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文解字音證》出版
鍾馨
浙江大學古籍所賈海生教授所著《説文解字音證》2014年12月由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本書精裝大16開,定價380圓。
全書依據曾運乾及其弟子郭晉稀研究所得的古音系統,就《説文解字》中的九千餘字,以古音三十部爲綱,别出諧聲聲母,從聲母得聲的字系於聲母之下,以喉、牙、舌、齒、唇五音爲序,每一音中又依古聲十九紐對舉陰聲、入聲、陽聲之字。爲使《説文》中每一字的分部及所標聲紐皆有據可案,作者除吸收歷代學者關於韻部和聲紐研究的成果之外,還將全部先秦韻文及重要異文系於有關字下,使任檢一字,即可知其聲紐、韻部及其同聲母、同韻部、同聲紐之字,以及它在先秦韻文中的入韻情況。作者同時也從今音推出古音,以見古今音韻演變的規律與例外。全書210萬字,體例突破前人陳規,例舉材料豐富翔實,是綜合音韻學研究《説文》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一部適用於訓詁學、文獻學、文學研究的大型實用工具書。
前 言
撰作《説文解字音證》的方法與旨趣是依據古音系統部分《説文》所收九千餘字並在字下繫以韻文、異文及諸家的有關論證,一則見字之聲紐之確定、韻部之歸屬皆有據可依,二則爲利用《説文》解釋文獻中假借、轉注等涉及音韻的問題提供翔實的音證材料以堅人之信,同時也從今音推出古音,以見古今音演變的規律與例外。《説文》問世以來,辨形證義的名著汗牛充棟,獨缺在古音系統中薈萃韻文、異文以證字之古音的著作。音證之作,或有必要,開宗明義,敘例於下。
《説文解字音證》一書所依據的古音系統爲曾運乾及其弟子郭晉稀先生研究音學的結果。
今音所稱見、溪、群、疑、端、透、定、泥、知、徹、澄、娘、幫、滂、並、明、非、敷、奉、微、精、清、從、心、邪、照、穿、牀、審、禪、影、曉、匣、喻、來、日三十六字母,相傳係唐末守温所制,與見於《切韻》的今音聲紐系統不合。《切韻》亡而存於《唐韻》,《唐韻》亡而存於《廣韻》,韻書前後相承,語音系統不變,增加釋語及隨時添字而已,諸家追本溯源,或稱《切韻》,或稱《唐韻》,實際上皆指今日所見《廣韻》。陳澧根據繫聯《廣韻》切語上字的結果,分照、穿、牀、審、喻爲二,合明、微爲一,斷今音聲分四十紐。黄侃基於陳澧之所考,又分明、微爲二,定今音聲分四十一紐。曾運乾根據《切韻序》所言“支脂魚虞,共爲一韻;先仙尤侯,俱論是切”,得出了侈韻例用鴻聲、弇韻例用細聲的條例,析今音三十六字母爲五十一。陸志韋、周祖謨等學者亦倡《廣韻》聲分五十一紐。曾運乾又根據王國維的論説,認爲唐代所言清濁,皆以别韻類之弇侈,與聲紐無關,宋代以來,則專以清濁言紐,用以分音節之高低,並參考江永《音學辨微》,定五十一紐之清濁。兹綜合曾運乾的論説,分别聲之鴻細清濁,制表如下:
五音 |
清濁 |
鴻 聲 |
細 聲 | ||||||||||||
喉音 |
清 |
影一 |
|
|
|
|
影二 |
|
|
|
|
|
|
|
|
牙音 |
清 |
見一 |
溪一 |
曉一 |
|
|
見二 |
溪二 |
曉二 |
|
|
|
|
|
|
濁 |
|
|
匣一 |
疑一 |
|
|
群 |
喻三 |
疑二 |
|
|
|
|
| |
舌音 |
清 |
端 |
透 |
|
|
|
知 |
徹 |
|
|
照三 |
穿三 |
審三 |
|
|
濁 |
|
定 |
|
泥 |
來一 |
|
澄 |
喻四 |
娘 |
|
牀三 |
禪 |
日 |
來二 | |
齒音 |
清 |
精一 |
清一 |
心一 |
|
|
精二 |
清二 |
心二 |
|
照二 |
穿二 |
審二 |
|
|
濁 |
|
從一 |
|
|
|
|
從二 |
邪 |
|
|
牀二 |
|
|
| |
唇音 |
清 |
幫 |
滂 |
|
|
|
非 |
敷 |
|
|
|
|
|
|
|
濁 |
|
並 |
|
明 |
|
|
奉 |
|
微 |
|
|
|
|
|
依《廣韻》條例,若三十六字母中同一聲紐本應分爲二類,一屬鴻聲,一屬細聲,則以一、二别之,如影一爲鴻聲,影二爲細聲。宋元以來的等韻學分照系各紐爲二類,一屬二等,一屬三等,因其所分符合《廣韻》條例,故借用等韻學的分類,以二、三表明照系各紐亦應分爲二類,二等歸齒音,三等歸舌音。實際上,照系二等與照系三等同屬細聲。
語音隨着時代、地域的不同始終處於不斷演變的過程中,今音的聲紐系統與古音的聲紐系統亦不相合。錢大昕以文獻典籍所見異文及傳注所言異讀證古今聲紐不同,創古無舌上、輕唇之説,今之舌上音知、徹、澄古音讀同端、透、定,今之輕唇音非、敷、奉、微古音讀同幫、滂、並、明。後之學者靡然從其説而承其法,孜孜不懈發明古音聲紐。章太炎證今之娘、日二紐古音讀同泥紐。曾運乾又證今之三等喻紐古音讀同鴻聲匣紐,今之四等喻紐古音讀同定紐。錢玄同首倡古無邪紐説,認爲今之邪紐古音大多讀同定紐,少數讀同群紐。郭晉稀據文獻典籍所見異文,輔之以音學理論,考定今之邪紐古音讀同定紐,極少數例外讀同匣紐。至於照系三等宜與舌音同類,其二等宜與齒音爲伍,本是黄侃的主張,曾運乾從不同的方面亦有論證。自錢大昕以來,經過歷代學者的共同努力,古今聲紐之異同及其讀法昭然若揭。
《玉海》卷四十四載守温《三十六字母圖》一卷,其圖既已亡失不傳,無從考知其圖所定發音部位的名稱及以發音部位類分三十六字母的詳情。宋元以來陸續出現的等韻譜,則有發音部位的名稱及以發音部位類分字母的情形。《切韻指掌圖》據發音部位分爲九音,見、溪、群、疑爲牙音,端、透、定、泥爲舌頭音,知、徹、澄、娘爲舌上音,幫、滂、並、明爲重唇音,非、敷、奉、微爲輕唇音,精、清、從、心、邪爲齒頭音,照、穿、牀、審、禪爲正齒音,影、曉、匣、喻爲喉音,來、日爲舌齒音。《韻鏡》據發音部位分爲七音,幫、滂、並、明、非、敷、奉、微爲唇音,端、透、定、泥、知、徹、澄、娘爲舌音,見、溪、群、疑爲牙音,精、清、從、心、邪、照、穿、牀、審、禪爲齒音,影、曉、匣、喻爲喉音,來爲半舌音,日爲半齒音。古音有鴻聲而無細聲,僅有十九紐,則無論九音、七音都難以與古音的聲紐系統相比附。曾運乾以喉、牙、舌、齒、唇五音類分古音十九紐,獨立影紐爲喉音,以曉、匣二紐隸屬牙音。上古五音之經界判然明晰,則今音之五音五十一紐亦有所承。五音之分,其用至廣。《説文》中從同一諧聲聲母得聲的形聲字,造字之初聲必相同,後世聲紐若有變化,往往不出諧聲聲母所屬之音,此即章太炎所謂“同一音者,雖旁紐則爲雙聲”,故仍當以五音類分十九紐。綜合錢大昕以來諸家考求古音聲紐之總成績,以五音傅合古音十九紐,表之如下:
五音 |
聲 紐 |
喉音 |
影(影二) |
牙音 |
見(見二) |
溪(溪二、群) | |
曉(曉二) | |
匣(喻三) | |
疑(疑二) | |
舌音 |
端(知、照三) |
透(徹、穿三、審三) | |
定(澄、牀三、喻四、禪、邪) | |
泥(娘、日) | |
來(來二) | |
齒音 |
精(精二、照二) |
清(清二、穿二) | |
從(從二、牀二) | |
心(心二、審二) | |
唇音 |
幫(非) |
滂(敷) | |
並(奉) | |
明(微) |
今音聲分五十一紐,乃因陸法言等人撰作《切韻》時囊括古今南北之音,凡聲之鴻細、韻之侈弇稍有差别,即别而分之。至於守温三十六字母,併鴻細爲一,混舌齒之界,不合《切韻》條例。古音渾然天成,極少修飾,故聲僅十九紐。曾運乾云:“古本聲之所以不同於今音者,則由古人之音多自然而少矯揉,多完全而少破碎。少矯揉故無舌上、輕唇之音,少破碎故無齊齒、撮口之呼。”因此,表中凡括號内之聲紐,古音所無,讀同本紐。如今音群紐古音讀同鴻聲溪紐;今音喻紐古音分爲二類,喻三歸匣爲細聲,古音讀同鴻聲匣紐,喻四古音讀同定紐。
黄侃云:“古聲既變爲今聲,則古韻不得不變爲今韻,以此二物相挾而變。”聲韻既相挾而變,則今音二百六韻見於《廣韻》究竟是由多少部古韻演變而來?爲便於理解宋元以後歷代學者不懈探索古音韻部的方法與結果,先取二百六韻,綜合曾運乾的有關論述,辨其陰陽、記其開合,審其正變、區其侈弇,制表於下。
表一 陰聲九攝表
陰聲九攝 |
正 韻 |
變 韻 | ||
侈 韻 |
弇 韻 |
侈 韻 |
弇 韻 | |
噫攝 |
咍海代(開) |
之止志(齊) |
|
|
烓攝 |
齊半薺半霽半(開合) |
支半紙半寘半(齊撮) |
佳蟹卦(開合) |
|
阿攝 |
歌哿箇(開) 戈果過(合) 泰(開合) |
支半紙半寘半(齊撮)
祭(齊撮) |
麻馬禡(開合)
夬(開合) |
廢(撮) |
衣攝 |
齊半薺半霽半(開合) |
脂半旨半至半(齊撮) |
皆駭怪(開) |
微尾未(齊) |
威攝 |
灰賄隊(合) |
脂半旨半至半(撮) |
皆駭怪(合) |
微尾未(撮) |
烏攝 |
模姥暮(合) |
魚語御(撮) |
|
麻馬禡(齊) |
謳攝 |
侯厚候(開) |
虞麌遇(齊) |
|
|
幽攝 |
蕭篠嘯(開) |
尤有宥(齊) |
|
幽黝幼(齊) |
夭攝 |
豪晧号(開) |
宵小笑(齊撮) |
肴巧效(開) |
|
表二 陽聲(附入聲)十攝表
陽聲 十攝 |
正 韻 |
變 韻 | ||
侈 韻 |
弇 韻 |
侈 韻 |
弇 韻 | |
膺攝 |
登等嶝德(開合) |
蒸拯證職(齊撮) |
|
|
嬰攝 |
青迥徑錫(開合) |
清静勁昔(齊撮) |
耕耿諍麥(開合) |
|
安攝 |
寒旱翰曷(開) 桓緩换末(合) |
仙獮線薛(齊撮) |
删潸諫鎋(開合) |
元阮願月(齊撮) |
因攝 |
先銑霰屑(開合) |
真軫震質(齊撮) 臻○○櫛(齊) |
|
|
昷攝 |
痕很恨麧(開) 魂混慁没(合) |
欣隱焮迄(齊) 諄準稕術(撮) |
山産裥黠(開合) |
文吻問物(撮) |
央攝 |
唐蕩宕鐸(開合) |
陽養漾藥(齊撮) |
庚梗映陌(開合) |
庚梗映陌(齊撮) |
邕攝 |
東董送屋(開) |
鍾腫用燭(齊) |
江講絳覺(開) |
|
宫攝 |
冬○宋沃(合) |
東董送屋(撮) |
|
|
音攝 |
覃敢勘合(開) |
侵寢沁緝(齊撮) |
咸豏陷洽(開) |
凡范梵乏(齊) |
奄攝 |
添忝㮇怗(開) 談敢闞盍(合) |
鹽琰豔葉(齊撮) |
銜檻鑑狎(開) |
嚴儼釅業(齊) |
韻之正變侈弇皆依所用聲紐之鴻細而定:凡正韻之侈音,例用鴻聲十九紐;凡正韻之弇韻,例用細聲三十二紐;凡變韻之侈音,喉牙唇例用鴻聲,舌齒例用細聲,鴻細混用亦共十九紐;凡變韻之弇韻,喉牙唇例用細聲而舌齒無字。
古韻之學,肇始於宋代。吴棫讀《詩》不悟古音與今音不同,爲求詩韻諧暢,創叶韻之説。所謂叶韻,即任意改讀字音以遷就上下文入韻字之讀音。古今字皆無定音,謬妄不可究詰,元之戴侗、明之焦竑與陳第皆嘗質疑。孔廣森云:“吴才老大暢叶韻之説而作《韻補》,要其謬有三:一者若慶之讀羌,皮之讀婆,此今音譌、古音正而不得謂之叶。二者古人未有平聲仄聲之名、一東三鍾之目,苟聲相近,皆可同用而不必謂之叶。三者凡字必有一定之部類,豈容望文改讀,漫無紀理,以至《行露》家字,二章音谷,三章音公,於嗟乎騶虞,首章五加反,次章五紅反,抑重可𣢑已。”吴棫叶韻之説雖不可取,其《韻補》以《廣韻》爲據,韻目下或言古通某,如二冬下言古通東,或言古通某或轉入某,如四江下言古通陽或轉入東,或言古轉聲通某,如十三佳下言古轉聲通支,雖未能分别部居,實爲隋唐以來言古韻之第一人。吴棫之外,宋代言古韻者尚有鄭庠。據戴震《聲韻考》,鄭庠曾作《古音辨》分古韻爲陽、支、先、虞、尤、覃六部。鄭氏的方法是簡單地併合今音韻部,故其古韻分部最少,仍不免出韻。明末陳第反對叶韻之説,敢於打破今音韻部的界限,提出了“時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轉移”的主張,其意以爲古音不同於今音,因而專就《詩經》、《楚辭》入韻之字考證其古音讀法,至於古韻分部則尚未論及。清初顧炎武在韻讀《詩經》、《周易》的基礎上離析《唐韻》,使各韻中誤收之字皆歸其本韻,如分東韻中弓、雄、熊、瞢、鄸、夢、馮入蒸韻。又據《廣韻》分古韻爲十部:東、冬、鍾、江爲第一部,支半、脂、之、微、齊、佳、皆、灰、咍、尤半爲第二部,魚、虞、模、麻半、侯爲第三部,真、諄、臻、文、殷、元、魂、痕、寒、桓、删、山、先、仙爲第四部,蕭、宵、肴、豪、尤半、幽爲第五部,歌、戈、麻半、支半爲第六部,陽、唐、庚半爲第七部,庚半、耕、清、青爲第八部,蒸、登爲第九部,侵、覃、談、鹽、添、咸、銜、嚴、凡爲第十部。古韻分部,自顧炎武始就正途,自謂一生獨得一字一音可盡掃宋代以來叶韻之陋。其所立古韻十部,雖未臻於精密,已初具古音系統之規模而古今韻部之異同已顯而可見。後之學者率循其道,引而勿替,續有發明。江永從顧炎武第四部析出元、寒、桓、删、山、先、仙爲一部,又從其第三部、第五部析出尤、侯、幽爲一部,又從其第十部析出覃、談、鹽、添、嚴、咸、銜、凡爲一部,共得十三部。段玉裁從江永第二部支、脂、之、微、齊、佳、皆、灰、咍、尤析出之與咍、支與佳而爲三部,又從其第四部真、諄、臻、文、殷、魂、痕、先析出真、臻、先而爲二部,又從其第十一部尤、侯、幽析出侯而爲二部,共得十七部。戴震於古韻剖判入微,入聲獨立,陰入陽三分,與段玉裁十七部相較,别立靄部,堊、億、屋、約、戹、乙、遏、邑、𩐱九部入聲獨立,從江永併尤、幽、侯爲一部,又從江永併真、臻、先、諄、文、殷、魂、痕爲一部,共得九類二十五部。孔廣森從段玉裁第九部東、冬、鍾、江中析出冬類,又從其第七部侵、鹽、添與第八部覃、談、咸、銜、嚴、凡中析出合類,故由段玉裁十七部而爲十八部,陽聲九類,陰聲九類,入聲附於陰聲,陰陽相配而可以對轉。江有誥以段玉裁十七部爲據,從戴震祭、泰、夬、廢當爲一部之説而别立祭部,從孔廣森東、冬有别之説而立冬部,又析孔廣森合類中合、盍、緝、葉、怗、洽、狎、業、乏九韻爲二部,一爲葉部,一爲緝部,由段氏十七部析出四部,故爲二十一部。王念孫論古韻亦以段玉裁十七部爲據,從其第七部、第八部中析出入聲,侵緝分立,覃合分立,又從其第十五部析出二部,真至分立,脂祭分立,從段氏十七部析出四部,故亦爲二十一部。章太炎古韻分部以王念孫二十一部爲據,取孔廣森東、冬分立之説而爲二十二部,又因脂部出入諸字,《詩經》大多獨用,從中析出隊部,共得二十三部。自顧炎武至於章太炎,考古諸家歸納古音韻部的成績幾近完美,遺憾的是皆没有構建與所分韻部適相吻合的語音系統,猶待深諳等韻、精於審音的後來者起而補之,終至登峰造極。
黄侃精於審音,獨辟蹊徑,研究古韻,稽之《廣韻》,發現等韻學所謂一等、四等之三十二韻獨與影、見、溪、曉、匣、疑、端、透、定、泥、來、精、清、從、心、幫、滂、並、明十九紐相配,故以三十二韻爲古本韻、十九紐爲古本紐,合三十二韻爲二十八部:陰聲八部,曰歌戈、曰灰、曰齊、曰模、曰侯、曰蕭、曰豪、曰咍;陽聲十部,曰寒桓、曰痕魂、曰先、曰青、曰唐、曰東、曰冬、曰登、曰覃、曰添;入聲十部,曰曷末、曰没、曰屑、曰錫、曰鐸、曰屋、曰沃、曰德、曰合、曰怗。曾運乾因《廣韻》齊與先對轉,以屑配先,灰與痕魂對轉,以没配痕魂,據以分段玉裁第十五部脂、微、齊、皆、灰爲二,一爲齊部,一爲威部,證以《詩經》,條理井然。又根據《廣韻》的細聲弇韻與鴻聲侈韻相互對應的關係,分黄侃的齊部爲二,半屬烓部,半屬齊部。黄侃所立豪部有入而其蕭部無入,錢玄同修正其説,以爲蕭部有入而豪部無入。曾運乾云:“依古韻例,豪、蕭二部皆當有入。蕭部以沃部爲入,固不待言。豪部之入,《廣韻》雖未特立專部,然如敫、虐、隺、卓、勺、㲋、弱、龠、樂、𠨲、翟、㲻、丵、雀、爵各聲,固皆豪部入聲字。陸法言求豪部對轉之陽聲不得,遂舉豪入之侈音配入東韻,爲江韻之入聲,又舉其弇音配入唐韻,爲陽韻之入聲,不得已而爲此側寄之韻,斯陸氏之疏也。”於是又分黄侃鐸部之半以配豪而爲豪部之入聲。曾運乾在黄侃二十八部的基礎上,分齊部爲二,立豪部之入,得古韻三十部。王力亦脂、微分立,定古韻爲三十部。
古韻分部,自宋元以來至於黄侃、曾運乾,經歷了離析《廣韻》,又回歸《廣韻》的過程。曾運乾云:“法言《切韻》論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捃選精切,削除疏緩,經清代考古諸家之研究而益明。蓋自顧、江始考古音以後,戴、段、孔、王各明一義,至於今日,始返法言之舊,亦始得古音之真。段氏云支、脂、之應分爲三,法言《切韻》支、脂、之正分爲三也。孔云東、冬宜分爲二,法言《切韻》東、冬正分爲二也。戴云曷、末、黠、鎋、月、薛宜配寒、桓、删、山、元、仙,法言《切韻》正以曷、末等六韻爲寒、桓等六部之入聲也。王云祭、泰、夬、廢四部有去入無平上,法言《切韻》四韻正獨爲一部,不與他韻平上相承也。斯亦足證法言《切韻》之通乎今不硋乎古矣。”離析《廣韻》以考古音韻部,皆是以先秦韻文爲據,離析今音各韻中不合古音韻部之字,使各歸其古音韻部,進而歸納總結整個古音系統的韻部,考古之功雖不可没,因缺乏與所分韻部適相吻合的語音系統,不僅入聲的分配與是否獨立或有不當,而且無法審定所謂古音系統中每一字之讀音。因此,考古諸家所擬古音切語,大多都無音理可言,僅可用以表示字之聲韻調,決不曾出於古人口吻,故黄侃有“世無此音”之譏。回歸《廣韻》以考古音韻部,則是以《廣韻》所存古音系統爲據,從歷代考古諸家研究古韻的結果中,選擇與古音系統相符合的韻部,在此基礎上,據對轉之理,補《廣韻》所存古音系統之疏,分其所當分,從而建立古音系統的韻部,同時還以《廣韻》所存古音系統中的切語爲語音系統與審音工具。因此,以審音爲主建立的古音韻部,不僅各部之間的此疆彼界涇渭分明,異平同入不乖音理,有考古之功效,而且還可以審定每一字之讀音,古音皆可出於口吻。古韻分部,前修未密,後出轉精,分至三十部臻於最密,不可復分。論分部精密,審音有據,通乎今而不硋乎古,固當首推曾運乾的研究結果,表之如下:
陰 聲 |
入 聲 |
陽 聲 |
噫部(之) |
肊部(職) |
膺部(蒸) |
烓部(支) |
益部(錫) |
嬰部(耕) |
阿部(歌) |
曷部(月) |
安部(元) |
衣部(脂) |
壹部(質) |
因部(真) |
威部(微) |
物部(物) |
昷部(文) |
烏部(魚) |
蒦部(鐸) |
央部(陽) |
謳部(侯) |
屋部(屋) |
邕部(東) |
幽部(幽) |
薁部(覺) |
宫部(冬) |
夭部(宵) |
約部(藥) |
|
|
邑部(緝) |
音部(侵) |
|
葉部(葉) |
奄部(談) |
曾運乾在其《音韻學講義》中所用古音三十部代表字前後不統一,甚至有用入聲字代表陰聲韻部的情況。郭晉稀先生曾受學於曾運乾,審定曾氏三十部代表字如表中所列,原則是以鴻聲侈韻影紐字爲主,若無則選用他字,括號内爲王力三十部韻部代表字。
綜合上文所述,再合觀二百六韻表與曾運乾古韻表,不難斷定古音實寓於今音之中,今音的細聲弇韻及變韻皆由正韻演變而來,演變的規律,概括而言,不外乎一鴻聲侈韻或裂變爲不同的細聲弇韻,如之、尤之於咍,或不同的正韻因音變相溷而必别立一變韻,如庚之於青、清、唐、陽。既然古音寓於今音之中而變化又有規律可尋,固可由今音推出古音。如意字,今讀於記切,於爲細聲影紐,記在志韻爲齊齒呼,則於記切屬細聲弇韻,古音所無。上推古音,意讀鴻聲侈韻烏代切。烏爲鴻聲影紐,古音十九紐之一。代在代韻爲鴻聲侈韻,隸屬古音噫部。《楚辭》的《惜往日》、《招魂》皆以代、意爲韻,則意、代同在古音噫部。因此,以烏代切意,意之古音如此,所謂“昔吾有先正,其言明且清”。烏代切本是意之古音,黄侃稱之爲古反切,今音用爲愛之切語,愛從㤅聲,古在物部,古讀烏没切,不讀烏代切。古音變爲今音,衍生出了細聲弇韻。意由鴻聲侈韻變爲細聲弇韻而讀於記切,愛從物部轉入志韻而讀意之古音烏代切,所謂“維鵲有巢,維鳩居之”。再如噫字,今讀於介切,於爲細聲影紐,古無是聲,讀同鴻聲影紐,介今在怪韻,怪韻係今音爲不同的正韻産生的異讀之音所立變韻,古無變韻,韻中諸字古各歸其正韻。噫從意聲,古歸噫部,上推古音,亦讀鴻聲侈韻烏代切。
既是據今音切語上推古音,前提條件是今音切語應用字無誤。黄侃曾指出:“古今音異,必能正讀今音,乃可得古音之條理。”徐鉉據《唐韻》爲《説文》所施切語,在傳抄的過程中若産生了譌誤,必然導致不合音理的現象。若不辨是非,據不合音理的切語上推古音,或是不能得字之正音,或是亂古音之條理。如柩字徐鉉音日救切入舌音,然而《説文》中從久聲之字皆不出牙音範圍,徐鍇《篆韻譜》、《廣韻》柩字皆巨救切,則日字當是巨字之誤,柩字今音當以巨救切爲正,上推古音亦當以巨救切爲據。再如虦字徐鉉音昨閑切,昨爲鴻聲從紐,閑在山韻爲開口呼,山韻是今音系統爲痕、魂、欣、諄四韻中異讀之音特立的變韻,變韻中的侈韻依例不與鴻聲從紐爲切。昨閑切違反音理,無法出於口吻,或是傳抄中産生的譌誤,或係不知音理者所改,虦字今音當以《廣韻》士山切爲正,上推古音亦當以士山切爲據。因此,凡《説文》中徐鉉所施切語有誤,必據《玉篇》、《廣韻》等字書、韻書一一訂正。
徐鉉施於《説文》的切語,绝大多數都合乎音理。侈韻例用鴻聲、弇韻例用細聲。但也時見侈韻誤用細聲或弇韻誤用鴻聲的切語,當是切語制作之初因審音不嚴造成的結果。曾運乾稱誤用鴻細的切語爲類隔切,稱例用鴻細的切語爲音和切。類隔切雖不合音理,仍可據以推出合乎音理的古音,因爲鴻聲侈韻、細聲弇韻只針對今音系統而言,古音系統只有鴻聲侈韻而没有細聲弇韻。《廣韻》、《集韻》等韻書承襲舊音,或更爲音和切,或一仍其舊。因此,凡遇類隔切,必一一辨析。音證之作,不能捨今音而不論其是非。
《説文》本是分析字形以明本義的字書,字之本義或有異説,許慎若載於説解中,則呈現一字二義的現象,徐鉉往往也施以二切以分别二義。如僓字本義訓嫺,許慎説解所載異説訓長皃,徐鉉即施以吐猥、魚罪二切。以《廣韻》僓之二義二音相參,讀吐猥切訓長皃,讀魚罪切訓嫺。僓字本義訓嫺,固當以魚罪切爲其本義之音,上推古音即以魚罪切爲據。然而《説文》中許多字下不載異説,惟有本義,一字一義,徐鉉亦施以二切。如且字訓薦,别無他義,徐鉉施以子余、千也二切,其意以爲且有二義,故以二音别之。以《廣韻》且之二義二音相參,讀子余切訓薦,讀千也切訓語辭。且之本義訓薦,一字一義,别無他義,固當以子余切爲其本義之音,上推古音亦當以子余切爲據。因此,凡遇一義多音的情況,皆參稽《廣韻》、《集韻》等韻書,據本義之音上推古音。
古音系統純粹,今音系統雜有因正韻音變而必特立一部的變韻,古今異呼,各有畛域,不當以今律古,更不應以古非今。黄侃云:“古之音不自知爲正,後之音亦不自知爲變。雖分合之迹不可泯,而主奴之見必不可存。”因此,今音之於古音,齊齒與開口、撮口與合口並非完全對應。如社字常者切,今在馬韻屬齊齒呼,馬韻是今音系統爲哿、果、姥、語四韻中異讀之音特立的變韻,依齊齒與開口對應的關係上推古音,社應屬古音系統中烏部的開口呼字,然而烏部有合口無開口,故斷社古讀鴻聲侈韻合口呼徒古切。凡遇此類情況,皆以古音系統爲斷。至於因切語用韻之疏導致從同一諧聲聲母得聲的字開合不一,則當别立條例。如《説文》中的炎字于廉切,今在鹽韻屬齊齒呼,上推古音入奄部屬開口呼,從炎聲之字有睒、覢、緂、琰、啖、談、剡、𦵹、𥰨、𦃖、棪、郯、倓、燅、惔、淡、錟十七字,本應皆屬開口呼。其中啖、淡二字徒敢切,談、郯、倓、惔、錟五字徒甘切,𦵹、𦃖二字土敢切,皆入合口呼。論今音開合,有《廣韻》可據,論古音開合,王力主張不應以今律古而是以諧聲聲母爲斷。因此,從炎聲之字皆當歸入奄部開口呼。儘管古音系統中奄部有開合二呼而徒敢切、徒甘切、土敢切皆與古音相合,仍斷啖、淡二字古讀鴻聲侈韻開口呼徒玷切,談、郯、倓、惔、錟五字古讀鴻聲侈韻開口呼徒兼切,𦵹、𦃖二字古讀鴻聲侈韻開口呼他玷切。爲保持古音系統開合之間有嚴格的界限,凡遇此類情況,皆以諧聲聲母所屬之呼爲斷。
《説文》的諧聲系統與古音系統時有沖突,是據今音上推古音的主要糾紛之一。以事理而言,據諧聲聲母制作形聲字的時代遠遠早於文字廣泛應用的時代,尤其至於《詩經》、《楚辭》的時代,文字的諧聲系統已與其時的語音系統不相吻合,時有出入。如《説文》中蓋、壒、豔、𤸱、榼、磕、溘、嗑、饁、𨜴、闔皆從盍聲,盍古在葉部,以段玉裁所言“同聲必同部”的原則而論,凡從盍聲之字最初無疑皆在葉部。然而《逸周書·周祝解》以蓋、害、熱、竭爲韻,《楚辭·湘夫人》以裔、澨、逝、蓋爲韻,《高唐賦》以蓋、會、藹、沛、蔕、籟、會爲韻,又以旆、蓋、逝、會、害、滯、歲爲韻,《大言賦》以蓋、外爲韻,《吕氏春秋·音律》以蓋、泄爲韻,與蓋協韻諸字皆在古音曷部,則蓋早在西周時代已離其諧聲系統而入於曷部,壒從蓋聲,今讀於蓋切,當亦從蓋而入於曷部。《詩經·十月之交》云“豔妻煽方處”,顔師古注《漢書·谷永傳》引《魯詩》作“閻妻扇方處”,豔、閻互爲異文,音必相同,由今音上推古音,二字雙聲叠韻,閻古在奄部,則豔字至遲在《詩經》時代或已脱離其諧聲系統,由葉部對轉陽聲而入於奄部。凡遇此類情況,皆以先秦韻文、異文爲斷而不以諧聲系統爲據。《説文》中從同一諧聲聲母得聲的字或分居不同的韻部而自成聲系,此乃時空變遷、方音影響等因素造成的結果,析之則各擅其美,合之則窒礙難通。
儘管《説文》的諧聲系統與古音系統時有沖突,在音證材料不干擾諧聲系統的情況下,段玉裁所言“同聲必同部”仍是歸字應當遵循的原則。因此,爲了顯示《説文》的諧聲系統,不得不改變《説文》原來的編排體例,從九千餘字中别立諧聲聲母以領諸字。爲使眉目清楚,凡從諧聲聲母得聲的字皆退後兩字書寫,譜字的原則是以喉、牙、舌、齒、唇五音爲序,每音之中復有若干同聲類之字則以《説文》原來的順序爲先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别立諧聲聲母顯示《説文》的諧聲系統,有兩種特殊情況。一是《説文》本非完璧,或是在傳抄中有脱文,如𡢎、鞔、睌、晚、冕、浼、鮸、勉、輓皆從免聲而免字却不見於《説文》,若不立免字爲諧聲聲母,則從免得聲的字無所繫屬,故參稽諸家諧聲譜補免字爲諧聲聲母,所補作爲諧聲聲母的字尚有灷、𢀡、杀、希、㕟、妥、爿、劉、由、酓。因所補諧聲聲母不見於今本《説文》,故僅補楷體,不補小篆,以示區别。二是作爲諧聲聲母的㬎字有三義三音、皀字有二義二音,從㬎得聲的顯、𩎍屬安部而濕、溼、㙷、隰四字亦從㬎聲則在邑部,從皀得聲的卿、鄉、薌、響、饗、曏、䦳、蠁屬央部而鵖字從皀聲則在肊部,皆有先秦韻文及相傳切語爲證,故安部、邑部皆立㬎字爲諧聲聲母而央部、肊部亦皆立皀字爲諧聲聲母。黄侃云:“一字或有數音,古今所同也。有人言古代字止一音,無一字數音者。不知一字數音者,其起原遠在太古。是故一丨也,有讀進、讀退之分;一㐁也,有讀導、讀沾、讀誓之異;伐有長言、短言之殊;風有橫口、踧唇之異。既不能禁一音之變轉,又幾能限一時之必一音哉!”據此而言,立㬎字爲諧聲聲母而見於安部、邑部,立皀字爲諧聲聲母而見於央部、肊部,不爲無據。
據今音上推古音,不能捨聲調而不論。然而古音聲調,至今没有定論。顧炎武主張四聲一貫,段, 玉裁以爲古無去聲,孔廣森否認古音有入聲,黄侃又以爲古音只有平入而無上去,曾運乾關於古音聲調闕而未論。王力主張在未取得確切結論以前,不妨略依《切韻》的聲調系統,暫時假定古有四聲。因此,據今音上推古音,保持了今音的聲調,不擅自併合。
大徐本《説文》中的新附字未必皆是晚出的新字,如珈字見於《詩經·君子偕老》、些字見於《楚辭·大招》,許慎不收而見於新附,即是明證;《説文》中的許多字不見於任何典籍,也未必不是秦漢時才出現的新字。凡此都説明以《説文》爲據判斷文字的制作時代,未必合乎歷史的真相。因此,撰作《説文解字音證》不僅没有删削大徐本《説文》中的新附字而且還據新附字今音推出其古音。即使大徐本《説文》中的新附字屬於晚出的新字,並不表明先秦時代没有新附字所代表的字音,先有其音後制其字本來就是造字的法則。爲便於分辨,《説文》九千餘字小篆皆施以朱色,新附字小篆皆施以墨色。
根據古音聲有十九紐、韻分三十部之音理,在以韻文、異文爲證的基礎上,據今音推出古音,皆施以古音系統的切語。若今音切語本就是古音系統的切語,今音與古音相合,則不置一辭。若古音切語屬侈韻誤用細聲的類隔切,則從《説文》、《廣韻》中選用鴻聲侈韻音和切以代之。若今音切語與古音不合,則辨其異同,推出古音並施以古音切語。凡采自《説文》、《廣韻》的古音切語不注出處,采自《玉篇》、《集韻》等其他文獻的古音切語必注明出處。若據今音切語推出的古音在群書中無古音切語可采,則倣效諸家的作法據古音系統的音理擬一古音切語以明聲韻調,並隨文説明。若同一諧聲聲母下,有同切字若干而皆與古音不合,則僅於首見同切字下辨析今古音之異同,推出古音並施以古音切語,可據以推知其餘同切字之古音,不煩一一辨析。如夷及從夷得聲之字有洟、荑、咦、𢓡、羠、鴺、桋、痍、姨共十字,夷、𢓡、桋、痍、姨五字同以脂切,僅在夷字下辨析今音與古音不合,並據今音推出古讀杜奚切,𢓡、桋、痍、姨四字下不再一一辨析説明,可據夷字推知古音皆讀杜奚切;洟字他計切,今音與古音相合,無需贅辭説明;荑、鴺二字同杜兮切,則僅在荑字下辨析今古音之異同,亦據今音推出古讀杜奚切,鴺字下不再辨析説明,可據荑字推知古亦讀杜奚切;咦字以之切、羠字徐姊切則分别在字下辨析今古音之異同,亦據今音推出咦古讀杜奚切、羠古讀徒禮切。上述條例,皆是爲了節省篇幅。
證《説文》所收九千餘字之古音,既是以先秦韻文、異文等音證材料斷相關糾紛,則選擇的音證材料須與古音系統的時代相近。根據音韻學家的研究,西漢時代的語音系統和先秦時代的語音系統相差不遠,至東漢時,先秦以來的語音系統才逐漸發生變化,主要是音值有所變化而韻部仍基本相同。因此,引用音證材料,韻文嚴格限於先秦時代而異文則略及漢代。字下繫以韻文,隨文辨識該字在韻文中與其他諸字繫聯爲韻的情形。字下繫以異文,隨文辨識該字與異文在音韻上存在的雙聲、叠韻或對轉的關係。順序是詩歌居前,群書所見韻文次後,異文又次於韻文之後。字下繫以韻文、異文等音證材料,皆是爲了證明該字在古音系統中的聲紐與韻部,兼明由今音推出的古音皆有據可依。引用《經典釋文》,無關音讀的釋義之語,或有省略。由於歷代學者對先秦韻文用韻條例有不同的認識,以《詩經》爲例,有所謂句韻、章韻,而句韻又分句中韻、句末韻、助字韻、間韻等,江永、孔廣森、曾運乾等論之甚詳,故面對同樣的材料,歸字總是小有出入。
《説文》無𠦜字,耒部𦓯下、林部𣞤下説解見此字,朱駿聲謂《廣韻》引《説文》有𠦜字,亦據以補入。《説文》中右、否、詿、吹、愷、吁、㙙、敖皆重出,或見於不同的部首,因存舊貌而不臆删其一,故皆兩見。
爲了直觀地顯示《説文》九千餘字在古音系統中的分佈情況,特制《説文》五音十九紐三十部陰入陽對舉諧聲譜置於書前,以便總覽,以喉、牙、舌、齒、唇五音類分諧聲聲母,從諧聲聲母得聲的字未必與諧聲聲母同屬一紐,故置於六角括號内,字後圓括號内爲該字古文、籀文或異體。
目 録
前 言 ………………………………………………………………………… 1
《説文解字》五音十九紐三十部陰入陽對舉諧譜 ………………………… 1
陰聲噫部、入聲肊部、陽聲膺部 …………………………………………… 1
陰聲噫部喉音 ………………………………………………………………… 1
入聲肊部喉音 ………………………………………………………………… 2
陽聲膺部喉音 ………………………………………………………………… 2
陰聲噫部牙音 ………………………………………………………………… 3
入聲肊部牙音 ………………………………………………………………… 21
陽聲膺部牙音 ………………………………………………………………… 28
陰聲噫部舌音 ………………………………………………………………… 31
入聲肊部舌音 ………………………………………………………………… 61
陽聲膺部舌音 ………………………………………………………………… 74
陰聲噫部齒音 ………………………………………………………………… 81
入聲肊部齒音 ………………………………………………………………… 92
陽聲膺部齒音 ………………………………………………………………… 98
陰聲噫部唇音 ………………………………………………………………… 99
入聲肊部唇音 ……………………………………………………………… 109
陽聲膺部唇音 ……………………………………………………………… 116
陰聲烓部、入聲益部、陽聲嬰部 ………………………………………… 120
陰聲烓部喉音 ……………………………………………………………… 120
入聲益部喉音 ……………………………………………………………… 120
陽聲嬰部喉音 ……………………………………………………………… 122
陰聲烓部牙音 ……………………………………………………………… 122
入聲益部牙音 ……………………………………………………………… 130
陽聲嬰部牙音 ……………………………………………………………… 132
陰聲烓部舌音 ……………………………………………………………… 141
入聲益部舌音 ……………………………………………………………… 151
陽聲嬰部舌音 ……………………………………………………………… 158
陰聲烓部齒音 ……………………………………………………………… 168
入聲益部齒音 ……………………………………………………………… 169
陽聲嬰部齒音 ……………………………………………………………… 172
陰聲烓部唇音 ……………………………………………………………… 181
入聲益部唇音 ……………………………………………………………… 185
陽聲嬰部唇音 ……………………………………………………………… 189
陰聲阿部、入聲曷部、陽聲安部 ………………………………………… 196
陰聲阿部喉音 ……………………………………………………………… 196
入聲曷部喉音 ……………………………………………………………… 196
陽聲安部喉音 ……………………………………………………………… 196
陰聲阿部牙音 ……………………………………………………………… 203
入聲曷部牙音 ……………………………………………………………… 220
陽聲安部牙音 ……………………………………………………………… 243
陰聲阿部舌音 ……………………………………………………………… 275
入聲曷部舌音 ……………………………………………………………… 289
陽聲安部舌音 ……………………………………………………………… 305
陰聲阿部齒音 ……………………………………………………………… 328
入聲曷部齒音 ……………………………………………………………… 332
陽聲安部齒音 ……………………………………………………………… 337
陰聲阿部唇音 ……………………………………………………………… 350
入聲曷部唇音 ……………………………………………………………… 354
陽聲安部唇音 ……………………………………………………………… 363
陰聲衣部、入聲壹部、陽聲因部 ………………………………………… 376
陰聲衣部喉音 ……………………………………………………………… 376
入聲壹部喉音 ……………………………………………………………… 378
陽聲因部喉音 ……………………………………………………………… 380
陰聲衣部牙音 ……………………………………………………………… 382
入聲壹部牙音 ……………………………………………………………… 393
陽聲因部牙音 ……………………………………………………………… 397
陰聲衣部舌音 ……………………………………………………………… 403
入聲壹部舌音 ……………………………………………………………… 417
陽聲因部舌音 ……………………………………………………………… 425
陰聲衣部齒音 ……………………………………………………………… 442
入聲壹部齒音 ……………………………………………………………… 452
陽聲因部齒音 ……………………………………………………………… 455
陰聲衣部唇音 ……………………………………………………………… 461
入聲壹部唇音 ……………………………………………………………… 466
陽聲因部唇音 ……………………………………………………………… 469
陰聲威部、入聲物部、陽聲昷部 ………………………………………… 477
陰聲威部喉音 ……………………………………………………………… 477
入聲物部喉音 ……………………………………………………………… 479
陽聲昷部喉音 ……………………………………………………………… 480
陰聲威部牙音 ……………………………………………………………… 482
入聲物部牙音 ……………………………………………………………… 485
陽聲昷部牙音 ……………………………………………………………… 497
陰聲威部舌音 ……………………………………………………………… 513
入聲物部舌音 ……………………………………………………………… 520
陽聲昷部舌音 ……………………………………………………………… 531
陰聲威部齒音 ……………………………………………………………… 546
入聲物部齒音 ……………………………………………………………… 547
陽聲昷部齒音 ……………………………………………………………… 551
陰聲威部唇音 ……………………………………………………………… 555
入聲物部唇音 ……………………………………………………………… 561
陽聲昷部唇音 ……………………………………………………………… 568
陰聲烏部、入聲蒦部、陽聲央部 ………………………………………… 580
陰聲烏部喉音 ……………………………………………………………… 580
入聲蒦部喉音 ……………………………………………………………… 582
陽聲央部喉音 ……………………………………………………………… 583
陰聲烏部牙音 ……………………………………………………………… 585
入聲蒦部牙音 ……………………………………………………………… 624
陽聲央部牙音 ……………………………………………………………… 633
陰聲烏部舌音 ……………………………………………………………… 661
入聲蒦部舌音 ……………………………………………………………… 688
陽聲央部舌音 ……………………………………………………………… 697
陰聲烏部齒音 ……………………………………………………………… 719
入聲蒦部齒音 ……………………………………………………………… 729
陽聲央部齒音 ……………………………………………………………… 733
陰聲烏部唇音 ……………………………………………………………… 741
入聲蒦部唇音 ……………………………………………………………… 756
陽聲央部唇音 ……………………………………………………………… 758
陰聲謳部、入聲屋部、陽聲邕部 ………………………………………… 772
陰聲謳部喉音 ……………………………………………………………… 772
入聲屋部喉音 ……………………………………………………………… 772
陽聲邕部喉音 ……………………………………………………………… 772
陰聲謳部牙音 ……………………………………………………………… 773
入聲屋部牙音 ……………………………………………………………… 782
陽聲邕部牙音 ……………………………………………………………… 787
陰聲謳部舌音 ……………………………………………………………… 794
入聲屋部舌音 ……………………………………………………………… 804
陽聲邕部舌音 ……………………………………………………………… 812
陰聲謳部齒音 ……………………………………………………………… 823
入聲屋部齒音 ……………………………………………………………… 829
陽聲邕部齒音 ……………………………………………………………… 830
陰聲謳部唇音 ……………………………………………………………… 834
入聲屋部唇音 ……………………………………………………………… 837
陽聲邕部唇音 ……………………………………………………………… 839
陰聲幽部、入聲薁部、陽聲宫部 ………………………………………… 845
陰聲幽部喉音 ……………………………………………………………… 845
入聲薁部喉音 ……………………………………………………………… 847
陰聲幽部牙音 ……………………………………………………………… 848
陽聲宫部喉音 ……………………………………………………………… 848
入聲薁部牙音 ……………………………………………………………… 862
陽聲宫部牙音 ……………………………………………………………… 864
陰聲幽部舌音 ……………………………………………………………… 866
入聲薁部舌音 ……………………………………………………………… 892
陽聲宫部舌音 ……………………………………………………………… 900
陰聲幽部齒音 ……………………………………………………………… 904
入聲薁部齒音 ……………………………………………………………… 911
陽聲宫部齒音 ……………………………………………………………… 913
陰聲幽部唇音 ……………………………………………………………… 914
入聲薁部唇音 ……………………………………………………………… 924
陽聲宫部唇音 ……………………………………………………………… 926
陰聲夭聲、入聲約部 ……………………………………………………… 927
陰聲夭部喉音 ……………………………………………………………… 927
入聲約部喉音 ……………………………………………………………… 928
陰聲夭部牙音 ……………………………………………………………… 929
入聲約部牙音 ……………………………………………………………… 940
陽聲夭部舌音 ……………………………………………………………… 942
入聲約部舌音 ……………………………………………………………… 954
陰聲夭部齒音 ……………………………………………………………… 962
入聲約部齒音 ……………………………………………………………… 969
陰聲夭部唇音 ……………………………………………………………… 970
入聲約部唇音 ……………………………………………………………… 976
入聲邑部、陽聲音部 ……………………………………………………… 977
入聲邑部喉音 ……………………………………………………………… 977
陽聲音部喉音 ……………………………………………………………… 977
入聲邑部牙音 ……………………………………………………………… 979
陽聲音部牙音 ……………………………………………………………… 983
入聲邑部舌音 ……………………………………………………………… 990
陽聲音部舌音 ……………………………………………………………… 995
入聲邑部齒音 ……………………………………………………………… 1006
陽聲音部齒音 ……………………………………………………………… 1008
入聲邑部唇音 ……………………………………………………………… 1013
陽聲音部唇音 ……………………………………………………………… 1013
入聲葉部、陽聲奄部 ……………………………………………………… 1016
入聲葉部喉音 ……………………………………………………………… 1016
陽聲奄部喉音 ……………………………………………………………… 1016
入聲葉部牙音 ……………………………………………………………… 1018
陽聲奄部牙音 ……………………………………………………………… 1023
入聲葉部舌音 ……………………………………………………………… 1032
陽聲奄部舌音 ……………………………………………………………… 1035
入聲葉部齒音 ……………………………………………………………… 1042
陽聲奄部齒音 ……………………………………………………………… 1045
入聲葉部唇音 ……………………………………………………………… 1049
陽聲奄部唇音 ……………………………………………………………… 1051
引用書目 …………………………………………………………………… 1052
筆畫檢字表 ………………………………………………………………… 1055
後 記 …………………………………………………………………… 1113
感謝賈海生教授惠允發佈書訊!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19835