓大也。”古人以“剌(烈)”代指功業,以“光”形容之,有“明”、“廣”、“大”等義,故有“光烈”之語,《書·洛誥》:“越乃光烈考武王弘朕恭”,孔傳:“於汝大業之父武王,大使我恭奉其道。”“光烈”猶後言“豐功偉績”。“光厥烈”乃使文王的功業更加顯明廣大之意,“榮”非其訓。

4𧻚=(桓桓)不(丕)茍(敬)。【3

按:《爾雅·釋訓》:“桓桓、烈烈,威也。”《書·牧誓》:“勗哉夫子!尚桓桓。”孔傳:“桓桓,武貌。”威武義。“茍”字原簡文作“”,放大圖版:

孟蓬生先生指出此字非用為“敬”的“茍”,釋為“𧰲”,讀“弛(伿)”。3筆者認為此字可能是從犬口聲,即“狗”之或體。“狗”字殷代的《狗寧簋》、西周的《長子狗鼎》中已有,從犬丩聲,4清華簡二《系年》中作“”(112簡),從犬句聲。《系年》“犬”字作“”(136簡),“獻”字作“”(31簡),“犬”的寫法是先寫一個L形豎折筆,再寫下面人形的筆畫,看看上面的放大圖版即可知道,《封許》中的這個字,也是先寫了一個L形的豎折筆,又寫了和它相連的那個つ形的筆畫,因為兩個橫行的筆畫連在了一起,看上去象一個長橫了。相當于犬腹部的那一撇筆,在此字中被聲符“口”取代,故簡文此字很可能即“狗”字的或體,“狗”與“茍”古字通,5“不狗”即“不苟”,乃先秦兩漢文獻中常見的詞語,“桓桓不苟”即威武而嚴謹不隨意。

5、女(汝)隹(惟)(臧)耆爾猷。【5

原整理者注:臧,《說文》:“善也。”耆,《左傳》宣公十二年杜注:“致也。”

按:ee先生認為“‘臧耆尔猷’應讀爲‘壯耆尔猷’,壯、耆都是強的意思。”6可從。“”字當讀為“壯”。耆,《左傳·昭公二十三年》:“不懦不耆”,杜注:“耆,彊也。”《廣雅·釋詁一》:“強也。”“壯耆”即漢人言之“壯強”,《論衡·效力》:“此言賢人亦壯強於禮義,故能開賢,其率化民。”又曰:“管仲有力,桓公能舉之,可謂壯強矣。”

6、柬(簡)(乂)亖(四)方不𢦚。【5

原整理者注:𢦚,《說文》讀若“踝”,此處讀為“果”,《孟子·盡心下》趙注:“果,侍也。”史牆盤(《集成》10175):“方蠻無不𢦚見。”侍見有朝見之意。

按:“𢦚”前人或釋“埶”、“伐”、“踝”等,7恐均不確。此字象人捧戈格鬥形,即格鬥之“格”的會意本字,或者說是格鬥之“格”比較早的寫法,亦即《說文》之“𠲱”,云:“枝𠲱也。从丯各聲。”這個字應該是雙聲符的字,“丯”古音見紐月部,“各”見紐鐸部,月、鐸二部通轉音近。《說文》言“𢦚”讀若“踝”,蓋與“丯”聲為歌月對轉;而“格”古或通作“假”,古音見紐魚部,與匣紐歌部的“踝”旁紐雙聲、魚歌通轉音近。在金文中此字多用為人名,而《二祀邲其卣》:“既𢦚于上下帝”(集成5412.3)、史墻盤:“方蠻無不𢦚見”(集成10175),及本文“簡乂四方不𢦚”,應都是用為來格之“格”,“不𢦚(格)”即不來。《說文》中雖收“𢦚”字,然典籍中無用之者,蓋均以“格”為之。

7、璁(蔥)(衡)、玉6

原整理者注:“玉”下一字疑係“睘(環)”字之訛。毛公鼎、番生簋(《集成》四三二六)均有“蔥黃(衡)”和“玉環”。

《補正》中許可先生認為即“玉瑵”。

按:毛公鼎、番生簋銘文中“蔥黃”後跟的是“玉環”和“玉㻌(瑹)”兩種玉器。“㻌”所從“余”的寫法是上下兩個“余”重疊的“𠎳”,《說文》言“讀與余同。”傳世典籍中“㻌”或作“瑹”,《玉篇·玉部》:“《廣雅》云:‘瑹、班,并笏也。’又美玉。”“玉㻌”當即玉笏,《廣雅·釋器》:“瑹、珽,笏也”,王念孫《疏證》:“笏,《說文》作,《穆天子傳》作曶,《士喪禮》注云:‘今文笏作忽’,并字異而義同。”《說文》:“珽,大圭。長三尺,抒上,終葵首”,段注:“見《玉人》,注曰:‘王所搢大圭也,或謂之珽。終葵,椎也,爲椎於其杼上,明無所屈也。杼,殺也。’按《玉藻》謂之‘珽’,注云:‘此亦笏也。珽之言挺然無所屈也。’《典瑞》曰:‘王晉大圭以朝日’,《魯語》曰:‘天子大采朝日’,《管子》曰:‘天子執玉笏以朝日’,皆謂此。”由此可知,金文中的“玉㻌”實即一種玉圭,亦即玉笏。簡文中的這個字作“”,易泉先生認為:“上為日,中為亦,下為否,其中‘亦’分叉的兩筆和‘否’上的橫筆為同一筆。從日從亦,見於上博《緇衣》18簡的‘廛’。如此字上中二部分可看成廛的省寫。”8易泉先生的看法很給人啟發,不過,此字如果中間是從“亦”,那麼下面的“×”和“口”實在無法分析。故竊意此字當從日、尒、吝,清華簡“尒”字作為單字用時皆在中間的豎筆上加橫筆,而在用為“爾”上部的構件時則多不加,清華簡《系年》中的“爾”多如是。9“吝”是聲符。“吝”這個字今讀良刃切,但在這裡很可能是“呅”的異構,是為了構形方便將口放在最下面。《集韻·上聲五·十八吻》以為“呅”是“吻”的或體,那麼簡文的這個字除去“尒”的部分,可以分析為從日呅(吻)聲,很可能就是“曶”的異體,那麼簡文的這個字所從的“尒”當是義符,其本為尖銳義,表示笏的“杼上”或“殺上”,謂其上部尖窄也,故此字當是用為笏板之“曶”的專字。“笏”在《集韻》中有呼骨切(曉紐物部)、武粉切(明紐文部)、文拂切(明紐物部)三種讀音;“曶”字或作“昒”,《集韻》中也有呼骨切(曉紐物部)、文拂切(明紐物部)兩種讀音。“笏(曶)”在古音中很可能是也讀明紐物部或明紐文部字,故簡文此字從“呅(吻)”得聲,當釋作“曶”而讀為“笏”,“玉笏”即金文中的“玉㻌”,亦即《廣雅·釋器》所說的“珽”,《左傳·桓公二年》:“袞冕黻珽”,杜注:“珽,玉笏也。”《管子·輕重己》:“天子東出其國四十六里而壇,服青而絻青,搢玉笏。”此亦玉器(《說文》訓“珽”為“大圭”),故與玉類的蔥衡(珩)同列。

8、攸(脅)。【6

原整理者注:此處難於通,試讀為,《廣雅·釋器》:馬鞅謂之脅。

暮四郎先生認為:“此字實際上是从四個‘力’形,中間二‘力’因部分重疊而有所省簡,並不从‘豕’。此字當是从‘力’聲,當讀爲‘勒’。”10按:此說可從。這個字當即“劦”字,“劦”古有二讀,一為胡頰切音協,一為力制切音戾,《說文》“劦”字下段注:“按此字本音戾,力制切,十五部。”此字在此應音戾,與“勒”同來紐雙聲、質職通轉音近。《廣雅·釋器》:“羈、䪂,勒也”,即此。

9。【7

原整理者注:二字從毛,當係毛織品名。

按:此二字從所處的位置看,當是車馬用器無疑。第一字作“”,yushiawjen(瑜小楨)先生認為“可能是‘萬’字,左下從虫。”11明珍先生認為第一字“左從毛,右從萬,或許是‘𡳱’字”;第二字認為“左上從毛,右上從‘卒’……或許是‘𡳝/㲞’字。”12第一字從“萬”的可能性很大,因為“萬”所從的“九”與左下的“毛”共用了交叉形筆畫,同時右邊的短斜筆本當與相鄰的橫長筆連續,因為抄手轉折時行筆太快寫斷了,所以才寫作如此奇怪的形狀。在此疑讀為“幔”,亦即《說文》所說的“幰”,訓“車幔也”,又稱“幨”,可能相當於《毛公鼎》、《番生簋》里的“虎冟(冪)”。第二字字形作“”,馬楠先生在《補正》中指出“或非从爰,當从爯”,是也。此字除去“毛”的部分,應該是“爯”字,楚簡文字如“”(郭..22)、“”(郭..5)、“”(上博2..9),均與此形略同,此字“又”上那個類似“大”形的一撇寫得甚長,與“又”上面的橫筆重疊了。故此字當分析為從毛爯聲,疑即“繩”或“縢”字之異構或假借,蓋絆、纼之類,也可能是《詩·閟宮》:“公車千乘,朱英綠縢,二矛重弓”的“縢”,古傳注以為車上束弓的繩子。此幔、繩(縢)均車馬所用之物,以毛編織而成,故字從毛。

10、雚(鑵)、鉦。【7

謝明文先生認為:“雚(鑵)”實指宋人所謂觶這一類青銅酒器,而“鉦()”是“爵”的別稱,故它實指青銅爵這一類酒器。因此“雚(鑵)”、“鉦()”相配,其實就是“觶”、“爵”相配。13按:謝先生之說當是。金文從爵正聲的字可能就是“觴”字一種或體寫法,古人用爵盛酒而飲曰觴,故“觴”亦可為“爵”之異稱,《國語·吳語》:“觴酒豆肉簞食”,韋注:“觴,爵名。”《呂氏春秋·當務》:“觴數行”,高注:“觴,爵也。”《戰國策·秦策》:“王觴將軍”,鮑注:“觴,酒爵也。”其字從“正”者,當是會意兼形聲,取爵有足可征行義,所謂“行觴”、“行爵”者也。“正”古音章紐耕部,“觴”書紐陽部,章、書旁紐雙聲、耕陽旁轉疊韻,讀音相近。14故此文中之“鉦”疑當視為“觴”的通假字,指爵。

117

原整理者注:“”試讀為“遂兆”,《國語·晉語三》韋注:“兆,見也。”

按:從此二字所處的位置看當是器名,釋為他義均非是。“”上博簡《周易》用為“遯”(定紐文部),帛書《周易》作“掾”(余紐元部)、“椽”(定紐元部),故又懷疑簡文此字當釋“腞”,《集韻·上聲五·二十一混》:“腞、腯、豚:行曳踵。或作腯、豚。”其注音與“遯”、“遁”并杜本切,定紐文部;而《上聲六·二十八獮》云:“腞,篆也”,注音陟兗切,定紐元部。“”當分析為從此兆聲,“此”《說文》訓“止也”,則此字很可能是“到”的異構,《爾雅·釋詁》、《說文》均曰:“到,至也”,至此則止,故從“此”會意,與“到”從至刀聲之取意略同。首先是此二字可以是兩種器物,前者可能是“敦”,《爾雅·釋丘》孫炎注:“敦器似盂”,《廣雅·釋器》作“𥂦”,亦云“盂也”。後者當是“銚”,“到”、“銚”端定旁紐雙聲、同宵部疊韻,《廣雅·釋器》:“鋗謂之銚”,王念孫《疏證》:“《說文》:‘銚,溫器也。’《眾經音義》卷十四云:‘銚似鬲,上有鐶釜也’”,是一種釜。也有可能是“銚銳”的簡稱,亦即盂,《方言》五:“盂,宋、楚、魏之閒或謂之盌,盌謂之盂,或謂之銚銳。”《廣雅·釋器》:“𥂦、銚銳,盂也”,兩種均是盂類器物。還有一種可能是此二字為一種器物名,“腞到”讀為“銳銚”,“銳”、“腞”同定紐雙聲、月元對轉音近。“銳銚”即“銚銳”的倒文,是指“盂”這一種器物。“銚銳”為雙聲詞,黃侃先生曰:雙聲疊韻連語,倒言與正言同15此亦是也。

12。【7

*,秉太一者先生認為“當可聯繫包山簡266‘二勺(毛+斗)、二祈’來進行解讀。‘二祈’之‘祈’,李家浩先生曾讀作‘巹’,可從。清華簡‘’字,從形體上分析,當從‘斤’得聲,亦可讀作‘巹’。”16按:此說可從。從老斤聲,可能是之或體,“祈”從斤聲而與群紐脂部的“祁”通假,17而“祁”、“耆”古音同通用,如《禮記·郊特牲》:“伊耆氏始為蜡”,鄭注:“伊耆氏,古天子号也。”《釋文》:“或云即帝尧是也。”而《太平御覽》卷八〇引《帝王世紀》言帝堯“祁姓也”,又曰“或從母姓伊祁氏”,“伊祁氏”即“伊耆氏”,可見“祈”、“祁”、“耆”古都是音近可通的。從斤聲讀為固當,正字作𧯷,《說文》訓蠡也,即瓢,《禮記·昏義》:“合卺而酳”,鄭注:“破瓢爲巵也。”《廣韻》:“卺,以瓢爲酒器,婚禮用之也。”又:古通(《書·西伯戡黎》或作),與雙聲音近,《太平御覽》卷七六二引《通俗文》曰:“瓠瓢為蠡”,《古今韻會舉要》卷四《平聲上·八齊》下“蠡”與“黎”同憐題切,訓“瓠瓢”。《方言》五:“㼖,陳、楚、宋、魏之間或謂之簞,或謂之,或謂之瓢。”郭璞注:“㼖,瓠勺也。”“㼖”即“蠡”之後起專字。,原整理者注:“‘’即‘勺’字。”按:字從爪從勺、勺亦聲,當即“酌”本字,會手持勺斟酌意。“酌”、“勺”通用,《禮記·內則》:“十三舞《勺》”,鄭注:“勺與酌同。”此用為“勺(杓)”。“耆(𧯷、蠡)”、“勺”均挹取之器,故同列。

13𠁁、周(琱)(匚)。【7

𠁁”字原字形作“”,暮四郎先生認為:“此字上从卯,下从豆,當是从‘卯’聲,似可讀作‘鍪’,上古‘卯’聲、‘矛’聲字多通用。‘鍪’是戰國時秦人使用的一種炊食器。”並將“周”讀為“周(舟)。”18末字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出土文獻研究工作室認為當從匚金聲,讀為“禁”。19按:單就字形而言,言首字從卯從豆是對的,但是上面的“卯”形實“𠁁”上面筆畫的演變,這一點蘇建洲先生已經明言之,并肯定了原整理者釋“𠁁”的說法,20應該是對的。而將此字形誤解為從卯實自漢代亦然,《史記·秦始皇本紀》:“堯舜采椽不刮,茅茨不翦,飯土塯”,《索隱》:“如字,一音鏤。一作‘簋’。”《集解》引徐廣曰:“呂靜云:‘飯器謂之簋。’”《李斯列傳》作“飯土匭”,《漢書·司馬遷傳》作“飯土簋”。《廣韻·去聲·四十九宥》:“塯,瓦飯器也。”《集韻·去聲八·四十九宥》:“塯,瓦器,堯舜飯土塯。通作溜。”然先秦實無器物名“塯”者,故或改作“匭”或“簋”。今按其字本當作“留”,蓋即從卯從豆的“𠁁”字之誤讀,“𠁁”則“豆”之假借字,“土豆”即瓦豆,今所謂陶豆者,古人用以盛食之器。秦漢人以為其從“卯”當與“留”同,故誤讀為“留”而又書作“塯”,《索隱》言“一音鏤”,“豆”、“鏤”定來旁紐雙聲、同侯部疊韻,明系一音之轉。漢人以訛傳訛,遂以“留”為豆矣。《文選·張平子〈南都賦〉》:“梬棗若留”,李注:“《廣雅》曰:‘若留,石榴也。’”石榴的果實形狀若闔蓋之豆,故名“若留”,實即若豆矣。後二字讀為“舟”、“禁”,可從,“舟”是承器的托盤,“禁”是棜禁,如案無足,亦用以承器,二者同類器,故同列。

14𨥑(觥)。【7

原整理者注:“𨥑”字所從之“卝”為《說文》“磺”字古文,“觥”字《說文》正體作“觵”,都是見母陽部字。

按:今本《說文》以“卝”為“磺(礦)”之古文,段玉裁將其移於“卵”字下,增“古文卵”三字,并於“磺”及“卵”字下辨之甚詳,以為漢代人以“卵”釋“磺”,並非言“卵”為“磺”之古文,更不讀“磺”,今本是後人由於誤解而妄改,王筠《句讀》亦讚成其說,皆是也,故此字釋“觥”恐不可靠。石小力先生已指出“當隸定作從金從卵”,21其說甚是。“卵”後音轉為“蛋”(來、定旁紐雙聲),而古實無用為“卵”義的“蛋”字,只稱“卵”。在此可能是指“觛”這種器物,《說文》:“觛,小觶也。”段本改作“巵也”,注云:“各本作‘小觶也’,《廣韵》同,《玉篇》作‘小巵也’,《御覽》引《說文》亦作‘小巵也’。今按‘巵’下云:‘圜器也。一名觛。’則此當作‘巵也’無疑。”《說文》言“卮”為“圜器也”,《急就篇》顏注云“飲酒圓器也”,《字略》云“圓酒器也”,疑觛之器腹形如卵(爵腹亦有如卵者),故亦稱“卵”,音轉為“觛”,“觛”、“蛋”音同。簡文此器為銅鑄,故加“金”旁。

15(卣)、㤩(格)。【7

原整理者注:“”字從舀聲,與“卣”同屬余母幽部。㤩,即“恪”字,疑讀為“格”,指放置器物的庋架,故列於諸器之下。

按:《方言》十三:“箄、簍、籅、䈱,𥴧也。江、沔之間謂之籅,趙、代之間謂之䈱。”郭璞注:“𥴧,古筥字。”“䈱”即“筥”,盛糧食的筐子。“格”或作“閣”,《禮記·內則》:“大夫七十而有閣”,鄭注:“閣以板爲之,庋食物也。”但這種東西與前述諸器不類,疑“㤩”當讀為“笿”,《說文》:“桮笿也”。又作“𥯛”,《方言》五:“桮𥯛,陳、楚、宋、魏之間謂之桮𥯛,又謂之豆筥,自關東西謂之桮𥯛。”郭璞注:“盛桮器籠也。”又作“𥯚”,音與“恪”同,《集韻·入聲十·十九鐸》:“𥯚,籠也”,實即“笿(𥯛)”。蓋“”、“㤩”即“䈱”、“笿”,均盛物之筐,前者盛食,後者盛器,其物同類,故并列於後。

16、余既監於殷之不若,童才(兹)𢝊(憂)【7-8

原整理者注:,字內似從帀,即“師”,為心母脂部字,疑讀為“稚”。……“稚童”為謙詞,《書·顧命》成王自稱“在後之侗”,孔傳以“侗”為“侗(僮)稚”。才,讀為“茲”,“茲憂”即“憂茲”倒文。

按:原整理者理解似乎不確。首先,商、周王者謙辭不見有“稚童”之說,而稱“沈人”、“沈子”或“沖人”、“沖子”,均童子之意,“沈”、“沖”通用,此董珊先生已言之;22又或稱“小子”,但無自稱為“稚童”者。其次,從《封許之命》本文看,此周王或自稱“余一人”(5簡),或自稱“余”(7簡),或自稱“朕”(8簡),并不見自稱為童子者。同時,上句已經自稱“余”,此處再用“稚童”自稱,有重複之嫌,故“”讀“稚”恐有問題。字從構形上看,“”從囗帀聲,當即周匝之“匝”的或體,《說文》:“囗,回也。象回帀(匝)之形”,從囗與從匚會意本同而以從“囗”義更勝。“匝”本字作“帀”,《說文》:“周也。”徐注:“一歲往反而周帀也。”段注:“按古多假‘襍’爲‘帀’。”《文選·班孟堅〈西都賦〉》:“列卒周匝”,《藝文類聚》卷六十一引作“周迊”。由此而言,“匝童”疑當讀為“憯慟”,“匝”與“憯”精、清旁紐雙聲、緝侵對轉疊韻音近;“童”、“慟”同定透雙聲、同東部疊韻音同。《說文》:“憯,痛也”,“慟”或作“𢣛”,《論語·先進》:“子哭之慟”,《集解》引馬注:“慟,哀過也”,皇疏:“慟,謂哀甚也。”“憯慟”即沉痛悲哀之意,相當於後來說的“憯痛”或“慘痛”,均表示極度悲哀、悲傷的意思,《白虎通·崩薨》:“《書》‘殂落’、‘死’者,各自見義。堯見憯痛之,舜見終各一也。”只是在先秦“憯慟”並非固定詞語。那麼,“才憂”當讀為“在憂”,是“在憂服”的簡稱,《禮記·檀弓下》:“晉獻公之喪,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聞之:亡國恒于斯,得國恒於斯。雖吾子儼然在憂服之中,喪亦不可久也,時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圖之。’”《呂氏春秋·開春》:“叔向之弟羊舌虎善欒盈,欒盈有罪于晉,晉誅羊舌虎,叔向為之奴而朡。祈奚曰:‘吾聞小人得位,不爭不祥;君子在憂,不救不祥。’”“在憂服”、“在憂”均服喪之意。簡文載周王對呂丁說:“余既監於殷之不若,憯慟在服,靡念非尚(常)”【8-9簡】,“不若”當即“上帝不若”之省語,“若”即“順”,謂上帝不認可;靡,《爾雅·釋言》“無也”,“靡念”即“無念”,《詩·文王》:“無念爾祖”,毛傳:“無念,念也”,《小爾雅·廣訓》:“無念,念也。”“靡”與“無”在此均為加強語氣的虛詞,無義。這是王說我鑒於殷人不受上天的認可[而滅亡],即使是在極度悲傷的服喪期間,仍然擔心會發生非常之事。讀通了該句即可知道,這位“王”必定是周成王,此時武王剛死,天下未定,周王室亦人心不穩,故成王在憂服之中仍然“靡念非常”。由此而言,呂丁從文王至於成王,已經是三朝老臣,資歷不亞於周公、召公、太公等人;其之封許,則距克殷不遠,且在武王死後不久,成王尚“在服”之時也。《史記·周本紀》、《封禪書》并言武王克殷後二年就死了,大概近乎事實。

 



1 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書(伍)》,中西書局2015年。李學勤:《封許之命》釋文、注釋,見該書117-123頁。文中稱“原整理者”。另:清華大學出土文獻讀書會:《清華簡第五冊整理報告補正》,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2015-04-08.文中稱《補正》。

2 蘇建洲:《〈封許之命〉研讀札記(一)》,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2015/4/18.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500. 文下1樓評論評論,發表日期:2015/4/18

3 孟蓬生:釋清華簡《〈封許之命的“𧰲”字〉——兼論“𧰲”字的古韻歸部》,复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2015/4/21.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502

4 字形見董蓮池:《新金文編》,作家出版社2011年。1404頁。

5 高亨纂著、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會典》,齊魯書社1989年。339頁【狗與茍】條。

6 《清華五〈封許之命〉初讀》(下簡稱《初讀》),簡帛論壇•建波研讀,開貼日期2015-04-09. 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3246&page=1 1樓,發表日期:2015-04-22.

7 參周法高主編:《金文詁林》,香港中文大學1974年。1605-1606頁引諸家說。

8 《初讀》10樓,發表日期:2015-04-10.

9 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叁】文字編》,中西書局2014年。字形參看21頁“尒”、96頁“爾”。

10 《初讀》27樓,發表日期:2015-04-14.

11 《初讀》11樓,發表日期:2015-04-10.

12 《初讀》18樓,發表日期:2015-04-11.

13 謝明文:《談談青銅酒器中所謂三足爵形器的一種別稱》,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2015/4/1.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479

14 耕、陽二部最近,故二部之字通假現象在古書中較常見,如【罃與英】、【罃與盎】、【荊與京】、【荊與慶】、【荊與羌】、【駉與駫】、【郢與鞅】等等甚多,并見《古字通假會典》相關詞條。

15 黃焯:《訓詁學筆記》,收入黃侃《黃侃國學講義錄》,中華書局2006年。第279頁。

16 《談談青銅酒器中所謂三足爵形器的一種別稱》下第1樓評論,發表日期:2015/4/2.

17 《古字通假會典》569頁【祁與祈】條。

18 《初讀》29樓,發表日期:2015-04-14.

19 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出土文獻研究工作室: 《讀〈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伍)〉書後(一)》,簡帛網2015-04-12.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195

20 蘇建洲:《〈封許之命〉研讀札記(一)》,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2015/4/18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500

21 《初讀》17樓,發表日期:2015-04-11.

22 董珊:《釋西周金文的“沈子”和〈逸周書·皇門〉的“沈人”》,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2010/6/7.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178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5年4月28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5年4月28日。



点击下载附件:1466王寧:讀《封許之命》散札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王寧 在 2015/4/28 17:55:00 评价道:第1楼

    第16條下引【8-9】“憯慟在服”及下言“成王尚‘在服’之時也”,二“服”字均當作“憂”。
    特更正如上。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45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